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品守恆定律:出來混總要還的
現有的照片、錄像,都無法判定赫斯特的射門進了或是沒進。
1966年世界盃那些事兒
1、經典變陣。英格蘭隊主教練拉姆賽於本屆世界盃將當時流行的「424」陣型大膽改為「442」陣型並大獲成功,這一陣型直到今日還是主流陣型之一。
2、雷米特杯丟了!雷米特金杯在英國展出期間失竊,主辦方遭遇極大尷尬,警方開始了大規模的搜查,嚴審嫌疑犯、封鎖機場、碼頭、火車站卻一無所獲。最後,一隻名叫比克茲的狗在郊外灌木叢中找到了金杯,但竊賊是誰至今仍是一大懸案。
3、朝鮮神話。淘汰了義大利隊的朝鮮隊在本屆世界盃上一鳴驚人殺入八強,作為亞洲球隊取得的最好成績,這個紀錄一直維持到2002年世界盃才被打破。
4、首個官方吉祥物。本屆世界盃首次出現官方吉祥物:踢球的獅子威利,當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吉祥物獅子「GoleoVI」問世時,英國人認為德國人剽竊了他們40年前的創意。
各位看官,不知你是否相信因果輪迴?這和個人信仰問題有關,不宜深究。但在足球場上,冥冥中似有天意,有一隻無形的手支配著比賽進程。因此後人總結出了足球場上的「人品守恆定律」,正如《無間道》中黑幫倪老大所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隨手抓同為世界盃冠軍又是歐洲近鄰的法國和義大利為例。1998年法國隊春風得意,1/4決賽淘汰了義大利隊並最終奪得世界盃。2000年歐洲杯決賽,特雷澤蓋以史上第一個「金球」絕殺義大利隊奪冠。2002年世界盃,義大利隊更是碰到了「千古奇冤」,中了東道主韓國隊暗槍於1/8決賽落馬。2006年世界盃之前,義大利足球爆出震驚世界的「電話門」醜聞,風雨飄搖中的義大利隊一路跌跌撞撞前行,在1/8決賽碰到四年前執教韓國隊的希丁克所率澳大利亞隊,並以一個有爭議的點球絕殺對方算是報了一箭之仇。決賽中,義大利隊遇到法國隊,在後者佔據主動的情況下齊達內突然發飆,頭頂馬特拉奇被罰下,這成為比賽轉折點。當雙方進入最終的點球大戰時,恰恰是2000年射入「金球」的特雷澤蓋罰丟點球,將世界盃送入義大利隊之手,法意恩怨了結兩不相欠。2006年世界盃奪冠也讓義大利敗光了人品,2010年世界盃義大利與巴拉圭、紐西蘭、斯洛伐克這樣的魚腩球隊共處一組,竟然一場不勝,首輪過後便打道回府。有道是:福禍相依,得意泰然,失意淡然。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世界盃另一對著名的歡喜冤家,就是德國與英格蘭。德國人曾經因為一個進球與英格蘭糾纏了44年,這個被稱為「幽靈入球」的「溫布利世紀疑案」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謎和爭議——— 沒有之一。
1966年世界盃來到了現代足球起源地英國,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因素齊助英格蘭奪冠,仿佛真如他們的國歌所唱「天佑女王」。當然此前1958年的慕尼黑空難也讓他們提前攢了人品——— 當時他們一下損失了八名球員,其中包括21歲的英格蘭曠世天才愛德華茲,不幸中的萬幸是他們沒有失去博比·查爾頓。
查爾頓率領的英格蘭隊和貝肯鮑爾率領的德國隊殺入了決賽。90分鐘的比賽跌宕起伏:13分鐘,德國1:0領先;19分鐘,1:1平;78分鐘,英格蘭2:1反超;90分鐘,2:2德國人起死回生。爭議出現在加時賽第11分鐘。英格蘭隊赫斯特拔腳怒射,球如飛彈般擊中門楣後又近乎垂直向下砸在球門線附近。當值瑞士主裁在那電光石火的一瞬間也沒看清,他徵求前蘇聯邊裁的意見,後者堅定地認為進球有效。德國人強烈抗議,卻難改判決。心情大壞的德國隊最終2:4失利,決賽後德國媒體的標題是:「我們以2:2輸了」。德語甚至從此多了一個「溫布利進球」的名詞,指的就是那種似是而非的進球。
爭議的原因在於當時電視轉播水平有限,僅憑錄像回放,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進球有效或無效。無數人去研究這個課題,也難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據說以色列國防部曾動用彈道飛彈模擬軟體進行了推演,認為球沒有完全越過球門線,應判無效。德國人對此球喋喋不休,獲勝的英格蘭人則表現出了英式幽默,據說他們在溫布利大球場設有一個統計裝置,每名訪客都可以表達對這個球是否越過門線的看法。在另一家英國博物館內,循環播放著赫斯特射門錄像,人們可以對是否進球投票。
誰也沒想到,英格蘭隊和德國隊的恩怨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在2010年世界盃上了結。南非世界盃1/8決賽,英格蘭隊1:2落後時,蘭帕德射門,皮球打中橫梁後彈地而出,卻被判進球無效。但通過慢鏡頭回放,此球是個無可爭議的好球,但比賽結果同樣不可更改,德國隊4:1淘汰了英格蘭隊。英格蘭也算是為44年前的疑案償還了人品。
各位看官,出來混勿忘於細微之處隨時隨地攢人品,說不定哪天就中彩票大獎。欲知下屆世界盃中頭彩的是哪位,且聽下回書分解。 (本回說書人 王智新)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