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2020-12-06 騰訊網

南極人的頭部產品不再是「保暖內衣」,而是品牌授權以及吊牌。

何解?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

而百因必有果,報應自然是頻繁出現在不合格產品黑名單中,甚至搜尋引擎也全是對「南極人」品控的投訴。

這是怎麼回事?聽橙汁開扒~

砍掉直銷和實體零售,專做品牌授權和吊牌銷售

南極人成立於1988年,搶先瞄準了保暖內衣的細分市場,一句「南極人不怕冷」廣告語讓南極人保暖內衣風靡全國,還迅速奠定了南極人在行業的地位。

但16年後,南極人就因為產品單一、價格混亂、款式老化再加上國內外類似企業大量湧出等原因,開始逐年銷量下降。

為了不讓自己像其他傳統品牌那樣被遺忘、被收購,南極人開始大膽轉型。

雖然在行內人眼裡,南極人沒創意、不懂營銷、沒新品,但在大眾眼裡,南極人是一個國民度極高的品牌。沒想到曾經打下的好基礎,讓南極人找到新的生存路徑——做品牌授權,而且他們很懂得人性,只要客戶給10萬元授權保證金,就能獲得「南極人」商標授權。

10萬元就能獲得大牌品牌授權,省掉自己投廣告、推品牌的錢,算起來還是賺的呢!於是那些有產品,但沒名氣的工廠、小作坊紛紛找上門,從枕頭到床墊、羽絨服、牛仔褲、甚至連按摩椅、暖寶寶、汽車用品等各種品類,南極人可以說都是來者不拒,這也給南極人埋下了隱患,後面會說到。

(圖片來源網絡)

南極人在嘗到品牌授權的甜頭後,還想到一個增收的好辦法——賣吊牌,即除了繳納保證金外,經銷商每賣出一件「南極人」,南極人還要再收取一筆吊牌費,銷售跟利潤成正比

(圖片來源網絡)

單靠這兩項業務,南極人就狠賺了一大筆,這麼容易就實現盈利,讓南極人徹底放棄了自產自銷的做法,不僅賣掉了生產線和工廠,還直接砍掉了直銷和實體零售渠道。

這意味著,我們現在在各種渠道上看到的標有「南極人」商標的南極人,都不是「真」的南極人產品,而是來自不同的各大批發市場、作坊、工廠等。

在砍掉了直銷渠道和實體零售渠道後,南極人在2017年就獲得了超5.4億元的授權經營收入,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94%,剩下的成本主要就是採購商標吊牌的費用。也就是說,一年到頭,除了製作吊牌花點錢,剩下的幾乎全是利潤了。

經此一役,南極人徹底被高利潤衝昏了頭,開始為吸引更多合作方上門,提供起增值服務,比如為沒流量的店鋪提供廣告和活動報名、為產品質量提供證明等……

這麼一來南極人的目的也達到了,品牌授權從2012年的70家增加到2018年的866家

但即便是前來拿授權的合作方還在增加,也改變不了南極人品牌價值逐年下降的事實。

品控問題不斷,南極人品牌價值離崩壞不遠了

品控問題擱在哪個品牌身上都會緊張到不行,但南極人除外。

南極人對合作方的要求門檻極低,只要錢到位了,一切都好說,自然也不存在了質檢、品控等流程,質量一旦得不到保證,就會被投訴。

那被投訴怎麼辦呢?前面我們說到南極人為了讓更多合作方購買品牌授權,會提供一些增值服務,這其中還包括質檢證明,如果合作夥伴遇到因質量而被查處的問題時,南極人會出具相關證明,幫助他們躲過檢查,尤其是電商渠道的檢查。

(圖片來源網絡)

