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亂物理疆界的貓和鹽

2020-10-18 大科技

    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在相對論和量子論的打擊下,控制的物理學疆域已經不多了。但即便如此,量子論似乎仍「宜將剩勇追窮寇」,對經典物理學的疆域繼續攻擊著。

「半壁江山」還是「一統江山」?

相對論和量子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這兩位「兄弟」在二十世紀初聯手造反,對幾百年來佔統治地位的牛頓的經典物理學疆域發起了進攻。結果,牛頓的經典物理學一方面成了相對論在速度比光速低得多情況下的近似;另一方面又成了量子論在描述宏觀行為時的一種近似。從原先的統治「寶座」上跌落下來,經典物理學想必很受委屈吧。

不過,更大的委屈還在後頭呢!

按一般教科書的說法,量子論是統治微觀世界的法則:物體都是由微觀世界的量子構成的,在量子的世界裡,存在著不確定性,比如一個量子出現在某個位置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說,它出現在此處的概率是多少,出現在彼處的概率又是多少。

量子論能描述粒子、原子和分子的行為,但在面對籃球、人或者月亮這樣的宏觀物體時,就要讓位給經典物理學了,因為在宏觀世界裡,我們很難觀察到量子效應。於是,在奇異的量子世界和我們所熟悉的、經典物理學描述的世界之間,似乎劃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這樣一來,經典物理學似乎還維持著「半壁江山」。

但從理論上講,既然經典物理學只是量子論的近似,量子論自然應該延伸至經典物理學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說,整個世界本質上應該都是「量子的」。可為什麼在宏觀世界很難觀察到量子效應呢?為什麼量子論不能用於解釋宏觀世界呢?

一隻既活又死的貓

不是沒人想過讓量子論一統天下,只是量子論一旦跟宏觀世界聯繫起來,荒唐的事情就發生了。

    讓我們先去探訪一隻貓。這是一隻可憐的貓。它被密封在一個箱子裡,箱子裡除了食物,還有一個毒氣瓶。毒氣瓶上方有一把錘子,錘子由電開關控制,而電開關又由一個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這個原子核衰變,放出α粒子,就觸動電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氣瓶,釋放出毒氣,此貓就必死無疑。

按照量子論的看法,一個放射性原子,它何時衰變是完全不確定的,所以,當我們沒去測量它時,只能知道它衰變的概率,比如說今天它衰變的概率是40%,那也就是說還有60%的概率它今天不衰變。所以在沒測量時,它事實上處於衰變和不衰變的混合狀態,只有當測量時,它才選擇一種確定的狀態:要麼衰變了,要麼沒衰變。

一個粒子你不去測量它,它竟然可以同時處於衰變和不衰變這兩種截然對立的狀態中,這正是量子論有別於經典物理學的弔詭的結論之一。類似的結論還有,一個粒子當我們沒去測量時,它可以同時處於空間的不同位置……等等。

不過在我們熟悉的世界裡,可不會出現這類荒謬的事情。試問,你見過一個物體同時存在又不存在嗎?在同一時刻,既在這個房間又在隔壁房間嗎?……所以,對於古怪的粒子行為,一般人的態度是,讓微觀世界的那些粒子們玩出各種「駭人聽聞」的時髦花樣去吧,只要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不發生此類事情就夠了。

但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偏要讓我們不得安生,他煞費苦心把量子世界跟這隻無辜的貓聯繫了起來(由此,這隻貓得了個「薛丁格貓」的名字)。按他的看法,只要我們不去觀察,由於原子的狀態是不確定的,而貓的生死又取決於原子的狀態,所以連貓的生死狀態也不確定了;由於原子可以同時處於衰變和不衰變的混合狀態,所以連貓也處於生與死的混合狀態了。一隻貓同時既是活的,又是死的,有比這更荒謬的事情嗎?

量子論的「魔爪」一旦伸進了宏觀世界,會引出多麼荒謬的結論啊!

