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解讀神話之二十:女媧補「天」修補的是破損嚴重的月球

2020-12-05 竹濤庭聲

地球智慧生物是太空人的後代

本文是中長篇章節連載,前後內容關聯。若要更好理解文章內涵,敬請翻閱前後篇章。

第四章 天地異相

第八節 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這神話最早最完整記載見於《淮南子·覽冥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禽食顓民,鷙烏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彩之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翼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園天。

對於這段話的翻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也許以下的翻譯更為確切:

遠古時代,四極移位,九洲地裂;天(月球)不再整個覆蓋大地,地也不再承載整個天(月球)。大火兇猛撲不滅,水勢浩蕩流不盡;猛禽鷙鳥撲食顓頊的老弱的子民。於是女媧冶煉各色金屬礦石補天(月球),斬斷巨龜足來恢復四極,殺死黑龍來拯救中華,取蘆灰來堵塞洪水。蒼天(月球)修補完畢,四極方位基本恢復;洪水消退,中華大地重歸寧靜祥和;兇猛的野獸死了,顓頊的子民得救了。於是(女媧)離開地球,回到了天上(月球上)。

這段話中透露著很多極為重要的信息。

1.「天不兼復,地不周載」,明確表明了地月分離。

2.「於是女媧煉五彩之石以補蒼天」則說明月球破損與修補。

「女媧補天」出現在「四極廢,九州裂」之後,而「四極廢,九州裂」只因「共工怒觸不周山」引起。顓頊與共工大戰,損毀了月球,折斷了「天柱」,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特大天文地理事件。(詳見前面篇章《遠古核大戰「共工怒觸不周山」)

3.「四極廢」、「蒼天補,四極正」則說明了地月分離後,地球四極在太空中指向一度猛烈晃動變化巨大,一直到女媧補天(應是第一次女媧煉地球五彩之石對月球飛離時的一次緊急修補)後,月球成地球衛星,地球東南西北方位才逐漸穩定不移動。

4.「九洲裂」、「火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說明了地月分離後,地球遭特大火災、特大海浸襲擊,地形地貌發生嚴重改變。(詳見前面篇章《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5.「猛禽食顓民」、「顓民生」很明確表明了地月分離、特大洪水、女媧補天等特大事件發生在五帝之一顓頊時代。「猛禽」與「鷙鳥」或許是反映了核大戰之後生物出現了巨化變異。(詳見前面篇章《上古時代生物巨化變異時期》)

6.「背九洲,抱園天」交代了女媧的去處。跟隨太空人居住在月球(天)上了。

在月球還未飛離地球即盤古開天之前,月球停留在中華青藏高原上空。初時生活在月球之下西藏地域的華夏先民,頭上的「天」就是月球。所以女媧補「天」,實際上就是指女媧修補由於顓頊共工大戰而引起的破損極為嚴重的月球(對「天」字的解讀詳見第一章《鴻蒙時代》。

中華古籍中記載,女媧所補之「天」是物質的,而非是虛無縹緲的天空。

戰國《列子·湯問》: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

太空人創世女神女媧領導的組織完成地球造物造人創舉後,時光匆匆,歲月如流,一晃已是時超幾萬年,再次作出驚天之舉:修復破損嚴重的月球表面。

在混血後代中,由女媧組織女性成員生育的後代,從小受高智慧仙人母系教誨,聰慧能幹,是地球智慧生物的智識傳播者管理者主導者,許多也是月球太空人中的重要一份子。其他混血後代由地球母系生育教誨。

所以遠古時代,母系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不弱於父系。

之後到了遠古時代未期,戰爭頻發,對體能的需求加強,特別是到了上古生物變異時期,人類為了生存,與巨型體異形體作無盡兇險的鬥爭,這時父系力量更是真正的得到了體現,以父係為主導的社會權利結構真正形成。

以盤古開天為分界線,之前為遠古時代,之後為上古時代、中古時代、古代,在我國歷史時期19世紀中葉以後為近代。

五四運動(1919年)結束之後是現代。

遠古時代末期直至近代,父系佔主導位置。現代開始,技術性產業興起,人類由體能力量佔絕對優勢的單一型向智慧與體能更多結合型轉變,父系與母系的作用漸趨於交互狀態,男女趨於平等,巾幗不讓鬚眉。說不準在以後智能時代、高智慧時代會是母系社會。

