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禁塑僅剩1周,但紙吸管總被投訴可咋辦?

2021-01-09 安徽天海信息

距離「吸管禁塑令」政策的施行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這期間家家都在換吸管。

此時,就有一批飲品老闆快崩潰了:

紙吸管不僅味大、易軟,還很難扎開,店鋪的顧客投訴刷刷往上漲;PLA吸管價格貴,成本又因此刷刷往上漲。

在更換環保吸管的過渡期內,飲品店鋪普遍都遇到了哪些難題呢?又有哪些解決的好辦法呢?今天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環保吸管的這些事。

「不要紙吸管,否則幫我退單!」

最近只要你去飲品店裡轉一圈,就會發現幾乎家家都在更換吸管。

按照規定來說,到2020年底全國的餐飲業都需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這就說明,在下周之後,一次性的塑料吸管就要從飲品店鋪退出了。

市面上目前能夠替代一次性的塑料吸管主要還是紙吸管以及PLA(生物可降解吸管)吸管。在這其中,紙吸管使用的比例高一些。

但是自從紙吸管大規模的替換以後,店鋪的問題也集中爆發了,比如:

「又軟又脆不僅插不進去還破壞味道」:

「顧客因為紙吸管,已經把奶茶戒了」:

「嘴唇乾的時候直接黏在吸管上」:

南京某奶茶品牌的店鋪最近也在陸續更換吸管,前些天門店裡就遇到一個顧客,直接在外賣訂單的備註上寫道:「我不要紙質的環保吸管,給我塑料的吸管,沒有就幫我退單。」

「唉,這件事太頭疼了。」這家店鋪的負責人抱怨道,自從開始換了紙吸管,店鋪裡的客訴明顯變多了,現在10%~20%的客訴也都是圍繞紙吸管的。

我們調查發現,針對紙吸管的核心客訴問題主要有3個:

①扎不進封口膜,戳幾下基本上就彎了;

②不經泡,十幾分鐘就軟了,小料也吸不上來;

③有紙漿味或膠水味,破壞了飲品本身的味道。

為了改善顧客的消費體驗,很多餐飲商家都把目光投向了PLA吸管,也就是由可再生的生物可降解材質製作而成的吸管,體驗和塑料近似。

但換上PLA吸管的飲品店,又出現了另外的煩惱。

PLA吸管好用,但成本卻是塑料的3倍

為了更好的消費體驗,某茶飲品牌店鋪已經換上了PLA吸管,我們就去店裡體驗了一下。

從外觀上來看,PLA吸管和過去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幾乎沒有差別;

從質地上來看,它相比塑料吸管要薄一點,沒有塑料那麼硬;

從入口的口感來看,也和塑料吸管基本相似。

PLA吸管也叫做聚乳酸吸管,主要由玉米、小麥和木薯為最初的原料製成,在堆肥的條件下可以完全降解,代謝出的最終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對自然沒有害處,同樣對人體也不會產生毒副作用。

從使用角度來看的話,PLA吸管顯然是塑料吸管比較好的替代品。但成本上PLA吸管可比塑料高多了。

從多位餐飲業人士那裡了解到,現在市面上PLA吸管的單價是不穩定的,一根吸管的價格也和你選擇的克重有關。

大體上來看,單支PLA吸管的價格在0.15元~0.25元之間,是塑料吸管的3倍左右,而紙吸管的單價在二者之間。因此有特殊直徑以及材質要求的PLA吸管,在單價上就要更貴一些。

另外,還有一個高成本的因素就是保質期。PLA吸管的保質期比較短,有的只有幾個月,過期後就會變脆易碎,無形中也增加了損耗壓力。

「沒辦法,成本高也要上。畢竟飲品店的競爭這麼激烈,還是要儘量考慮顧客的感受。」不止一位飲品店老闆這麼說。

況且PLA吸管也有高溫極限,溫度太高的話就會變軟。而到冬天,往往很多街邊店裡的熱飲買來就是要捧著暖手的,因此顧客就會要求飲品「儘量熱一點,越熱越好」。對這部分的店鋪來講,PLA吸管也有可能會帶來變軟的體驗。

此外,有的老闆還反映,PLA吸管並不是完全沒有異味,有的甚至異味會更加明顯。

面對「吸管禁塑令」,到底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呢?

