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成區,是指城市行政區內實際已成片開發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具備的地區(源於:百度百科)。
籠統來說,就是你驅車往城市外圍趕,當你說出「呀嗨,咱出市了呀」的時候,那在這個地方往裡看就是建成區。
城市建成區的測量有一些誤差是正常的。可是,安陽市的城市建成區面積卻是一眾城建愛好者長期熱議卻始終無法達成統一意見的「迷」。
從安陽市政府官網看,在安陽概貌版塊有這樣的論述:安陽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西臨長治,東接濮陽,北臨邯鄲,南接鶴壁、新鄉,總面積7413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1218平方公裡,中心城區建成面積115平方公裡。
從安陽市統計局官網看,有一段這樣的數據:2019年,安陽市行政區域土地面積7352平方公裡,其中市轄區行政區域土地面積638平方公裡;市建成區面積181平方公裡,其中市轄區建成區面積88平方公裡;市現狀建設用地面積179.9平方公裡,其中市轄區現狀建設用地面積87.82平方公裡。
從安陽日報回顧安陽70年發展成就的文章中看,有這樣一段話:回顧安陽市70年城鎮建設發展歷程,人們看到了古都的滄桑巨變。新中國成立初期安陽城區面積僅4.5平方公裡,房屋破舊損壞,逼仄擁擠,道路狹窄不平。如今的安陽,城市建成區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5平方公裡擴大到現在的182.99平方公裡,擴大了40倍。
而在2019年國家統計局年鑑中,2018年市區情況是這樣的:安陽市區面積543.6平方公裡,城區面積153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87平方公裡。
裡面主要有三個概念,市區面積、城區面積和建成區面積。
我在這裡班門弄斧,用逆推法,簡單和大家解釋一下:所謂市區面積,就是一個 地級市剔除轄屬各縣後的面積;所謂城區面積,就是市區面積剔除轄區管轄的一些周邊鄉鎮後的面積;所謂建成區面積,就是城區面積剔除周邊未開發、待開發區域後的面積。
那麼單從市區面積來看,上面就有三個不同的答案:1218平方公裡、638平方公裡、543平方公裡。
古城認為,1218km是區劃調整後加上代管區域的總面積,543km則是區劃調整前的面積,至於638km,應該是龍安區、北關區的代管鄉鎮正式劃歸市區後的總面積。正因為這個大的口徑不一樣,所以建成區面積也不會保持一致。
那麼安陽日報上的183平方公裡應該如何解釋呢?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數據和統計局中提到的市建成區面積181平方公裡類似,而此「市建成區」不同於彼「建成區」,應該還包含有林州、滑縣、湯陰、內黃、安陽縣等建成區。
如果這樣的話,安陽日報很可能把概念混淆了,因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城區面積4.5平方公裡並不包括縣城面積,畢竟老城都2.71平方公裡了。
那麼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按照文章開頭提到的「呀嗨,咱出了市了」這種標準,安陽的建成區面積到底有多大呢?古城認為,要以統計局88平方公裡為基礎,但暫時不能加上水冶,因為二者並沒有連在一起,不過已經被本文忽視了1000多字的安陽縣(示範區)是可以加上的,畢竟已經連為一體了。那麼這樣的話,很可能在120平方公裡左右。
但我這個版本,是純粹的民間非正式版本,不只是民間,而且還非正式。如果哪位大神能夠通過工具衛星遙感測量一下,那至少算是比較正式的版本。
城市並不是越大就越好,很多宜居城市都是走小而精的路線的,但是如果我們在提升城市質感的同時,逐步拉大了城市框架,豈不更好?
希望咱們安陽能夠越來越好!
作者:古城甲
編輯: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