太空人屬高智慧時代,女性的作用非常巨大,這從西天王母的絕對權威、女媧創世和女媧補天可以看出。

女媧補天,實際上是兩次。

第一次修補時,月球處在緊急飛離途中,離地球不甚遙遠。女媧在地球上採集礦石,運輸到月球作臨時極小規模緊急修補。所以上古大多先民看得真切,記憶深刻,廣為流傳,因得留存。

《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彩之石以補蒼天。

飛離時月球狀態極為不穩,左傾右晃,上下翻滾,女媧補天效果大打折扣,許多補天物質翻飛而落入空中,五彩之石象是在天上下著絢麗多彩的流星雨,溢滿天空。

然而第二次「女媧補天」,因月球已經成為地球的衛星,有著較為固定的軌道,離地球間距太過遙遠,上古之時先進科技已不復存在,在地球上觀察不到「女媧補天」事件。

而且月球正處在施工狀態,「施工重地,嚴禁登攀」,即使是上古重要人物如夏啟等,或許根本也沒有到過月球,只在天帝的行宮「扶桑樹」形巨型航天站上,被天帝接見三次以上。

大禹開啟了中華(「中華」稱謂由來見前面篇章《神解六:西藏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地》)上古夏朝,「華夏」稱謂由此而來。

大禹之後是夏啟。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夏啟)。開上三嬪於天(天帝),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

大意是說…有個人耳朵上掛著兩條形似青蛇耳飾,乘坐雙龍形飛行器(每隻腳各踏一龍形飛行器哦),名叫夏啟(中華夏朝第二任帝皇,也說夏朝由啟建立。)。夏啟曾經三次被請到天帝那裡做客,得到天帝的樂曲《九辯》和《九歌》之後回到人間。這裡就是天穆野,高二千仞,夏啟就在這裡演唱《九招》。

所以知道此事件的地球先民人數少之又少,不能廣泛流傳,因此逐漸遺失在歷史長河中,不復留存。僅留下了在地球上遙視視覺明顯的「長蛾奔月」(見前面篇章《長蛾(嫦娥)奔月》、「十日耀天」和「后羿射日」(見後敘篇章《后羿射日》)等等的特大壯麗天文奇觀記載。

「 長蛾奔月」將大量修補月亮的物質和人員運送到月球的同時,月表的修復工程又再一次緊急開啟。這是一次規模極大、規格極高、耗時較長的宏大工程。

由於月球在「工共怒觸不周山」特大型星球大戰中受損嚴重,大大小小的「窟窿」多達不止三四十處。修復完畢,月球上的這些「窟窿」便成了風瀑洋、月海、月灣、月湖、月沼等。它們大部分分布在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

因為第二次補月物質取自於其他星球,所以這些洋、海、灣、湖、沼等組成物質與月面本土物質大不相同;它們的顏色與月面本土顏色大不相同;它們的物質年齡與月面本土物質年齡大不相同;它們的平坦地形與月球本身極為凹凸地形大不相同。

它們與月球本身抗擊外來微型慧星和大小天外隕石的抗擊力效果也大不相同。這些洋、海、灣、湖、沼等抗擊力能直接彈飛天外微小型來客,而除此之外的月球本體雖然是極厚的金屬外殼,但由於幾萬年太空灰塵的沉積,被天外微小型來客擊中則會深陷月殼塵土,止於金屬外殼,類似於石擊水面,導致水面波紋呈環形圈向外擴散,形成眾多鍋形凹陷,鍋邊環形凸起,形成眾多深度不高的環形山。這些環形山大多分布在月球的背面。

因為這些洋、海、灣、湖、沼等是高級智慧太空人的補月傑作, 所以月球上補月時用的多種高融點航空器製造所用的金屬高溫融化與周圍月巖融和之謎也隨之而解。與之對應的月巖年齡比高地處月塵與月巖年輕幾億年,也就不難解釋了(詳見前面篇章《神奇的月球、年長的護衛》)。

