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2020-12-06 林炮勤

你有沒有質疑過,打開各大電商平臺,冠有「南極人」之名的旗艦店為什麼有那麼多?

除了旗艦店,南極人的官方店、自營店、專賣店、直銷店、工廠店也是令人眼花繚亂。

事實上,現在已經沒有一家真正的「南極人」了。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

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

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

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這也是創始人張玉祥最初決定採用工廠聯合體模式的根本原因,跟隨恆源祥,開始了品牌授權之路。

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開始陸續關閉工廠。

2012年,南極人徹底放棄線下實體零售渠道。

2015年,「南極人」改名為「南極電商」。

在品牌授權生意上,南極人可以說開創了全品類授權的先河。經銷商只需要同工廠籤訂名義上的合同,就可以以工廠名義自主進貨,購買南極人商標再銷售。

以至於現在,無論是零食、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你都能見到南極人的正品吊牌。

為什麼南極人吊牌這麼好賣?

據一家自營企業的老闆介紹:他們生產的牛仔褲,在自家天貓旗艦店的售價是兩件79元,但是掛上南極人的吊牌後,在南極人的專賣店賣可以賣到兩件129元。

這是8元的商標費就可以實現的豐厚利潤……

既然將商標授權作為主要業務,就要保證品牌價值。

品牌的知名度賦予「南極人」商標極高的市場價值,也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等多項榮譽。

除了首創保暖內衣產品概念,聘請劉德華、海清等作為代言,創始人在商標上也下足了功夫。

在2010年後,南極人的商標註冊量開始大幅增加:

「南極人」商標註冊量統計數據來源於:

可以看到,每年都有「南極人」「南極」等相關商標被大量申請。而每一次的新品牌布局,都有完備的商標註冊。

2012年,南極人申請南極人home商標,該品牌致力於打造不同緯度的居家生活品牌,為嚮往精緻生活的用戶提供溫馨的家居體驗。

2013年,註冊南極人+商標,該品牌以18—25歲年輕人群為目標客戶,力爭為全民帶來高性價比的時尚體驗。

通過以上商標布局,南極人形成「南極人」、「南極人home」、「南極人+」三大核心產品矩陣。不僅避免了品牌被侵權的風險,也不斷鞏固著品牌的市場競爭地位。

截至目前,南極人共申請了1557件商標,完成註冊1004件。

02 品牌授權狂賺百億,產品質量早亮紅燈

2012年—2018年,南極電商品牌授權生產商從70家暴增到了866家。

過去的一年裡,南極人的授權範圍還在進一步擴大。根據其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其最新合作供應商數量為1113家,合作經銷商為4513家,授權店鋪為 5800家,

從歷年財報中,我們看到了品牌授權模式帶給南極人的超高利潤回報:

2016年,營收5.2億,品牌授權相關收入4.6億,佔比88.5%;

2017年,營收9.9億,品牌授權相關收入6.3億,佔比63.6%;

2018年,營收33.5億,品牌授權相關收入9.3億,佔比27.8%;

2019年,營收39.1億,品牌授權相關收入13億,佔比33.2%。

從2016年到2019年,南極人的營收翻了8倍,品牌授權及相關服務的收入翻了3倍,2019年達到了13億元。其中,品牌授權的毛利率更是高達93%。

然而,據南方周末統計,2018年一年之內,南極人的蠶絲被、內衣、童裝、捲髮器、按摩棒等產品,總共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14次,平均每個月一次。

據報導,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它只保證吊牌是真的,其他的一概不管。

而授權的門檻並不算高。以天貓為例,恆源祥的合作工廠需要繳納100萬元保證金,南極人只需繳納10萬元。

加上授權對象的全品類,南極人真的很難對合作方的產品有所把控。

難以想像,一旦遭遇品牌信任危機, 南極人會迎來怎樣的結局。

錯不在商標授權模式,傳統的保暖內衣品牌的另外三家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同樣採取授權模式,優衣庫、無印良品等品牌同樣不是自己生產商品。

只是,最佳的授權模式,絕不只是收取商標費、賣吊牌這麼簡單粗放,而是伴隨著與之相關的整套品牌理念和質量標準的輸出。

相比於對商標的重視,靠保暖設計引起國民關注的南極人在這個領域的多項專利已經失效:

也許,南極人也意識到了粗放的商標授權模式給品牌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2019年12月29日,南極人回復深交所問詢時透露:目標公司擬主要從事線下實體零售連鎖業務,主營業務為商業零售,主要以自有零售店鋪為載體,在店鋪中經營有調性、有顏值、高品質的商品,並在店鋪中出售咖啡、奶茶、點心等簡餐,提供一站式、有社交場景的線下零售店鋪。

目標公司將使用「南極優選」作為店鋪招牌,主要銷售服裝服飾及配件、3C數碼產品等產品,具體包括內衣、羽絨服、男裝、女裝、鞋品、配件、3C數碼等。

問題是,即便啟用「南極優選」,重新「原廠」出品,那些被「南極人」吊牌欺騙過的消費者會願意重新買單嗎?

