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廠x歪研會】自從這群歪果仁在中國當上網紅

2020-12-08 界面新聞

當一個美國猶太裔女孩跟母親說中國網絡用語「這太Low(低級)了」時,自然會收到母親一頭霧水的反應。想起這件事,來自加利福尼亞的星悅表示,這是因為太習慣中式英語,她一臉正經地補充道:「我是假美國人,世界上最假的美國人。」

由於高中時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2012年,星悅來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念本科。地道的中文不說,參加社團、刷微博、逛淘寶、追國產劇、粉中國偶像,除了金髮碧眼的外貌,星悅日常生活裡完全就是個中國女大學生模樣。

而現如今,畢業後的她更是決定長期留在中國——作為「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的副會長。

「歪研會」是2016年末推出的系列短視頻品牌,有一個中西混合的主創團隊,都是90後,星悅在其中主要負責主持和編劇。

「歪研會」把鏡頭對準了在中國的外國人,內容有接地氣的搞笑街頭採訪,比如外國人沉迷淘寶剁手、搶微信紅包、玩鬥地主;也有外國人送外賣、趕春運等深度體驗紀實。短短一年多,他們已積攢了600多萬粉絲,全網點擊量過億,如今每條視頻更新都有過百萬的關注。

從1989年加拿大人大山登上央視舞臺開始,中國人民的娛樂生活中似乎就不缺外國熟面孔。只不過場景發生了變化,從電視到移動網際網路,正如「歪研會」的崛起一樣,近兩年來,不少通過拍視頻、做直播活躍在中文網際網路裡的外國人迅速走紅。

這一次,我們讓星悅做主持人,飛到上海和武漢跟那裡的「外國網紅」們聊了聊。

大山(左二)在春晚表演

即便在中國人眼裡,做上海丈母娘的女婿都是「高危職業」,來自德國的小胖子阿福卻敢於娶個上海媳婦,調侃丈母娘,還把這些經歷拍成了搞笑視頻。

戴假髮、圍一條彩色絲巾,惟妙惟肖地模仿上海老阿姨講一口上海話,分享有趣的中德文化差異,閒話家長裡短……阿福誇張、幽默又接地氣的表演風格,讓他在網絡上迅速地脫穎而出,有人甚至管阿福叫「男版papi醬」。

但阿福並不是很想被稱為「網紅」,他更傾向於「內容創業者」這個定位。對他來說,外國人的身份不能持續地帶給觀眾新鮮感,要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內容,是非常辛苦而嚴肅的事情。

來中國讀書之前,阿福曾在德國的銀行工作過3年,日子過得中規中矩,後毅然辭職來到上海學中文,遇到了現在的妻子福太。阿福做視頻的想法,就源於朋友和妻子的鼓勵。

在有正式團隊之前,福太就是編劇、導演兼攝影,阿福則負責演員和後期,兩人不會追求設備有多專業,即使這次拍攝有星悅參與,也是手機直接開錄。他們認為,對網絡視頻來說,還是創意更加重要。

當星悅問起阿福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人時,他率直地說,自己就是一個特別無聊的德國人,性格活潑幽默的福太才是團隊大腦,視頻的策劃和自己演技的調教都來自於福太。不過福太沒打算過自己成為主角,畢竟,一個上海人說上海話哪有一個外國人說上海話有趣呢?

如何把這種有趣給貫徹下去,持續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成了阿福這些外國人視頻博主需要面對的創作焦慮。

在武漢,我們和星悅見到了來自白俄羅斯的「直播網紅」Monica。與其說是住所,Monica的家更像一個工作間,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客廳中央擺著一整套直播設備,有專業的燈和話筒,還有一個能發出多種音效的小型電子調音臺。

Monica當初因外貿工作來到中國,因為外形出眾,喜歡唱歌,經常會被邀請參加一些商業活動。當她發現中國人愛玩手機直播軟體時,很快就被吸引了。

在直播平臺上,不但能面向成千上萬人表演,收到禮物打賞,還可以培養不少忠實粉絲。這讓身在異鄉的Monica樂在其中。有趣的是,通過開直播,Monica的中文進步很快,因為她必須要學會讀懂直播時的漢字評論,還要學會怎樣用接地氣的語言和粉絲們互動。

