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網紅在中國年入百萬,除了搞笑,他們是如何賺錢的?

2020-12-08 天下網商

摘要:當「老外飆漢語」「老外在中國驚呆了」這些梗,都被講過很多遍的時候,年入百萬的外國網紅,還能怎樣引起中國人關注?

天下網商記者 倪軼容

4月19日,講述「洋北漂」的紀錄片《HELLO,北京》在全國公映。可能是北京最有名的外國人江森海(Dominic Johnson-Hill),他又有了一個新身份——電影主演。

江森海

在豆瓣上,這部電影的演職人員信息裡,其他人都是半身照,但江森海的照片只有半個腦袋和一隻耳朵,頗有幾分荒誕色彩。不過,江森海本人對此倒不介意——活到這把年紀,再來拍電影,他早已放下了對「名氣」的追逐。

作為一名在中國創業超過20年的老外,江森海早些年就鬧騰出了不小的動靜。《魯豫有約》的訪談對象、《職來職往》的評委,都讓他聲名在外。最火的時候,他一年要參與大大小小几百部綜藝電視節目。不過,年過40的江森海,近來卻越來越「安分」,這讓他在新崛起的一批「洋網紅」面前,顯得有些另類。

和中國人打成一片的江森海

成名於嗶哩嗶哩上的新一代「洋網紅」,更商業化,也更野心勃勃。他們大多為90後,對流量抱有極大的熱情。這些「外國人」UP主不再依賴電視,而是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籠絡人心」,在挖掘國人的笑點和槽點上,不遣餘力。

以色列人高佑思的「街頭刁難外國人」,擁有230萬粉絲的山下智博,德國人阿福的「上海女婿」系列等,不但為他們帶來了極高的人氣,也造就了他們的「錢途」。據了解,頭部洋網紅,年收入至少在百萬元以上。

高佑思街頭採訪外國人

不過,盛名之下,如何持續挖掘中國人的興趣點,也成了洋網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當「老外飆漢語」「中西方文化差異」這些梗都被講過很多遍的時候,這些外國人都在苦苦思考同一個問題:如何才能繼續引發中國人的關注。

從大山到「UP主」們

1989年的央視元旦晚會,讓中國觀眾認識了一個會用中文講段子的加拿大青年「許大山」。

元旦晚會的一夜成名,讓大山的人生直接開掛。成名後的他,做主持、演電視、為文曲星等產品做廣告。隨後,他還拜師姜昆,並推出了自己的脫口秀品牌「大山侃大山」。

其實,剛出道的大山,中文雖然字正腔圓,但還帶著口音。不過,一個金髮碧眼的青年戴著雷鋒帽,穿著軍大衣,喊出「我的妻管嚴又犯了」時,臺下的觀眾還是笑得前仰後合。

2018年底,年過50的大山在微博裡上傳了當年的小品視頻,以一種懷舊的口吻寫道:整整30年了,仿佛是另一個時代。

大山微博

對於像大山這樣的第一代「洋明星」來說,那的確是值得懷念的時代。在很多地方條例裡還寫著「不許圍觀外國人」的上個世紀80年代,這大概是中國觀眾們第一次看到,外國人繪聲繪色模仿中國人。在感覺新鮮、娛樂的同時,臺下幾乎笑出眼淚的國人,或許隱約還有一些自豪情緒。

但今天,嗶哩嗶哩上的新一代外國「UP主」們(指上傳短視頻的人),無一例外,人人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不少還精通網絡術語和某種方言。對這些外國人來說,語言能力僅僅是基礎,真正引起吃瓜群眾注意的,還是他們詮釋中國人笑點和槽點的獨特方式。

高佑思惡搞

「中西文化差異」顯然是洋網紅們用得最順手的一招,而這些創意,很多來自他們的親身經歷。隨著外國人越來越深地融入中國生活,他們對「文化差異」的觀察,也早已告別了「中國人吃飯用筷子、過年吃餃子」這些表面現象。

德國網紅阿福最廣為人知的幾個搞笑視頻,就是吐槽自己身為上海女婿的「囧」境。和妻子戀愛時,阿福想給未來的丈母娘一家送春節禮物,找她商量。當時,女朋友說:「中國的春節就像德國的聖誕節,我爸爸喜歡中華,媽媽和外婆你看著辦。」不明就裡的阿福就送了準丈母娘一棵聖誕樹,準嶽父一條中華牙膏;外婆的禮物,則是一口德國製造,精準漂亮的鐘……在遭白眼、被轟出家門之後,阿福學乖了,送了中華煙、車釐子和帝王蟹。

