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杭州市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2020年全年工作完成情況的公示

2021-01-21 中國杭州

根據《關於印發浙江省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實施方案的通知》(浙治水辦發〔2018〕47號)、《關於印發杭州市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實施方案的通知》(杭治水辦〔2018〕186號)的文件要求,現將本市城市黑臭水體和餘杭區赭山港2020年度的治理完成情況,公示如下:


杭州市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2020年全年工作完成情況表

序號

工作措施

2020年任務計劃

報送單位

全年完成情況

1

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全面控源截汙

創建「汙水零直排」區、縣(市)不少於2個,創建「汙水零直排」鎮(街道)不少於50個,創建「汙水零直排」生活小區不少於 250 個。

市治水辦、

市城管局

1.完成「汙水零直排」 區、縣(市)4個,完成率200.0%。2.完成「汙水零直排」鎮(街道)62個,完成率124.0%。3.完成「汙水零直排」生活小區1153個,完成率461.2%。

2

創建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汙水零直排區」15個。

市生態環境局

已完成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汙水零直排區」15個並通過驗收。

3

開展其他類汙染源「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做好各種汙水的預處理,並強化預處理設施監督檢查。

市城管局

結合生活小區汙水零直排建設,指導城區同步做好小區沿街其他類汙染源「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督促指導各區、縣(市)做好排水用戶許可證辦理工作,全年新增辦理排水許可證4973本。

4

加快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

完成城西汙水處理廠二期、臨江汙水處理廠二期、餘杭汙水處理廠四期、良渚汙水處理廠四期;新擴建富陽汙水廠五期、新登汙水廠三期、桐廬汙水廠、壽昌汙水廠。

市建委

根據年度目標任務要求,城西汙水處理廠二期(5萬噸/日)、臨江汙水處理廠二期(20萬噸/日)、良渚汙水處理廠四期(3萬噸/日)、餘杭汙水廠四期(7.5萬噸/日)已全部完成。富陽汙水廠五期、新登汙水廠三期、桐廬汙水廠、壽昌汙水廠新擴建項目已開工。

5

新建改造汙水管網88公裡。

全年建成城鎮汙水配套管網149公裡,完成率169.3%。

6

深入開展入河湖排汙(水)口整治

完成全市入河排汙口規範化建設,排汙(水)口檔案,落實入河排汙口監督性監測等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局

1.排汙口排查方面:完成排汙口統計口徑核查工作,確認全市排汙口104個。按照摸底調查數據,確定了規範化建設要求,完成排汙口規範化建設各項工作。

2.排水口排查方面:按照杭州市《市政排水口動態監管辦法》,各城區建立了「一河一策」排水口監管動態機制,對新發現的排水口異常出水,採取措施落實整改,並編入「一河一策」納入工程改造。每月對各城區開展城市河道排水口檢查,檢查整改問題實行三級聯動抄告升級機制,全市共檢查發現排水口出水84個,均督促相關部門落實整改,整改率100%。

7

強化工業企業汙染控制和整治

對已完成的涉水行業整治效果開展「回頭看」。

市生態環境局

通過「環境醫院」機制,對重點企業開展現場生產工藝提升、汙染治理等診斷服務。完成10家典型企業《診斷評估及建議報告》,完成《涉水行業整治建議報告》。

8

加強農業農村汙染控制

完成省下達農牧結合省級美麗牧場和漁業健康養殖示範創建等任務。

市農業農村局

今年共創建16個美麗牧場。創建1個省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餘杭區),37個省級以上(其中1家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

9

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提升改造2000個終端,基本實現設計規模30噸/日以上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標準化運維的目標。

市建委

我市涉及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的有西湖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淳安縣、桐廬縣、建德市、錢塘新區9個區、縣(市),共建有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終端9185個,設計汙水日處理能力約25萬噸。2020年全市已完成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2626個,完成率131.3%,日處理規模30噸以上的處理設施實現標準化運維2619個,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10