Monica有時也會去中國主播的直播間觀摩,學習他們的招呼方式,學習中國的網絡用語,為了豐富表演內容,她甚至還自學了電子琴和鋼管舞。

儘管已經是所屬平臺上粉絲最多的外國主播,但Monica明白自己和中國本土主播還差得遠,她說,中國的直播網紅才是真正的網紅。

那些動輒百萬的觀看量,直播間內橫飛的上萬元禮物,很難出現在外國主播的直播間裡。粉絲對外國人可能有一時的好奇,卻很難產生親切感。直播需要的聊天能力對外國主播來說是個挑戰,而堅持才藝直播的Monica不想靠一些所謂的套路去換流量。

為了唱歌夢想,Monica曾報名參加過「俄羅斯好聲音」,結果卻落選了。這讓她有些失望。她覺得評委似乎並不在意演唱水平,而是根據選手的看點選擇了一個老年人和有悲傷故事的人。那之後,她回到中國,繼續在直播間裡唱歌。

武漢姑娘Aroma是Monica的第一批粉絲,現在她們成為了線下好友。Aroma覺得Monica的特別之處在於,她是喜歡唱歌才開直播,而不是為了要禮物。Monica也告訴星悅,她的粉絲是喜歡音樂的人,並不在乎她是不是外國人。

告別了Monica,我們和星悅回到了位於北京中關村的「歪研會」,這裡是她的大本營。

大四時,星悅在校園裡碰到一個舉著話筒、到處採訪外國人的以色列學弟,並接受了一段關於「中式英語」的街頭訪問。沒想到,這一期節目的點擊量達到了「歪研會」至今沒能打破的高峰,而星悅出場的瞬間,B站視頻被彈幕佔滿,原畫面已經難以辨認。

這個以色列學弟就是「歪研會」的創始人之一,現在的「形象代言人」會長高佑思,他和北大同學方曄頓、劉小祺、張希曼一起創建了歪果仁研究協會。

從零開始的「歪研會」,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早期發布了30多個視頻的時候,「歪研會」總共也才只有100多條彈幕。為了更了解觀眾的需求,主創團隊把這些彈幕看了50多遍,分析每一個觀眾的留言,再進行之後的創作。就這樣一步一步,歷經多次內容改版,「歪研會」的視頻終於戳中了粉絲的內心。

此前,其實有不少外國人已經開始做在中國的各種體驗視頻,但高佑思表示,「歪研會」除了娛樂,想讓更多在中國的外國人擁有發聲平臺。他們想做更深度的視頻,來體現新一代在華外國人對中國的觀察,反過來,他們也非常願意向海外傳播中國故事——「歪研會」的英文視頻在海外平臺也收割了不少外國粉絲。

成長於以創新和創業聞名的以色列,高佑思卻自認為是一個中國創業者,「在這裡,外國人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機會。」他沒有什麼長遠規劃,認為最重要的只是當下,因為在網際網路的時代,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變化都會來得突然而劇烈。但他堅信「歪研會」能做點什麼,在這個中國的「最好的時代」。

製作團隊簡介

 

