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要小心 這些品牌原廠早關閉 只賣吊牌 不少人還被蒙在鼓裡

2020-12-06 騰訊網

有不少消費者應該都有這樣一種感受,為什麼同一個品牌的商品,自己後來買的就沒有之前購買的好呢?其實,這是因為有不少品牌早就已經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只出售吊牌,所以我們購買到的很多產品並不是出自原廠。

關閉原廠,只出售吊牌這種現象,在服裝行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南極人這個牌子在中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首創了保暖內衣產品。每到天冷的時候,南極人保暖內衣就成為不少人過冬的必備商品,依靠更薄、更暖、更舒適的功能性,它曾受到無數國人追捧。而一句「南極人不怕冷」更是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70後、80後對童年時期最溫暖的記憶。

雖然南極人保暖內衣的確溫暖了不少70後、80後,但是如今70後、80後提及南極人這個品牌的時候,卻會感覺到「寒心」。這是因為我們現在所購買到的南極人保暖內衣,根本就不只是南極人原廠生產的產品,只是貼牌的。

據悉,南極電商旗下全品牌授權生產商一共達到800多家、授權經銷商達到3000多家、授權商鋪達到4442家。隨著授權的商鋪以及經銷商越來越多,南極人產品質量問題也經常被消費者吐槽,多次登上產品抽檢不合格黑榜,從內衣、童裝到棉服等都上過質檢黑名單。

據《南方周末》報導,除了南極人放棄了自己的生產線改用品牌授權商的經營模式之外,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等三個品牌其實也和南極人走上了同樣的經營道路。不過,在這些品牌當中,最誇張的就屬南極人了,其不但沒有自己的生產線,而且還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

而就在前段時間,又有一家知名企業,開始賣起了吊牌,它就是中國「ZARA」拉夏貝爾。據《中國經營報》報導,9月2號,拉夏貝爾發布了一則公告,內容是公司計劃將線上業務從傳統的經營模式調整成「品牌授權+運營服務」的新模式。公司線上業務計劃將旗下系列商標分別授權給經銷商等等,並且將線上業務交給專業的品牌運營公司代為運營。

對於拉夏貝爾要「賣吊牌」一事,業內人士也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此舉可能會導致拉夏貝爾未來的發展之路走的更加艱難。畢竟這一種經營模式,會導致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同度降低,從而影響到品牌的價值,會讓品牌變得「臭名昭著」。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經營模式或許可以給拉夏貝爾帶去「一線生機」。以南極人為例,雖然近些年,消費者一直在吐槽南極人產品質量,但是有一點無法否認,就是南極人的確靠著品牌授權「開掛」了。

據南極電商在今年4月發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是13億元。市場上甚至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就是南極電商主營業務毛利率甚至超過了茅臺酒。

正是因為品牌授權讓一些企業嘗到了甜頭,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賣吊牌的隊伍。不過,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賣吊牌,那就意味著消費者將會購買到越來越多的貼牌產品。

