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場「核戰爭」,主角是核電池

2020-11-29 IT之家

提到「核」這個字,不了解的人可能聞之色變。

但他們並不知道,如果正確利用,核能可以被合理地運用在許多地方。

比如在航天領域,上世紀 70 年代就有同位素電池(即核電池)搭載在火星探測器上。而經過 40 年的發展,核電池技術也變得愈發成熟。

不過,相對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鋰電池而言,核電池的發展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快,至少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中,至今還沒有它們的蹤影。

但從安全以及性能的角度來看,核電池都有很大希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實現商業化落地,甚至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想必它也會像自動駕駛、VR 等等的創新技術一樣,慢慢改變這個世界。

核電池,從太空起步

2019 年 1 月 3 日,在太空中飛行了近一個月的嫦娥四號順利著陸,開始探索月球背面。與它的前一代探測器——嫦娥三號一樣,嫦娥四號內置了核電池作為其能源的一部分。

核電池在航天航空領域不算什麼新鮮的東西。早在 1961 年,核能就開始在太空領域得以應用。1977 年美國發射的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 1 號,一直到現在還在宇宙中漂泊,這 43 年來唯一支撐它正常工作的動力,就是內部搭載的三枚核電池。

這裡要簡單解釋一下核電池的運行原理,核電池主要依靠放射性元素的自身衰變產生熱量,然後通過熱電材料將熱能轉化為電力。在飛船的核電池中,放射性元素基本上都指的是鈽 - 238。

2011 年美國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同樣使用了核動力。據悉,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利用鈽 - 238 衰變熱進行熱電轉換工作,設計壽命可達 40-50 年以上。

但是中國最近剛剛發射成功的「天問一號」任務中,火星探測器中並沒有出現核電池的身影。這是為什麼?

能量轉換效率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鈽 - 238 核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不到 10%,並不算高。如果想要進行長期探測,必須增加電池重量或者攜帶更多鈽 - 238,無形之中增加了許多成本,也加大了火星探測器的載重負荷。天問一號任務的預計探測時間僅為 3 個月,攜帶實驗器材並不多,只需要太陽能就能滿足需求。

另外,鈽 238 屬於高放射性物質,人體吸入一小粒灰塵都可能引發致命的癌症,考慮到中國是首次自主進行火星探測器發射,一旦發射中出現任何問題會產生很大的安全風險(美國之前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導致鈽 238 被釋放到大氣中。)

所以無論從安全還是性價比來看,天問一號上搭載太陽能電池是最佳選擇。

嫦娥四號上同樣搭載了太陽能電池作為主要動力,核電池在其中的作用比較特殊。月球的晝夜半個月交替一次,溫差高達 300℃,普通電池根本無法應對。這時核電池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利用自身散發的熱能保溫,維持與地面的通訊,白晝來臨時,太陽能電池驅動探測器開始工作。

親民的氚電池

除了鈽 238,另一種核電池就低調得多,成本上也更加「親民」。

航空航天領域對核電池的要求是必須提供足夠的能量,因此體積和放射性上沒有太多限制。而把核電池用作商業用途,就必須考慮到這兩點。

貝塔伏特電池(Betavoltaic Battery)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和產生熱能轉化電力的原理不同,貝塔伏特電池主要利用同位素(比如氚,即氫的同位素)的β衰變。值得說明的是,β衰變對物質的穿透深度非常淺,普通紙張就能擋住,並不存在輻射傷害。

所以利用氚元素發電實際上已經有了一些民用級產品,比如我們經常在電影院或者室內消防通道上的安全出口指示牌,內部就靠氚氣發光。如果你現在在某寶搜索「氚」,得到的結果都是可發光的氚氣管,價格在幾十到幾百元不等,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常見的安全出口指示牌,裡面就由氚氣來維持發光 | Unspalsh

但它並非完全一無是處。同樣,某寶 2012 年的時候就出現過一款氚電池,號稱 20 年不斷電、不充電,一小塊電池的價格達到了近 7000 元,可謂是天價。這款名為 NanoTritium 的電池並不是什麼山寨產品,而是貨真價實的首款可商用氚電池,來自美國公司 City labs。