廠長語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相關焦點

  • 自從歪果仁高佑思成為中國「網紅」以後……_南方快報_南方網
    歪果仁研究協會是自媒體機構「外國人研究協會」的音譯。25歲的會長高佑思身材頎長、風趣幽默,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與對中國的深厚了解。他帶著一批「老鐵」,嫻熟地遊走在跨文化語境中,用話筒和鏡頭,展示外國人眼中的多樣中國,同時將真實的中國搬上國際舞臺。
  • 外國網紅:成名在中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通過這場「反蛋」運動,我們倒是更加鮮明的體會到外國博主在中國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已擁有了大批忠實擁躉。 這些戰鬥在中國內容市場的「老外」們,已經摸索出一條外國網紅道路。 「我們都有一個中國夢」 外國素人徵戰中國網紅圈,其實已有三十年的歷史。
  • B站後浪們喜歡的「歪果仁研究協會」,究竟在研究什麼?
    圖片來源 | 歪果仁研究協會 文化碰撞——這真是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人聊天時永恆的破冰主題。 高佑思,這是以色列人 Raz Galor 給自己起的中文名。作為視頻自媒體「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的創辦者之一、會長,還在念大學的時候,他就把文化碰撞這件事做成了視頻系列。
  • 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他剛從溫州趕回北京東三環的這處共享辦公空間。拍視頻、刷手機、做互動,這是他創業以來的日常狀態。2016年12月14日,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成立不久後推出了首個視頻產品《自從這群歪果仁嘗試了微信紅包以後》。
  • 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原標題:「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高亢的音樂聲中,高佑思和三位小夥伴在廣州塔下亮相,嘗試一種刺激的城市玩法——請路人隨機指引,兵分四路在廣州各地打卡,笑點頻出……這個歪果仁研究協會關於廣東的最新作品,收穫了不俗流量。「對所有人多元記憶的包容,就是城市靈魂的所在。」
  • 有的歪果仁,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國
    什麼是歪果仁研究協會?顧名思義,這是「外國人研究協會」的音譯和有趣的詮釋。 歪果仁研究協會團隊。圖/李偉/新周刊 他們最大的理想就是講中國故事 在確定創業方向後,高佑思的創業團隊推出了第一期「自從這群歪果仁嘗試了微信紅包以後」,結果該視頻超乎預想地火爆——第一期僅新浪微博就達到340萬瀏覽量。
  • 超級網紅「歪果仁」高佑思:向所有老外推薦 來中國的第一站 成都
    這段時間,2019微博超級紅人節正在成都隆重進行中,微博上的重量級紅人也是齊聚成都,讓網紅成都又添了一層網紅氣質。今天,在超級紅人節現場,知名微博大V@高佑思不是皮克也是帶著他的歪果仁研究協會接受了看度記者採訪。
  • 「歪果仁」高佑思都說愛了愛了,這是什麼神仙土豆?
    前不久,歪果仁研究協會的創辦人之一高佑思,也被東鄉土豆片的美味徵服了。他很好奇:「什麼樣的風土,才能培育這樣的美味食材呢?」自從2008年來到中國以來,高佑思始終對當下中國發生的一切抱有強烈的興趣。帶著一個「歪果仁」對中華大地的好奇,今年9月,高佑思踏上了前往甘肅東鄉的旅途,試圖還原東鄉土豆美味的秘密。「土壤裡的蘋果」自古以來,東鄉最主要的農作物便是土豆。
  • 「歪果仁」學中文真的難麼?來聽聽這群留學生怎麼說
    「歪果仁」學習中文到底難不難?今日,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尋找到了一群在成都的外國留學生,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歪果仁」A:「件件10元?」「歪果仁」B:「樣樣10元?」「歪果仁」C:「羊毛衫10元?」在記者採訪的幾位外國留學生中,可謂什麼答案都有。劉志翔是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留學生,目前已經過了HSK五級的他正在向六級衝擊。回想起初學中文的時候,中文的聲調讓他吃盡苦頭,「mā、mā、mǎ、mà......那時候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 300W粉絲,視頻播放量超1.9億,這樣的「洋網紅」還在愁什麼?
    這段時期可以視作洋網紅爆發的前夜,一些後期成名的洋網紅們都和上述節目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比如,頭部洋網紅「歪果仁研究協會」的「高佑思」就是《世界青年說》的嘉賓。原生派多是在華留學生或工作者,他們的節目一開始就是在中國網際網路播出和發展,是典型的在中國網際網路孵化的網紅;另一派則是引進派,多是已經在YouTube等海外平臺走紅後再進入中國市場的網紅。 原生派的代表是「歪果仁研究協會」和「郭傑瑞」。
