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源祥、南極人賣吊牌成營收支柱「黑名單」背後的失控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我們不會在線上的品牌授權廠商那裡進貨,主要是擔心產品品質沒有保障。」成都一家代理南極人保暖內衣的經銷商張女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她現在最大的苦惱就是線上的價格對線下衝擊很大。

近日爆出的關於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等企業靠賣「吊牌」(品牌授權)生存的消息,讓保暖內衣在這個寒冬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張女士期望企業能夠藉此機會整頓品牌授權的「吊牌」亂象。

「不僅是南極人,包括金盾雅鹿、俞兆林、北極絨等服裝行業為主的品牌企業,都有『吊牌』的商業模式。」成都市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施國慶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香港等品牌服裝企業,由於「吊牌」追逐短期利益,對品控環節的缺失,或將導致行業惡性循環。

記者注意到,2018年至今,南極人、俞兆林、恆源祥等已經屢次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至於如何規避由此帶來的質量風險,記者致函南極人的品牌運營企業南極電商(002127.SZ),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就此,服裝行業觀察人士馬崗分析認為,「品控是源,銷售和售後是末。做品牌授權,最關鍵的就是授權和管理,而不是只授權不管理。」他認為,品牌管理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如果失控將「最終劣幣淘汰良幣」。

「吊牌」成行業普遍現象

「恆源祥,羊羊羊。」憑藉這句廣告語發展壯大的恆源祥,是保暖內衣行業最早砍掉生產端,提出聯合體模式的企業。公開資料顯示,在2007年,恆源祥已經發展了近百家上遊工廠和兩萬多個下遊經銷網點,當年營業額3億元,其中收取的商標使用費就高達2.66億元,佔到了公司收入的80%以上。

真正把品牌授權做到極致的,則是「南極人不怕冷」的南極人。2008年,南極人就提出了「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關閉自營工廠,籤約並授權供應商合作工廠生產「南極人」品牌的產品。2010年12月,南極人推出「NGTT」共同體商業模式,致力於建立電商生態綜合服務體系。按照南極人提出的目標,則是要打造「全品類消費品王國」。

這一模式給南極人迅速帶來了真金白銀。2015年,南極電商成功借殼「新民科技」登陸A股。根據南極電商2015年年報顯示,「南極人」產品共有20個一級類目、129個二級類目,涵蓋保暖內衣、基礎內衣、童裝、母嬰用品、男裝、女裝、生活用品、保健用品等。截至當年底,南極人共同體內的授權供應商達422家,授權經銷商達1053家。此外,2015年「南極人」品牌產品在主要銷售平臺淘寶及京東的銷售額分別達31.36億元、53.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95%、136.79%。

「吊牌現象的產生與中國服裝行業的低迷關係密切,服裝企業為了降低生產、銷售運營成本帶來的壓力,採取吊牌授權這種一本萬利的方式,目前在知名服裝企業普遍存在,這是很多企業在自營業務上利潤不足時採取的一種品牌換市場的方式。」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告訴記者。

在福建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施國慶表示,服裝行業「吊牌」模式很是普遍。一方面一些服裝企業註冊了多個品類,但是沒有精力和財力去做,就授權給其他企業運營;另一方面隨著市場低迷,線上競爭激烈,企業要做出業績,「吊牌」成為最好最便捷的選擇。「主要集中在廣州、上海、香港等地,因為他們的品牌成熟早、市場影響力大,加上大都市概念,品牌自然被中小企業競奪,並成為線上銷售的主流產品。」

曾在廣州生產某品牌保暖內衣的莊先生告訴記者,之前他的企業生產線不飽和,只能通過二級渠道高價拿到該品牌的授權,「價格高,而且授權太多太亂,線上線下競爭激烈,自己的傳統渠道根本沒有優勢。」無奈之下,莊先生只能放棄,如今自創親子裝的新品牌。

線上競奪呈現泛濫之勢

根據南極人的財報顯示,目前公司已經形成「品牌矩陣」,品牌的運營類目包括內衣、家紡、居家布藝、女裝、男裝、童裝、母嬰、生活小電器、居家日用、鞋品、運動戶外等,品類覆蓋面較廣。