環保吸管,有沒有好的推廣辦法?

知名品牌喜茶很早就開始在門店使用了紙吸管,從12月初起,就已經開始在全門店推行了PLA吸管,和紙吸管並行使用。與此同時,店裡的勺子同樣也換成了生物可降解材質。

喜茶門店裡,已經有了生物可降解勺子

從今年9月開始,奈雪的全國門店也在陸續更換為紙吸管以及可降解吸管。甚至在今年的國慶中秋小長假這8天時間裡,奈雪的全國門店已經共計消耗了100多萬根紙吸管。

以下是我們從目前行業減塑推廣的動作裡,梳理的一些做法,供商家們進行參考:

1、直飲杯,從根源上減少吸管使用

在「吸管限塑令」的政策下,很多品牌有一個共同的做法:即推廣直飲杯。

比如星巴克的鴨嘴狀直飲杯蓋,就有明顯的鴨嘴凸起,甚至還有一個引流槽,可以直接喝到飲品,不容易出現撒漏的狀況。

鴨嘴狀直飲杯蓋

很多品牌也都會在門店的顯著位置裡提示顧客,減少吸管使用,沒有小料的飲品儘量可以使用直飲杯。

2、準備好足夠的「客訴應急話術」

對有大量珍珠、芋泥以及水果粒的新茶飲門店來講,吸管就必不可少了。

有位飲品店老闆就告訴我,面對更換紙吸管時可能帶來的客訴,他做出的最大準備就是10多套的「客訴應對話術」,並且會要求員工熟練掌握。

3、提高生產環節的技術,改善使用體驗

比如有的廠商和品牌就會對紙吸管做二次通風和二次烘烤,儘量把紙吸管的異味去除。

另外,PLA吸管的耐高溫水平也在逐步提升,目前有的PLA吸管最高耐受溫度已經達到了85℃。

4、小程序、立牌、LED顯示屏,動用一切做宣導

比如:奈雪在自己的多個新媒體平臺上,多次通過圖文、視頻和直播等形式,向顧客不停宣導環保理念。與此同時,在店內的立牌和LED顯示屏等一些醒目位置,他們也會引導顧客通過直飲口飲用,減少吸管使用。

還有喜茶前段時間也在深圳開了一家環保主題店,在裝修、設備和耗材等多方面都加入了環保元素。普通門店裡,也能夠處處可見環保提示。

讓環保理念足夠深入人心,才能夠在吸管這件事上獲得顧客的理解。

過渡期的陣痛或許難以避免。加上近期由於要集中更換環保吸管,價格會有所浮動上漲。不過,預計到明年的5~6月份,紙吸管和PLA吸管的價格將會逐步穩定下來,有所回落。

減塑這件事,飲品業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除了環保吸管,飲品行業有沒有更好的減塑方案呢?

從門店端來看,提倡自帶杯,可以減少店內損耗,比替換吸管也許會更有環保價值。比如星巴克一直都鼓勵自帶杯,並且還會為自帶杯的顧客提供4元的優惠。今年7月,奈雪也開始實行了了「自帶杯減2元」活動。

但從供應端來看,提高生產技術的意義也很大。

其實,提高精度就是很好的減塑辦法。比如一個飲品杯配一個蓋子,可以完美密封且嚴絲合縫,能夠減少不匹配、封不嚴所導致的損耗,就是一種節省;而同樣是700毫升的杯子,更少的塑料可以達到同樣的精度硬度標準,也是一種減塑。

面對「吸管禁塑令」,行業裡有一些品牌和門店還仍在觀望。

但無論如何,環保減塑的大方向肯定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是飲品行業必須承擔的責任。

天海外賣代運營是一家專門在餓了麼、美團等平臺提供外賣代運營的網絡公司,通過對外賣店鋪進行託管運營,幫助商家提升單量。

想知道你外賣 銷量低的原因?有哪些上升空間?

