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的一種動物,由金屬構成,生活在熱泉噴口處!

2020-12-03 科學大熊

現在的生物多樣性足以讓人類嘆為觀止,但是要知道很多生物已經進化很久了,為了能夠在地球上面生存,適應地球的環境,各個生物也是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比如當時有很多的肉食類動物,它們為了能夠吃到更多的食物,於是進化出來了非常鋒利的爪子,而且奔跑速度也是一直在提升,而有很多獵物為了能夠讓自己生存下來,也是學會了一些本能,比如有的動物會變色,有的動物會偽裝,而在很多動物當中,最能有效保護自己的動物就是甲殼類的動物,在自然界當中像螃蟹,烏龜等等動物,它們都進化出來了,非常堅硬的外殼。

根據統計,目前地球上有2萬多種甲殼的動物,這些甲殼類動物往往都沒有天敵,因為有捕食者來吃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縮進殼裡面,根本沒有辦法去吃,在地球上有一種生物,它們擁有世界上最堅硬的外殼,這個生物的外殼是由鐵做成的,這種生物叫做鱗角腹足蝸牛,很多人都覺得蝸牛非常的脆弱,以人類的力量來說,想要踩碎蝸牛簡直太輕而易舉了,但是我們今天介紹的這種蝸牛,它的外殼非常的堅硬。

據了解連子彈都打不透這個蝸牛的殼,這種蝸牛生活的範圍是在海底2000多米,一般來說這種蝸牛都是生活在深海的噴泉口,所以這樣的蝸牛他們能夠承受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正是因為他們的外殼如此僵硬,才能夠承受這麼大的壓力,截至目前,這種蝸牛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把金屬鐵融入到骨骼當中的生物,在寒武紀時代,地球很少有鱗片軟體動物,在當時地球的環境非常的差,但是現在地球的環境比過去好的太多。

