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時代的鞋頭: 不靠賣鞋也能年入百萬

2021-01-17 獵雲網

獵雲網註:鞋頭,指對球鞋文化深深著迷無法自拔的狂熱者,他們是一群把欣賞球鞋、收集或交易當成愛好或主業的人。對於鞋頭來說,這是一個好的時代。

隨著短視頻火熱和一眾國貨的蓬勃發展,球鞋資深愛好者們被賦予更高的關注度和更多的可能性,線上平臺和線下店鋪深諳其潛在流量價值,鞋頭們無需售賣球鞋也有實現商業轉化的可能。如何在平臺、品牌、粉絲的推動下起勢,又能保持一定獨立性,不為短期商業利益所挾裹,這決定了鞋頭們究竟能走多遠。

文章來源:短視頻參謀(ID:Viiideo),作者:晨陽,排版編輯:金金金,監製:顧顧。

伴隨著球鞋市場的熱度增加,「鞋頭」一詞從小眾文化圈層進入主流視野。

鞋頭,指對球鞋文化深深著迷無法自拔的狂熱者,他們是一群把欣賞球鞋、收集或交易當成愛好或主業的人。

鞋頭英文是「sneakerhead」。嚴格意義上來講,鞋頭文化起源於70年代的美國,伴隨著嘻哈文化的快速崛起。當1985年,NIKE逐漸佔據市場並推出其Air Jordan產品,球鞋文化正式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電影「回到未來」中出現的Air Mag球鞋,價值10w+

「鞋頭」也是身份認可,代表潮流文化中的佼佼者,不只關於擁有的球鞋數量,更關於自身熱愛和公眾影響力。早在1985年喬丹系列剛剛面世,售價就高達65美元,僅僅一年就突破了上百美元大關,這對當時追逐球鞋最早的一批年輕人來說是昂貴的開銷。穿上一雙喬丹,成為一個鞋頭也成為了自身社會地位和品味的一種象徵。

▲喬丹系列與勒布朗系列歷年發售價格走線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公司「TechSci Research」,國際球鞋市場規模在2018年達580億美元,並預計在未來幾年會一直保持超過7%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24年或將達到880億美元。

隨著潮流文化在中國的大眾化、線上電商的完善和線下門店的升級,中國球鞋玩家持續增多,各大視頻平臺上的鞋頭也被賦能,年輕的「鞋頭」們擁有更多的關注度,成為了潮流圈活動上的座上賓。

本篇文章會關注:

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鞋頭們

鞋頭們的自我修養

鞋頭分析:內容構成、廣告客戶及用戶特徵

鞋圈容易踩的幾個坑

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鞋頭們

比起「鞋頭」,中國的年輕Sneakerhead們更願意自詡為「鞋狗」,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同時兼具文化意義和調侃意味的稱呼,對於真正的「鞋狗」來說,球鞋甚於愛好,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鞋狗」是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親筆自傳,講述了耐克品牌從零到一的艱辛,在書中菲爾如此解釋這個詞:「Shoe dogs were people who devoted themselves wholly to the making, selling, buying, or designing of shoes.」「鞋狗是那些把自己投入在鞋子的製作、買賣、設計中的人。」

▲「鞋狗」書籍封面

21歲的「北京鞋鬼」還在美國求學,他是個喜歡購買球鞋卻不為穿著搭配的鞋頭。在抖音、B站、微博和快手共擁有211萬粉絲。

他從初中開始接觸球鞋,按他自己的話說,球鞋就是他的青春,每個介紹球鞋的視頻中能看到他帶著驕傲的表情為大家講解鞋子的細節和故事,他十分熱愛球鞋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他在視頻中提到,真正喜愛的鞋子他都不會穿出去,僅僅為了收藏。他的第一雙喬丹是一位叔叔送給他的喬13,他特別愛惜一次也沒有穿過。

他的視頻系列「A錐奶奶」中,可愛的奶奶穿上最貴最潮的air mag的場景讓年輕人們津津樂道。

▲「北京鞋鬼」奶奶上腳Air Mag

鄭星洋是另一名有態度的鞋頭,他曾經做過演唱會導演,當過傳媒機構的編導老師,在自媒體公司運營過新媒體矩陣,現在為自媒體人,在微博、B站、抖音和快手共擁有176萬粉絲。

