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2020-12-06 中金在線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冬天一到,相信很多人就會開始購買保暖內衣了,在中國市場上,保暖內衣品牌估計首先想到南極人的居多,除此之外還有恆源祥和紅豆等等。

  然而,說起南極人,就會發現,如今南極人囊括的產品非常齊全,床墊、泡腳桶、暖寶寶……

  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是南極人的產業發展到如此之大了?還是我們買的南極人「仿品」太多?現在還有真的南極人嗎?

  實際上,金妹兒了解到,也許我們看到的南極人也只有商標是真正屬於南極人的了。

  靠品牌授權服務

  一年賺將近9億

  金妹兒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發現,有「南極人官方旗艦店」「南極人居家日用旗艦店」「南極人夢遐專賣店」等數百家店鋪。售賣的產品從保暖內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紙尿褲、電熱毯、保溫杯、洗碗布、蚊帳、洗衣機等,品類十分之豐富。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上海,旗下擁有「南極人」「南極人home」「卡帝樂」等品牌。

  據悉,早在2008年,南極人就將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賣掉,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而南極電商(002127.SZ)就是南極人在賣工廠前謀求轉型的產物。

  資料顯示,南極人品牌主體為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極電商),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總市值為295億元。

  轉型之後,南極人就開始了賣吊牌的道路。甚至在2015年,南極電商直接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停止了生產線,專注於做品牌授權服務、電商生態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柔性供應鏈園區服務以及專業增值服務及貨品銷售業務。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光是憑藉售賣吊牌,南極人每年能賺錢嗎?

  答案是,能,而且盈利還不小。

  金妹兒看到,南極電商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53億元,同比增長240.12%,淨利潤8.87億元,也就是說光靠賣吊牌,南極人2018年就賺了將近9億。

  分產品來看,南極電商的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收入接近9億元,同比增長44.74%,毛利率高達94.11%;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總營收3385.55萬,毛利率更高,為96.52%。

  再看其2019半年報,公司營收達到16.34億元,預計2019年的營收能夠突破30億之高。

  可見,商標授權給南極電商帶來了超高的回報率,也一直是南極電商的主要增收途徑。

  而南極電商方面表示,消費端的所有生產和銷售都由供應商、經銷商負責。據悉,南極電商還將從事線下實體零售連鎖業務,主營業務為商業零售,並在店鋪中出售咖啡、奶茶、點心等簡餐。

  品牌質量飽受詬病

  南極電商模式還能撐多久?

  一方面是靠著品牌授權賺足了銀子,另一方面,南極人的品牌信賴度也在逐年降低。

  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南極電商合作供應商985家、合作經銷商4321家及授權店鋪5559家。

  甚至有爆料稱,南極電商只要給錢就可以授權,並且還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它只保證吊牌是真的,其他的一概不管。如果買家受到了調查,它也會出具相應的證明幫助商家『脫險』。」

  換句話說,只要商家肯付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

  也正因如此,南極人產品逐漸暴露出的質量問題被消費者所詬病甚至是投訴。

  有網友稱購買的南極人褲襪,收到後發現產品多處破洞、購買的南極人按摩椅僅一個月就壞了、購買的南極人電加熱鹽袋在充電過程中燒焦冒煙……

  甚至有消費者表示,買了南極人的產品之後,發現質量不好,完全就是敷衍的質量,退貨的時候,商家會將退貨的理由改為「七天無理由退換」,而不是「質量問題」。

  「南極人的這種模式有很多弊端,而且對於行業來講,對市場也有一定的『擾亂性』。」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其商業模式取得了成功,但長期來看,如果僅僅靠過去積攢的口碑與情懷,但是對品質把控不嚴、品牌管理不善、隨便授權、追究力度不夠等因素是經不起透支消耗的。

  事實上,「品牌授權」這種經營模式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國際知名的阿迪達斯、迪士尼、飛利浦等公司,都通過品牌授權,擴充其產品線。

  根據《南方周末》報導,曾經的保暖內衣四大品牌: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都放棄了自己的生產線,改用品牌授權商的經營模式,但南極人不僅僅沒有自己的生產線,還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

  「一些品牌在授權之後,之所以還能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關鍵在於公司對代工廠的資質與產品的質量都有著嚴格的控制。」業內分析人士談到。