把「薛丁格貓」隔離開來

為了把這些荒謬的結論解釋清楚,一代又一代物理學家想盡了辦法。

比如1980年代,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在質量超過20毫克的體系中,引力的作用可能導致量子論拱手讓給經典物理學;後來一群義大利物理學家又提出,大量粒子會自動表現出經典物理學所預言的行為來。總之,他們採用的還是老辦法,就是繼續在量子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劃一條疆界,不讓量子世界的「魔鬼」跑到宏觀世界去搗亂。

讓我們來聽聽他們對於薛丁格貓有何高見。

如果這是一隻「量子貓」,那麼毫無疑問它要遵守量子世界的法則,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處於既生又死的狀態;但現在這是一隻宏觀的貓,量子法則在它身上失效了,所以即便我們沒去觀察,它也只能生與死必取其一,只是沒做觀察,就不能確切知道它屬於哪種情況而已,並不意味著它處於生死混合狀態。

其實這種觀點也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秉持的觀點,比如說一個人失蹤了,我們肯定會認為這個人要麼活著,要麼死了,兩者必取其一,只是我們一時還不知道他到底屬於何種情況而已,但沒人會說,失蹤的人處於既生又死的「混合狀態」。

他們這麼解釋,似乎也行得通,甚至更符合我們的思維習慣。不過很不幸,他們劃出了疆界,想把那隻討厭的貓控制住,卻不成想天上掉下一塊「鹽」來,又一次攪亂了物理學的疆界。

鹽攪亂了疆界

量子論裡有個很古怪的現象,叫做量子糾纏:假設一個粒子衰變出一對正反粒子,由於動量守恆,衰變之後正反粒子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最後它們相隔數十光年。但即使相距如此遙遠,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種神秘的、不受距離影響的作用。比如說當其中一個被改變狀態時,另一個也會即刻做出反應,調整自己的狀態。按理說它們相距數十光年,一個粒子哪怕以宇宙間最快的速度——光速「通知」另一個粒子,至少也需要數十年時間。詭異的是,另一個粒子好像不需要時間,即刻就可以做出反應。

這種鬼魅似的量子糾纏現象,在量子領域人們早已經司空見慣。目前,科學家已經能夠讓兩個相距16千米的粒子保持量子糾纏,不過,之前的實驗中量子糾纏只發生在微觀體系中,發生糾纏的粒子最多也不過十來個,而現在,我們所說的「鹽」登場了,科學家在一大塊氟化鋰鹽裡都觀察到了量子糾纏,參與的粒子竟達1020個之多!

實驗是這樣的:在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下,將一小塊氟化鋰鹽放進磁場中;我們可以把氟化鋰鹽中的原子想像成一個個小磁針,外加一個磁場,這些「磁針」都傾向於沿著外磁場的方向平行排列。這個過程被稱為磁化。根據經典物理學,原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它們就像一個服從紀律的團隊一樣行動,紀律促使它們更快地向外磁場「屈服」。

科學家測量了原子趨向外磁場的反應速度。他們發現,氟化鋰鹽原子對外磁場做出反應的速度之快,遠非經典的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能解釋,而一旦把量子糾纏考慮進來,理論和實驗就符合得很完美。

為什麼的?原因可能是,在量子糾纏的作用下,原子的「紀律性」進一步加強了,所以向外磁場「屈服」的速度也更快了。這塊鹽裡包含大約1020個原子,這就是說,整整1020個原子都參與了量子糾纏!

