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吊牌

2020-12-06 觀點

來源:觀點團隊原創

冬天來了,全國各地,包括屢屢入冬失敗的廣東也邁進了寒冷之中。

在抱怨著一年比一年冷的同時,大家默默地穿起保暖內衣。

什麼「南極人不怕冷」、「恆源祥羊羊羊」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保暖品牌洗腦廣告語。

今年,雙11賣家成績單出爐,南極人在天貓商城銷量排第一。

來源:天元數據、天貓商城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南極人並沒有自己生產線,不僅是南極人,包括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都沒有自己的生產線。

沒有生產線,那麼市場上這些品牌的產品是哪裡來的呢?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做吊牌生意

據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在南極人的官網我們可以看到如下介紹: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品牌綜合服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及其他業務。品牌綜合服務及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即公司向授權供應商、經銷商提供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分別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經銷商品牌授權費;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即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端的廣告營銷業務,作為移動端流量媒體供應方的代理,為客戶在供應方平臺推廣產品、投放廣告。

說白了,就是我們穿的用的這些南極人的產品都是各色各樣的工廠生產的,南極人只負責提供吊牌。

意向廠家交錢就能拿到吊牌使用權,而質檢報告淘寶花100塊錢就可以買到。

據其2017年年報,僅靠商標品牌服務費2017年南極電商創造了5.3114億利潤。

南極電商只負責品牌運營,總市值只有180多億元,和茅臺7300多億,以及阿里、騰訊萬億市值比起來,連零頭都算不上。

但是,南極電商的銷售淨利潤率超過茅臺,淨利潤增長勢頭比阿里、騰訊還猛。

而且其員工總數只有400人左右,相當於一個員工貢獻的利潤為130 萬,不得不說從盈利角度來說,南極電商是一家成功的公司。

為什麼不自己生產?

其實,南極人品牌創立於1998年,創始人張玉祥。創立之初,南極人不僅擁有自己的品牌,還有自己的工廠和銷售渠道。

緊接著,南極人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還請來了葛優、劉德華為它代言,迅速佔領了中國的保暖內衣市場。

可是萬事萬物都沒有一帆風順的,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紡織業受到波及,而且市場上內衣產品同質化嚴重,南極人的市場規模受到擠壓,產能過剩。

這時,張玉祥模仿起同行「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關閉了自己經營了十年的工廠,只保留了「南極人」三個字。

開始了向生產廠商收取品牌授權費,將銷售業務委託給經銷商的模式,實行輕資產運營。

南極電商在其2017年年報中表示:

一方面,公司對符合授權標準的供應商授予其生產旗下品牌特定類目產品的權利,並向其收取綜合服務費;對符合授權標準的經銷商授予其銷售旗下品牌特定類目產品的權利,並向其收取經銷商品牌授權費。

另一方面,公司根據授權供應商、授權經銷商需求及業務發展需要向其提供資源推介、質量管控、研發設計、流量管理、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多項有效的供應鏈服務,提升合作夥伴的經營能力、盈利水平,進而增加合作夥伴對公司品牌及服務的粘性。

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7年年報

不得不說,南極人由於傳統製造業工廠的產能過剩問題,果斷地砍掉生產線轉型為品牌授權,南極人是幸運的。

很多廠子來不及轉型就已經被拍死在金融危機的巨浪下了。

質量問題

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授權的工廠多了,價格競爭變得異常激烈,一家比一家便宜。

在某寶上,一套保暖內衣的價格竟然只要29元,銷量還達到了60000+!

但是!低價競爭帶來的影響是質量變得參差不齊。

南極人被頻頻曝光質量問題,甚至上了黑名單。

消費者反饋:大小不符,厚薄跟圖片描述不一致

看完評論後誰還有勇氣買呢,這大冬天的衣服上多個洞那不得冷得瑟瑟發抖。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要擦亮眼睛,購買保暖內衣產品要注意看質量,不要因為是大品牌還便宜就盲目購買!