阿福體驗中國文化

「解密」系列,則是洋網紅們擅用的另一種方式。通常,這些外國人會以「臥底」身份,前往外國超市,為中國消費者揭露「高端」洋品牌,在國外的真實價格。中國消費者驚訝地在郭傑瑞、「Real信誓蛋蛋「等UP主的視頻裡看到,在美國只賣18美元的李維斯,在中國賣到了599人民幣;而售價不過幾歐元的法國葡萄酒,在中國超市賣到了幾百元人民幣。

和「文化差異」系列相比,「解密」系列往往不好笑,但是迎合了當下中國人的心態。經過「海淘」「代購」「跨境電商」洗禮之後,國人對外國品牌越來越了解,也越來越渴望信息的對稱。因此,這類揭露「價格歧視」的視頻,往往能在中國引發不小的討論和關注,為UP主們獲得不錯的點擊率。

「對比」系列,也常常出現在洋網紅的視頻裡。「Real信誓蛋蛋」曾在一個視頻中大誇中國的行動支付偉大,稱每次回到法國,就感覺落後了十年。這個視頻還得到了馬化騰的回應,讓法國網紅走上了人生巔峰。此外,《英國佬試吃中國包子,稱英國包子都是垃圾》《美國人數學究竟怎麼樣》等,都是洋網紅們創作的「對比」系列。

阿福的微博

不過,此類視頻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認為,洋網紅對中國一味「無腦瞎吹」的方式,已盡讓他們審美疲勞,甚至反感。一位網友留言「外國網紅想在中國混,只懂討好吹捧中國是不行的,多生產優質內容,才是王道」。

洋網紅們的焦慮

確實,如何持續產出優質內容,是最洋網紅們焦慮的根源。

這些年,頭部洋網紅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個人風格,比如「歪果仁研究會」的街拍採訪系列,郭傑瑞的「美國吃貨吃遍中國」系列等。但如何避免中國觀眾的審美疲勞,不斷推陳出新,則讓UP主們輾轉難眠——畢竟,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流量和收入是直接掛鈎的。

阿福曾在一段視頻中,吐槽過自己的創作焦慮。他說自己幾年前剛剛開始拍視頻的時候,僅僅是為了好玩,工具也只有一隻手機。如今,不但前期拍攝有燈光、音響、鏡頭等五六件工具,還要後期剪輯,做無釐頭的動畫等。至於內容,則更讓他頭疼:中德文化差異?做過很多次了;德國人在中國的體驗?做過很多次了……最後,他索性把自己「焦慮到便秘」的狀態拍成了一集視頻。

阿福

「歪果仁研究會」創始人高佑思也透露過拍攝的艱難:一般來說,要成功街採50人,才能選出既好玩又有信息量的10位,剪輯成短片。但是,街採的拒絕率很高,想要採訪到50人,他們至少要找150人,而這樣的視頻,他們一周要出2-3個。

一開始,高佑思在老外聚集的五道口「抓壯丁」還不算太難,但隨著「歪研會」越來越有名,大家都知道這個小哥專門為難老外,比如,會讓他們為「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歡他」這樣的句子斷句。後來,外國人見了高佑思就跑,成功率也越來越低。

在中國創業兩年多,拍了很多「好玩」的視頻之後,94年的以色列小哥開始思考,如何在內容上,從「好玩」向「深度」轉變。而這,也是很多洋網紅思考的方向。

高佑思體驗中國理髮店

在高佑思的記憶中,多年前,就有中國電視臺做外國人節目。當時,中國人對老外的興趣還集中在「你們國家怎麼樣」上,但如今,國人早已走過了「獵奇」的階段。

此外,對高佑思們來說,洋網紅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當「好玩」的老外視頻越來越多,只有實現了從「好玩」到「深度」的轉變,才能保證自己不會從頭部網紅的位置上滑落。

在「歪研會」營運長張希曼看來,這種「深度」應該是外國人對更深層次中國文化的接觸和體驗。未來,他們會考慮讓外國人去當快遞員,去鄉村支教,去做淘寶店主等,更深入地去挖掘中國人當下的生活狀態。

