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是正品還是正品吊牌?
俞兆林、北極絨呢?
大約十年前,上述四大保暖服裝品牌不約而同砍掉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恆源祥最先砍掉生產線,成為品牌授權模式的首創者。
作為恆源祥的跟隨者,南極人把吊牌生意做到了極致,開創了全品類授權的先河。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南極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願意開闢新類目,吊牌價格還能再優惠。
僅僅依靠「南極人」商標品牌服務費,2019年南極電商(南極人上市後更名為南極電商)創造了13.05億利潤。
1、賣標送店鋪
2012年,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商城,大量線下品牌湧入線上。南極人和恆源祥在此時發力電商,「品牌授權」與「電商」發生了化學反應。淘寶流量逐漸向品牌電商傾斜,缺少自主品牌的網店最省力的方式就是租品牌。
2013年之後,天貓店鋪採用邀請制,申請渠道收窄。沒有品牌資源的電商只能求助於品牌方的授權。
2013年保暖內衣掀起線上價格戰。依靠低價,南極人迅速搶佔了市場並把守住了流量入口。2015年,南極人發力家紡市場,幾乎採用了同樣的路數。家紡市場也形成了類似保暖內衣的局面,品牌方把守了各個流量入口後,再逐步升價。
四大品牌中,南極人擴張速度最快。2015年12月,其借殼上市更名為南極電商後,利潤保持持續增長。
2019年度,南極電商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加上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南極電商的貼牌業務營收高達13.05億元,成為A股電商的毛利之王。
按照天貓的政策,由於店鋪數量已經達到飽和,2015年3月31日之後,北極絨、恆源祥、南極人等品牌的天貓店不再接受新店申請,只能去置換,關一家舊店才能開一家新店。
在此之前,南極人就已囤積了一大批天貓店鋪,等到有客戶上門了,再賣標送店鋪。
南極人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透漏,早期,一旦承諾購買多少量級以上的標費,就能夠免費轉讓店鋪。如今,天貓店鋪已經成為稀缺資源,再想入局唯一的辦法是從別的經銷商手中收購,目前一家普通的南極人男裝專賣店價格已經漲到了15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
2、買賣正品吊牌
打開任何一家上述四大品牌的天貓店,正品兩字出現在每一個產品的介紹頁面上,暗示它的品牌背書。絕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情的是,這些所謂的正品吊牌,都是商家買來的。
據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其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應商約500家;合作經銷商總數為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
南極電商的家紡經銷商大多集中在南通疊石橋市場,經銷商們大多是在市場上採貨,貼上南極人商標。
北極絨、俞兆林、恆源祥也都是類似的操作方式。
從無品牌的貨認證為正品,經銷商需要繳納一筆商標使用費,標費的價格與品牌方的轉化率成正比,買的人越多,價格越高。
南極人的男裝轉化率較高,標費大約就是產品出廠價的15%左右,例如50元出廠價的基礎款,標費在8元左右。北極絨的品牌比較弱勢,商標是1.2元一個,「買得多還可以優惠」。
四大品牌的授權門檻稍有不同。以天貓為例,恆源祥工廠需要繳納100萬元的保證金,南極人需要繳納10萬元保證金,俞兆林的保證金是5萬,北極絨則不需要繳納保證金。
得到品牌方的授權後,品牌方會給經銷商免費提供一些服務資源。南極人銷售員表示,南極人總盤子大,能從阿里方面獲得的資源也更多。免費的廣告位和活動報名,這一切都是南極人免費向經銷商開放。
3、品控在哪裡?沒有品控!
2017年,南極人財報中排名第一的大客戶,浙江尚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緯股份)承包了南極人的居家、小電器和個護類目。
作為南極人的經銷商,尚緯股份因此搖身一變成了南極人吊牌的分銷商。
尚緯股份負責招商的經理馬澤峰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每年他們會從南極人拿到數千萬的吊牌,再通過招商的方式把吊牌銷售出去,「一般一家網店承諾拿貨500萬元,就可以拿到我們的授權」。吊牌的價格則需要看具體的產品,如果是他們希望打造的產品,吊牌價格可能還會低於南極人的進貨價,而已經飽和的產品,價格也會相應提高。
質量問題緣於這些品牌的品控環節缺失。有天貓店鋪商家曾經對比過幾家品牌的品控,由於南極人、北極絨、俞兆林都是自己組貨,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環節。品牌方會要求授權工廠提供產品的質檢合格證,而這些質檢合格證淘寶上花費100元就可以購買。
北極絨的銷售人員聲稱,如果經銷商因為產品質量被查處,他們也會盡力配合經銷商,該出具的證明都會幫忙出具,更不會處罰經銷商。
恆源祥的情況稍有不同,它仍舊保留了大量線下經銷商,線下經銷商基本上都是通過訂貨會訂貨,訂貨會上的產品有恆源祥進行質量把關。線上經銷商則默許它從市場組貨,前提是與工廠達成合作,以工廠的名義領取吊牌。
4、消費者買單
近期,南極電商旗下「南極人」品牌產品又被市場監管部門點名了。
7月6日,商標為「南極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嬰幼兒內衣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存在繩帶不合格的問題,商標授權人為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光是今年,除上述童裝「出事」之外,6月,標稱商標「南極人」10公斤米桶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檢出標籤標識項目不合格;4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點名北極巖戶外專營店銷售的商標為南極人的戶外衝鋒衣不合格;3月,國家市監局組織開展2019年第二批網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中,不合格產品包括南極電商生產的旅行箱包。
目前,甚至很難確定是否所有標牌為南極人的產品,都是出自南極電商授權的供應商。
與南極人類似,俞兆林、恆源祥、北極絨上黑榜的新聞並不鮮見。
憑藉自身多年積累贏得的品牌效應,不管是南極人還是恆源祥,貼牌生意都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這種「一手交錢,一手授權」的商業模式,很可能意味著,對被授權方的行為和商品質量缺少有力的監督。貼牌生意,表面來看一本萬利,但從長遠看,很可能是竭澤而漁,自砸招牌。同時,這種商標生意也對不少消費者造成了誤導,一旦發生質量糾紛等,人們還是會記到「南極人」頭上,這恐怕是在給自己挖坑。
對消費者來說,擦亮眼睛是必須的,要提防各種「貼牌產品」,防止自己成為「冤大頭」,為各種質量參差不齊的商品埋單。對監管部門來說,也要加大對有質量問題的「貼牌產品」的打擊力度,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好市場經濟秩序。
7月16日晚播出的央視315晚會揭秘了問題毛巾背後的貓膩。被央視315點名後永亮毛巾集體下架,官方發布致歉聲明。
沒別點名、同樣存在諸多質量問題的南極人、恆源祥們會否有所警醒呢?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