但是像這種蝸牛仍然很少見,第1次發現這種蝸牛是在9年前印度洋的一片海域當中,當時有研究人員發現了這個蝸牛,而這種蝸牛之所以會進化出來,這樣的能力就是抵擋其他的捕食者,而且蝸牛還要預防同類,畢竟蝸牛之間相互吃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他們的鱗片還能發射毒液,並且這種蝸牛的心臟非常強,佔整個體重的4%,關於這個過程中,科學家還需要一系列的研究,才能知道這個蝸牛背後的秘密,像這種蝸牛背後有那麼堅硬的外殼,如果這一技術能夠運用到人類世界當中,那是不是可以研發出來很多東西呢?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唯一一種有金屬外殼的動物,被美國拿來研究防彈衣
    但是在自然界,也有一種神奇的生物會用堅硬的金屬保護自己,在種群內部掀起了一陣「全金屬狂潮」。它就是神奇的鱗角腹足蝸牛。據悉這種蝸牛的外殼就算是子彈也不能直接將其擊穿,因此美國方面目前已經將鱗角腹足蝸牛用來進行新型防彈衣的研製。
  • NASA稱深海熱泉生物或最接近外星生命
    科學家們已經在兩處深海熱泉區域採集了樣品。其中一處是「Von Damm field 」,水深大約2300米;另一處是「Piccard」,水深約4900米,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深海熱泉區域。科學家們對這種神奇的深海生態系統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將讓他們窺見其他世界上生命的景象,如木星的冰衛星木衛二,這顆冰衛星的冰層下方可能存在一個全球性海洋。生活在這裡的特殊細菌能夠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生存,原因是其擁有特殊適應的化學合成機制。這種機制不需要藉助陽光便可產生有機物並從中得到能量。在這一特定案例中,這些細菌使用硫化氫物質,這種物質大量存在於熱泉噴口的噴出物中。
  • 地球上唯一外殼是鐵構成的生物,連腳都鍍上了鐵
    我們知道,子彈的威力可是很巨大的,世界上很少有東西能夠抵擋住子彈的攻擊。除了防彈衣以外,防彈衣因特殊的材質比鋼板還結實,所以它在部隊當中也會受到士兵的歡迎。但有一種生物卻令人很意外,這種生物的外殼連子彈都打不透它,是如今發現的地球上唯一外殼是鐵構成的動物。連腳都鍍上了鐵,整體非常的堅硬無比。
  • 自然界中唯一一種由金屬構成的生物,被稱為動物界「鋼鐵俠」
    鋼鐵俠是漫威系列電影中人氣最高的角色之一,以凡人之軀,用自己的大腦製造出鋼鐵戰衣拯救世界,讓無數粉絲為之痴狂。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鋼鐵戰衣是很難實現的,不過神奇的大自然卻賦予了一種動物天生的鋼鐵戰衣,它被一些動物愛好者稱呼為動物界的「鋼鐵俠」,它就是「鱗角腹足蝸牛」。
  • 450℃海底熱泉旁生活著的大蝦,該如何才能煮熟?
    德國科學家在對大西洋底一處深約4900米被命名為「Piccard」高溫熱液噴口進行考察時發現,這個噴口附近的水溫最高竟然達到464°C,是科學家目前在自然界中發現的溫度最高的水體流體,這片熱泉也是目前發現的最深的熱泉區域。
  • NASA:外星生命或與地球熱泉生物相似
    NASA:外星生命或與地球熱泉生物相似  這些蝦類的口部和特殊演化的鰓蓋內部生活著細菌,這些細菌會產生有機物並養活這些蝦類。   科學家們對這種神奇的深海生態系統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將讓他們窺見其他世界上生命的景象,如木星的冰衛星木衛二,這顆冰衛星的冰層下方可能存在一個全球性海洋
  • 生命的起源與深海熱泉有關嗎?
    提個醒生命的起源與深海熱泉有關嗎?答:可能有關。20世紀70年代,在東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發現了幾處深海熱泉,在這些熱泉裡生活著眾多的生物,包括管棲蠕蟲、蛤(gé)類和細菌等。它們生活在一個高溫(300℃以上)、高壓、缺氧、偏酸和無光的環境中。化能自養型細菌利用熱泉噴出的硫化物(如H2S)所得到的能量去還原CO2而製造有機物,然後其他動物以這些細菌為食物而維持生活。
  • 世界上唯一一種,由金屬構成的動物,咬它一口能崩掉你滿嘴牙
    眾所周知,地球上目前所有的生物都是屬於有機生物,也就是碳基生命體不過有科學家在深海處發現了一個金屬構成的生物,鱗角腹足蝸牛。它是一種常年生活在深海熱噴口的生物,看上去外形和普通蝸牛沒有什麼區別,但因常年生存在熱噴口附近,他們的外殼變成了硫化鐵合成物,而且具有金屬光澤,給人以金屬的錯覺。也正因如此,鱗角腹足蝸牛可以在如此高溫高壓下存活。
  • 海底熱泉的"煙囪林"中藏著什麼?
    實際上,海底熱泉的活動並不一定形成煙囪。早在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在紅海發現了許多奇異的現象,比如水溫和鹽度偏高,接著就出現了高溫滷水。1967年,在一處海淵中發現了在熱泉周圍形成的海底多金屬軟泥。從此,揭開了人類研究現代熱液礦產資源的新篇章。1988年,我國科學家與德國科學家聯合考察了馬裡亞納海溝。
  • 熱鬧的海底熱泉社區
    原來,熱泉處的地熱活動會釋放出來微弱的光芒,綠色硫細菌在此微弱的光芒下也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機物。有許多軟體動物「慕名而至」。巨型白蛤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海底熱泉的典型生物,是貝殼堅硬的軟體動物。在深海裡,它們有廣闊的生長空間,長至1米的白蛤並不少見。從外表上看,巨型白蛤除了大些,與我們平時所見的蛤蜊並沒有多大區別,但若將它打開來看,巨型白蛤不像普通蛤蜊一樣有腎臟、心臟、嘴巴、胃等器官,並且它的內部簡直是細菌的聚集地,這裡住滿了不同種類的共生細菌。