這個實驗結果等於是在經典物理學的「傷口」上加了一把鹽。因為既然宏觀物體都能表現出量子效應,那麼在量子世界和經典物理學世界之間人為地劃條鴻溝就沒有根據了。至於那隻「薛丁格貓」,還真可能處於既生又死的狀態。

這樣一來,物理學家未來的任務可艱巨了。既然量子規律既控制了微觀世界,也控制了宏觀世界,那麼他們如何解釋「一隻貓既死又活」的荒謬呢?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學之謎〉 雜誌文章 歡迎您關注大科技公眾號:hdkj1997

相關焦點

  • 民族原則如何影響國家疆界
    然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相關論述表明,「每一個民族都應構建自己的國家」的假設攪亂了歐洲大陸,引起大國間的縱橫捭闔,進而導致各國邊界的變遷:無論是法國的「自然疆界論」,德國的「中歐大國論」,抑或俄國的「泛斯拉夫主義」,均以維護「民族原則」為口號,用以體面地掩蓋自身的大國領土、疆界擴張政策。
  • 網遊文,人家用金瘡藥,他吃墳頭草,一隻骷髏攪亂風雲終成魔!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網遊文,人家用金瘡藥,他吃墳頭草,一隻骷髏攪亂風雲終成魔!一、《網遊之絕強領主》——夏日之楓(點擊下方,閱讀小說內容↓↓↓)【精彩導讀】一個傭兵小隊只能有六個人,羅斌自己作為隊長,佔據一個名額,張晨帶賊兵防守山間盆地,警戒外部。
  • 王陽明的「巖中花樹」和量子物理中「薛丁格的貓」是一回事嗎?
    量子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小粒子,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科。是近代和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是科學史上被實驗最精確地檢驗過的物理理論。我們不是科學家,也無須深入地去研究,但是我們一樣可以對量子力學產生興趣。
  • 「豈有此理·物理卷」薛丁格的貓!
    實驗思想簡單說就是:假設在一個密閉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該物質有50%的概率會衰變並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當人們打開盒子觀測時,會發現要麼貓活著,要麼貓被毒死了。但該實驗的要害在於,當人們沒有打開盒子觀測時,該放射性物質處於各一半概率的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狀態,相應的貓也就處於死與不死的疊加狀態。
  •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
    剛才網上回答了一個問題: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薛丁格是這樣設想的: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當然,物理學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變的機率——也就是貓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機率。如果我們不揭開密室的蓋子,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
  •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
    剛才網上回答了一個問題: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薛丁格是這樣設想的: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原子核的衰變是隨機事件,物理學家所能精確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變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如果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天,則過一天,該元素就少了一半,再過一天,就少了剩下的一半。物理學家卻無法知道,它在什麼時候衰變,上午,還是下午。
  • 鹽裹聘狸奴 猧子綵絲牽——遼金墓葬壁畫中的貓與狗
    墓葬壁畫中有關貓圖像的首次出現,是在河南安陽唐末趙逸公夫婦墓中。到了宋代,貓的圖像頻繁出現在墓葬中。遼金墓葬壁畫中也有貓的圖像,這些墓葬多集中在河南、山西南部等地,貓的空間位置大致位於門旁或窗下,有些在侍女身旁,多數為花貓,頸系絲帶(圖1),部分貓口銜雀。
  • 進展 | 低鹽濃度電解液再降鈉離子電池成本
    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於標準的1 M濃度,從而使得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鈉離子的Stokes半徑和脫溶劑化能均比鋰離子的要低,因此理論上採用較低的鈉鹽濃度也可實現足夠的動力學性能,從而使得超低鹽濃度電解液應用於鈉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 進展|低鹽濃度電解液再降鈉離子電池成本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E01組博士生李鈺琦和楊佯在胡勇勝研究員、陸雅翔副研究員的指導下,將六氟磷酸鈉(NaPF6)溶解於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首次設計了一種可應用至鈉離子全電池的低鹽濃度電解液(0.3 M濃度)。