因為月球是太空人的太空飛行器,月球中空之謎也一目明了(詳見前面篇章《神奇的月球、年長的護衛》)。

未完待續

編輯於 2020-02-0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山海經:天不是石頭做的,為何女媧補天用石頭?女媧到底補什麼?
    山海經:天不是石頭做的,為何女媧補天用石頭?女媧到底補什麼?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光怪陸離的東西,其中神話故事就是從山海經中引申出來的。但是我們都知道神話可信之處很少,所以氣其實很多故事並沒有人們口口相傳的那麼神奇。
  • 中華民族的創世女神女媧,她真的存在過嗎,女媧補天補什麼
    大家一定聽說過「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女媧也因為補天的神跡被奉為真女神。天怎麼了?還要去補嗎?女媧鍊石補天,難道說天是石頭做的嗎?這些問題顯然沒有人真正的去考慮過,僅僅作為一個神話故事一直在流傳。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女媧的禮物
    我們來說說中國古代女媧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許多年來面對這場慘烈的災禍,女媧痛心極了。她發誓,一定要把人類從瀕臨滅亡中拯救出來,要讓宇宙恢復到原樣。天,還在往下塌陷地,還在劇烈地抖動,女媧,開始了修補天地的工作。
  • 月球裡究竟藏著什麼?
    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解讀,這些神話又意味著什麼呢?中國神話裡的共工怒觸不周山和女媧補天的記錄,如《淮南子·覽冥訓》所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 女媧才是一個真正的美女人
    女媧才是一個真正的美女人——品讀中國遠古神話之三/女媧造人和女媧補天的故事之所以廣為流傳,家喻戶曉,都是因為這裡面包含了人類渴望的相互關愛和善待生命的仁愛之心,是一種人性關懷思想女媧時代,環境惡劣,人類稀少,對抗自然環境的能力很脆弱,人類渴望有很多的兄弟姐妹,所以就希望有一個生靈來創造更多的人,於是就有了女媧造人的神話。有了人類之後,由於生活環境惡劣,氣候炎熱,山洪頻發,野獸傷人,加上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蕩了,天災人禍越來越多。
  • 女媧造句和解釋_女媧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女媧(nǚ wā)。中國神話人物。傳說她是人類的始祖,曾煉五色石補天,折斷鰲足支撐天的四極,治理洪水,殺死猛獸,使人民得以安居。是古代神話中徵服自然的女神形象。見《太平御覽》和《淮南子》。媧(wā)。(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5、女媧補天)2、女媧看到這情景,難過極了,決心把天和地修補起來,讓人類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5、女媧補天)3、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歡聲笑語,人們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 伏羲和女媧:為何歷史上古人們兄妹可以通婚?你知道嗎?
    伏羲和女媧是兄妹關係,天降洪水,兄妹倆爬進一個大葫蘆裡,躲過了劫難,然後兄妹結婚,繁衍了人類。在唐末李元的《獨異志》中記載最詳:「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
  • 神話故事之「水火大戰」女媧娘娘無私奉獻,為人類煉製五彩石補天
    上古神話之女媧補天故事背景: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支撐天地的大柱子,「水火大戰」之後失敗的、震怒的共工一氣之下撞倒了不周山。災難隨之降臨,一半的天都塌了下來,天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窟窿,熊熊的大火在森林中燃燒,無盡的洪水從大地中湧出,人類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束手無措。
  • 女媧神話傳說其實是娥皇、羲和、姜嫄故事的變種
    到了漢代的時候,就演變出了女媧化生人類的故事,就是《淮南子·說林訓》裡說的那段,女媧在化生人類的時候,天神們都來幫忙,黃帝給造了陰陽(男女的生殖器),上駢給造了耳目,桑林給造了手足,幫助女媧完成了「十化」的工程,人類就誕生了,所以《風俗通義》裡才明確地說女媧摶土造人,更進一步擴大之,就成了「化萬物」之說。
  • 看過不少女媧相關的影視作品,她真的存在嗎?
    女媧雕像後人稱頌女媧功績,女媧也不斷的被神話,在中國上古神話中女媧是創世女神,她的主要神跡:一是鍊石補天,二是摶土造人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女媧正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人的傳說。在神話中,天地初開,有山川湖海、飛禽走獸,改變了原本一片寂靜的世界。但是,女媧總覺得這世界還是缺了點什麼,但又一時想不起是什麼。當她低頭沉思,看到黃河河水裡自己的倒影時,頓時恍然大悟。