但卻逃不過國家的法眼,因此也就出現了開頭所說的頻繁出入產品不合格黑名單上。

私以為,南極人這種美其名的「品牌授權」只是南極人不思進取的表現,逼著品牌往惡性循環發展。

那有著良性循環的品牌授權是怎樣的呢?是由品牌方負責設計、廣告投放產品推廣,和最後的質量審核,只授權給工廠生產,和經銷商銷售;像迪士尼,要想成為它的生產工廠,就必須經過嚴格的迪士尼FAMA(生產授權申請流程表)驗廠流程,內容細緻到需要提供過去12個月考勤記錄、工資表、勞動合同、消防演習記錄等。成為迪士尼的授權商,門檻也不低,除了高達幾十萬美元的授權保證金,迪士尼還要求其在製造、經銷或零售方面有最少五年的經驗,在相關專業產品方面具有五年以上行業經驗。

對比之下,南極人不僅忽視品控,甚至是在明知錯的情況下,還對有質量問題的經銷商進行包庇,可以說是把品牌的美譽度消耗得蕩然無存。

南極人這樣做法可以說是完全把自己的後路給截斷了。

現在看到南極人的廣告語,覺得無比諷刺。

很多人看到南極人靠著賣吊牌、賣品牌授權就有這麼高的利潤,簡直是無本生利的生意,也想效仿,但橙汁奉勸大家一句,開弓沒有回頭箭,放鬆了對品牌的管控、對產品質量的把控,最終砸的是自己的牌子,那到時誰來會來買你的授權?品牌也只會被消費者和市場拋棄。

最後說一句,無論是哪種運營模式,都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畢竟這是品牌建立的基礎!

想避雷更多營銷、運營、公關坑?

歡迎加入10000+品牌操盤手都在的

藍莓會品牌圈

為什麼祭出了「懟黑醫美」這招,也救不了新氧?

維密英國破產清算,「性感」賣不動了?