相關焦點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買衣服要小心了,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女裝知名品牌轉行「賣吊牌」
    文:小飛買衣服看品牌,雜牌無對比,大牌有保障,選擇大牌的原因很多時候只求買個心安不踩雷。舉一個例子,同樣一雙鞋,貼上耐克的牌子可能要賣到上千元,而掛著安踏的牌子可能只能賣到幾百元。因此,良好的品牌效應可以帶來更多的商機。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要小心!
    為此,賣家們也逐漸放棄了之前的產品,開始轉為品牌銷售商,而品牌方也是在打造品牌效應山大做文章,各類營銷手段層出不窮。甚至有企業直接放棄了原先的業務,專注「賣吊牌」,南極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首先,我們要分清賣吊牌和代工之間的區別。
  • 南極人之後,這4大品牌也開始「賣吊牌」,買東西要睜大雙眼了!
    甚至在線上購物平臺輸入「南極人」,出現的不僅僅是保暖內衣,琳琅滿目的產品紛至沓來,甚至還能看到「南極人插排」,不禁惹人疑惑:「南極人現在那麼厲害,開始擴大生產經營範圍了嗎?」 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給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如今的南極人完全是靠「賣吊牌」活著。只要商家想要以南極人的名義售賣商品,南極人就可以將吊牌賣出去。
  • 靠賣商標年入13億!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南極人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和俞兆林、恆源祥以及北極絨等品牌一起,並稱為四大國民品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南極人靠賣保暖內衣發家,相信不少80後都買過它家的保暖內衣。如今,你再在電商平臺搜「南極人」品牌,會發現它原來不只賣內衣,還涵蓋了服飾、鞋類、家紡、日用品、家電、母嬰用品、食品等產品。而且在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像旗艦店、專賣店、直營店等等,絕對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少人心中有疑問,這些「南極人」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其實都是假的。
  • 將學南極人「賣吊牌」?別被蒙在鼓裡了
    今年「雙十一」期間,我國也有不少人開始「剁手」。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於線上購物,漸漸「摒棄」了線下購物。而這也導致,有不少線下實體店的日子是越來越難熬。近些年,服裝業難熬已經成為了不少的共識,就連一些服裝巨頭如今也是「舉步維艱」,如拉夏貝爾。
  • 又一廠商「欺騙」國人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撈金」數億
    南極人近些年來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來「撈金」,轉型電商行業還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今年的雙十一,很多消費者都趁著搞活動,為這個冬天備足了保暖內衣,因此南極人在這個雙十一的戰績相當不錯,銷售額突破了15億,在天貓眾多品牌中佔據了第15的排名。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近日,有消費者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吐槽,引來不少人的圍觀。大家發現,「南極人」這個品牌,早已跳出內衣的「舒適圈」:上網搜索「南極人」,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據了解,現在南極人的品牌授權生產商有800多家,授權的商鋪達到了4000多家,曾經家喻戶曉的大品牌,現在徹底走上了「賣吊牌」的道路。
  • 一年商標賣9億 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而事實上,南極電商早在2015年就完全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去年《南方周末》曾報導過南極電商,這個公司已經不生產任何商品,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換句話說,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產品生產銷售啥的他一概不管。
  • 電商買南極人、恆源祥更便宜?小心別買了吊牌貨!
    品牌君之前想給家裡買張床墊,於是上某寶搜了一下,出來了各式各樣的品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南極人的床墊。品牌君尋思,南極人啥時候開始賣床墊了?後來才知道,原來大家熟知的南極人、恆源祥等保暖內衣品牌,多數為吊牌貨,品牌方自己可能根本不生產這些商品。所以,不只是床墊,你還可能看到南極人賣童裝和兒童車。你的內衣只是吊牌貨?現在90後的養生老人,哪個不是早早就把秋衣秋褲都給買上了?
  •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吊牌
    沒有生產線,那麼市場上這些品牌的產品是哪裡來的呢?>據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說白了,就是我們穿的用的這些南極人的產品都是各色各樣的工廠生產的,南極人只負責提供吊牌。
  • 你買的南極人是真的嗎?原廠家早已停產,如今僅出售吊牌?
    你買的南極人是真的嗎?原廠家早已停產,如今僅出售吊牌?現如今正值冬天最冷的時候,很多地方已經下雪了,在這時候,保暖類服裝已經到了「狂歡時刻」,畢竟誰也不想忍受寒冷。而說起保暖類服裝,相信很多人都會優先購買恆源祥、南極人和波司登等著名品牌。不過說起南極人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一句:你買的南極人是真的嗎?現在還有真的南極人嗎?大家都知道,南極人是國內最著名的保暖內衣品牌之一,幾乎年年上榜天貓雙11的銷量榜單,而且基本是前十。
  • 繼「南極人」之後,這4家品牌也「被曝」賣吊牌,很多人還不知道
    這還是在特殊事件影響下的收益,今年4月份公布的南極人2019年年報顯示,光是憑藉品牌授權,南極人一年可以進帳13億元。 這樣的盈利模式,對於很多商家而言,肯定是非常動心的。繼「南極人」之後,我國又有4家公司「被曝」賣吊牌,他們分別是恆源祥、北極絨、拉夏貝爾和俞兆林。尤其是恆源祥,早些年在我國還是非常有名的,電視廣告常常出現這個品牌。
  • 《商標授權》天啦嚕——南極人的品牌商標還可以進行買賣吊牌?
    看下吊牌沒錯呀,查詢以後原來南極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是自己生產,通過「授權品牌」來進行商品出售。也就是說 品牌的擁有方——南極電商只是品牌的運營方和吊牌的出售者。所以很有可能你買的南極人只有吊牌是真的。
  • 品牌授權豈能簡單賣吊牌
    □ 徐建華眼下正是寒冷的冬季,也是羽絨服、保暖內衣等冬季服裝銷售的旺季,尤其是保暖內衣,是許多「既要風度又要溫度」的愛美人士的首選,然而最近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中國再曝造假大案!你愛穿的國民品牌,竟然都是這種東西……》卻爆出一個驚人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相信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了南極人現在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子了,就是只靠「賣吊牌」圈錢,這個模式就是南極人官方授權所以,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變了,產品的抽檢也多次登上不合格的黑榜。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南極人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合計為13億元。這說明什麼,南極人一年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13億的進帳,這個買賣誰不做呢?也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品牌相繼開始賣吊牌。
  • 南極人「賣吊牌」 年賺13億,又有4家企業「如出一轍」,還買嗎?
    賣吊牌」來生存,而且好獲得了不錯的回報。所以大家目前在市場中看到的一些品牌已經「變味」了,因此很多消費者其實還不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已經不是正品了。相信很多人都是到南極人這個品牌,這家企業的保暖內衣銷量是很不錯的,在保暖內衣剛剛火爆的時候,南極人已經在這個市場中取得突破了。當時的南極人產品質量高,價格也不貴,所以進入市場之後很快就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賣了12年吊牌,年賺13億在各電商平臺以「南極人」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經營範圍從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不明所以的人只會感慨:涉及的種類真多。但明白其中關鍵的則會調侃:現在的南極人果然成為了「吊牌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