當知名日本高街品牌「undercover」公開辱華時,鄭星洋直接將在他視頻裡出現的兩雙該品牌的聯名鞋款扔進了垃圾桶,並向大家保證「放心我有潔癖,絕對不會在垃圾堆裡撿鞋子」。他不僅會分享經驗和建議,也會對一些有爭議話題輸出價值觀。

他認為買賣假鞋是個人自由,但是絕不能引以為榮,因為假冒偽劣是球鞋文化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球鞋給予了我們快樂,甚至改變了我們」。

25歲的「街頭阿威」,抖音+微博擁有79萬粉絲。他會以街訪方式展示潮流單品,經常會採訪一些年輕人和老年人,看看他們對一些天價球鞋和服飾的態度和了解度。

另一個27歲的博主「我的添兒啊」在加州生活過八年,從初三開始接觸球鞋。他是十分硬核的一位球鞋博主,在自己視頻中公開呼籲粉絲不要穿義大利盜版supreme,甚至ASSC、Ape、Vlone等品牌。

23歲的「球鞋派」同時也是網易音樂人,帶著獨特的口音創作了許多幽默內容,與媽媽和女朋友之間關於球鞋的搞笑劇情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大怪獸」在抖音同時擁有一個鞋頭號、一個搞笑號和一個日常號,幽默基因在這三個號上都有體現,演繹了鞋狗日常的尷尬事。

他們年齡大多並不大,普遍小於30歲。你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一些共通之處。

鞋頭的自我修養

作為一位球鞋愛好者需要具備哪些基本修養,才能晉級為鞋頭?我們總結了幾個要素:

1、資金儲備

前期球鞋收藏囤積的數量是一個sneakerhead的基礎。作為一個帶貨鞋狗至少要擁有多少雙鞋,或許無從得知,但是我們可以從視頻中球鞋博主背後一面又一面的鞋牆中略知一二。

在達人「北京鞋鬼」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他臥室的三面牆都被球鞋佔領,他在視頻中說過在美國家裡的四五十雙鞋不是特別多,主要收藏都在北京。球鞋數量不是衡量一位鞋頭的客觀標準,但是作為一個球鞋kol,擁有的球鞋還沒有普通愛好者全,未免給人感覺缺乏說服力。不管是哪一位抖音kol,我們都可以窺探到視頻中他身後的球鞋牆。

2、球鞋文化、科技及球星的知識儲備

真正考驗球鞋kol的是他對球鞋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和儲備。從NBA到球星到品牌到設計師再到球鞋,球鞋kol要對這個行業甚至產業都有全面的了解,要求出口成章,例如能講出一個經典鞋款背後的歷史故事,能把經典球鞋的元年復刻都搞清楚,還有球鞋的構成,包含的科技材料,腳感都是在介紹一款球鞋時重要的環節。

「北京鞋鬼」曾說他喜愛的球鞋一般都不穿,只收藏,有很多鞋頭大佬都是這樣,吸引他們的並不是上腳穿出去刷街,而是這雙球鞋的設計、背後的故事和所代表的意義跟價值。

3、願意為了熱愛投入時間精力

對於球鞋熱愛程度的展現也很關鍵,鞋頭為球鞋肯費時費力。每當一雙限量球鞋發售的時候,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發售鞋店門口,都會排著長長的隊伍,年輕人們從半夜就開始店門口守候。一位球鞋愛好者會不計顛簸地為一雙球鞋費時費力,何況一個球鞋KOL呢。

關於sneakerhead如何誇張地看重他們的鞋子,是一個永不過時的梗,早在1956年,著名吉他大師卡爾帕金斯就寫過一首「blue suede shoes」警告人們不要踩到他的藍絨皮鞋,在斯派克李的電影「為所應為」中,黑人小夥因為新喬丹被踩而上前據理力爭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對於熱衷球鞋的男孩子來說,鞋子代表了他們的尊嚴和熱愛,是不能夠被人踐踏的東西。在網紅流量時代,一個鞋頭博主通過誇張和戲虐的手法展現其對球鞋的熱愛,也能夠引起大眾的好奇或共鳴。

▲電影「為所應為」中黑人小夥球鞋被白人踩到

4、資源渠道,行業的人脈和影響力

作為一個球鞋大佬,要有常人沒有的人脈和影響力。在「北京鞋鬼」的球鞋收藏中,有一雙號稱全球不超十雙的科比親筆籤名的耐克戰靴和一雙可能僅此一雙的喬丹雙籤喬五,鄭星洋也提前於發售收到過一雙來自reebook全球限量1000雙的球鞋。