  •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哪個最具「網紅」潛質?11月28日,央視新聞《相對論》走進了一個特別的直播帶貨現場。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決定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副會長星悅現場助陣。國內外電商平臺大有不同,網友們也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國貨能在海外熱銷,於是我們與星悅進行了一次互動猜想,星悅認為最有可能成為海外「爆款」的竟然是它!
  • 研究「歪果仁」的 MCN 如何打破文化次元壁?|創業
    一位以色列小夥,列印了 300 份馬雲防疫手冊,在以色列輾轉多家醫院發放,並向國人傳播中國防疫知識。這條視頻自從 3 月 22 號發布以來,已經超過了 1379 萬次播放,評論過萬,登上了微博生活日榜榜首,還獲得了馬雲本人的回覆,這位小夥也被阿里巴巴官方認證為馬雲的朋友。
  • 在中國短視頻平臺打拼的老外:要向世界展示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中國
    五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不僅為中國人民創造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也給在華的外國人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他們見證、參與了中國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所走過的這段不平凡的歷程。「這裡差不多有15萬支口罩、醫用護理口罩、N95口罩、醫用手套還有很多醫用手術衣,所有這些都會一起直接寄送給我們在中國的朋友們。」
  • 這些英語網紅詞不知道,怎麼和歪果仁愉快地聊天~
    和歪果小夥伴聊天,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經常get不到對方的意思,也不理解他們的笑點~好多俚語都不明白~弄得總是很尷尬~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歪果仁聊天常用的網紅詞彙~1 Yaaas含義:Yaaas其實就是yes的語氣強烈版。耶耶耶!!! 這是興奮、肯定、贊同等情緒的強烈表達。
  • 歪研會:研究「歪果仁」的MCN公司 如何打破文化次元壁?|初創公司
    這條視頻自從 3 月 22 號發布以來,已經超過了 1379 萬次播放,評論過萬,登上了微博生活日榜榜首,還獲得了馬雲本人的回覆,這位小夥也被阿里巴巴官方認證為馬雲的朋友。歪研會的聯合創始人方曄頓興致勃勃的說起這件事。沒錯,這條視頻是他們做的,視頻中的以色列小夥也就是歪研會的另一位聯合創辦人高佑思。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視頻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來直播帶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  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
  • 自從歪研會會長高佑思接受了採訪了之後……
    我來了5年,也沒有學好中文和中國文化,因為香港是一種國際文化,完全沒有接地氣的感覺。高中畢業之後,我所有同學都決定去國外讀書,主要是美國、英國、加拿大的一流大學,哈佛、斯坦福、UBC、牛津等等。我成績特別好,可以去很多不錯的大學,但我還是決定放棄,然後成了全班唯一去中國北京讀大學的同學,我爸爸在這方面也非常鼓勵我。
  • 紅布林PLUM引入鐘錶專家潘箭為顧問發力腕錶領域
    ,紅布林PLUM(以下稱:紅布林)宣布享譽國內外鐘錶行業的鐘表專家潘箭正式加入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紅布林,成為紅布林腕錶事業戰略顧問。潘箭老師與紅布林有著共同的理念和價值觀,都希望能夠推動中國二手奢侈品事業的蓬勃發展,這將幫助我們更好的把紅布林打造成一個多元且極具有專業性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特別是在腕錶領域,這些寶貴的從業及鑑定經驗將對紅布林的飛速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 他帶著歪果仁研究中國,B站吸粉350萬,還獲得馬雲點讚
    歪果仁為什麼這麼火2020年農曆大年初一,高佑思開始在以色列張羅,為中國募集10萬隻口罩。三天,籌到10萬隻口罩和一批醫療物資,通過菜鳥物流,這批物資運送到了湖北。在這一級,外國人討論過微信紅包、淘寶、國產片、中國零食等中國社會熱點話題。
  • 【紅色風 青年派】「歪果仁研究協會」把外國人在中國故事拍出了...
    歪果仁研究協會 CEO 方曄頓:「我們所定義的叫「歪果仁」,他們生活在中國,而且他們熱愛中國。」  歪果仁研究協會 員工 泰樂:「現在這個潮流,是外國人跑到中國,為了追求他的中國夢。我一到上海,就覺得已經到未來的世界了。看這些地鐵,看這些人他們穿的什麼衣服,太時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