  • 【物理科普】物理學界的四大神獸,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薛丁格的貓.
    物理學上有四大神獸,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薛丁格的貓。分別對應著微積分、經典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和量子力學。這四大神獸並不弱於傳說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芝諾的烏龜時空雙修能縮地成寸,拉普拉斯獸明察大道推演萬物,麥克斯韋妖操控萬物逆轉陰陽,薛丁格的貓能製造宇宙超越生死。這四大神獸亦正亦邪,它既給聰明的科學家帶來困擾,也給企圖進化成神的人類指明了道路。
  •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分是什麼?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介紹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分是什麼?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介紹時間:2021-01-07 20: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分是什麼?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介紹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是什麼 關於這個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貓的白內障:症狀、原因和治療
    如果貓的眼睛顏色發生了變化,或者視力受損,這可能是白內障造成的。白內障有時被認為只會影響老年人的眼睛,其實貓咪也會得白內障。事實上,年齡通常不是貓患上白內障的主要因素,而且白內障在貓身上比在狗身上更罕見。如果貓咪的眼睛出現異常,帶它去看獸醫。
  • 尋找薛丁格的貓:量子物理的奇異世界
    薛丁格這隻離奇的、著名的「貓」從何而來? 探索科學離奇的佯謬, 感受物理學裡迷人的量子世界。量子力學入門必備 科學又有趣的量子物理發展史格裡賓在《尋找薛丁格的貓》中生動地描述了科學家得出他們理論的過程,讓讀者輕鬆地理解瞬間的真實性和一般量子力學。
  • 夢見貓咬我該不該注意?
    很多人將貓作為自己的寵物,他們覺得貓咪可愛又乖巧,作為寵物是最合適不過的。但是在古代,貓在人們心目中是狡猾與不吉利的代表。就算在現代的一些影視作品中,貓也經常與一些靈異事件相結合。那麼,若是夢見自己被貓咬了,是吉是兇呢?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 蛋白質的鹽溶、鹽析和變性
    而硫酸銅溶液同樣是鹽溶液卻使析出的蛋白質不像前者那樣可溶於水呢?為此我們必須明確鹽溶、鹽析和變性的概念.一、鹽溶在蛋白質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鹽,如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鈉等,會增加蛋白質分子表面的電荷,增強蛋白質分子與水分子的作用,從而使蛋白質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這種現象稱為鹽溶.
  • 吸貓鼻祖,中國古代第一貓奴陸遊與他的貓咪
    陸遊聘貓在宋朝,送人養貓如同娶妻納妾,是要下聘禮的,俗稱「聘貓」。如果是親戚朋友家的貓所生的小貓,要給主人下的聘禮是「鹽」;如果是野貓生的小貓,要把小魚串成一串送給野貓表示尊重。陸遊與貓陸遊養貓一開始只是為了整治老鼠。
  • 海藻鹽和食用鹽有什麼區別 海藻鹽和食用鹽的區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菜都會用到食用鹽,如果沒有鹽的加入飯菜會索然無味。市面上鹽的品種非常多,如普通的食用鹽、低鈉鹽、海藻鹽等。很多人在挑選時都出現了困惑,到底應該選哪種鹽呢,海藻鹽和食用鹽又有什麼區別呢?
  • 《貓和老鼠》熊貓谷攻略 玩法技巧介紹
    導 讀 《貓和老鼠》熊貓谷地圖中都有什麼比較獨特的玩法呢?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
  • 一本百讀不厭的《經驗的疆界》,帶你窺見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詹姆斯·馬奇的《經驗的疆界》。作者於1953年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擔任加州大學社會科學院的首任院長,1970年成為史丹福大學的管理學教授,同時也擔任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教授,是名副其實的跨界大師。馬奇被公認為是過去50年來,在組織決策研究領域中最有貢獻的學者之一,他在組織、決策和領導力等領域都頗有建樹。
  • 中國這項科技即將落實,攪亂全球布局
    中國這項科技即將落實,攪亂全球布局!剛剛一個月前中國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計算機,量子計算機——九章,在某些領域上面九章的運算速度是美國最強的超級計算機的數百萬億倍,直接就是對美國降維打擊。而一個月後,中國又有一項科技即將落實,這項科技就是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天宮空間站。為什麼會說它將攪亂全球布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