親籤和極限量的球鞋大多從二手交易市場和鞋販那裡重金購入,當自身帶有足夠的流量,各大品牌也就理所應當自己找上門。出現了各種親友限定、高端定製和設計樣本的球鞋盛會Sneaker Con舉辦前期,各路短視頻鞋頭,例如aj處長、大怪獸就都收到了官方價值不菲的球鞋禮品,積極參與此類圈內人士的球鞋交流交易同好會就是一種積攢人脈和影響力的辦法。

5、鑑偽能力、對趨勢的敏銳度

即將發售的球鞋有哪些值得買、哪些會引起熱潮遭到瘋搶、哪些經典款或冷門款會回暖?一個球鞋KOL會經常被粉絲問到這些問題,作為潮鞋圈的佼佼者,想要為粉絲輸出正確的信息,預測趨勢的能力是必要的。

今年是AJ第一代和Air Force 1大熱的一年,這兩雙都屬於比較年代久遠的鞋型,伴隨著新設計、新聯名的發售,原本冷門的配色也受到關注,不少鞋頭和球鞋愛好者在發售之初瘋狂入手,並圍繞此來發布短視頻,其中不乏一些失誤的判斷。

比如AJ1和Travis Scott的聯名鞋款一經發售就遭到瘋搶,某球鞋KOL認為因其貨量大,在熱度下降後便會降價,並建議粉絲們等等再入手,然而此鞋款價格在持續增長後居高不下,目前在某APP上定價為一萬六左右。

自球鞋文化流行之初,假鞋就泛濫成災,尤其是在複製能力極強的中國,出現了不斷完善到難辨真假的莆田貨,甚至用正品的部件和邊角料組裝而成。

想要在鞋圈生存下去,沒有鑑偽的能力是行不通的。與假鞋高仿打交道並快速辨別是作為一個鞋頭的基本能力,在視頻「我收到了假喬丹」中,一家網店免費寄了一雙喬12給Qias, Qias 在錄製vlog過程中及時發現才沒有為粉絲提供錯誤信息。

▲YouTube119.8萬訂閱的QrewTV,發布的最熱視頻「我收到了假喬丹」「探訪杜拜15歲鞋頭的百萬美元收藏」

鞋頭分析

▲抖音上的部分鞋頭數據及廣告報價、接單數。粗略估計,某些達人的廣告接單額已超過百萬

1、內容構成

1)最新爆款/經典球鞋介紹

表現鞋頭實力並讓粉絲著迷的是一般渠道都拿不到的款式(親籤、超限定、親友),限量+平價雙標籤的視頻也很有誘惑力。

Nike、 Air Jordan以及Adidas Yeezy為球鞋文化主流,但不限於此,還包含滑板品牌vans、帆布鞋匡威、Reebook、Newbalance等等,一眾國潮國貨也逐漸成為中國球鞋文化重要的一環,同時國潮一些單品的出海也反映良好。最新/經典球鞋以及球鞋背後故事、關係鏈、時間線和產品本身的講解都展示了鞋頭的專業度。

2)球鞋愛好者懂的梗

買了新鞋不捨得穿所以一直都沒穿、平時英語很蹩腳但是念球鞋英文卻十分流利、走路怕鞋子出褶子所以繃著腳走、窮鞋狗和富鞋狗斟酌買限量球鞋時的差異,諸如此類「過分真實」的球鞋梗更容易被粉絲喜愛。用戲謔搞笑的方式演繹作為球鞋愛好者才懂的梗。

前段時間的火熱話題「我可以踩你的AJ嗎」球鞋愛好者們反映強烈,都開玩笑反映球鞋比女朋友重要。

反觀海外也一樣,不少搞笑博主會拍攝一些關於球鞋的段子。比如一個黑人小夥子買了一包紙巾,每走一步抽一張紙墊在自己的新鞋落腳的地方,前面有水坑把女朋友推倒踩著過去,誇張地表現作為一個愛好者對球鞋和其文化的痴狂。

