量子信息穿越傳播屏障的兩種參考模型,心靈的碰撞之四

2020-12-04 騰訊網

經典物理學認為,物體越過勢壘,有一閾值能量;粒子能量小於此能量則不能越過,大於此能量則可以越過。

量子信息穿越傳播的「屏障」與物理學或者化學中的能量屏障概念「勢壘」相似,用量子隧穿模型和酶促反應模型可以比較好地擬合量子信息穿越傳播屏障的過程。

事實上,酶促反應模型也是量子隧穿模型的另外一種表現,兩種模型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借用量子隧穿模型和酶促反應模型這兩種模型,可以幫助人們理解量子信息穿越傳播屏障的機理,找到克服信息傳播屏障的路徑和方法。

1、量子隧穿模型

量子力學認為,即使粒子能量小於閾值能量,很多粒子衝向勢壘,一部分粒子反彈,還會有一些粒子能過去,好像有一個隧道,故名隧道效應(quantum tunneling)。

量子隧穿效應是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過它們本來無法通過的「牆壁」的現象,是因為量子具有粒子性、波動性、能量-時間不確定性等特性而表現出的一種效應,請參見圖一。

圖一、量子隧穿效應示意圖

隧道效應本質上是量子躍遷,能量-時間不確定性這一量子特性,幫助一部分粒子提高自己的能量,從而迅速穿越勢壘這堵「牆壁」。

1、酶促反應模型

活化能又被稱為閾能,是指分子從常態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

對一級反應來說,活化能表示勢壘的高度。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學反應發生的難易程度。

酶催化的反應稱為酶促反應,酶作為一種具有高度特異性的高效生物催化劑,使生物化學反應以極快的速度或在一般情況無法反應的條件下進行,要比相應的非催化反應快103-107倍。

絕大多數的酶是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酶的催化條件溫和,在常溫、常壓下即可進行,另外酶活性的還具有可調節性和不穩定性等特性。

酶可以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而不改變反應的平衡點,即不改變反應的平衡常數,其作用機理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如圖二所示)。

圖二、酶促反應的作用機理在於降低了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在經典的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只有獲得足夠能量,越過活化能的勢壘,反應才可以發生。

而酶催化的生物化學反應中也存在量子隧穿效應,反應物分子的波函數從反應勢壘穿過即可使反應發生,它是酶能夠顯著增加反應速率的一種機制。

酶使用量子隧穿效應來轉移電子及氫原子、重氫原子一類的原子核。實驗也顯示出,在某種生理狀況下,甚至連葡萄糖氧化酶的氧原子核都會發生量子隧穿效應。

1、量子隧穿效應和酶促反應效應對量子信息穿越傳播屏障的啟示

網際網路量子信息要穿越各類傳播屏障有如下三種有效的方法:

一是使量子信息躍遷提高其活化能,努力使信息充滿活力和張力,通過生動、趣味、穿透力強的高能量信息輕鬆跨越傳播屏障;

二是藉助受眾高度認可和信賴且運作高效的第三方傳播媒介降低量子信息穿越傳播屏障所需的勢壘,力爭使信息充滿親和力和粘性,通過第三方平臺與受眾互動產生情感共鳴達到高效傳播的目的。

心靈的碰撞,是真誠溝通交流的良好開端!

