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2020-12-06 金融科技觀察家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

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

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原來,自2008年起,南極人就陸續開始關閉工廠,砍掉生產端以及自營環節,專注開始「賣吊牌」。

那麼,南極人靠賣商標到底賺了多少錢呢?根據其財報顯示,2019年,南極人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500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4513家,授權店鋪高達58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品牌授權相關佔整體收入的33%,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這部分收入相當於淨利潤,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年入13億。

你沒看錯,如今的南極人早已不生產商品,它只是吊牌的搬運工。不少消費者被「騙」了多年,至今還被蒙在鼓裡,因為他們不知道南極人的商標授權的經營模式,誤以為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原裝」的。

相關焦點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網友調侃稱現在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500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南極人名存實亡,不生產產品只賣吊牌,一套商標標費僅5元
    「南極人」品牌的擁有者是上市公司南極電商。但它並不只賣保暖內衣。其實,南極電商還生產家紡、服飾、箱包、戶外、居家日用、個人護理等許多品類。擁有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PONY等一系列品牌。 南極人不生產內衣了,只是內衣的搬運工。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賣了12年吊牌,年賺13億在各電商平臺以「南極人」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經營範圍從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不明所以的人只會感慨:涉及的種類真多。但明白其中關鍵的則會調侃:現在的南極人果然成為了「吊牌搬運工」。
  • 停產多年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收入13億,雙十一你會買它嗎
    2008年開始,南極人開始了「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的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從那時起,南極人就砍掉了自己的生產和銷售環節,並且賣掉了經營了多年的工廠,只保留了「南極人」這個品牌。2015年,南極人停止了門店銷售和直銷,開始了「瘋狂的授權模式」。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然而現在,南極人似乎「變了味」,我們可以在電商平臺上看到,除了保暖內衣,還有玻璃杯、母嬰用品等各種商品也都打著南極人的品牌,難道南極人現在的業務這麼廣泛了嗎? 事實上,南極人很早就很開始轉型了,和常見的業務擴張轉型不一樣,南極人為了挽救不斷下滑的業績,把所有工廠賣掉,開始「賣吊牌」。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知名服裝品牌南極人年賺9億!竟靠賣「吊牌」
    提到「南極人」這個商標,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一家賣內衣的。其實不然,我們通過淘寶搜索會發現南極人的牌子還包括泡腳桶、暖寶寶等物品,商標使用範圍多到無法想像。大量的商品,都是打著南極人的商標在出售商品,讓人不禁懷疑除了內衣商標,其他商標大概是假的。但其實,這些商標都是真的。
  • 靠商標一年賣了9個億,停產的南極人,質量誰給保證?
    對於南極人品牌,多數人都不感到陌生。但是,多少人知道南極人廠家早已停產了呢?靠商標,一年9個億不是說南極人早已停產了嗎,為什麼電商平臺上還有那麼多南極人產品呢?實際上,「南極人」的產品已不是哪家獨享,只要你肯付授權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
  • 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南極人的頭部產品不再是「保暖內衣」,而是品牌授權以及吊牌。 何解?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
  • 一年商標賣9億 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而事實上,南極電商早在2015年就完全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去年《南方周末》曾報導過南極電商,這個公司已經不生產任何商品,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換句話說,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產品生產銷售啥的他一概不管。
  •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因為,南極人「不負責生產,只負責賣牌(吊牌)」。原來,從2008年開始,原來的南極人就逐步砍掉了生產線,賣掉了經營10多年的工廠,只保留「南極人」這個商標。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南極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願意開闢新類目,吊牌價格還能再優惠。僅僅依靠「南極人」商標品牌服務費,2017年南極電商創造了5.3114億利潤。
  • 南極人賣吊牌不生產?給錢就授權還能給你帶來質量保障嗎?
    這個應該和南極人的積極轉型有關。目前南極人已經不再將公司主營大頭放在生產,而是轉型成南極電商。砍掉其生產線,賣起了吊牌。所以說,消費者買的可能只是掛了南極人牌子的產品,是品牌貨,但並不一樣是南極人公司生產的正品。而南極人自從2014年雙十一當天,銷售額為1.8億元後,就越來越多的將眼光長遠的放在了電商平臺。
  • 你買的南極人都不是它做的,我們不生產衣服,只是吊牌的搬運工。
    總財報來看著好像挺不錯2017年南極人老現在怎麼樣南極電商下次財報顯示營收是9.80億元淨利潤居然是5.37這個淨利潤達54.3%堪成暴力更可怕96%點幾a股毛利之王掙錢的實際上是這些商品開始了各種的一些負面報導引質疑這些品牌吊牌沒有貧困,你在什麼天貓京東上買的這些產品實際上可能就是你,在拼多多上買了一個白牌商品,然後現在上了這個吊牌而已但是價格卻高出了很多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魔幻品牌南極人: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南極人:只賣吊牌的中國名牌2008年是南極人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憑藉不錯的產品質量和瘋狂傳播的電視廣告,南極人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在保暖服飾領域,其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始終位居前列。但是從2008年起,南極人開始轉型:直接砍掉工廠和經銷商,只做「品牌授權」生意。南極人的靈感來源於另一個保暖服飾巨頭——恆源祥。早在1991年,恆源祥就開始探索「聯合體模式」,也就是與工廠合作,對方使用恆源祥的品牌商標,利潤分恆源祥一半。
  • 南極人領銜!四大保暖內衣全成貼牌貨,只賣吊牌不生產
    在十幾年前,南極人、俞兆林、北極絨、恆源祥是著名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並且劉德華、鄭少秋、趙本山等巨星代言。當時,這些都是價格不菲的大牌,然而如今很多人發現這四個牌子的產品在網上越來越便宜,並且各式各樣的生活家居似乎沒有它們不做的。
  •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商品,我們只是吊牌的搬運工
    隨後幾年,它憑藉葛優的廣告詞「南極人,不怕冷」火遍全國,靠在各大衛視砸下巨額廣告而家喻戶曉,與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並稱國民四大保暖內衣品牌。圖源:南極人廣告視頻截圖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南極人的業務早就從單一的保暖內衣擴展到了全品類。
  •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資料顯示,南極人品牌主體為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極電商),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總市值為295億元。  轉型之後,南極人就開始了賣吊牌的道路。甚至在2015年,南極電商直接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停止了生產線,專注於做品牌授權服務、電商生態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柔性供應鏈園區服務以及專業增值服務及貨品銷售業務。
  • 「這個品牌」如今只賣商標不賣產品,「欺騙」消費者,年賺13億!
    ,只做「品牌授權」生意。簡單來說的話,就是他們不生產產品,只是把商標賣給別的工廠,允許他們生產的商品帶有南極人的商標。這樣的話,就基本沒有生產成本,只賺取「純利潤」。2019年,南極人憑藉著這種商業模式,授權商標品牌,就賺了13億,佔年收入總比的33%。 根據其2019年的財務數據顯示,最新合作供應商的數量為1113家,合作經銷商為4513家,授權店鋪為 5800家,增幅分別為28.5%、7.8%、4.9%。 2018年,南極人營收33.5億,其中品牌授權相關營收9.3億,佔比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