早年間某寶上掛售過氚電池,號稱 20 年不斷電不充電 | 網絡

City labs 一直在研究核電池的相關應用,公司的研究總監 Larry Olsen 在上世紀 70 年代就設計了以鉕 - 147 元素為基礎的核電池 Betacel,用於心臟起搏器。但鉕 - 147 的問題在於,雖然它也屬於β衰變,但它在衰變過程中會同時釋放出具有強輻射的γ射線,所以 Betacel 需要在電池內部騰出大量空間屏蔽輻射。最終因「性價比」不如鋰電池,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City labs 的 CEO Peter Cabauy 此前接受採訪稱,貝塔伏特電池技術正在重新興起,因為半導體材料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早期的半導體材料不足以將電子從β衰變轉換為可用電流。」

基於半導體材料技術的進步,在全球範圍內一些企業也開始立志將核電池商業化,這些「玩核」的公司,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核電池民用化的商業模式

作為目前最有可能商業化的核電池技術,全球各個國家都在進行貝塔伏特電池的研究。因為技術門檻相對較高,企業也相應較少,上面提到的 City labs 算是氚電池研究行業中的「鼻祖」。

另一家做氚電池的公司 Widetronix 公布過電池的製造原理,由浸有氚元素的金屬箔和半導體碳化矽薄片組成。碳化矽薄片可以將擊中金屬箔的 30% 的粒子轉化為電流。當 Widetronix 把二者堆積成一個一平方釐米和十分之二釐米高的包裝時,就是氚電池。

氚電池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但材料和反應方式不同,存在一些細微差異。

City Labs 公布的氚電池工作原理圖 | City Labs

來自上海的紫電能源也在從事核電池的研發,同樣是利用氚氣釋放的β電子流轟擊薄膜材料的原理,但紫電能源將電子與紫外線產生光電效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這種方式可以大幅提高功率,用在一些常見的產品當中。」紫電能源團隊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表示。至於公司使用的是哪種材料,紫電能源方面並未透露。

如果將核電池做到民用級別,貝塔伏特電池有著明顯的優劣勢。氚的半衰期是 12.5 年,所以產品壽命可以保持很長,且過程中無需充電。在人們最關注的電池安全問題上,貝塔伏特電池比鋰電池適用的溫度範圍更廣,這些都是核電池的最大優勢。

City labs 和 Widetronix 均聲稱在著名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經過測試,電池經歷了從 - 50ºC 到 150°C 的熱循環,沒有降解。

但是,與鋰電池等化學電池相比,貝塔伏特電池的缺點是輸出功率低,這也是紫電能源想解決的問題。Widetronix 生產的 1x1x0.2cm 大小氚電池,產生的功率為 1 微瓦(μW),即 0.000001 瓦。而一隻普通的智慧型手機(就按 3.7V,2000mAh)也要使用幾百毫瓦(mW)。

紫電能源正在嘗試製作基於氚氣光敏電池的充電寶,已經進入小批量試用驗證階段。據極客公園了解,紫電能源已經開始組建工廠及生產線,充電寶產品預計明年進入量產階段。「產品性能可以達到 12V1A,與現在的充電寶完全一致。」紫電能源方面稱。

紫電能源旗下的氚氣光敏電池 | 紫電能源

如果充電寶產品能順利量產,對於核電池產業是一個不小的突破。因為貝塔伏特電池的特性,它能使用的場景十分有限。根據 City labs 的官網,貝塔伏特電池在長期使用、低功率、且非常需要持續供電的設備中是最完美的選擇。因此,國防電子、傳感器、航空航天、醫療設備等場景都是目前貝塔伏特電池在攻克及應用的領域。

不難預見,技術發展的方向是民用化,最日常的事物因此發生改變,是這個技術能夠產生最深刻的影響。

核電池同理,相對局限的應用領域對應的是小眾場景,也有公司在對手機、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更加通用的行業進行相關研究。

試想,如果手機廠商拋棄掉「充電 5 分鐘刷劇 x 小時」的廣告,自信說出手機 10 年不用充電;如果電動汽車內部搭載的電池可以保持高性能,且接近 10 年都無需充電或更換,對於這些已經存在許多年的行業產生的顛覆,將不可估量。