  上述人士表示,南極人之所以每年靠吊牌賺幾億,就是因為消費者對於這一品牌還算信任。假如一味只顧賺錢,對授權產品質量不進行把控的話。想要長久發展下去,就有些困難了。「商品的質量好才是消費者最想看到的!」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靠商標一年賣了9個億,停產的南極人,質量誰給保證?
    畢竟大品牌的東西質量一般還是會有保證的。對於南極人品牌,多數人都不感到陌生。但是,多少人知道南極人廠家早已停產了呢?靠商標,一年9個億不是說南極人早已停產了嗎,為什麼電商平臺上還有那麼多南極人產品呢?實際上,「南極人」的產品已不是哪家獨享,只要你肯付授權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
  • 魔幻品牌南極人: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南極人:只賣吊牌的中國名牌2008年是南極人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憑藉不錯的產品質量和瘋狂傳播的電視廣告,南極人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在保暖服飾領域,其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始終位居前列。也就是說,如今無論你去哪個渠道,都買不到正品的南極人產品了,因為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但是,由於有南極人的官方品牌授權,我們也不能說這些由合作工廠生產的產品就是假貨。過去一年,南極人的授權範圍還在進一步擴大。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起底國民品牌南極人:停產十年收入百億,一套神操作讓世界跪了
    根據財報顯示,南極人合作供應商數量1113家,合作經銷商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圖:南極人收入表 來源:財報2017年,它光靠賣吊牌就賺了5.3億,毛利高達90%以上,成A股電商毛利之王。2018年,南極人品牌授權費9.3億,2019年,這個數據衝到了13億。停產10餘年,它的收入超百億,讓人嘆為觀止!
  •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都會給小編買南極人的保暖內衣恆源祥的羊絨衫。但是近幾年在商場上已經找不到這些老牌國貨的身影了,只能在淘寶上看到他們依舊活躍的身影。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也就是說,南極人不用自己生產,只用授權給其他代工廠就可以「躺賺」了。所以現在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南極人,只是有「南極人」的商標而已,質量參差不齊。 據了解,現在南極人的品牌授權生產商有800多家,授權的商鋪達到了4000多家,曾經家喻戶曉的大品牌,現在徹底走上了「賣吊牌」的道路。
  • 一年商標賣9億 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萬物皆可南極人,一年商標賣9億在你腦子裡可能南極人就是賣內衣的,而事實上,「南極人」們的產品線將不限於服裝類,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調皮的說,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標牌的搬運工。與此同時,南極人生產的產品價格也越來越便宜,質量似乎也越來越差。這種狀況絕大部分消費者表示:根本毫不知情。
  • 知名服裝品牌南極人年賺9億!竟靠賣「吊牌」
    提到「南極人」這個商標,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一家賣內衣的。其實不然,我們通過淘寶搜索會發現南極人的牌子還包括泡腳桶、暖寶寶等物品,商標使用範圍多到無法想像。大量的商品,都是打著南極人的商標在出售商品,讓人不禁懷疑除了內衣商標,其他商標大概是假的。但其實,這些商標都是真的。
  • 南極人「掛羊頭賣狗肉」,廠家早已停產只出售吊牌,都是假的?
    南極人「掛羊頭賣狗肉」,廠家早已停產只出售吊牌,都是假的?1998年,由劉德華代言的南極人品牌成立,並迅速憑藉保暖內衣打開市場。從此南極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全民停產,走上品牌授權的道路,憑藉授權電商年入13億。
  • 南極人僅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千柚帶你解析商標的財富密碼
    從這一年起,它砍掉了工廠和經銷商,開始在「品牌授權」的領域裡高歌猛進,經過多年仍持續保持野蠻生長態勢。千柚監測到,2019年,南極人最新合作供應商數量為1113家,合作經銷商為4513家,授權店鋪為 5800家,增幅分別為28.5%、7.8%、4.9%。這一年,南極人靠品牌授權狂賺13億,成為業界的新神話。被授權方為什麼需要商標加持?
  • 「南極人」早已停產?靠「賣牌子」為生,年賺13億!早已沒真貨?
    有時候,消費者根本都不知道哪一家才是真正的「南極人」,哪一家才是「冒名頂替」的假貨。不過,這裡告訴你,你在網絡上見到的「南極人」,他們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此話怎講呢?有關於「南極人只賣吊牌」的新聞,早在前幾年就在國內市場傳開了。曾經的南極人,的確是憑藉著不錯的產品質量以及瘋狂的廣告宣傳,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南極人:賣商標賣成A股「電商毛利之王
    「南極人」的商標生意  靠著「南極人」這個品牌,南極電商這幾年可以說是躺著賺錢,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高達28億元,淨利潤7億元。  南極電商的前身就是家喻戶曉的南極人,1997年成立,以保暖內衣品牌的形象橫空出世。
  • 「這個品牌」如今只賣商標不賣產品,「欺騙」消費者,年賺13億!
    通過那句風靡全國的「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語成功的讓南極人的品牌在全國聞名,南極人靠著「輕薄」的保暖內衣在內地的服裝市場上佔領了一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位置,從此,開啟了中國內衣行業發展的路程。
  • 樂思輿情監測:賣商標年賺13億 魔幻品牌南極人的質量口碑還在麼
    樂思輿情監測近日發現南極人相關負面輿情在網絡平臺熱傳,主要圍繞質量問題、經營詬病等方面。根據南方周末統計,2018年一年之內,南極人的蠶絲被、內衣、童裝、捲髮器、按摩棒等產品,總共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14次,相當於每個月一次。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500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這5800家店鋪為什麼願意花錢給南極人一位企業諮詢行業人士稱,對於一個小企業來說,擁有了南極人的光環,意味著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溢價。
  • 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南極人的頭部產品不再是「保暖內衣」,而是品牌授權以及吊牌。 何解?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
  • 南極人賣吊牌不生產?給錢就授權還能給你帶來質量保障嗎?
    那說到保暖,就想到了最近引起大家關注的知名保暖品牌—南極人,因其產品質量問題引起廣泛熱議。雙十二剛剛過去不久,一大波搶購熱潮後,首先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售後問題。近期,有消費者投訴在網上買的南極人棉襪,和以往相比,質量特別差,懷疑是假貨,但是網店卻堅決稱是正品,而且還有全鏈路進貨憑證。那為什麼明明是正品,卻質量很差呢?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2012年,他將南極人轉型成為一家電商服務型企業。2015年更是改名為「南極電商」,借殼登陸A股。那麼「賣吊牌」究竟有多賺錢?從其上市後提供的財報可見端倪。2015年,南極電商的營業收入顯示為3.89億,2019年財報顯示為39.07億元,淨利潤更是由1.66億增長到12億元。
  • 1557商標的南極人輸給14個專利的Ubras?另有蹊蹺!
    相較之下,南極人的主戰場依然是各大「傳統電商」,2019年阿里、京東可統計GMV分別為203.17億、46.82億,社交電商渠道的GMV為39.65億,佔公司全年GMV的比例分別為66.48%、15.32%、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