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健 報導:11月22日,黔江機場迎來了通航1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極具裡程碑意義的日子裡,回眸十年前的11月22日,隨著一架空客A319飛機在黔江機場平穩降落,從此拉開了黔江機場通航的序幕,56萬黔江兒女20年的飛天夢變為了現實。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從1991年萌生飛天的夢想,至2010年建成通航,再到通航十周年,黔江機場人發揚「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黔江精神,以安全生產作為民航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始終以服務黔江及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為宗旨,持續助力渝東南中心城市建設和武陵山區脫貧攻堅,在「武陵山區重要航空門戶和旅遊中轉港」目標建設的進程中書寫出了華麗的篇章。
回首過往,十載歲月崢嶸
黔江機場,1991年即提出建設構想,1993年立項,但後因國家宏觀調控和四川、重慶行政體制調整而擱置,直至2003年重啟前期工作並獲批覆可研,2005年正式開工建設,到2010年11月22日建成通航。回首機場漫長建設歷程,一路上充滿了艱辛和坎坷,充滿了探索與進步。通航以來,旅客吞吐量從最初的1258人次,到第二年通航的第一個完整年度突破2萬人次,然後一直至2016年長期徘徊在10來萬人次,2017年實現28.8萬人次,2018年內突破30萬、40萬人次大關,2019年更是實現49.8萬人次,2017年以來年均保持在30%以上高位增長,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量在增長,也看到了質的提升,更看到了黔江機場發展的蓬勃生機。
當然,所有的努力並不總是一帆風順,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對民航帶來的衝擊影響,黔江機場發展也經歷了開航以來最嚴峻的「寒冬」。然而,黔江機場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持續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同時積極恢復或新開航線,多措並舉提升上座率,1-10月完成旅客吞吐量31.6萬人次,降幅相比同層級機場較小,且隨著7月以來航班逐步恢復,各項生產指標也呈現快速恢復增長的良好勢頭,全年預計完成旅客吞吐量40萬人次。
同時,開通了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綠色通道,先後保障了醫療檢測設備、10.5萬隻口罩等多批次防控應急物資運輸,3批次東西勞務扶貧協作務工人員前往日照,2000多人前往杭州、寧波等地,為黔江經濟社會發展和復工復產搭建了便捷的空中通道。
安全服務,展現窗口形象
安全是前提,服務是保障,航空安全就是高壓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民航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黔江機場始終堅持「安全第一」方針,通過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教育,擰緊安全閥門,牢固樹立起了「安全高壓線任何人都不能碰」的意識,還不斷完善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和安全基礎設施,紮實推進企業法定自查工作,持續增強了機場安全運行保障能力,確保了機場運行持續安全。
同時,黔江機場深入踐行民航局「真情服務」理念,從做好諮詢、信息播報等服務管理入手,通過「安全服務隨手拍」,鼓勵員工發現安全隱患及服務缺陷;在候機廳和到達廳增加桌椅和飲用水,安裝LED顯示屏等,為旅客打造舒適溫馨的乘機環境;軟、硬體環境的提升贏得了好評,切實提升了服務水平。
通航以來,實現了「零事故、零事故徵候」目標,歷年機場放行正常率達90%左右,未發生機場責任原因引起的不安全事件以及服務質量有效投訴事件。2012年順利通過SMS體系審核和安保審計,2014年高分通過平安機場驗收,2017年順利通過民用機場許可證換證安全檢查,2018年順利通過第二輪航空安保審計和消防救援等級提升後的機場使用許可證換證安全檢查,2020年順利通過空管安全保障能力評估和三年「平安民航」建設考核,還連續四年綜治平安機場建設獲地方黨委政府通報表彰。
協調發展,航旅航農融合
在面臨市場基礎薄弱、人口基數較小等制約黔江機場發展的問題上,黔江機場從通航開始就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還成立了專門機構,積極打造航旅聯盟,推動二者協調發展。而黔江機場則借力航旅聯盟,通過開發中轉聯程產品,細分市場,挖掘客源等行之有效的市場營銷措施,整合航空公司、旅行社、旅遊景點資源,建立區域合作機制,構建區域旅遊協作網,促進了黔江機場與黔江和周邊地區旅遊業的互動發展,「航空拉動、全域發展」效果初步顯現。2015年3月獲評為「中國最佳支線旅遊機場」;2020年獲評為「黔江區2019年度旅遊大區建設先進集體」。每年團隊旅客人數約佔機場旅客吞吐量的10%以上,全年航班平均客座率達80%以上,遊客對航空旅遊認同感不斷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黔江機場與7家航空公司合作,順利開通了北京(首都)、上海(虹橋、浦東)、成都、重慶、昆明、杭州、溫州、長沙、青島、鄭州、海口11個城市航線,初步搭建起了「米」字型的航線網絡骨架,打通了黔江至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和中西部重要中心城市的空中通道,進一步奠定了黔江作為渝東南及武陵山區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特別是2018年以來,黔江機場爭取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和重慶機場集團支持,積極開發「幹支聯動」航線,目前每周直飛重慶達23班,一站式辦理通程登機牌及託運行李直掛,實現當天經重慶直飛全國各地,這既帶動了航線市場快速發展,又提高了黔江機場的通達性。