相關焦點

  • 下一場「核戰爭」 主角是核電池
    提到「核」這個字,不了解的人可能聞之色變。但他們並不知道,如果正確利用,核能可以被合理地運用在許多地方。比如在航天領域,上世紀 70 年代就有同位素電池(即核電池)搭載在火星探測器上。而經過 40 年的發展,核電池技術也變得愈發成熟。
  • 下一場「核戰爭」,主角是電池
    嫦娥四號上同樣搭載了太陽能電池作為主要動力,核電池在其中的作用比較特殊。月球的晝夜半個月交替一次,溫差高達 300℃,普通電池根本無法應對。這時核電池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利用自身散發的熱能保溫,維持與地面的通訊,白晝來臨時,太陽能電池驅動探測器開始工作。
  • 從「失控」走向「必然」,Facebook 們要學會玩一場「無限遊戲」
    美國時間 4 月 9 日,扎克伯格放棄了他的 T 恤加牛仔褲,穿上了西裝,步入美國國會,向眾議院能源及商業委員會提交「8700 萬 Facebook 用戶數據是如何被不當分享給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的書面證詞。
  • 真人電影版「火星異種」主角小町小吉變異分鏡公開
    真人電影版「火星異種」主角小町小吉變異分鏡公開 2016-01-22 16:29:32
  • 「最美應用」我在7年後等著你:手遊界的「你的名字。」,推薦給需要...
    雖然遊戲製作方非要說這款遊戲的類型是「沒有戰鬥的貌似 RPG 的遊戲」,但是我個人更傾向於稱之為治癒系愛情+純劇情走向+偵探懸疑小說體遊戲。不知道你喜不喜歡看電影「你的名字」,如果你是喜歡的,那我想如果把「你的名字」改編成手遊你一定也會喜歡。而「我在7年後等著你」這款遊戲如果能改編成電影的話,我估計在劇情上可能是跟「你的名字」是不相上下的。
  • 網易和小米率先按下了「大逃殺手遊」的 F 鍵,誰能最終「吃雞」? |...
    網易和小米率先按下了「大逃殺手遊」的 F 鍵,誰能最終「吃雞」?誰不想在「大逃殺」手遊市場還空白的時候,來一個「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出艙跳傘每一局遊戲,100 名玩家將會被投放在絕地島的上空,遊戲從玩家按下 F 鍵跳傘開始,所有人都一無所有,所有人的目標都是活到最後。手遊廠商中,網易和小米率先出艙跳傘按下了「吃雞手遊」這場絕地求生的 F 鍵。
  • 關之琳「夏日福星」溼衫、兩點「隱現」險遭罰
    在洪金寶為主、成龍和元彪陪襯的「福星」系列,洪金寶、吳耀漢等「五福星」,常會對闖入他們生活的美女有些小奸小惡、藉機吃豆腐的念頭,在「夏日福星」之中,眾男遐想的美女由關之琳擔任,他們故意騙她發生火災,要她躲進灌滿水的浴缸裡、藉由吸管穿出水面呼吸空氣自救。關之琳信以為真,就這樣躺進浴缸裡,發現被捉弄了,身上的衣服卻也被水沾溼。
  • 吳徵宇:冷戰史上最接近核戰爭邊緣的一場危機
    · 蘇聯與古巴飛彈危機 第二次柏林危機結束後不久, 1962年10月又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古巴飛彈危機,這場危機不僅是冷戰史上最接近核戰爭邊緣的一場危機,而且對後來東西方關係的走向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 漫改日劇「靈能百分百」公開主視覺圖及主角定妝照,1.12開播!
    漫改日劇「靈能百分百」公開主視覺圖及主角定妝照,1.12開播!>動漫 178遊戲網 ▪ 2017-11-22 11:49:09 ONE原作的超能力少年漫畫「靈能百分百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本來,中國完全有機會在 2011 年奔向火星,卻因「搭便車」失敗滯後了 9 年。那次的任務是一次中俄聯合的火星探測。中國和俄羅斯分別派出了「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它們共同搭乘俄「天頂-2SB」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呼嘯升空。
  • 核電池,一切電池的終極形態