相關焦點

  • 心靈的碰撞之四,量子信息穿越傳播屏障的兩種參考模型
    量子信息穿越傳播的「屏障」與物理學或者化學中的能量屏障概念「勢壘」相似,用量子隧穿模型和酶促反應模型可以比較好地擬合量子信息穿越傳播屏障的過程。事實上,酶促反應模型也是量子隧穿模型的另外一種表現,兩種模型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 心靈的碰撞之六,量子世界的哲學思考
    量子具有隧穿特性。量子隧穿效應是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過它們本來無法通過的「牆壁」的現象,是因為量子具有粒子性、波動性、能量-時間不確定性等特性而表現出的一種效應,隧道效應本質上是量子躍遷,能量-時間不確定性這一量子特性,幫助一部分粒子提高自己的能量,從而迅速穿越勢壘這堵「牆壁」。
  • 一瞬間量子穿越不可逾越的屏障,量子穿隧效應新發現,快來看一看
    量子力學在現代科學的技術中,屬於比重很高的一門科學技術,因為量子力學有很多能夠擴張我們科學技術的研究。對於科學家在量子力學方面的研究,其實有很多基礎的層面,還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所以量子力學的未來潛力巨大。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量子能夠很輕鬆的穿越人類認為,不可能逾越的障礙物,這點讓科學家十分的困惑,同時逾越障礙的時間,也一直沒有確定下來。
  • 在神奇的量子世界,時空穿越、瞬間移動、心靈感應等存在嗎?
    宇宙微觀世界神秘而神奇,跟我一起暢遊神奇的量子世界。一,何謂量子?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量子糾纏是指: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糾纏。
  • 《我的世界》MC如何才能成功穿越邊界屏障?四個安全有效的方法!
    《我的世界》MC如何才能成功穿越邊界屏障?四個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的世界》穿越邊界屏障很困難?大神教你四個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玩家們享有極高的自由度,有時候肯定想要探險一下傳說中的禁地,不過玩家們首先要學會穿越邊界屏障才可以!
  • 一個粒子可以在能量不足的情況下穿越某處屏障
    :量子力學,你不對勁。 比如說,"量子隧穿"就顯示出電子等粒子與宏觀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就像1928年兩位物理學家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那樣——那是對隧道最早的介紹之一,量子隧穿是量子物理學中一個已經得到充分驗證的現象:一個粒子可以在能量不足的情況下穿越某處屏障。
  • 關於量子計算:當愛因斯坦穿越到現代
    ︱量子計算現在可謂既是前沿又是熱門,正所謂「明星技術」。而與量子力學有著深深淵源的愛因斯坦老哥要是穿越到了現代會咋樣咧……我想,愛因斯坦應該是與時間旅行關係最密切的科學家之一了吧?根據廣義相對論,人們只能從他們所處的時代向後進行時間旅行,所以,如果愛因斯坦在100多年前將自己傳送到現在,他將親眼看到量子糾纏的照片:穿越之前的愛因斯坦:「我愛因斯坦就是死,從這裡跳下去,也不相信這幽靈般的遠距作用!
  • 一個超越標準模型的理論,使穿越蟲洞成為可能
    ,存在於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意味著這裡有蟲洞,這些蟲洞不僅足夠大的可以被穿越,而且對於想要從A點到達B點的人類太空人來說也完全安全。關於這個的一個好的例子,他們說,是卡西米爾效應,在卡西米爾效應中,量子領域產生負能量同時沿著一個閉環進行傳播。
  • 信息傳播
    背景信息在社交網絡中的傳播方式與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方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將經典的傳染病SIR模型進行改進,構建基於改進SIR的社交網絡信息傳播模型,並以某社交網絡實際數據為樣本,對模型進行仿真研究,對研究信息在社交網絡中的傳播機制及傳播規律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 另一個角度看量子計算:與彈球碰撞的驚人關聯
    從原理上看,一定數量的量子比特能表示和操作比經典比特多指數級數量的組合。之前,人們覺得利用這種概率性質來進行計算似乎是一場白日夢,但是研究者還是成功設計出了可從量子比特提取有用信息的算法。  第一個量子算法是彼得 · 秀爾(Peter Shor)1994 年提出的秀爾算法,當時他正在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工作。
  • 心靈感應,心靈傳送,遠程視覺,PSI現象是真實還是不真實的?
