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50後到80後的人來說,南極人都是一個熟悉的品牌,對它的保暖服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當人們上淘寶搜索「南極人」時,除了保暖服飾外,會發現它的業務範疇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褲襪等等。不禁讓人心生質疑: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南極人嗎?
南極人,把商標授權做成一門好生意
南極人的轉型,始於2008年。從這一年起,它砍掉了工廠和經銷商,開始在「品牌授權」的領域裡高歌猛進,經過多年仍持續保持野蠻生長態勢。千柚監測到,2019年,南極人最新合作供應商數量為1113家,合作經銷商為4513家,授權店鋪為 5800家,增幅分別為28.5%、7.8%、4.9%。這一年,南極人靠品牌授權狂賺13億,成為業界的新神話。
被授權方為什麼需要商標加持?
對於被授權方而言,品牌授權也同樣是一個提高利潤的好方法。
以家紡行業為例,一款床上四件套,進貨價98元,一般店鋪的零售價為156元。但是貼上南極人的商標,就能漲到238元。何況南極人的準入門檻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低,10萬元的保證金對於大多數工廠都不構成壓力,何樂而不為?
從南極人的操作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對商標善加利用,將會給企業帶來巨額的利潤。但同時,南極人也並非一個對於商標運用妥當的案例。據千柚觀察,在過去幾年,南極人的各類產品,正在以平均每個月一次的頻率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各地消協的黑名單。這背後,正是因為放鬆了對被授權方的管控所致,這些負面的口碑對南極人商標本身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害。長此以往,商標本身的價值下滑了,它能帶來的利益自然也會大大縮水。
在這方面,南極人的「前輩」恆源祥就是一個正面的榜樣。恆源祥於1991年開始啟動了 「聯合體模式」,即與工廠合作,對方使用恆源祥的品牌商標,利潤分恆源祥一半。到2007年,恆源祥已經發展了近百家加盟工廠,賺取了2.66億元的商標使用費。
但直到今天,恆源祥這在品牌授權生意上仍舊算得上克制,原則上一類產品類目只會授權一家工廠。此外,以天貓為例,恆源祥的合作工廠需要繳納100萬元保證金,遠超南極人所規定的10萬元,更高的準入門檻讓恆源祥可以更好地把控,以克制的姿態讓商標授權這門生意做長遠。
因此,在這裡千柚提醒大家:商標授權是門好生意,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商標本身的價值與力量,質量與口碑的下滑會有損商標價值,同樣企業經營狀況也與商標的價值息息相關。作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商標的建立與運營任重而道遠,在這條路上,無論是需要註冊還是轉讓商標,千柚永遠會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和信息服務,成為你最忠實的夥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