同時鑑於航空貨運時效快的特點,黔江機場還連續利用現有航線網絡和經江北機場中轉等便利條件,深推「航空貨運扶貧助農」,通航以來,累計將黔江及周邊地區的茶葉、脆紅李、獼猴桃等近千噸高附加值農產品運往全國各地,為老百姓增收致富和脫貧攻堅搭建了一條便捷的快速通道。而且鑑於山東日照作為黔江的對口幫扶城市,為服務魯渝扶貧協作,還在2019年10月開通了日照=黔江航線,並即將開通廣州航線,真正形成黔江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全國主要經濟區域1至2小時快速交通圈,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以上。
展望未來,硬體提檔升級
「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這既是黔江旅遊形象的全新定位,也是黔江城市發展的全新定位,這也對黔江機場的規劃建設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作為黔江建設「渝東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區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載體之一,黔江機場「武陵山區重要航空門戶和旅遊中轉港」地位將更加凸顯。
當前,黔江機場先期實施的倒班房、助航燈光改造、2個停機位擴建、航油供應站都已完工投用,航站區改擴建項目正深入推進,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12000平方米航站樓、7個停機位及其配套設施設備,項目總投資4.8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4.3億元,計劃2021年底整體完工。按此建設,將能夠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0萬人次、貨郵吞吐3150噸、起降8333架次的發展需求。項目建成後,從根本上解決了因硬體設施不足對機場發展形成的制約,將大幅提高機場安全水平和運行保障能力,提升機場服務功能,促進黔江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對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將發揮較大的推動作用。
同時為滿足發展需求,黔江機場正開展新一輪總規修編,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實施口岸機場建設和跑道延長工程,並著力推進相關項目列入重慶市或黔江區「十四五」發展規劃。
黨建引領,促高質量發展
通航之初,黔江機場運營較為艱難,為保證機場在運行保障、安全服務、航線開發等方面儘快步入正軌,重慶市政府將黔江機場納入重慶機場集團公司託管,直到2015年10月29日,黔江區政府與重慶機場集團公司正式籤署黔江機場劃轉協議,黔江機場成為重慶機場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管理體制徹底理順,機場逐漸步入規範化管理軌道。
一直以來,在重慶機場集團公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黔江機場公司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堅持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會議精神,認真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紮實推進巡視整改等各項重點工作,黨建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互促共融的發展格局。
一直以來,黔江機場始終堅持深化改革,堅持融合結合,努力將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在選人用人、意識形態、群團和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成績。當前,重慶機場集團公司管控體系改革正逐步在黔江機場落地實施,法人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群團組織正展現新的活力,員工隊伍建設分層推進,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黔江機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障。
風雨兼程已十載,逐夢藍天再起航。2020年,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國際形勢風起雲湧,我們經歷了發展的低谷,亦從低谷中快速走出。當前,國家正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也必將促進民航的高質量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黔江機場的下一個十年將更加輝煌。回首十年,有辛酸,亦有喜悅,恰十年,重整行裝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