3)參與探店等鞋圈活動

鞋頭們會在視頻中展現自己作為KOL的能力,有的鞋頭會將參與探店等圈內活動的過程拍成vlog。

4)輸出自己態度和價值觀

在「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說法廣泛流傳的當下,有些人通過炒鞋換回一套房,有些炒鞋APP甚至推出了行情和實時報價功能,「炒鞋行為」成為媒體爭議的焦點。鞋頭們如何看待炒鞋行為?「鞋頭」們如何看待炒鞋?有人在視頻裡輸出態度:

▲面對當今充滿爭議的炒鞋行為,鄭星洋稱自己並不參與,但從獨特的角度給出了他自己的理解:「人均皆販」

▲「我的添兒啊」在視頻裡怒懟鞋販子是真正熱愛的人買不到心愛貨品的罪魁禍首

2、廣告主特點

鞋頭KOL的「恰飯」視頻被國潮佔領,匹克、安踏、鴻星爾克、特步、安踏、361等等都是常見的廣告主。這背後是國貨球鞋消費規模佔比的穩定增長,2018-2019年增速約為整體球鞋市場的1.5倍。

而在KOL內容中經常現身的平臺廣告主多為「識貨」和「毒」。通過在天眼查查詢所得,虎撲為毒APP所屬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東,而識貨是虎撲旗下的品牌。自2018年以來,球鞋交易與鑑定平臺月活增長至兩倍以上,2019年毒App月活超800萬。

除此之外,有針對年輕人的社區類APP也盯準了球鞋KOL的市場,不少獨立主理人國潮服飾也掛在鞋頭的商品櫥窗並出現在視頻內容當中。

3、粉絲受眾特點

根據第一財經商務數據中心x有貨發布的《2019中國潮流消費白皮書》,球鞋市場中95後和00後佔比超六成,00後群體在市場的增速是整體增速的近四倍,男性受眾通常超過70%,同時女性受眾的消費規模和人均消費增長穩定,增速超過男性,人均消費能力自2018年來突破兩位數增長,90後為消費主力。


▲通過第三方數據平臺監測,鞋頭們的粉絲多為18-25歲以及18歲以下的年輕人,男生佔比在七八成左右

鞋圈容易踩的坑1、不懂裝懂被戳穿

QrewTV 有過一期視頻,在球鞋盛會sneakercon上抓了幾個「鞋頭」做採訪,胡編一些虛假的球鞋聯名和新聞並詢問他們對其的看法,甚至聲稱有衛生紙品牌和supreme的聯名將要發布,結果讓人啼笑皆非,除了個別鞋頭對信息表示懷疑和否定,不少年輕的「鞋頭」故作評論並揚言要購買。

2、穿假鞋被曝光

鞋頭要了解自己腳上穿的鞋,並有鑑別能力,不能人云亦云。Instagram上有一位76.3萬粉絲的博主「yeezybusta」,因為曝光各路博主在帖子和視頻中身穿假貨而爆紅,曝光過包括一眾知名潮流大佬,甚至國際明星,並對他們產生了負面影響。抖音鞋頭鄭星洋也曾被網友攻擊穿假鞋,最後本人在視頻中否定此事,為避免人設遭到破壞,鞋頭一定要認真檢查每一雙入手的鞋子。


3、被惡搞帶節奏

鞋頭要有堅定的立場。YouTube 頻道「Sumiiitup」在球鞋盛典上隨機抓路人和朋友,撒謊說他們剛剛購買或準備賣出的鞋子是假貨並給出莫須有的理由,幾乎所有的人都輕信了他,最後才發現自己被惡搞了。

作為一個真正的鞋頭要有鑑別能力和堅定的立場,不被大眾審美輿論影響。

對於鞋頭來說,這是一個好的時代。

隨著短視頻火熱和一眾國貨的蓬勃發展,球鞋資深愛好者們被賦予更高的關注度和更多的可能性,線上平臺和線下店鋪深諳其潛在流量價值,鞋頭們無需售賣球鞋也有實現商業轉化的可能。