其中,南極人品牌系列授權產品主要銷售渠道是線上。其中,「南極人+」品牌的主要授權類目包括男裝、內衣、家紡等;「南極人home」品牌的主要授權類目包括家紡、孕產用品、居家布藝等;「卡帝樂鱷魚」品牌線上線下覆蓋多個類目;IP品牌「精典泰迪」,授權類目在線上、線下涉及嬰童用品以及孕婦用品,甚至手機殼、數據線、旅行用品等。

公司財報顯示,2017年末,南極人公司全品牌授權生產商846家,同比增長40.53%;授權經銷商3427家,同比增長84.84%;授權店鋪4442家,同比增長112.9%。尤其是南極人的「吊牌」的銷售主戰場是線上,南極人授權品牌產品的可統計GMV達124.03億元(包含可統計的電商渠道及電視購物渠道),同比增加72.13%。此外,南極電商的2018年財報顯示,其商譽高達8.9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22%。

記者注意到,南極人2017年財報中排名第一的大客戶,是浙江尚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其承包了南極人的居家、小電器和個護類目,營收佔比3.88%。該公司也沒有生產工廠,其商業模式則是南極人「吊牌」的一級批發商。

「南極人面對的中低消費者基數較大,尤其是追求品牌而又關心價格的這一部分消費者的關注。」路勝貞分析說,南極人的渠道主要依靠電商和線下兩種渠道模式,以低價的授權和低價的產品策略獲得市場,前期南極人利用電視廣告拉動了市場對品牌的認知,贏得了中低消費者的市場,反過來拉動了經銷商的市場熱情。

但讓上述張女士頭疼的就是線上產品的低價促銷,「價格甚至比在成都荷花池批發市場批發的還要便宜,線下門店怎麼幹得贏他們」。在淘寶上,南極人,同一頁面的南極人男士秋冬長襪,在「雙十二」促銷期間,有的電商15雙售價59元,有的是15雙售價25.9元,而組合款式的10雙更是低至16.8元。

不僅是南極人,包括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等多個品牌的產品,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價格競爭都是如此。

「這主要是因為廠商拿到品牌後,要在短期內將其品牌價值和利潤最大化,只能採取低價競爭的策略。」施國慶認為,這樣的「短道賽跑」,最終導致線上產品的低價競爭,並陷入惡性循環,使得品牌授權商對線上線下價格的管理失控,尤其是成為假冒偽劣產品的「溫床」。

「本土品牌授權相對粗放,只要品牌使用方繳納足夠的吊牌費,再具有一定的資質,就可以使用,多是依賴透支品牌本身來獲取市場利潤。」路勝貞分析說,外資對品牌授權則比較苛刻,要求企業必須對中國大部分地區具有渠道能力和品牌培育能力,而且不是以短期性獲利為主。

至於南極人未來是否會對此作出調整,該公司董秘辦稱無權作出答覆,其品牌管理部亦未回復採訪函。

黑名單背後的品控缺失

在南極人通過「吊牌」擴張的同時,其產品卻是屢上「黑榜」。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至今,南極人已經上了14次國家質監部門及北京、浙江、上海等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涉及內衣、蠶絲被、棉服、童裝到電推剪、捲髮器、按摩棒等產品。

此外,俞兆林的羊絨衫也曾因為未達到國家標準,上了北京市消協的產品黑名單;北極絨的床上用品也被北京消協鑑定為「不合格產品」。號稱「羊羊羊」的恆源祥,其床上用品多次被各地消協抽檢不合格。尤其是2017年「雙十一」,中消協通報「恆源祥」品牌針織衫在電商平臺上11月10日、11月12日、11月15日的劃線價格均為508元,但11月11日劃線價格調整為專櫃價1280元,其價格體系管理混亂。

不僅如此,有媒體曝出,南極電商對於品牌品控要求不高,「一套商標標費5元,一次性拿滿100萬元的商標能打8.5折」,「即使要求授權工廠提供質檢合格證,也同樣可以實現。而這些合格證其實在淘寶上,只要花費100元就能買到。」就此,南極電商尚未作出公開回應。