洋網紅的變現路徑

作為前輩,江森海當年的變現路徑,有些不可思議。2007年,賣文化衫的江森海,上了《魯豫有約》。當時,他穿著一件印有「收藥」字眼的T恤——這是江森海從電線桿小廣告上得來的靈感,只不過,下面的那一行電話號碼,被他換成了自己的手機號。據說,節目播出後,江森海的電話就被打爆了,而他,也因此收穫了第一個批發客戶。

江森海表示,其實並不想出名,但他的故事「自帶流量」。出生在英國貴族家庭的江森海,住豪宅,在著名私立學校上學,但他卻放棄了一切,闖蕩中國。物質條件充盈之後,中國人越來越嚮往這種自由、冒險的生活態度,所以直到今天,江森海依然沒有「過氣」。電視和平面媒體的持續曝光,也讓他的淘寶店和實體店收穫了更多顧客。

江森海在中國過年

但和如今的年輕洋網紅,卻讓江森海有種「廉頗老矣」的感慨,「那些年輕人會做短視頻,會拍抖音,而我,都不會」。

和「單打獨鬥」的江森海比,新生代外國UP主們,背後還有商業化運營團隊。

記者試著聯繫多位洋網紅,但回覆郵件的,多為中國經紀人。一家運營機構表示,自己旗下有5-6名「洋網紅」,但是要付費,才能安排採訪。記者詢問採訪費用時,對方報了一個不算特別火的網紅名字,表示要收取2000元。另一家運營機構則直接拒絕了記者希望採訪旗下一位非洲網紅的想法,稱其「還沒有在中國市場做出太好的成績」。

除了中國經紀人和運營團隊,洋網紅還有內容創作團隊。高佑思透露,「歪研會」團隊有20個人,除了自己和兩個朋友,其他全是中國人,畢竟「中國人更了解中國」。

高佑思及其團隊出遊

相比之下,在B站擁有230萬粉絲的山下智博,是屈指可數的幾個只靠自己,沒有團隊的UP主。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山下遠離商業化。恰恰相反,山下的視頻,常常推日本巧克力、中國五常大米等產品。有媒體爆料,山下智博年入超百萬,而且只要給自己發工資就行。

品牌植入,是大部分洋網紅變現的模式。阿福曾有個吐槽上海拍車牌「比在德國中500萬彩票大獎還難」的視頻,前面吐槽吐得歡,最後竟跳出了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廣告,不少網友大呼「猝不及防」。英國網紅傑裡德《老外剛來中國VS老外在中國呆了一段時間後》系列,也跳出了男士潔面奶等不同產品的廣告。「歪研會」則先後植入過美顏相機、探探、美圖、ofo等品牌的廣告。

不過,和一般的洋網紅比,高佑思還有張王牌——他爸爸。2016年,高佑思的父親,英菲尼迪私募股權基金創始人高哲銘,以「天使」的身份,投資了兒子的項目。2017年,「歪研會」又迎來了第二輪融資,不過沒有公布投資者身份。

高佑思

在變現路徑上,人氣一直很旺的阿福,也更有想法。接近阿福的人士表示,最近他寫書、開講座,還在籌備自己的跨境金融服務公司。而在一些品牌的直播現場,也可以看到這個德國小胖哥的身影。

27年前,江森海剛到中國,覺得老外找工作很容易。那時,他在酒吧遇到了波音公司的高層,結果第二天,他就成了對方助理的英語老師。不過,除了教英語,當時幾乎沒有工作機會是向老外們敞開的,他們要融入中國主流社會,也異常艱辛。

但今天,真正有實力、有一技之長的老外,卻在中國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江森海的老外朋友圈裡,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短視頻、直播、淘寶等線上平臺,獲得了新的生活體驗;而在線下,也不乏這樣的機會——江森海有個委內瑞拉朋友,曾經,他在北京找不到任何工作,只好去開餐廳,但如今,他那具有異域風情的餐廳,已經成了當地的一個連鎖品牌。

參考資料:

1. 《有的歪果仁,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268126995904600&wfr=spider&for=pc

2. 《在中國成功逆襲的日本宅男山下智博》

https://mp.weixin.qq.com/s/Iu1J_7wD8J2_3223W_2CWA

(文中圖片均來自洋網紅微博)