  • 轉 | 神奇的深海熱泉:水深火熱中的海底鬧市
    那裡既沒有陽光,也沒有來自陸地的營養,只有無邊的黑暗、寒冷和死寂,就像海底的沙漠……的確,深海底部的大多數地方極度貧瘠,只是零星散布著一些居民,它們唯一的指望就是從幾千米之上的海面緩緩降下的食物碎屑——這些碎屑主要由浮遊生物的屍體或糞便組成,形如飄落的雪片,被稱為「海雪」。
  • 深海熱泉生物或最接近外星生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擁擠在深海熱泉噴口附近的蝦類「Rimicaris hybisae」。研究人員認為木衛二上或許也存在著類似的生命體。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科學家們已經在兩處深海熱泉區域採集了樣品。其中一處是「Von Damm field 」,水深大約2300米;另一處是「Piccard」,水深約4900米,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深海熱泉區域。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對這些深海「生命綠洲」的研究帶來的一項收穫是,他們注意到這裡的一種名為「Rimicaris hybisae」的深海熱泉蝦類似乎存在同類相食的現象。
  • 地球的70% 水深火熱中的海底鬧市——深海熱泉
    地球上有許多熱泉和溫泉,但過去只知道陸地上的熱泉和溫泉,對海洋中是否也存在著同樣的熱泉和溫泉卻所知甚少。海底熱泉(Hydrothermal vent),往往出現在海底的裂縫處。當海水滲入巖縫,吸收來自於巖石的熱和礦物質,然後經過海底的縫口噴出。
  • 熱泉中的嗜極生命與外星人的聯繫
    但自20 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在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甚至北冰洋的洋底相繼發現了數以百計的被稱為海底熱泉(又稱海底熱液)和「『黑煙囪」的奇異景觀。在那些極端嚴酷的環境中,竟然有許多奇特的生物組成了相當穩定的生態系統。不少科學家認為,這種環境可能與地球形成早期古細菌所處的環境甚為接近,因此,這樣的環境很可能就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最初場所。
  • 海底熱泉的數量遠超預估,生命的起源與它到底有何關聯
    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上其實存在著不同的板塊構造的,我們都在這些板塊上面緩慢的移動。那麼在海底的深處,很有可能,這些板塊是會被相互的拉開,那麼在邊界的位置熔巖往往就會冒出來,這個時候水就會被加熱就形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水下溫泉,也就是熱液噴口。那麼在這個位置水加熱之後不斷的往上噴,隨之而來也會噴出一些有用的礦物質就像是我們所熟悉的鐵,還有眾多的硫化礦物。
  • 海底熱泉,究竟有多熱?
    第廿四章 海底熱泉到了42.8億年前,地球上的海域越來越密布(雖然對照整個地球表面,還是很稀少)
  • "鐵甲海蝸牛":吸收海礦變身"鐵甲",耐高溫還防彈,已經被美軍盯上
    ,它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外殼由鐵構成的生物,它的「鐵殼」就連子彈都能夠抵擋得住,即使是它漏出來的腳都是「鍍鐵」的!它首次被發現是在印度洋海面以下的兩千多米深的海底熱液噴口附近。想像不到吧!蝸牛竟然可以生活在海底兩千米的地方,而且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夠將鐵融入到自己的外骨骼的生物。
  • 南極深海發現失落世界:熱液噴口的海葵和藤壺
    北京時間1月6日消息,英國科學家在南極洲深近8000英尺(2400米)的海床上發現隱藏在漆黑環境下的一個「失落世界」,這一發現令他們倍感吃驚。  他們正在南極近海探險時,在漆黑一片的水域裡發現新種螃蟹、章魚和海星等海洋生物群。
  • 唯一可以被磁鐵吸住的動物,生活於400度的海水中,不懼子彈
    我們所居住的這顆蔚藍色星球,生命長度超過了46億年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跨度中,地球不斷孕育出了新物,而人類只是眾多生物中的一種,據悉地球上已知的動物就有150多萬種,這還不包括植物的種類。鱗腳腹足蝸牛與我們日常見到的蝸牛有著很大的區別,與普通的蝸牛不同的是,這是一種生活在印度洋深海海底熱泉的軟體動物,在2001年的時候被海洋科學家發現,它的學名到了2015年才被正式的定名,在此之前並沒有一個學術的名稱。
  • 外殼由金屬構成的生物,還帶有磁性,網友:還有這種操作?
    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我們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們不會相信可以用金屬組成的活體動物?聽起來完全令人難以置信,金屬變化的生物似乎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最熟悉的那就是擎天柱了,渾身都是鋼鐵般的金屬,它是汽車人變形金剛的首領,可以說相當厲害,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實際上也有一種由金屬構成的生物,但它們並沒有任何傳說中的超能力,它們看起來也和普通動物一樣,它就是鱗角腹足蝸牛。它們生活在印度洋的深海裡,和普通蝸牛的外觀有所不同,這種蝸牛渾身漆黑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