如何在平臺、品牌、粉絲的推動下起勢,又能保持一定獨立性,不為短期商業利益所挾裹,這決定了鞋頭們究竟能走多遠。

相關焦點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人年入百萬 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為方便用戶製作「大咖」同款短視頻,一些社交平臺提供可以替換內容的短視頻模板,用戶只需替換視頻主角即可獲得專屬自己的「網紅」短視頻。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 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原標題: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短視頻模板是作品嗎?是何種作品?
  • B站頭部UP主:粉絲500萬,視頻播放1000萬,年入百萬元
    22歲的敬漢卿靠一條「全網首喝七萬元的82年拉菲,一口一個月工資」的視頻爆火;LexBurner因評述動漫名偵探柯南劇場版《業火的向日葵》深入人心,單條播放超500萬次。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粉絲數和爆火視頻並不多的UP主,比如「溫柔JUNZ」和「老師好我叫何同學」。2019年10月5日,溫柔JUNZ發布《因為曝光豫章書院,我朋友被他們報復到自殺》,揭露豫章書院體罰、虐待及監禁學生。隨後在B站連續發布三大揭露視頻,總播放量超2000萬,掀起了社會對豫章書院的關注。
  • 學步鞋必須買大牌?14款熱門學步鞋走心評測,有幾款我們不推薦買
    本文經籠包粑粑授權轉載,原標題《學步鞋選大牌準沒錯?14款熱門學步鞋橫評,這幾款我不推薦買》,作者:籠包粑粑,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這次橫評,我主要是選那些大牌的經典熱門鞋來給大家進行點評,畢竟這些鞋子都是賣得死貴死貴,如果花了大價錢還買了雙不利於寶寶足部發育的鞋,那就真的不是一般的冤了。
  • 紅蜻蜓4000家店未營業,卻日入百萬,靠什麼?
    聯商專欄:成立於1995年的鞋服上市公司紅蜻蜓,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可謂印象深刻。「當時我們都在等待一切好起來,其他的幾乎做不了什麼」,紅蜻蜓董事長錢金波坦言,「當時也沒什麼數位化理念和工具,最好的CRM系統也就是給消費者發發簡訊、送送小禮品而已。」
  • 線上賣片,線下賣身,年入百萬:你以為的捷徑直通地獄之門
    可這個時代又是如此快速,好像發生什麼都不值得驚訝一般。賣賣照片,賣賣原味衣物,高產的時候每個月大概能掙兩萬。從入行後,從賣衣服開始,到最後尺度越來越大,到最後售賣自己的不雅視頻,這條路她僅僅只用了兩個月。她以為賣出的不過是一張照片,卻不知道早就撕碎了包裹自尊羞恥的那張紙。
  • 堅決不做戶外小白 全面了解戶外鞋的種類
    到裝備庫中點評此款LA SPORTIVA  LA226推薦鞋款LA SPORTIVA LA226:XS Grip--專利橡膠與Vibram公司合作開發的全新XS Grip攀巖用橡膠,能夠提供出色的抓地力,即使只靠鞋底摩擦力也能站立在斜面或微小的巖石邊緣上
  • 外國網紅在中國年入百萬,除了搞笑,他們是如何賺錢的?
    這些「外國人」UP主不再依賴電視,而是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籠絡人心」,在挖掘國人的笑點和槽點上,不遣餘力。以色列人高佑思的「街頭刁難外國人」,擁有230萬粉絲的山下智博,德國人阿福的「上海女婿」系列等,不但為他們帶來了極高的人氣,也造就了他們的「錢途」。據了解,頭部洋網紅,年收入至少在百萬元以上。
  • 火燒雲數據:短視頻營銷時代已來,品牌商該如何抓住機會?
    隨著短視頻平臺產品、功能的不斷完善,短視頻流量價值升級裂變:從純娛樂流量轉化為了種草、帶貨流量,基於此,短視頻平臺商業價值也得以指數級擴容。 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短視頻將繼續高光,其營收變現的兩駕馬車——「廣告「和「電商」,也將拉動著短視頻往一個更高的臺階上狂奔。無論從用戶基數來看,還是從用戶的使用時長來看,短視頻新內容營銷在今天的優勢地位價值愈發凸顯。
  • 這雙鞋不存在這個問題
    不管是兩三百的還是三四千的帆布鞋,自從穿上腳的那一刻,就離開膠不遠了。今天我給大家安利一雙據說穿很久也不會開膠的帆布鞋,而且它非常的小眾,你不用擔心穿上它上街會和別人撞鞋。提到捷克斯洛伐克,你能想到什麼?估計你想不到任何東西和它聯繫在一起。