相關焦點

  • 外國網紅:成名在中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通過這場「反蛋」運動,我們倒是更加鮮明的體會到外國博主在中國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已擁有了大批忠實擁躉。 這些戰鬥在中國內容市場的「老外」們,已經摸索出一條外國網紅道路。 「我們都有一個中國夢」 外國素人徵戰中國網紅圈,其實已有三十年的歷史。
  • 說中文的洋網紅
    :目前國內比較有名的外國網紅,大多都是B站UP主。   2016年,阿福和老婆一起創業,投身短視頻的藍海。創業初期,阿福的搞笑視頻主題涉及中德飲食、語言和生活習俗等方面。他吃昆蟲菜、吃牛蛙,挑戰豬腦、皮蛋、鳳爪、辣條、臭豆腐等「外國人最害怕的中國菜」;他談留學經驗,講述在中國當德語老師的感受;他敘說如何在中國過七夕節和春節,也向中國網民介紹德國人是如何過聖誕節的。
  • 全球最會賺錢的10大網紅排行榜
    也許每個人都曾經想過,如果要是玩兒都能賺錢該多好呀!現在這個夢想已經被某些利用YouTube的玩家實現了而且他們名利雙收,賺得盆滿缽滿,真是人生贏家。最近福布斯雜誌公布了世界上最賺錢的Youtube網紅排行榜,前10名的這些網紅們年收從幾千萬美元到幾百萬美元不等,可以說是羨煞旁人。
  • B站頭部UP主:粉絲500萬,視頻播放1000萬,年入百萬元
    2019年Q3財報顯示,B站第三季度月均活躍UP主達110萬,月均投稿量達310萬,分別同比增長93%和83%。2020年,因為這百萬UP主和數百萬高質量投稿,B站成了24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喜愛的APP之一。誰在B站火了?
  • 【箭廠x歪研會】自從這群歪果仁在中國當上網紅
    由於高中時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2012年,星悅來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念本科。地道的中文不說,參加社團、刷微博、逛淘寶、追國產劇、粉中國偶像,除了金髮碧眼的外貌,星悅日常生活裡完全就是個中國女大學生模樣。而現如今,畢業後的她更是決定長期留在中國——作為「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的副會長。
  • 伏拉夫:無腦誇中國成為網紅,「愛中國」成為外國人的致富密碼
    靠賺取流量生存的網紅,不只是我們中國有,外國也有很多。最近網絡上很多外國網紅高喊「愛中國」而突然走紅網絡,一夜之間粉絲暴漲。最典型的,就是一位叫做伏拉夫的俄羅斯人。他是如何火起來的呢?其實伏拉夫做視頻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是一直不溫不火。曾經他視頻講解各種酒類,但是並沒有多大的點擊量。後來又轉換路線,想走幽默搞笑那一類,可依然沒有很多人買帳。
  • 300W粉絲,視頻播放量超1.9億,這樣的「洋網紅」還在愁什麼?
    而在李子柒走紅海外的同時,一批外國博主也「出海」中國。這批外國博主,或者說外國網紅們,和本土網紅一樣活躍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臺。他們在獲得創作認可和商業成功的同時,也架起了中外文化溝通的橋梁。
  • 外國網紅都在穿什麼?時髦穿搭秒殺國內蛇精臉!
    這幾年由於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自媒體開始做起了淘寶店,這其中有很多都是以一個整容過後千篇一律的「模板臉」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相比大家也都已經審美疲勞,今天幫主給大家搜集了一些外國網紅的穿搭照片,妹子們可以取長補短,穿出自己的魅力~首當其衝的肯定就是冬天的必備單品——大衣啦
  • 【GET2016】英語啪啪啪覃流星:如何打造年收入百萬的網紅名師
    【GET2016】英語啪啪啪覃流星:如何打造年收入百萬的網紅名師 作者:怡彭 發布時間: 2016-11-12 12:39
  • 蒼蠅姑娘靳任任養蒼蠅年入百萬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聯想
    21歲就年入百萬的蒼蠅姑娘 ——養蒼蠅年賺百萬的聯想! —— 蒼蠅姑娘 籠養蒼蠅 央視採訪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曾經的非主流鼻祖,現與知名超模合作,網紅男友月入百萬