畢竟現在坑太多了。

相關焦點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因為,南極人「不負責生產,只負責賣牌(吊牌)」。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它只生產保暖內衣。其實,南極電商還生產家紡、服飾、箱包、戶外、居家日用、個人護理等許多品類。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南極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願意開闢新類目,吊牌價格還能再優惠。僅僅依靠「南極人」商標品牌服務費,2017年南極電商創造了5.3114億利潤。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相信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了南極人現在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子了,就是只靠「賣吊牌」圈錢,這個模式就是南極人官方授權所以,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變了,產品的抽檢也多次登上不合格的黑榜。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南極人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合計為13億元。這說明什麼,南極人一年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13億的進帳,這個買賣誰不做呢?也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品牌相繼開始賣吊牌。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網友調侃稱現在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這5800家店鋪為什麼願意花錢給南極人一位企業諮詢行業人士稱,對於一個小企業來說,擁有了南極人的光環,意味著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溢價。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為挽回頹勢,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
    聽著很複雜,「螳螂財經」簡單地說就是,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有意思的是,拉夏貝爾連賴以成名的「拉夏貝爾」這四個字都要拋棄掉,改名為依新集團,似乎要和過去來一個「割席」。但是,南極人做對的題,行業照抄就能及格了?
  • 南極人領銜!四大保暖內衣全成貼牌貨,只賣吊牌不生產
    在十幾年前,南極人、俞兆林、北極絨、恆源祥是著名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並且劉德華、鄭少秋、趙本山等巨星代言。當時,這些都是價格不菲的大牌,然而如今很多人發現這四個牌子的產品在網上越來越便宜,並且各式各樣的生活家居似乎沒有它們不做的。
  • 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南極人的頭部產品不再是「保暖內衣」,而是品牌授權以及吊牌。 何解?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都會給小編買南極人的保暖內衣恆源祥的羊絨衫。但是近幾年在商場上已經找不到這些老牌國貨的身影了,只能在淘寶上看到他們依舊活躍的身影。
  • 南極人名存實亡,不生產產品只賣吊牌,一套商標標費僅5元
    還記得大紅盒子上寫著「南極人」。 直到看到《南方周末》的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要小心!
    甚至有企業直接放棄了原先的業務,專注「賣吊牌」,南極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首先,我們要分清賣吊牌和代工之間的區別。所謂賣吊牌,就是直接將品牌「租」給廠商,廠商可直接使用品牌生產產品進行售賣;而代工則是品牌方授權代工廠,按照自家的質量要求生產產品,最終掛牌售賣,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國際品牌均在授權代工廠生產產品。
  • 知名服裝品牌南極人年賺9億!竟靠賣「吊牌」
    提到「南極人」這個商標,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一家賣內衣的。其實不然,我們通過淘寶搜索會發現南極人的牌子還包括泡腳桶、暖寶寶等物品,商標使用範圍多到無法想像。大量的商品,都是打著南極人的商標在出售商品,讓人不禁懷疑除了內衣商標,其他商標大概是假的。但其實,這些商標都是真的。
  • 買衣服要小心了,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女裝知名品牌轉行「賣吊牌」
    像這樣關閉自己原廠,開始售賣吊牌的行為,其實在服裝行業裡面已經不是什麼少見的事情了。我們要分清賣吊牌和代工之間的區別。所謂賣吊牌,就是直接將品牌「租」給廠商,廠商可直接使用品牌生產產品進行售賣;而代工則是品牌方授權代工廠,按照自家的質量要求生產產品,最終掛牌售賣,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國際品牌均在授權代工廠生產產品。
  • 恆源祥、南極人賣吊牌成營收支柱「黑名單」背後的失控
    「我們不會在線上的品牌授權廠商那裡進貨,主要是擔心產品品質沒有保障。」成都一家代理南極人保暖內衣的經銷商張女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她現在最大的苦惱就是線上的價格對線下衝擊很大。近日爆出的關於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等企業靠賣「吊牌」(品牌授權)生存的消息,讓保暖內衣在這個寒冬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 南極人「賣吊牌」 年賺13億,又有4家企業「如出一轍」,還買嗎?
    我國的服裝行業發展是相當迅速的,不少企業在這個行業都賺得盆滿缽滿,確實有不少企業有過一段極其風光的歲月,但是長時間之後,就會出現競爭力不足的情況,有的企業沒有能夠繼續創新所以就開始走下坡路,後來也逐漸的退出市場了,有的企業則比較聰明,雖然產品不行,但是品牌價值還在,所以就開始通過「賣吊牌
  • 南極人賣吊牌不生產?給錢就授權還能給你帶來質量保障嗎?
    這個應該和南極人的積極轉型有關。目前南極人已經不再將公司主營大頭放在生產,而是轉型成南極電商。砍掉其生產線,賣起了吊牌。所以說,消費者買的可能只是掛了南極人牌子的產品,是品牌貨,但並不一樣是南極人公司生產的正品。而南極人自從2014年雙十一當天,銷售額為1.8億元後,就越來越多的將眼光長遠的放在了電商平臺。
  • 南極人之後,這4大品牌也開始「賣吊牌」,買東西要睜大雙眼了!
    甚至在線上購物平臺輸入「南極人」,出現的不僅僅是保暖內衣,琳琅滿目的產品紛至沓來,甚至還能看到「南極人插排」,不禁惹人疑惑:「南極人現在那麼厲害,開始擴大生產經營範圍了嗎?」 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給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如今的南極人完全是靠「賣吊牌」活著。只要商家想要以南極人的名義售賣商品,南極人就可以將吊牌賣出去。
  • 「假貨」南極人被曝光,你買的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最近氣溫下降,很多人在網上挑起了保暖內衣,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淘寶上有很多南極人的店鋪,叫著各種各樣的名字,這些都是正品店嗎?  今天就來聊一聊。  真相是只有吊牌是真的,實際商品都是假的。  南極人早在2012年就徹底砍掉了生產線,不做生產了,而是賣起了品牌授權,只跟經銷商和供應商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