相關焦點

  • 「禁塑令」背後:為何紙吸管穩贏新起跑線?
    「禁塑令8月份頒布後,紙吸管的市場一下子就火起來了。」石傑告訴記者。8月28日,商務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高壓政策讓塑料吸管市場驟然緊縮,紙吸管行情火箭式攀升。 塑料吸管市場有多大,紙吸管市場就有多大。
  • 海南、四川、湖北多地禁塑開始 你的紙吸管選好了嗎?
    兩個省的禁塑目錄中,均包含了非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除此外,湖北、黑龍江、廣東等省份均已開始列出禁塑時間。 早在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就《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時,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就在此列。找尋什麼樣的替代品成為這一時間段,茶飲行業最為關心的事項。 而紙吸管成為了最為重要的解決替代方案之一。
  • 武漢禁塑令元旦起生效 多數大型商超已完成禁塑「作業」
    告示顯示,從2021年1月1日起,盒馬鮮生在武漢區域門店內收銀區銷售的購物袋將全面升級為可降解塑膠袋,售價也同步作了調整,其中中號塑膠袋調至每個0.6元,大號塑膠袋調至每個1元。掛在一旁的塑膠袋上也清楚地標註了「可堆肥化降解」「全生物降解購物袋」等字樣。記者採訪發現,多數大型連鎖超市對「禁塑令」落實得較好,但仍有部分超市在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 塑膠袋漲價、吸管變紙質……最嚴「禁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本報記者 焦莫寒超市塑膠袋漲價了、吸管變成紙質的了……元旦後,我國「史上最嚴禁塑令」正式生效,讓塑料製品退出生活,綠色環保理念蔚然成風。其實在去年6月,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新昌:「禁塑令」帶來群眾生活方式新變化
    這些辦法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強禁塑令」。  去年9月,記者曾就商家、市民應對逐步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的各類舉措做調查採訪(詳見2020年9月28日《今日新昌》3版)。如今,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要求正式落地實施,商家和市民遇到了哪些新變化?連日來,記者走訪我縣各大商圈,在採訪中遇到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生物降解塑膠袋等「新面孔」。
  • 「禁塑令」年底將迎第一階段大限 減塑、禁塑如何「換擋提速」?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號稱史上最嚴的「禁塑令」今年年底將迎來第一階段大限,包括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等一系列塑料製品將被禁止使用,減塑、禁塑有望「換擋提速」。如何有效推進塑料汙染治理,讓限塑從紙面走向行動?
  • "禁塑令"引新商機:自助取袋機一元溶解袋半分鐘到手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走訪沈城多家購物中心、小商品批發市場發現,無論是商戶還是行業、企業都已主動參與到減塑工作中。在沈城多家醫院看到,環保、全溶解的自助取袋機已經安裝到位。使用者只需要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微信付款一元錢後,點擊購買按鈕,自助取袋機會自動釋放一個塑膠袋,聽到提示後,撕下袋子就可完成。購買這種環保、全溶解塑膠袋過程,只需要半分鐘即可完成。
  • 紙吸管更環保是不是一個謊言?
    其中紙吸管和PLA吸管是相對主流的塑料吸管替代方案,不過生產成本均比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高出兩倍以上:一根塑料吸管成本可以控制在3分錢左右,而紙吸管的成本達到1毛錢一根,是塑料吸管的3倍;PLA吸管由於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等原因,成本比紙吸管還要更高——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塑料吸管替代品中,紙吸管相對份額更大。
  • 12月1日起全面禁塑
    為迎接12月1日全面禁塑工作,三亞市日前舉辦海南禁塑論壇暨供需對接專題活動三亞分論壇,並舉行禁塑倒計時啟動儀式。  該論壇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指導,三亞市生態環境局主辦,聚焦塑料汙染治理的可持續解決方案,集中解讀相關政策法規,探討解決禁塑難點疑點問題;與此同時,深入研討禁塑產業鏈中的研發、生產、交易、使用、分類和長期評價的各個環節,及由此延伸的對原料、設備、輔料等的剛性需求,為參會企業、機構、使用單位提供充分的合作空間與潛力,把禁塑(替代品)產業作為生態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31省份已發布塑料汙染治理相關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禁塑令...