相關焦點

  • 南極人「掛羊頭賣狗肉」,廠家早已停產只出售吊牌,都是假的?
    南極人「掛羊頭賣狗肉」,廠家早已停產只出售吊牌,都是假的?1998年,由劉德華代言的南極人品牌成立,並迅速憑藉保暖內衣打開市場。從此南極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全民停產,走上品牌授權的道路,憑藉授權電商年入13億。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數據顯示,2019年南極人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為13億元,賣吊牌幾乎沒有成本,毛利率高達93%,也就是說
  • 又一廠商「欺騙」國人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撈金」數億
    南極人近些年來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來「撈金」,轉型電商行業還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今年的雙十一,很多消費者都趁著搞活動,為這個冬天備足了保暖內衣,因此南極人在這個雙十一的戰績相當不錯,銷售額突破了15億,在天貓眾多品牌中佔據了第15的排名。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賣了12年吊牌,年賺13億在各電商平臺以「南極人」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經營範圍從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不明所以的人只會感慨:涉及的種類真多。但明白其中關鍵的則會調侃:現在的南極人果然成為了「吊牌搬運工」。
  • 中國消費者被「騙」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說起保暖內衣,相信像南極人、恆源祥都是很多小夥伴的首選。近些年來,南極人採取「賣吊牌」的方式,一直以來被外界所詬病。但是從2020年雙十一的戰績來看,南極人多年布局網際網路電商轉型之路走得似乎「還不錯」。據悉,2020年雙十一當天,南極人品牌在天貓銷售額達15億,位列天貓銷售額突破10億元品牌前15名。
  • 停產多年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收入13億,雙十一你會買它嗎
    2008年開始,南極人開始了「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的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從那時起,南極人就砍掉了自己的生產和銷售環節,並且賣掉了經營了多年的工廠,只保留了「南極人」這個品牌。2015年,南極人停止了門店銷售和直銷,開始了「瘋狂的授權模式」。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網友調侃稱現在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500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
  • 你買的南極人是真的嗎?原廠家早已停產,如今僅出售吊牌?
    你買的南極人是真的嗎?原廠家早已停產,如今僅出售吊牌?現如今正值冬天最冷的時候,很多地方已經下雪了,在這時候,保暖類服裝已經到了「狂歡時刻」,畢竟誰也不想忍受寒冷。對於這樣一個大品牌,多數網友選擇了信任,畢竟南極人的「口碑」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用優質產品贏來的。不過說起南極人,你要知道的是,南極人其實早在10年前就已經停產了,如今的南極人,除了「吊牌」,不出售任何東西!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近日,有消費者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吐槽,引來不少人的圍觀。大家發現,「南極人」這個品牌,早已跳出內衣的「舒適圈」:上網搜索「南極人」,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
  • 靠商標一年賣了9個億,停產的南極人,質量誰給保證?
    對於南極人品牌,多數人都不感到陌生。但是,多少人知道南極人廠家早已停產了呢?靠商標,一年9個億不是說南極人早已停產了嗎,為什麼電商平臺上還有那麼多南極人產品呢?實際上,「南極人」的產品已不是哪家獨享,只要你肯付授權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
  • 魔幻品牌南極人: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南極人:只賣吊牌的中國名牌2008年是南極人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憑藉不錯的產品質量和瘋狂傳播的電視廣告,南極人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在保暖服飾領域,其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始終位居前列。與此同時,南極人的營收也在連年見漲:2018年,南極人營收33.5億,其中品牌授權相關營收9.3億,佔比27.8%。2019年,南極人營收39.1億,其中品牌授權相關營收13億,佔比33.2%。品牌授權是一門好生意嗎?
  • 南極人「賣吊牌」 年賺13億,又有4家企業「如出一轍」,還買嗎?
    相信很多人都是到南極人這個品牌,這家企業的保暖內衣銷量是很不錯的,在保暖內衣剛剛火爆的時候,南極人已經在這個市場中取得突破了。當時的南極人產品質量高,價格也不貴,所以進入市場之後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但是這樣一個品牌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很多奧迪變化了。現在的南極人就是通過賣吊牌賺錢。
  •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吊牌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做吊牌生意>據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說白了,就是我們穿的用的這些南極人的產品都是各色各樣的工廠生產的,南極人只負責提供吊牌。
  •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資料顯示,南極人品牌主體為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極電商),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總市值為295億元。  轉型之後,南極人就開始了賣吊牌的道路。甚至在2015年,南極電商直接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停止了生產線,專注於做品牌授權服務、電商生態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柔性供應鏈園區服務以及專業增值服務及貨品銷售業務。
  • 「南極人」早已停產?靠「賣牌子」為生,年賺13億!早已沒真貨?
    有時候,消費者根本都不知道哪一家才是真正的「南極人」,哪一家才是「冒名頂替」的假貨。不過,這裡告訴你,你在網絡上見到的「南極人」,他們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此話怎講呢?有關於「南極人只賣吊牌」的新聞,早在前幾年就在國內市場傳開了。曾經的南極人,的確是憑藉著不錯的產品質量以及瘋狂的廣告宣傳,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起底國民品牌南極人:停產十年收入百億,一套神操作讓世界跪了
    根據財報顯示,南極人合作供應商數量1113家,合作經銷商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圖:南極人收入表 來源:財報2017年,它光靠賣吊牌就賺了5.3億,毛利高達90%以上,成A股電商毛利之王。2018年,南極人品牌授權費9.3億,2019年,這個數據衝到了13億。停產10餘年,它的收入超百億,讓人嘆為觀止!
  • 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南極人的頭部產品不再是「保暖內衣」,而是品牌授權以及吊牌。 何解?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