相關焦點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南極人就光靠賣吊牌一年就賺了13億。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據悉,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就一心賣起了吊牌,砍掉了生產和銷售這兩個最為重要的環節,甚至為了能夠「專注」於賣吊牌,還賣掉了自己已經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早在幾年前,《南方周末》就曾經報導,只要你有錢,「南極人」就會將自己的品牌授權給你,並且還會「貼心」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但當二者只能選其一時,相信有部分企業會選擇後者,比如南極人。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是中國首創保暖內衣概念的品牌,憑一句「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語迅速佔領市場。曾先後聘請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作為代言人,在4月內創下了1個億銷售額的記錄。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網友調侃稱現在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500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
  • 南極人「賣吊牌」 年賺13億,又有4家企業「如出一轍」,還買嗎?
    相信很多人都是到南極人這個品牌,這家企業的保暖內衣銷量是很不錯的,在保暖內衣剛剛火爆的時候,南極人已經在這個市場中取得突破了。當時的南極人產品質量高,價格也不貴,所以進入市場之後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但是這樣一個品牌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很多奧迪變化了。現在的南極人就是通過賣吊牌賺錢。
  • 知名服裝品牌南極人年賺9億!竟靠賣「吊牌」
    南極人現在是將商標賣出去,並不負責生產商品。換句話說,南極人現在的大部分盈利全靠出賣商標。南極人這家公司成立於1997年,最初的主營業務是出售保暖內衣,當時的南極人憑藉內衣取得了國內最早生產內衣公司之一的標籤,如今已經過去了22年的時間,南極人的業務範圍越做越大,涉足鞋類、戶外、家電等9大品類,南極人商標使用範圍大幅度提升。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南極人」早已停產?靠「賣牌子」為生,年賺13億!早已沒真貨?
    有時候,消費者根本都不知道哪一家才是真正的「南極人」,哪一家才是「冒名頂替」的假貨。不過,這裡告訴你,你在網絡上見到的「南極人」,他們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此話怎講呢?有關於「南極人只賣吊牌」的新聞,早在前幾年就在國內市場傳開了。曾經的南極人,的確是憑藉著不錯的產品質量以及瘋狂的廣告宣傳,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
  • 中國消費者被「騙」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說起保暖內衣,相信像南極人、恆源祥都是很多小夥伴的首選。近些年來,南極人採取「賣吊牌」的方式,一直以來被外界所詬病。但是從2020年雙十一的戰績來看,南極人多年布局網際網路電商轉型之路走得似乎「還不錯」。據悉,2020年雙十一當天,南極人品牌在天貓銷售額達15億,位列天貓銷售額突破10億元品牌前15名。
  • 將學南極人「賣吊牌」?別被蒙在鼓裡了
    拉夏貝爾成立於1998年,其在2014年赴港上市之後,又於2017年在上交所掛牌,成為中國第一家「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被外界譽為「女裝第一品牌」。巔峰時期的拉夏貝爾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在女裝領域佔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市值一度飆升到一百多億元。
  • 又一廠商「欺騙」國人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撈金」數億
    南極人近些年來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來「撈金」,轉型電商行業還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今年的雙十一,很多消費者都趁著搞活動,為這個冬天備足了保暖內衣,因此南極人在這個雙十一的戰績相當不錯,銷售額突破了15億,在天貓眾多品牌中佔據了第15的排名。
  •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靠品牌授權服務  一年賺將近9億  金妹兒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發現,有「南極人官方旗艦店」「南極人居家日用旗艦店」「南極人夢遐專賣店」等數百家店鋪。售賣的產品從保暖內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紙尿褲、電熱毯、保溫杯、洗碗布、蚊帳、洗衣機等,品類十分之豐富。
  • 靠賣吊牌賺40億?老闆身價猛增60億,萬物皆可南極人該咋看?
    雙十一臨近,靠著19.9元5雙的襪子、領券7.9元的電動牙刷、券後29.8元的保溫杯……「南極人」再度刷屏各大電商平臺。做著「賣南極人吊牌」生意的南極電商也因此再度迎來「紙面黃金」變「真金白銀」的機會。
  • 魚爪網告訴您賣商標一年賺13億,南極人憑什麼這麼暴利?
    2004年,保暖內衣的生意不好做了。於是南極人開始涉足其他品類,羽絨服、床上用品、休閒服等都有它的身影。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紡織廠大批破產,此時的南極人已經名聲大噪,當然不能就此倒下,於是南極人做起了品牌授權。之所以說南極人是賣吊牌第一人,是因為它搞授權完全反套路。一般來說,品牌授權都是圍繞著自己的主營業務,南極人偏不。
  • 停產多年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收入13億,雙十一你會買它嗎
    創始於1997年的南極人,作為一款老字號保暖品牌,憑藉不錯的產品質量,一直都是我國大多數消費者的首選。但是對「南極人」這一保暖品牌,你又了解多少?不知你們可曾聽過,萬物皆可「南極人」?2008年開始,南極人開始了「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的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從那時起,南極人就砍掉了自己的生產和銷售環節,並且賣掉了經營了多年的工廠,只保留了「南極人」這個品牌。2015年,南極人停止了門店銷售和直銷,開始了「瘋狂的授權模式」。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100元淘寶「權威質檢」,賣吊牌賺5億!南極人,不值得地球人信賴
    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首創保暖內衣產品,當年300萬元起家,4個月就創下了1個億的銷售額。(數據摘自南方周末《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不負責生產,只負責賣牌》)在2017年,南極人主營的電商品牌綜合服務收入毛利約為96.46%,成為A股電商的毛利之王。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相信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了南極人現在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子了,就是只靠「賣吊牌」圈錢,這個模式就是南極人官方授權所以,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變了,產品的抽檢也多次登上不合格的黑榜。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南極人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合計為13億元。這說明什麼,南極人一年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13億的進帳,這個買賣誰不做呢?也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品牌相繼開始賣吊牌。
  • 為挽回頹勢,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
    聽著很複雜,「螳螂財經」簡單地說就是,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有意思的是,拉夏貝爾連賴以成名的「拉夏貝爾」這四個字都要拋棄掉,改名為依新集團,似乎要和過去來一個「割席」。但是,南極人做對的題,行業照抄就能及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