  •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女媧祭典,有怎樣的形式?
    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遠古社會,人們對天地的敬畏之心非常虔誠,對圖騰的崇拜達到至高無上的程度。人們在面對很多無法用自己所知去解釋的現象時,就把它們看做是上天對人類的某種暗示,把解決這些問題的重任「嫁接」到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或者現實生活中傑出的人物身上。
  • 神話故事之女媧造人,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神話故事之女媧造人,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泥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 女媧與伏羲,上古神話故事中,隱藏著的尖端科學
    女媧造人我們先來說女媧:她是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有關她的傳說在整個上古神話中都算是很出名的。女媧造人,女媧補天,恐怕沒有人沒聽過。最讓女媧一下子爆紅的就應該是系列遊戲《仙劍奇俠傳》了。這不周山就是撐天的柱子,柱子一斷天就塌了,才有了後面的女媧補天。還有一種說法是,共工觸山發生在女媧補天之後,這兩種說法各有依據,但是我更傾向於共工觸山在前。因為不僅是兩個傳說中天地失衡的狀態是一致的,而且共工作為破壞者和女媧的維護者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點。女媧和共工就是維護與毀滅的代表,表現的是一種深層次的意義天地之間的秩序是不能毀滅的,是一定要被維護的。
  • 上古神話中,女媧留下5大傳說,兩個家喻戶曉,另外3個你知道嗎?
    今天咱們就依據《山海經》、《淮南子》等古代神話典籍,來聊一聊女媧。女媧是古代神話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女神,沒有之一。女媧在上古神話中共留下了五大傳說,其中兩個家喻戶曉,另外3個你知道嗎?「鍊石補天」是上古神話中最為精彩,也最動人心魄的一個傳說。這天好端端的怎麼就有了個大窟窿呢?這是水神共工幹的。在《淮南子》中有如下記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以水乘木,乃於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天柱者,地維缺。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 上古始祖之女媧氏
    女媧又稱女媧氏,另稱媧皇、女希氏,俗稱女媧娘娘。原為中國傳說時代中的上古氏族首領,後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人類始祖。根據東漢文獻記載,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龍身)女媧娘娘主要功績有搏土造人、鍊石補天、殺黑龍濟冀州、斷巨鰲立四極、積蘆灰止淫水、發明笙簧。以及創設婚姻天穹如傘,女媧善於補天,因此女媧亦成為臺灣地區雨傘和繡補業者所祀奉的職業神。
  • 上古傳說之女媧(探秘生命的奧秘)
    今天講上古女神之「女媧故事」女媧是華夏族傳說中的人類之母。她是一位女性天神,她畢生的功業就在於創造人類和鍊石補天。同時女媧還有一種身份就是她是上古三皇之一也是「伏羲」的妻子:為什麼這種3種身份都出現在女媧的身上為什麼呢?
  • 伏羲和女媧在神話傳說中是怎樣的?女媧補天了嗎?
    在中國遠古歷史上,有一對這樣奇異的兄妹,他們都是「三皇」之一,都對中華民族的起源和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這對兄妹還結成了夫妻,他們就是伏羲和女媧。行者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伏羲和女媧的故事。  伏羲是中國遠古人類的始祖,稱為羲皇。相傳,中國遠古人類都是伏羲和女媧的後代。
  • 中國神話中的女媧為什麼要補天?水神共工:這鍋我不背
    傳說上古時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共工戰敗,一怒之下撞倒了撐天之柱不周山,導致天塌西北、地陷東南,天河水流不止,人間陷入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女媧站了出來,煉彩石以補天,積蘆灰以止洪水
  • 女媧在神話中是什麼地位?為什麼有一條蛇的尾巴?深入女媧來歷
    《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女媧是大家公認的創世神,上古神話中的神是否存在,現在人們大多是持反對態度,這些只是神話而已,光怪陸離,只是生產力落後的時代人們心中信仰的一個折射而已。但是對於女媧娘娘,幾乎沒有人會對她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