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極人」之後,這4家品牌也「被曝」賣吊牌,很多人還不知道

2020-12-06 騰訊網

南極人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服裝品牌,尤其是羽絨服、保暖內衣,非常出名。現在已經進入冬天,南極人的衣服又將再一次席捲市場。但你知道嗎?如今市場上的南極人服裝,其實並不是「正品」,而是南極人授權給他們用的。

因為南極人獨特的性價比,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所以掛上南極人的招牌,銷量能提升很多。南極人現在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就是將「南極人」這個招牌,官方授權給其他代工廠。由他們生產產品,然後售賣,整個過程南極人全都不參與,只是掛個名。

數據顯示,南極人已經授權了800多家生產商,3000多家經銷商以及4442家商鋪。所以,現在大家買到的南極人產品,其實已經跟南極人的關係不大了,因為南極人本身已經很少再生產商品。因此,很多「南極人」產品抽檢,經常登上「不合格」黑榜,但這並不影響南極人盈利。

今年8月22號,南極電商公布中報,公司營業收入達到了16.3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淨利潤高達4.31億元。這還是在特殊事件影響下的收益,今年4月份公布的南極人2019年年報顯示,光是憑藉品牌授權,南極人一年可以進帳13億元。

這樣的盈利模式,對於很多商家而言,肯定是非常動心的。繼「南極人」之後,我國又有4家公司「被曝」賣吊牌,他們分別是恆源祥、北極絨、拉夏貝爾和俞兆林。尤其是恆源祥,早些年在我國還是非常有名的,電視廣告常常出現這個品牌。如今落到賣吊牌的地步,確實令人唏噓。

除了恆源祥,我國女裝行業巨頭拉夏貝爾這兩年也發展得並不是很好。因為出現巨大虧損,所以拉夏貝爾一直在尋求脫困之法。

今年10月份,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子公司交易未能談妥,以失敗告終。更嚴峻的問題是,今年上半年,拉夏貝爾又虧損了7個億。舊債未補,再添新債,拉夏貝爾其實已經走到了「倒下」的邊緣。

或許是為了能夠早點還清債務,拉夏貝爾想通過賣品牌賺錢,至今仍未找到好的下家。只能將總部大樓出租,以獲取一線生機。據悉,拉夏貝爾的市值,已經從巔峰時期的30.62元跌到了2.04元。

北極絨,和南極人差不多,也是售賣羽絨服等冬季服裝為主。巔峰時期,北極絨找來我國「小品之王」趙本山代言,迅速打響名聲,並成功佔據國內羽絨服市場半壁江山。可能是受到老對手南極人「賣吊牌」賺錢影響,北極絨也開始賣吊牌盈利。

實際上,國內最先開啟品牌授權模式的企業,就是恆源祥。不過恆源祥比較謹慎,雖然是賣吊牌,但只在自己所從事的品類進行品牌授權。但他的「繼承人」南極人則不一樣,開啟全品類授權。

所以,本來做服裝的南極人,現在紙尿褲、玻璃杯等與之毫不相關的物品,只要獲得南極人授權,也能打上南極人的標籤。

網上掛名南極人的服裝企業表示,自己生產的牛仔褲,以自家品牌售賣,兩件79元,前來光顧的人很少。但是,自從掛上了南極人的牌子,兩條129元,除去8元「掛牌費」,其他的42元是完全額外多出來的淨利潤。而且,南極人在普通群眾心中性價比很高,銷量非常好。

