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生產線賣吊牌年賺5億,一本萬利還是竭澤而漁?
最近天氣突然轉冷,為了不感冒,天眼妹覺得保暖內衣、羽絨服、電熱毯、保溫杯之類的禦寒物品都可以準備起來了~
天眼妹在瘋狂添加購物車的時候,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南極人現在的營業範圍居然這麼廣了!除了之前天眼妹認知中的保暖內衣,連床單被罩、甚至暖寶寶按摩椅汽車用品這些看起來和服飾沒什麼關係的品類也都有南極人的影子。
讓大家感受一下,南極人「什麼都做」的氣勢
順手天眼查一下,發現南極人運營主體的工商經營範圍也的確是非常豐富了。但讓天眼妹感到困惑的是,現在南極人似乎已經沒有自己的實體生產線了,原來具有「南極人服飾」名稱的相關企業,有的宣告解散,有的直接改成了機械設備公司。
可以看到這些公司,大多解散或者被賣出更名
近日南方周末的一篇報導解答了天眼妹的疑惑,原來不少像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這樣的老品牌早就把自己的生產線砍掉了,現在這些品牌都在做賣吊牌的生意,也就是說你在淘寶上買到的所謂「品牌貨」,很有可能只是貼上品牌標籤的大路貨甚至劣質商品!
沒有正品 「南極人」們只賣吊牌
根據南方周末的報導,曾經的保暖內衣四大品牌: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目前都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生產線,改以品牌授權商的模式經營,其中又以南極人貫徹的最為徹底,該品牌不僅沒有自己的生產線,甚至在2015年就已經完全放棄實體零售和直銷。
根據南極電商2018年上半年度年度報告顯示,目前南極人的主要業務就是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南極人系列、卡帝樂鱷魚系列以及韓國網紅博主PONY的美妝品牌PONYTIMES、PONYCOLLECTION等,全部都是由南極電商授權第三方廠家生產的。
數據來源:天眼查 上市公告搜索
只賣品牌不生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非常可觀,從南極電商股份的財務簡析可以看出,從2008年砍掉實體生產線之後,南極人的營業收入就實現了顯著提升。2014年之後,更是實現了毛利率達70%的盈利狀況。根據其2017年年報,去年南極人依靠品牌授權和電商服務獲得了5.36億的淨利潤。
數據來源:天眼查
像南極人這樣的老牌內衣品牌,千禧年初在電視臺上打廣告打的一個比一個響亮,20年後靠當年積攢下的國民好感度賣品牌授權繼續賺的盆滿鍋滿,真是做的一手好生意。
淘寶100元就能買到質檢 刷屏的「國民品牌」實則質量堪憂
如果南極人北極絨們的品牌授權,能夠做到像國外的迪士尼一樣,有著一整套嚴格的品牌授權商質量認證體系來監督,那其實這種經營模式是一種對品牌方、代工廠、消費者都有利的互惠模式。
來源:迪士尼:品牌授權的成功
但從多家媒體的報導中來看,事實並不是如此。南極人對於拿著自己品牌授權的生產經銷商根本沒有任何質量上的監督,甚至可以用放縱二字來形容。
南極人的合作客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合作經銷商,另一種是授權經銷商。但不管是什麼經銷商,他們拿到品牌授權之後的操作基本都是這樣的:找個工廠籤個名義上的代加工合同,然後自己出去找地方進貨,最後把買來的南極人商標吊牌一裝,本來只能賣幾十塊錢的來路不明無牌產品,就能賣到上百元品牌價格。有時候,經銷商甚至都不自己經手,直接有工廠貼牌,就連發貨都是工廠代發。
看到這裡,天眼妹突然想起來,自己有一次曾經網上購買過南極人品牌的商品,收貨之後發現衣物沒有商標、吊牌和水洗標,所有這些帶有品牌標識的物件都是單裝在一個小袋子中的,當時天眼妹還覺得奇怪,現在想想,估計就是貼牌工廠懶得多加一道工序了。
反觀品牌方,根據記者調查,在質量管理方面,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四家幾乎都沒有相關要求限制條款和下廠監督流程,僅規定貼牌企業繳納部分保證金,並提供質保證明即可,北極絨的授權甚至連保證金都無需繳納。但相關質檢合格證明,在淘寶上100元就可以搞定。
南方周末的記者還從一名北極絨的銷售人員處了解到,如果經銷商因為產品質量被查處,他們也會盡力配合經銷商,該出具的證明都會幫忙出具,更不會處罰經銷商。
當然,對經銷商的一味放縱,最後也會讓品牌自身受損。天眼妹通過查詢相關新聞發現,從2018年年初至今,南極人已經14次被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拉入不合格產品黑名單,從蠶絲被、內衣、棉服、童裝、衝鋒衣到電推剪、捲髮器、按摩棒,其均有產品上質檢黑榜。
社交平臺上網友的吐槽那更是數不勝數,當年能上央視的國民品牌,再過幾年怕是要淪落成低質高價的代名詞了。
面對龐雜的商家,本來大家選擇熟悉的品牌本來是為了保障自己能買到優質的產品,沒想到卻會陷入「全是吊牌貨」的尷尬境地。不過消費者也不是傻子,上過幾次當之後自然就沒人會繼續光顧,當品牌的價值被徹底消耗殆盡時,或許就能看出「賣吊牌」的經營模式到底是「一本萬利」還是「竭澤而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