    該研究還包括尋找自然發生或在實驗室條件下發生的隱形傳態現象,該現象可以包含在[或組裝或組裝]模型中,該模型描述了實現物體轉移所需的條件。 。這包括有關量子隱形傳態的文獻,其理論基礎,其技術​發展及其潛在應用的回顧和[獲取]文件。定義了隱形傳態的特徵,並根據其充分描述現象的能力對物理理論進行了評估。研究了當代物理學以及目前挑戰當前物理學範式的理論。
  • 另一個角度看量子計算:與彈球碰撞的驚人關聯
    本文探討了著名量子算法 Grover 搜索算法與完全彈性碰撞這一問題之間的關聯。從原理上看,一定數量的量子比特能表示和操作比經典比特多指數級數量的組合。之前,人們覺得利用這種概率性質來進行計算似乎是一場白日夢,但是研究者還是成功設計出了可從量子比特提取有用信息的算法。
  • 《量子特攻》屏障怎麼用 屏障作用及使用技巧攻略
    導 讀 量子特攻是一款非常好玩的遊戲,受到很多玩家的喜歡。最近有玩家問,量子特攻屏障有什麼作用?
  • 超越標準模型的一種理論預言可穿越蟲洞的存在
    雖然廣義相對論禁止「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內,可穿越蟲洞實際上是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缺點是,它們實際上要花比正常空間更長的時間穿過,而且可能是微觀的。,這些蟲洞不僅大到可以穿越,而且對於想要從A點到B點的人類旅行者來說是完全安全的。
  • LHC中首次觀測到新四夸克態粒子 將助力量子色動力學模型測試
    理論學家預言的四夸克態和五夸克態強子,近年來已經被LHCb等證實了存在性。這些由奇異夸克組合而成的粒子,是研究已知基本自然力的理想「實驗室」。深入了解強相互作用,對於科學家研究新的物理學進程和標準物理學均有重要意義。LHCb項目即將離任的發言人Giovanni Passaleva說:「四夸克構成的粒子已經非常奇特了。
  • 分子碰撞量子幹涉效應的發現
    70年代研製成功微波吸收材料,滿足了國防需要;研製成功連續波和脈衝氟化氫化學雷射器,進行了雷射與靶面作用研究,給出了雷射支持爆轟波傳播及等離子體屏蔽的清晰物理圖像,為我國強雷射的發展作了貢獻。80年代以來,在雷射化學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基礎研究中,發展了雙共振多光子電離技術,研究了分子激發態碰撞傳能的機制、傾向規則及取向變化規律。在國際上首次實驗觀察到分子碰撞傳能中的量子幹涉效應。
  • 量子隧穿推動自供電傳感器的快速發展
    10月2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了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開發的自供電量子傳感器的研究情況。自供電量子傳感器的製造很簡單,也很便宜。它只需要四個電容器和兩個電晶體。利用這六個部件,Chakrabartty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建立了兩個動力系統,每個系統都有兩個電容器和一個電晶體。
  • 物理學家證明,量子隧穿並不是一種瞬間發生的現象
    雖然量子隧穿效應不會帶你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磚牆、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但它始終是個令人迷惑、似乎與直覺相悖的現象。不過,多倫多的一些實驗物理學家近日首次測出了銣原子在穿越屏障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研究結論發表在了7月22日的《自然》期刊上。  研究顯示,與近期一些新聞報導相反,量子隧穿並不是一種在瞬間發生的現象。
  • 一種超出標準模型的理論允許可穿越蟲洞的存在
    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可穿越蟲洞是有可能存在的。缺點是它可能比橫穿正常空間需要花更長時間,甚至可能是微觀的存在。在由常春藤大學的兩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中,超出標準模型物理理論的存在意味著可能存在足夠大的蟲洞可以穿越,而且對於人類旅行者來說也能夠很安全地從A點到達B點。關於蟲洞的理論是在20世紀初響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而出現的。
  • 量子計算機首次模擬高能粒子碰撞實驗
    許多研究者期望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幫助解決這一問題。量子計算機仍處於研發的最初的階段,它們可以利用物體能夠同時處於多個狀態的的物理特性,將信息編碼在「量子比特」裡,而不是只有開啟或關閉兩種狀態的經典比特。一臺由量子比特構成的計算機可以同時進行多個計算,在完成某些任務時要比普通計算機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