所以,當你去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產品進行檢查,若是發現不合格或質量差的產品,儘量不要買。不能因為掛上了「名牌」,就盲信其質量,很容易買到假貨。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南極人這個品牌大家應該都是聽說過的,他們家的明星產品「保暖內衣」在無數個冬天溫暖了消費者,因為其質量非常好,同時性價比也非常高,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們的一眾青睞,國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也在近些年中變得越來越強了,但是這幾年關於南極人這個品牌的負面報導也越來越多。
  • 南極人之後,這4大品牌也開始「賣吊牌」,買東西要睜大雙眼了!
    甚至在線上購物平臺輸入「南極人」,出現的不僅僅是保暖內衣,琳琅滿目的產品紛至沓來,甚至還能看到「南極人插排」,不禁惹人疑惑:「南極人現在那麼厲害,開始擴大生產經營範圍了嗎?」 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給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如今的南極人完全是靠「賣吊牌」活著。只要商家想要以南極人的名義售賣商品,南極人就可以將吊牌賣出去。
  • 買衣服要小心了,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女裝知名品牌轉行「賣吊牌」
    文:小飛買衣服看品牌,雜牌無對比,大牌有保障,選擇大牌的原因很多時候只求買個心安不踩雷。舉一個例子,同樣一雙鞋,貼上耐克的牌子可能要賣到上千元,而掛著安踏的牌子可能只能賣到幾百元。因此,良好的品牌效應可以帶來更多的商機。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要小心!
    特別是對於許多70、80後來說,南極人內衣幾乎是寒冷冬夜最溫暖的記憶。然而如今,南極人卻似乎變了味兒。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的名字,除了會出現保暖內衣之外,甚至還出現了玻璃杯、兒童車、床墊甚至按摩椅等產品。事實上,這些產品並非由南極人生產,僅僅只是南極人大肆賣吊牌後的「傑作」而已。
  • 南極人「賣吊牌」 年賺13億,又有4家企業「如出一轍」,還買嗎?
    所以大家目前在市場中看到的一些品牌已經「變味」了,因此很多消費者其實還不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已經不是正品了。相信很多人都是到南極人這個品牌,這家企業的保暖內衣銷量是很不錯的,在保暖內衣剛剛火爆的時候,南極人已經在這個市場中取得突破了。當時的南極人產品質量高,價格也不貴,所以進入市場之後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知名服裝品牌南極人年賺9億!竟靠賣「吊牌」
    提到「南極人」這個商標,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一家賣內衣的。其實不然,我們通過淘寶搜索會發現南極人的牌子還包括泡腳桶、暖寶寶等物品,商標使用範圍多到無法想像。大量的商品,都是打著南極人的商標在出售商品,讓人不禁懷疑除了內衣商標,其他商標大概是假的。但其實,這些商標都是真的。
  • 為挽回頹勢,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
    聽著很複雜,「螳螂財經」簡單地說就是,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有意思的是,拉夏貝爾連賴以成名的「拉夏貝爾」這四個字都要拋棄掉,改名為依新集團,似乎要和過去來一個「割席」。但是,南極人做對的題,行業照抄就能及格了?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網友調侃稱現在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而在營業收入構成中, 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
  • 南極人賣吊牌不生產?給錢就授權還能給你帶來質量保障嗎?
    這個應該和南極人的積極轉型有關。目前南極人已經不再將公司主營大頭放在生產,而是轉型成南極電商。砍掉其生產線,賣起了吊牌。所以說,消費者買的可能只是掛了南極人牌子的產品,是品牌貨,但並不一樣是南極人公司生產的正品。而南極人自從2014年雙十一當天,銷售額為1.8億元後,就越來越多的將眼光長遠的放在了電商平臺。
  • 不負責生產,只負責賣牌?除了南極人,還有其他的品牌效仿
    2008年的時候,南極人將商業模式轉為「品牌授權」的模式,關閉了自營工廠,砍掉了生產端和銷售端,將自己的品牌授權給合作的工廠來生產,同時還與經銷商進行籤約合作。如今,南極人已經成為了「賣吊牌」的一家公司,這種方式也讓消費者們擔心質量問題, 轉型之後,南京人的發展確實很快,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了網上購物平臺中的品類第一和銷量第一。
  • 只想搞錢的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2億
    南極人的頭部產品不再是「保暖內衣」,而是品牌授權以及吊牌。 何解?在大眾不知情的情況下,南極人躲在「保暖內衣」標籤的背後悄悄行事,無門檻地出售品牌授權,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實現年淨利潤12億。
  • 100元淘寶「權威質檢」,賣吊牌賺5億!南極人,不值得地球人信賴
    學別人家弄個紅盒子寫上「南極人」,可是無論如何也沒有高級感,反倒讓人感覺很low。網友說,當年本山大叔拍的「地球人都知道」不知道比這個時尚多少倍。讓一個單身漢在廣告裡當一個已婚有孩子的男人,這形象差距可不止從家到民政局的距離,太沒誠意。其實,南極人已經不賣秋衣秋褲了,全憑「刷臉」。
  •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吊牌
    什麼「南極人不怕冷」、「恆源祥羊羊羊」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保暖品牌洗腦廣告語。,南極人並沒有自己生產線,不僅是南極人,包括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都沒有自己的生產線。>據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
  • 買東西要小心 這些品牌原廠早關閉 只賣吊牌 不少人還被蒙在鼓裡
    有不少消費者應該都有這樣一種感受,為什麼同一個品牌的商品,自己後來買的就沒有之前購買的好呢?其實,這是因為有不少品牌早就已經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只出售吊牌,所以我們購買到的很多產品並不是出自原廠。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將學南極人「賣吊牌」?別被蒙在鼓裡了
    拉夏貝爾成立於1998年,其在2014年赴港上市之後,又於2017年在上交所掛牌,成為中國第一家「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被外界譽為「女裝第一品牌」。巔峰時期的拉夏貝爾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在女裝領域佔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市值一度飆升到一百多億元。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都會給小編買南極人的保暖內衣恆源祥的羊絨衫。但是近幾年在商場上已經找不到這些老牌國貨的身影了,只能在淘寶上看到他們依舊活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