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這裡發現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面滅殺…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福壽螺出沒?!

「喂,我在生祠鎮三圩村這裡的河邊發現了不少粉紅色蟲卵一樣的奇怪東西,你們快過來看看!」

近日

在靖江生祠鎮三圩村

村裡河道邊發現

「爬滿」了粉紅色

像蟲卵一樣的奇怪東西

據附近村民稱

在三圩村附近的一處河邊樹幹上

爬滿了一團團橢圓形的紅色物體

一團上面至少有上百顆卵

橋底的水泥平臺上、河道邊的枯木上、

河岸邊的水草上…

都成了卵塊「安家」之處

讓人看了頭皮發麻

接到市民反映後

市農業農村局專家現場探訪發現

這些密密麻麻肉團一樣的東西

系外來入侵物種

福壽螺的蟲卵

除了鮮紅色之外,有些卵塊的顏色紅中泛白。據了解,初產卵粉紅色至鮮紅色,卵的表面有一層不明顯的白色粉狀物,在一定的氣溫條件下,5天後變為灰白色至褐色,這表明卵內已孵化成幼螺。

什麼是福壽螺

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福壽螺屬於外來物種,出現在靖江也就是近兩年,其雜食性的特點會危害農作物,大量繁殖易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福壽螺一年四季都能產卵,一個福壽螺可以繁殖出成千上萬的卵,一遇上高溫高溼及酸性水域,便能繁殖生長。要根治這樣的福壽螺,最好的辦法還是用生石灰等進行滅殺。目前,我市農業部門正在進行福壽螺及其蟲卵相關統計,並展開滅殺行動。

如何區分福壽螺

01

從外形來看:

福壽螺和田螺是有很大區別。首先從個頭來看,成年福壽螺體型要比田螺大很多;從顏色上來看,福壽螺顏色偏黃,田螺則偏青褐色。

02

從構造來看:

即便是個頭相當的田螺和福壽螺,構造上都會有很大的區別。田螺的尾部呈椎體形,蓋頭是片圓形,而福壽螺尾部很短,蓋頭偏扁,整體呈圓盤形。

帶殼的好區分

不帶殼的螺肉要如何區分呢?

一點也不難!

和分辨外殼顏色一個套路

兩種螺肉主題色也不一樣!

田螺肉整體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而福壽螺則是泛黃褐色

強烈建議不要食用!!!

在很多地方

福壽螺被稱為「水中惡霸」

一旦被它們佔領的水域

不用多久水質就會下降

水域富營養化,最終裡面的野生魚無法生存...

此外,據統計

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

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

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會引起頭痛、頸部僵硬、面神經癱瘓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癱瘓、昏迷等,甚至死亡。

在我市出現的外來入侵物種

除了福壽螺還有加拿大一枝黃花

在我市出現已有十餘年時間

日前

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發出通知

要求各地對河堤、

道路兩側、綠化帶開展普查

全面清除加拿大一枝黃花

前段時間

在我市馬橋鎮馬橋村發現一枝黃花

在原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的操場內

也被發現長滿了一枝黃花

加拿大一枝黃花

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和侵害性

能破壞其他植物的生長

因此被稱為生態殺手

清除加拿大一枝黃花時

要嚴格避免將它的植株、花穗、種子等

帶到非發生區

杜絕將其殘根、殘莖的土壤運至異地

造成人為傳播

小編最後提醒廣大市民

如果大家最近遇到

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

和加拿大一枝黃花

可立即聯繫當地鎮農技部門

相關焦點

  • 全省已發現97種外來入侵物種
    遠看一派美麗的景象,近看才發現,這些黃花竟然是臭名昭著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現場百餘人正採用徒手拔、鐮刀砍、鏟子除、灑農藥等方式,把這些「入侵者」趕出這片土地。日前,記者從省重大外來入侵生物加拿大一枝黃花剷除防控現場會上獲悉,我省正開展外來入侵生物調查監測,全省已發現97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加拿大一枝黃花、福壽螺、紅火蟻等是威脅我省生態安全的主要外來入侵生物。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但如果有外來物種的侵入,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1、小龍蝦小龍蝦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北美洲,上世紀30年代入侵我國,60年代發現其食用價值,90年代開始興起吃小龍蝦,90年代末因為市場的興起,中國開始養殖小龍蝦,從此小龍蝦從外來入侵物種變為本地水產養殖物種,小龍蝦在中國的安穩日子也就短短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本文轉自【人民網】;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午間社會新聞播報】5、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的答案很無奈——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
  •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 外來入侵物種什麼意思
    目前,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比如很多新病蟲害造成農業損失,因為改變生態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水土、氣候問題,那麼你知道外來入侵物種是指什麼嗎?外來入侵物種入侵途徑有哪些?趕緊了解一下吧!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7月4日,大理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採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線,流域內水田、溼地、生態調蓄帶、河道,摘除福壽螺卵塊,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該害蟲是世界性入侵害蟲,也是昆蟲種間競爭研究的主要案例之一。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外來生物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碰到「東風螺」要注意啦】是外來入侵有害生物之一
    近日,有市民給記者報料,稱在端州城區東湖路一帶散步時,發現在路基的綠化帶邊上,爬滿了蝸牛,在道路上也隨處可見這些蝸牛被碾碎的外殼和屍體。這些蝸牛小的約3釐米長,而個子最大的接近成人半個拳頭,這些蝸牛的螺殼均呈圓錐形、褐色,在地面上爬行時會留下一道白色粘液。有人懷疑是外來入侵生物「非洲大蝸牛」。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農科院植保所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競爭取代
    本網訊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雲南發現440餘種外來入侵物種 有美洲大蠊波斯菊等
    5月21日上午,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了雲南省境內發現的小管福壽螺、巴西含羞草、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一、外來物種入侵渠道多樣不易控制。
  • 農業農村部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
    10月14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國農學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在南寧舉辦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外來生物入侵是全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危害形勢日益嚴峻,據專家評估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00多種。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農業農村部作為外來入侵物種的牽頭部門,加快推動外來入侵物種管理立法,不斷完善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著力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治,採取集中滅除、示範推廣和廣泛宣傳各種防控技術,著力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