規範清淤疏浚和水體保潔,治理內源汙染

完成河湖庫塘清淤100萬方,全面完成河湖輪疏機制方案編制工作。

市林水局

全年共完成河湖庫塘清淤171.56萬方,完成率171.7%;完成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清淤輪疏機制,全市清淤輪疏機制建設全面完成。

11

完成省下達河道劃界和「無違建河道」創建工作任務。

市林水局

1.全年完成河道管理範圍劃界12182公裡,完成省定河道劃界任務。

2.全年完成94條河道共660公裡無違建創建工作,拆除違法建築4.9萬平方米。

12

加強水體生態修復,增強自淨功能

建設美麗河湖14條(個),啟動30個「樂水小鎮」、149個「水美鄉村」。

市林水局、

市城管局

創建浙江省美麗河湖23條(個)(含主城區),完成率164.3%。啟動33個「樂水小鎮」、239個「水美鄉村」。

13

重點開工100個含海綿城市建設內容的項目,完工100個含海綿城市建設內容的項目。

市建委

結合省級下達的海綿城市建設年度目標任務,2020年重點建設220個含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項目,其中新開工重點項目110個,完工重點項目110個。全年新開工項目110個,完工項目110個,完成率均為100.0%,完成海綿城市區域化面積64.5平方公裡。

 

 

 

 

 

 

餘杭區鞏固赭山港治理成果2020年全年工作完成情況表

序號

措施和項目

進展情況

鞏固治理成果措施和項目

河道長效保潔項目

做好赭山港日常管理,加強保潔和巡查,發現問題即查即改,確保河道及河岸兩側整潔、美觀。保潔面積111390平方米,長度7551米,投入保潔人員8名,船隻7條。

河道雨水口標識牌等安裝項目

進行日常巡查,完成對雨水口標識牌、河長公示牌、警示牌檢查補缺。全年河長公示牌信息累計更新15塊,雨水標識牌累計安裝修復115塊,警示牌累計安裝修復25塊。

河道兩岸綠化項目

長期對綠化、遊步道、景觀燈等多種設施進行日常養護。全年累計補種麥冬、草皮約10000平方米 ,累計修復護欄、凳椅1000餘處, 累計修補遊步道、橋梁約5000平方米,累計處理偷倒垃圾60餘處。

生態治理措施項目

1.曝氣裝置、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生態設施正常運維中;2.通過微生物菌種、魚類,福壽螺清理等進一步調節水質;3.做好日常保潔及水質監測工作。

南苑街提升改造工程

該工程由新城管委會具體實施,項目西起世紀大道,東至東湖南路,總用地126畝,包括路面觀景提升改造及地下管網改造,目前該項目已完工,共提升道路長約2800米,寬30米。

赭山港東梅寺廟水閘標化提升項目

對東梅寺廟水閘進行標化提升,主要包括提升外觀面貌,編制管理手冊,劃定管理範圍,配備管護人員,落實數位化信息建設,目前項目正在招標。

水質監測結果

氨氮(mg/L)

1.68

溶解氧(mg/L)

6.19

透明度(cm)

45

氧化還原電位(mV)