    目前人類使用的核電池即是核衰變電池。也是初代核電池。 未來科技發展,二代核電池也將和電影「終極者」T800引爆的核電池,「鋼鐵俠」胸口的核聚變電池一樣,成為一個微型核反應堆,為使用者提供著巨大而源源不絕的能量。 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會持續不斷的放出具有熱能的射線。利用半導體換能器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即為核電池。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遊戲故事發生在海拉魯王國滅亡的 100 年後,主角林克在地下遺蹟甦醒,開始了冒險之旅。遊戲裡幾乎一切的元素都可以交互,所以玩家創造出的隨機事件的「樣本空間」趨向於無限大。(樣本空間是指一件事可能發生的所有結果)以火元素舉例:主角林克可以用燧石/木頭/金屬武器生火、可以用生好的火烤熟食物、可以在火堆邊取暖,可以用火融化冰塊,玩家可以去嘗試任何想做的事情。
  • 他們可能走在了製造「超級人類」的路上
    《黑客帝國》構成了人們對腦機接口的最初想像,電影中主角們通過腦後的接口與計算機相連,進入虛擬世界 生活在今天的人們會說,如果人工智慧的核心是讓計算機擁有像人一樣,看得懂和聽得懂的能力,那麼「腦機接口」可能會讓人類本身變得更強。這種「更強」可能是讓殘障人士恢復正常,可能是超級人類,甚至可能是永生。
  • 核電池是什麼_核電池工作原理
    核電池是什麼   核電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它是通過半導體換能器將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不斷地放出具有熱能的射線的熱能轉變為電能而製造而成。核電池正是利用放射性物質衰變會釋放出能量的原理所製成的,此前已經有核電池應用於軍事或者航空航天領域,但是體積往往很大。   過去在電池的研發過程中面臨的重大難關之一,就是為了提高性能,電池大小往往比產品本身還大。由美國密蘇裡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權載完(音)率領的研究組成功為「核電池」瘦身,研發出的「核電池」體積小但電力強。
  • 「年下」師徒純愛,美人師尊誘x白切黑強徒,巨甜互爽,天天撩~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年下】師徒純愛,美人師尊誘x白切黑強徒,巨甜互爽,天天撩~《重生後和孽徒真香了》簡介:宋迎上輩子是個名滿天下的劍宗,就是有點短命一朝重生,借屍還魂,來到他死後的第十一年,成了一個同名的宗門弟子與生前墮入魔道的孽徒謝還再度重逢
  • 核電池能用多久_核電池的優缺點
    打開APP 核電池能用多久_核電池的優缺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9 11:02:28   核電池的原理   核電池又叫
  • 今年,來一場醫療科技的「諾曼第登陸」 | CCF-GAIR 2020
    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醫療行業,也正在進行一場「諾曼第登陸」。醫療器械、醫療AI、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險、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市場迎來井噴。科技,成為醫護者們加速疫情結束的「登陸艦」。
  • 一場音樂會後,我的聽覺「過敏」了
    回國一個月後,我甚至無法接受手指摩擦書頁的聲音,汽車打轉向燈的滴滴聲,iPhone HOME 鍵按下的聲音。怎麼形容那種不適感呢,像無數的針在刺你的鼓膜,又像大錘子在敲打你的鼓膜,所有的聲音都在耳中炸裂開來。有次去外婆家,她在我左邊說話,我便痛到需要吃止疼藥才能忍受。
  • 動物園集體拍攝「露骨」體檢照,看完能認出一半的都是王者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大家看過動物的「露骨」照片嗎?所有在園裡安家落戶的動物,都被帶走拍下了屬於自己的「露骨照」:(圖中生物為球蟒)同時,在體檢工作結束後,動物園還會挑選一些照片放到網上秀一下,展示這些動物的「內在」魅力。幾年下來,動物園憑藉這些照片收穫了大量人氣。這些體檢照甚至變成了不少網友每年必看的「骨感動物秀」。
  • 會動的「富江」「雙一」!當伊藤潤二恐怖漫畫展遇到AR
    伊藤潤二,人稱「二(第四聲)子」。他是日本著名的恐怖漫畫家,專注漫畫已經30年了。典型的心思細膩胡思亂想-巨蟹座,吸貓達人一枚。著名代表作有《富江》、《人頭氣球》、《雙一》等。綽號「老賊」的著名漫畫集富堅義博據說也是他的粉絲,在《獵人》漫畫裡還會偶爾把其中的主要角色西索用伊藤潤二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