    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固廢法也加強了塑料汙染治理相關要求,並明確了相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今年1月1日起,「禁塑令」落地,各方準備好了嗎?  商超改用可降解塑膠袋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有31個省份發布了塑料汙染治理相關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
  • 「禁塑令」來啦!這背後的意義你應該知道!
    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也就是說,「禁塑令」真的來啦那麼,為什麼要「禁塑」?塑料製品可以分為幾種類型?他們中有的是最安全的產品可以反覆使用而有些反覆使用很可能會釋放有毒物質甚至引發癌症快來看看您家的水杯飯盒等塑料製品是不是安全吧0 2為什麼要禁塑、限塑?
  • 韓國下達禁塑令帶來商機 可以吃的大米吸管單月產3億根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今年8月,韓國開始試行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禁塑令,不僅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有企業就利用亞洲盛產的大米,研製出了一款可以直接吃掉的大米吸管。財經頻道特約記者李艾興:我面前這款白色的吸管就是大米吸管了,外觀看上去和普通的塑料吸管差不多。讓我們喝飲料來感覺一下,飲料呢吸起來非常容易,而且味道也沒有受到影響。那麼吸管本身的味道怎麼樣呢?有點兒硬,口感上和大米鍋巴比較像。
  • 海南「禁塑」首日 菜籃布袋紙吸管紛紛「上崗」
    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記者走訪發現,在塑膠袋使用量較大的農貿市場、餐飲店、商場超市,闊別已久的菜籃子、布袋子、紙吸管、木質餐具紛紛「上崗」。當天上午,海口市大英農貿市場正值早市期間,來買菜的群眾絡繹不絕。記者看到,不少人手中推著小推車,或手拎顏色各異的編織菜籃。
  •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以紙代塑」成趨勢 這一產品年內已漲價三輪
    最常見的則是塑料吸管與紙質吸管之間的替代關係以及塑膠袋和紙袋的替代關係。  如果從替代層面上去理解,那麼在限塑令升級的情況下,「以紙代塑」成為市場新選擇,造紙產業會迎來一段爆發高峰期。  一般情況下,每年的第四季度是造紙行業的傳統旺季,一是中秋、國慶提振終端需求;二是由於機製紙設備於春節前2~3周停工,下遊加大囤貨力度,近期國內的各大造紙企業都紛紛上調紙張價格。
  • 「以紙代塑」成趨勢這一產品年內已漲價三輪!
    最常見的則是塑料吸管與紙質吸管之間的替代關係以及塑膠袋和紙袋的替代關係。如果從替代層面上去理解,那麼在限塑令升級的情況下,「以紙代塑」成為市場新選擇,造紙產業會迎來一段爆發高峰期。一般情況下,每年的第四季度是造紙行業的傳統旺季,一是中秋、國慶提振終端需求;二是由於機製紙設備於春節前2~3周停工,下遊加大囤貨力度,近期國內的各大造紙企業都紛紛上調紙張價格。而白卡紙作為「以紙代塑」的主要產品自然就成為了市場的搶手貨,價格上漲幅度更甚。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此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對於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膠袋等塑料製品將實行禁限管理。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
  • @三亞,海航啟動海南出港航班禁塑 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9日消息(記者蘇靚)日前,海南航空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國內航班上全面替換禁塑名錄範圍內的產品,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成為全國首家執行海南禁塑法規的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從海南地區出港航班的垃圾袋、手提袋、淋膜紙水杯、小餐盒等產品均將採用全生物可完全降解的材料。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禁塑令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截至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本市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今年1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你被限「塑」了|塑料|吸管|材料|食品級_網易訂閱
    我們先來看看傳統塑料吸管的兩類食品級常用材質的特性。  1 PE(聚乙烯)  食品級聚乙烯耐受溫度範圍-100攝氏度~135攝氏度,無臭無毒,手感似蠟,常溫下不溶於一般溶劑,吸水性小,500年可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