服裝行業觀察人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認為,吊牌或者品類授權,目前在國內主要是門檻太低,一切基於銷量需要,在品質上出現諸如面料偷工減料、工藝減少、棉紡含量不足等問題。此前的花花公子、皮爾卡丹、金利來等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授權就是監管不到位,導致線下品牌沒落,現在只能轉移線上。因此,很多企業現在只注重品牌管控,而忽略了品質管控、售後管控、工藝管控,品牌授權效益越是放大,就越是失控。

「我們不敢在品牌授權廠商那裡進貨,他們的產品感覺沒有品控,從線上大量的投訴就可以看出來。」上述張女士說,他們一般都是走傳統經銷商渠道,通過企業的訂貨會進行採購,要不然在當地會影響她的口碑。

實際上,南極人正在弱化公司線下的銷售。其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末存貨僅為638.20萬元,相比年初減少49.38%,「主要是因為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減少貨品銷售業務,存貨餘額相應減少。」

「從消費者層面,對品牌的信任度產生懷疑甚至反感,被消費者列入黑名單;對品牌商層面,品控不嚴,為了短期利益,會把品牌鏈條的供應商、品牌商和銷售下遊都淪為犧牲品。」馬崗分析認為,中國品牌的轉型升級,不是盲目高端化,也不是盲目地為了追逐利潤而推出低劣的一次性商品。「如果品控出現問題,會損害整個品牌,縮短品牌的生命期;反之,如果積極做品牌維護,則是品牌長青的根本所在。」

「這是企業對品牌的自我壓榨,會導致品牌價值大幅下降。」程偉雄認為,另外會擾亂市場的品牌建設、體系建設、渠道建設,尤其是固化線上產品品質較差的印象,導致消費者信任度下降。「關鍵是這種假很難打,還需要政府以及行業加強監管。」程偉雄表示。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相關焦點