    曾經的非主流鼻祖,現與知名超模合作,網紅男友月入百萬要說起網紅的話,大家都會想起當初那個非主流年代,各個平臺網紅都剛剛萌芽崛起的時候。雖然說現在網絡發達,各大平臺APP泛濫,每天都會有許多新生網紅的崛起。但是說起網紅鼻祖的話,還真的是非「阿沁」莫屬了。
  • 「爆笑蟲子6」百家號搞笑領域排行-百家號收益分析如何賺錢?
    爆笑蟲子6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823318名,搞笑分類排名位列5453名,領先了25.9%的百家號。   爆笑蟲子6的簡介為專注搞笑20年 ,看完不笑再看一遍,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6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高佑思談李子柒: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短視頻第一人
    李子柒在一眾知名網紅中的名氣並不是最高的,但她卻是最特別的,比她出名的網紅太多,像晚晚、papi醬、還有最近頻上熱搜的阿沁、林小宅等都比她活躍比她出名,但在國外,李子柒卻是外國人眼中當之無愧的短視頻網紅第一人。
  • 搞笑諾貝爾獎:除了搞笑,知道點別的也很有必要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頒發10個獎項,除了對標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和平、經濟和文學等獎項之外,還包括其他隨機的細分獎項。獲獎者自費到場,領取由廉價原材料製作的手工獎盃和普通A4紙列印的獲獎證書。獎盃很廉價,幾周就會爛掉,列印的證書上則會有真正諾獎得主的籤名。自2012年起加入經濟獎勵——面額高達10000000000000的辛巴威幣,約合人民幣0.18元。
  • 小白速成PR軟體實操,教你月入百萬
    如果你每天至少用1小時刷短視頻,那麼不妨跟他們一樣拿出一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去自己製作一個短視頻,不僅僅給自己增加了一個實用的技能,還能當成副業,接單賺外快。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不停的學習,很多時候每天能睡4個小時他都覺得很幸福了。
  • 阿里一p7員工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年入百萬,曬出了他的工資
    雖然社會中確實還存在著一些不公平的現象,但在如今中國的社會中工作,大都是付出多少就能收穫到多少的回報,有實力的人只要把握好了機遇,是一定可以拿到高薪的,畢竟工作都是為了賺錢的,大家對於一份工作一定是很關注工資的。
  • 短視頻時代的鞋頭: 不靠賣鞋也能年入百萬
    23歲的「球鞋派」同時也是網易音樂人,帶著獨特的口音創作了許多幽默內容,與媽媽和女朋友之間關於球鞋的搞笑劇情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大怪獸」在抖音同時擁有一個鞋頭號、一個搞笑號和一個日常號,幽默基因在這三個號上都有體現,演繹了鞋狗日常的尷尬事。他們年齡大多並不大,普遍小於30歲。你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一些共通之處。
  • 「為了當網紅賺錢,3歲女兒被我餵到70斤」
    這是一名網紅吃播的年齡和體重。 從2018年至今,這個名為佩琪的3歲女孩,憑藉超大的胃口和胖嘟嘟的外形獲得了眾多網友的圍觀,她播放量最高的吃播視頻,瀏覽次數達到了55.6w。
  • 紅蜻蜓4000家店未營業,卻日入百萬,靠什麼?
    2003年,幾乎所有人對於數位化的認識都是朦朧的,而2020年的紅蜻蜓,對於數位化是早有準備,因為在2018年,紅蜻蜓攜手阿里雲啟動了數智化轉型。結果,短短7天時間,紅蜻蜓的員工就拉出500多個群,覆蓋數十萬群粉,帶來日銷售額過百萬的業績。在這場戰「疫」中,每一個員工都成為銷售顧問,一些非顧問出身的員工更使出「洪荒之力」:一位總部的財務人員更以「買鞋送大米」的銷售策略帶來數十單業務。
  • 網紅主播培訓總教頭所志國:企業自主培養網紅員工 是網紅經濟下的...
    中國最早的網紅、網際網路軟文聖手、清華北大等多所高校的EMBA導師——所志國老師認為,企業必須開展自救。自己培養網紅主播,才是上上之策,也是必由趨勢。一方面,作為企業員工的網紅會更加了解產品,更加專著於產品的話述詮釋;另一方面,公司可以傾力為網紅引流維粉,保證網紅主播的粉絲質量;還一方面,也保證了一些新網紅主播的基本收益,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鑽研話述、風格、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