  • 短視頻紅人轉戰直播帶貨,是變現升級?還是徒增消耗?
    且有海量短視頻內容做積澱,減少了人設運營的壓力;有大量粉絲助力,減少了初期引流的壓力;有短視頻內容推廣的經歷,減輕了與品牌洽談、選品定價的壓力;這些都能幫助紅人初入局直播帶貨能較平穩起步。隨著 2019 年來抖音商品櫥窗上線,掛購物車「種草+帶貨」成為了廣泛選擇,當時最火熱的紅人@多餘和毛毛姐,報價60w+都能排期到一個半月後,但這種短視頻種草電商在直播的衝擊下逐漸顯示出疲態,尤其是對於價高的商品而言,種草只能是「敲門磚」,轉化還得靠直播來助攻。
  • 抖音,重構短視頻時代的「名人場」
    從圖文時代到短視頻時代,技術的發展與內容載體的革新帶動了明星駐紮陣地的遷移,抖音正是明星批量遷移的「新大陸」。在這個新大陸中,抖音似乎為明星開啟了一扇「任意門」,在這裡,每個明星的個性化特徵與抖音的基因產生了千萬種不同的化學反應,而抖音也一直在不斷探尋著明星營業與明星IP價值拓展的邊界。
  • 網紅的年薪百萬夢?比心App聯合Miss所在的薇龍文化招募短視頻網紅
    5月27日,比心App聯合今日頭條遊戲短視頻頭部MCN薇龍文化,以【下一個百萬年薪紅人是你嗎?】為主題,招募短視頻紅人的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的獲獎者將直接與薇龍文化籤約並獲得千元的獎金。  2012年的「快手」、2013年的「秒拍」、2016年上線的「抖音」和「火山小視頻」、2018年上線的「nani短視頻」,這些短視頻內容平臺如雨後初筍般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短視頻發展是一個新趨勢,據中國產業信息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17年中國短視頻規模達57.3億,預計2020年將超300億。
  • 即使這些重磅鞋履賣上天,我都依然能找到「平價替代」
    Nike Daybreak 闊別幾十年後在去年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除了簡潔的經典配色之外,各種撞色款式也不差 Sacai,所以你認為聯名款太過爆款,或者溢價不太合理的話,Nike Daybreak 同樣是 Sacai 很好的代替品。
  • 短視頻裡有「鬼」
    但這些推理短視頻,本身又並沒能提供清晰的推理邏輯,主要還是靠營造恐怖氛圍帶給觀眾心理刺激。粉絲也只在乎配樂、情節夠不夠「陰間」。可隨著「快抖」偵探們越來越同質化,逐漸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然而廣大用戶對輕恐怖的興趣不減反增。供需矛盾下,奇妙博物館、都市奇妙物語、巫大大等創作者將目光投向了奇幻、靈異。
  • 以「好內容」玩轉短視頻爆款,好看視頻健康大V如何做到月入10萬?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短視頻最新資訊 > 正文 以「好內容」玩轉短視頻爆款,好看視頻健康大V如何做到月入10萬?
  • 鴛鴦穿法,真的能讓鞋頭更自信嗎?
    「 鴛鴦至上 「的鞋頭花空心思:@Aaron:「 為了在 Sneaker Con 上不撞鞋,專門買了這雙還沒發售的藍水鬼,精心搭配出我心中的鴛鴦。最終還是因為要加班而沒能去成 SC,生活就是這樣,總是有些比球鞋更重要的東西要守護。」
  • 老四、李雪琴、張踩鈴……短視頻時代的東北突圍
    短視頻時代的東北突圍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李靜 隗延章  發於2020.12.28總第978期《中國新聞周刊》  只要在鏡頭裡,人物身上最幽微的細節都能抓住,老四有這個本事。  在被稱為「直播元年」的2016年,騰訊科技調研時發現,幾乎每家直播平臺粉絲量排名前二十的主播裡,都有超過或接近半數為東北籍。2018年春節後,隨著抖音崛起,豎屏短視頻時代來臨,雖然半壁江山不再,但黑吉遼三省籍的短視頻博主們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和規模,組團迅速破圈。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我在抖音賣二手奢侈品包,年入百萬
    一天賣上百個奢侈品包包「這隻Gucci秒殺,8999,大全套,99新。」「這隻LV中古包,2002年的,今年18歲啦。」「幫你問問親媽,看能不能便宜點。」在某個抖音直播間,一位主播正在與用戶親切互動。這場直播觀看人數不多,只有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