  • 電商買南極人、恆源祥更便宜?小心別買了吊牌貨!
    後來才知道,原來大家熟知的南極人、恆源祥等保暖內衣品牌,多數為吊牌貨,品牌方自己可能根本不生產這些商品。所以,不只是床墊,你還可能看到南極人賣童裝和兒童車。你的內衣只是吊牌貨?現在90後的養生老人,哪個不是早早就把秋衣秋褲都給買上了?
  •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為啥這麼便宜?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可能只是正品吊牌貨!>都是商家買來的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了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大約十年前,位於上海市金陵東路的恆源祥最先砍掉生產線,成為品牌授權模式的首創者,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經銷商群體
  • 「曝光」網上的「南極人」「恆源祥」為啥這麼便宜?吊牌是買的?
    >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大約十年前,位於上海市金陵東路的恆源祥最先砍掉生產線,成為品牌授權模式的首創者,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經銷商群體。作為恆源祥的跟隨者,南極人把吊牌生意做到了極致,開創了全品類授權的先河。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南極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願意開闢新類目,吊牌價格還能再優惠。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據悉,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就一心賣起了吊牌,砍掉了生產和銷售這兩個最為重要的環節,甚至為了能夠「專注」於賣吊牌,還賣掉了自己已經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早在幾年前,《南方周末》就曾經報導,只要你有錢,「南極人」就會將自己的品牌授權給你,並且還會「貼心」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
  •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都會給小編買南極人的保暖內衣恆源祥的羊絨衫。但是近幾年在商場上已經找不到這些老牌國貨的身影了,只能在淘寶上看到他們依舊活躍的身影。
  •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吊牌
    什麼「南極人不怕冷」、「恆源祥羊羊羊」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保暖品牌洗腦廣告語。,不僅是南極人,包括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都沒有自己的生產線。>據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 老牌國產品牌,如今居然只有吊牌是「真」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提起國內知名保暖服裝品牌,很多中國消費者會想到南極人、恆源祥、三槍、鄂爾多斯等品牌。這些品牌背後的企業也是行業的代表。尤其是十多年前,南極人曾經是中國大陸最熱銷內衣品牌,也是行業的領軍人物。然而,到目前為止,越來越多的人對南極人的品牌管理提出了質疑。上個月,《人民日報》轉載了中國新聞網發布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 你買的南極人、恆源祥,可能是正品吊牌貨!
    南極人、恆源祥等保暖品牌可能只是「正品吊牌貨」!品牌秋衣秋褲可能只是正品的吊牌貨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這四大保暖內衣品牌,早已砍掉自身的生產線,相關的保暖內衣,都是授權別的企業利用自身品牌生產。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沒上央視315,南極人、恆源祥等「黑心」品牌就可以繼續恣意妄為了嗎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是正品還是正品吊牌?俞兆林、北極絨呢?大約十年前,上述四大保暖服裝品牌不約而同砍掉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恆源祥最先砍掉生產線,成為品牌授權模式的首創者。作為恆源祥的跟隨者,南極人把吊牌生意做到了極致,開創了全品類授權的先河。
  • 魔幻品牌南極人: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南極人:只賣吊牌的中國名牌2008年是南極人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憑藉不錯的產品質量和瘋狂傳播的電視廣告,南極人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在保暖服飾領域,其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始終位居前列。但是從2008年起,南極人開始轉型:直接砍掉工廠和經銷商,只做「品牌授權」生意。南極人的靈感來源於另一個保暖服飾巨頭——恆源祥。早在1991年,恆源祥就開始探索「聯合體模式」,也就是與工廠合作,對方使用恆源祥的品牌商標,利潤分恆源祥一半。
  • 南極人之後,這4大品牌也開始「賣吊牌」,買東西要睜大雙眼了!
    甚至在線上購物平臺輸入「南極人」,出現的不僅僅是保暖內衣,琳琅滿目的產品紛至沓來,甚至還能看到「南極人插排」,不禁惹人疑惑:「南極人現在那麼厲害,開始擴大生產經營範圍了嗎?」 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給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如今的南極人完全是靠「賣吊牌」活著。只要商家想要以南極人的名義售賣商品,南極人就可以將吊牌賣出去。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要小心!
    甚至有企業直接放棄了原先的業務,專注「賣吊牌」,南極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首先,我們要分清賣吊牌和代工之間的區別。所謂賣吊牌,就是直接將品牌「租」給廠商,廠商可直接使用品牌生產產品進行售賣;而代工則是品牌方授權代工廠,按照自家的質量要求生產產品,最終掛牌售賣,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國際品牌均在授權代工廠生產產品。
  • 你買的南極人、恆源祥,為啥這麼便宜?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對於秋衣、秋褲的牌子,大家都還是比較相信南極人這些牌子吧!畢竟像南極人和俞兆林、恆源祥、北極絨都是並行的四大國民品牌。然鵝~隨著近幾年,電商平臺的興起,網上「南極人」店鋪也越來越多。但是你會發現,有些質量越來越不如以前了。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所以,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變了,產品的抽檢也多次登上不合格的黑榜。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南極人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合計為13億元。這說明什麼,南極人一年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13億的進帳,這個買賣誰不做呢?也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品牌相繼開始賣吊牌。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網友調侃稱現在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這5800家店鋪為什麼願意花錢給南極人一位企業諮詢行業人士稱,對於一個小企業來說,擁有了南極人的光環,意味著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溢價。
  • 南極人領銜!四大保暖內衣全成貼牌貨,只賣吊牌不生產
    在十幾年前,南極人、俞兆林、北極絨、恆源祥是著名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並且劉德華、鄭少秋、趙本山等巨星代言。當時,這些都是價格不菲的大牌,然而如今很多人發現這四個牌子的產品在網上越來越便宜,並且各式各樣的生活家居似乎沒有它們不做的。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為挽回頹勢,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
    聽著很複雜,「螳螂財經」簡單地說就是,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有意思的是,拉夏貝爾連賴以成名的「拉夏貝爾」這四個字都要拋棄掉,改名為依新集團,似乎要和過去來一個「割席」。但是,南極人做對的題,行業照抄就能及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