417



相關焦點

  • 河北省住建廳關於徵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的通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河北省住建廳於近日發布關於徵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的通知,計劃向社會宣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詳情如下:關於徵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雄安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充分展示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成效,住房城鄉建設部計劃向社會宣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 貴陽城市黑臭水體變清了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豐)「住在周邊已經30年了,之前的南明河臭味嚴重,路過都要加快腳步。這幾年經過治理,河水變清亮了、臭味消失了,我現在每天吃完晚飯都會在河邊散步。」住在貴陽市南明區西湖路的芮女士談起南明河的變化,語氣裡透露出愉快。
  • 張志祥到雙水城區督導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11月30日,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張志祥到雙水城區督導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抓好抓實抓細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打贏城市黑臭水體攻堅戰。
  • 生態環境部:《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
    》,指導各地組織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解決農村突出水環境問題,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編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1.3 編制依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土壤〔2018〕143號)《關於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環辦土壤〔2019〕48號)《關於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4號)《關於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建村〔2015〕170號)
  • 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規範》(徵求意見稿)
    》(建城[2015]130號)、《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建城〔2018〕104號)等有關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要求,為推動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工作的管理,統一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工作內容和技術要求,保證規劃編制的水平和質量,制定本規範。
  • 繁昌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區住建局副局長陳黃梅介紹,2018年12月份我區啟動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總治理面積約12萬平方米,對水系沿線的11個小區及江夏明珠廣場的雨汙水管網進行了溯源排查、截汙納管等整治工作,同時對龍亭路雨水泵站、衛星塘生態系統提升,進行了改造,水質及周邊環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治理效果顯著。
  • 山東設區城市建成區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通過驗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14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排查出的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工程整治並通過「長制久清」評估驗收,順利完成國家目標任務。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深圳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 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將水汙染治理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用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打響了一場水汙染治理攻堅戰。通過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並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今日起,深圳發布推出「決戰水汙染治理」系列報導,全面反映深圳水汙染治理的決心、舉措、成效和各界反響,敬請垂注。
  • 青島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青島新聞網12月3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姜志利)11月下旬,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強化監督工作。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核查結果認定:我市12處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抽查的6處水體無黑臭現象;通過現場核實公眾舉報、衛星遙感識別的疑似黑臭水體等方式,經過水質監測,我市城市建成區內未發現新的黑臭水體;完成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目標。
  • 全區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11月27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249.7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我區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控平臺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現象。其中,27段河段實現了長治久清。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消除城市河道、湖塘黑臭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對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持續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一、關於「黑臭水體」1、黑臭水體「黑」與「臭」的來歷:水溫適宜、水流緩慢和營養鹽豐富是城市河道、湖塘的顯著特點。
  • 海綿城市與黑臭水體 市場機會在哪裡?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正式提出要建設海綿城市,2014年10月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年「水十條」發布,明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治理進展如何?二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產業的未來在哪裡?
  • 黑臭水體治理「大考」:有地方宣稱已解決,但遇雨就原形畢露
    按照2015年4月發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俗稱 「水十條」)要求,2017年,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各省、自治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平均達到60%以上。
  • 黑臭水體如何治理?
    1月7日,市長、市河長李建輝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後深入城廂區、荔城區、涵江區、秀嶼區督導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副市長、市副河長吳健明、鄭瑞錦一同參加調研。李建輝先後來到下磨溪生態提升工程、延壽西溪潭頭橋片區、望江河、頂社河等地,實地察看河道水質、岸線環境,了解項目推進、汙水收集、生態修復情況,聽取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匯報。李建輝指出,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站位,壓實責任,切實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分析】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與評價方法
    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對黑臭水體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生態系統結構嚴重失衡,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成為目前較為突出的水環境問題,也嚴重影響著我國城市的良好發展。
  •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之汙染源控制技術案例分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成效顯著。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從本期開始,陸續推出黑臭水體整治關鍵技術案例分享,主要包括汙染源控制技術、管網普查及修復技術、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斷頭浜及暗涵整治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等。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我國黑臭水體的治理,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上海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近年來,黑臭水體治理逐漸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已經開展了相關實踐。;2020年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 雲南黑臭水體整治消除比例達100%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督查專員柳明林介紹,近年來,通過雲南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的約束性指標任務已圓滿完成,整治消除黑臭比例達100% ,為確保「一江清水流出雲南」作出積極貢獻。
  • 黑臭水體大排查 讓農村環境「更宜居」
    點擊上面藍字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和《關於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打好農村汙染防治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11月20日,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馬春梅主持召開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專題工作會議。
  • 中山15個流域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成效
    他吞吞吐吐本報訊 1月8日,記者從中山市黑臭(未達標)水體防治學習觀摩交流會上獲悉,目前中山市16個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中,已完工項目2個,已動工項目6個,新開工項目3個;15個流域的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已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