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清建)隨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發射,全社會已掀起火星探索熱潮。8月2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館與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聯合出品,甘肅省金昌市委市政府協拍的國內首部以航天科技為內容的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甘肅省金昌市人民文化廣場舉行開機儀式。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開機儀式海報
影片《火星使命》以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大背景,以中國載人航天昂首步入空間站時代為主基調,以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大型試驗項目「綠航星際」為創作藍本,在以人類為地外生存做準備為主題的金昌火星1號基地取景拍攝,向公眾介紹中國航天員在選拔、培養、訓練和執行任務過程中的精彩故事、感人事跡,展示我國航天事業科技成果,弘揚科學家精神,彰顯我國航天工作者偉大的航天精神和愛國情懷,對激勵公眾樹立中國夢、航天夢具有深遠意義。影片計劃於2021年在全國科技場館特效影院與廣大公眾見面。
《火星使命》正式開機(從左至右:蘇青、王欣閣、陳華)
中國科學技術館黨委書記、副館長蘇青
中國科學技術館黨委書記、副館長蘇青表示,中國航天事業建設發展60多年來,取得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重大工程為代表的一系列輝煌成就,這些成就在科普教育方面無疑具有重大價值,其研究成果和蘊涵的科學精神亟待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大力弘揚。中國科技館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始終堅持以「體驗科學、啟迪創新」為理念,製作推廣科普展覽展項、教育活動、影視作品等各類科普資源,特別針對基層科普基礎設施普遍短缺的問題,著力提升西部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公民科學素質,促進科普服務的公平普惠。影片《火星使命》的出品,是運用新思維、新技術創新科普表達的一次啟航,也是中國科技館在優質科普資源建設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將《火星使命》打造成為一部彰顯科技魅力、激揚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主任王欣閣
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主任王欣閣表示,浩瀚宇宙歷來是中華兒女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夢想宿營地,中國航天人,無愧於中華民族由大向強、闊步復興徵程的夢想先行者。「我們的太空」作為中國航天界頭部新媒體,始終牢固確立「大宣傳大傳播大文化」理念,致力於做大做強航天宣傳主流輿論,全天候開動十八個新媒體平臺瞭望記錄中國航天事業的風雲變幻,立志永遠做航天新時代的忠實記錄者、夢想點燃者和能量傳遞者。這次和中國科學技術館強強聯合,聯手打造電影《火星使命》這一夢幻作品,就是要去點讚中華民族那群仰望星空的人,去點讚芸芸眾生中那群令國人高揚頭顱的人,去點讚物化世界中那群「寧願以生命置換使命,以熱血鑄造忠誠」的人!這部作品所傳遞的夢想光芒、堅定信仰、科學品格、創新思維、實幹精神和奮進勇氣,必將帶給全國觀眾特別是青少年朋友們強烈的思想震撼、深沉的心靈慰藉和持久的精神助力。
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華
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華向電影順利開機表示熱烈祝賀。她說,金昌是我國最大的鎳鈷資源戰略基地,被譽為「中國鎳都」。金昌航天情緣深厚,金川人生產的有色冶金產品,早已伴隨『神舟』系列宇宙飛船遨遊蒼穹。今年是火星年,也是我國航天井噴之年,北鬥全球導航系統衛星矩陣布局完成,火星探索項目「天問」正式啟動,標誌著我國航天的深空探索、高層次宇宙課題探索大門正式開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拍攝《火星使命》恰逢其時,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義。拍攝協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要全力做好劇組協調服務工作,講好金昌故事、傳遞金昌聲音,推動科普文化旅遊產業加快發展,進一步提升金昌知名度和影響力。
《火星使命》影片製片人柴儷傑
為確保影片的科學性、藝術性和趣味性,項目邀請到中國科學院歐陽自遠、魏奉思、翟明國等三位院士作為影片科學顧問,指導主創團隊,對劇本進行了50多稿的調整和修改。導演松太加堅持求真務實的創作理念,積極克服困難,從劇本的打磨到實景的再現,每一步都力爭做到準確與極致。
影片由一直致力於精品科普影視作品及品牌活動打造的嘉星一族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攝製,影片拍攝得到了中共金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協助。此次電影拍攝的主要取景地,是位於甘肅金昌的火星1號基地,兩年前在中國航天員中心的指導下、該基地以「綠航星際」為藍本建設,現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太空航天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還原真實航天生存場景的火星基地。
出品單位、協拍單位及劇組主創人員
2020年適逢我國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的拍攝正當其時,必將為實現中國夢、航天夢凝聚力量,為人類飛向深空、飛向未來吹響嘹亮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