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論壇:北京VS福建,哪裡才是創業者的天堂?

2021-01-13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北京】9月19日報導(文/張鵬會)

9月14日,第二屆閩籍網際網路領袖峰會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舉行。

在圓桌論壇環節,主持人為可愛學創始人陳遠河,同步推創始人熊俊、形館健身創始人鍾景燕、鑫聖鑫體育創始人張湘祥、唱唱啟蒙英語創始人王丹丹、流量源泉創始人陳鴻、羊駝先森創始人林瑋煜、中康體檢網創始人林其鋒、高興的小鳥創始人吳建斌受邀參與了圓桌對話,圍繞《京閩兩地創業環境的差異》的議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同步推創始人熊俊

熊俊表示,如果創業者想做更大的事情,毋庸置疑應該選擇一個更大的平臺,因為臉盆是養不了大魚的。同時,創業者絕對不可能既在福建,又在北京,應該靜下心來,或在福建生根,或在北京踏踏實實。

形館健身創始人鍾景燕

鍾景燕表示,在健身行業,廈門走在全國的前列,自己在廈門做健身行業從業十幾年,發展的很好,現在想來北京,把形館健身的夢想在北京發揚光大,讓中國和國外更多的人知道形館健身。在他看來,來北京做事情,如果東西足夠好,即使成本高也沒有關係,因為收益會很高。

鑫聖鑫體育創始人張湘祥

張湘祥表示,北京是一個很包容、有格局的城市,所有的信息量和尖端資訊都是最前沿的,在這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創業初期不妨多來北京走走,可以獲取更多信息,同時也要更多地融進老鄉的團體平臺,資源共享,這樣才更有利於未來的發展。

唱唱啟蒙英語創始人王丹丹

王丹丹表示,無論在哪裡發展,本質是基於自己的長短板和核心競爭力。至於創業項目,在她看來,最終要看項目是否業回歸商業本質去解決問題,商業模式能不能賺錢,能不能在資本寒冬環境裡有更好的現金流。

流量源泉創始人陳鴻

陳鴻的選擇是,哪裡利潤率最高,就選擇哪裡,北京的利潤率最高,所以他選擇了北京。「我是做企業服務的,一直都在北京,北京這邊的客戶機會更多。」在尋找投資人方面,陳鴻表示,北京有很多好的投資公司,福建企業相對少一點。

羊駝先森創始人林瑋煜

林瑋煜圍繞三個點講了北京和廈門的差異。一是融資,從機構分布來看,北京機構比福建和廈門多;從概率來看,在福建拿的是個人投資人的錢,但在北京,拿的是機構的錢。二是人才,在福建,獲得人才比較難,北京的人才眾多,工資是廈門的兩倍甚至三倍。三是資源,北京的平臺比較多,很容易找到微博紅人、抖音紅人,這些在福建是很難做起來的。

中康體檢網創始人林其鋒

林其鋒發表了對京閩兩地的創業環境的看法,他表示,福建的資源和人才比北京要差很多,但是要來北京的話,前提是創業方向要掌握好,同時也打算接下來在北京建立公司的運營總部。

高興的小鳥創始人吳建斌

吳建斌表示,自己是在廈門創業的,沒有來過北京,當初做高興的鳥時,也有考慮是不是搬出來,但是依然選擇了廈門。「作為一名CEO,想做大公司的話,廈門的格局會小一點,因為看的是一些省的事情。如果想做大,應該具備全國、全球的視野。」吳建斌表示,過去創業拼的是思維、電子和創意,現在創業拼的是格局和認知。

此次峰會由犀牛會、懂幣帝主辦,獵雲網,起風了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位閩籍網際網路行業頂級專家、知名投資人和精英創業者到場,聚焦網際網路領域的技術、資本、產業和生態等話題,共同交流國內風潮下的新變革與新變化,探索當下創業和投資的邏輯,新技術又將會如何重塑未來。峰會現場乾貨滿滿,座無虛席。

以下為圓桌論壇分享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閩人自古愛闖蕩,腳步遍及五大洲四大洋。在北京也有不少優秀的閩籍創業者,接下來即將討論的話題就是京閩兩地創業環境的差異。

陳遠河:感謝魚頭給我當主持人的機會, 魚頭給了我們一個不好討論、得罪人的話題,叫京閩兩地的創業項目。我們講廈門好,在北京待著幹嘛。所以這個話題比較沉重,我希望在座的每個人各抒已見,不要一定說北京好或者廈門好,首先認識一下今天的討論嘉賓。

熊俊:大家好,我是過去十年一個過氣網紅。移動網際網路已經十年了,大家可能覺得才開始,其實從2007年IPHONE發布到現在已經10年了,大家看昨天的發布會,覺得蘋果已經快不行了。

陳遠河:大家覺得蘋果不行,但用的還是蘋果。

熊俊:因為轉換成本太高。

陳遠河:我們以前用什麼東西,都在91助手上面搜。中國很多人的記憶,從APG的記憶都是從91助手開始。

鍾景燕:這次來到北京,我們是形館健身,目前我們有16家店,幫助大家得到健康,以塑形為主。這次來北京,把廈門這種服務理念,一些積累的健身經驗,開始在北京去拓展,感謝大家。

陳遠河:鍾景燕在廈門有一家健身連鎖店非常出名,叫形館,在廈門不能算第一,應該也是前一二了。我鼓勵他來到北京創業,他剛剛拿到了將近2000萬,實際數字沒有這麼吹牛,是一個接近2000萬的天使投資,剛剛完成兩個月。

張湘祥:大家好,我是二次創業。一次創業1995年來到北京,2008年收穫了第一桶金,是在賽場上。退役以後自己創業繼續為體育做服務,作為體育服務商,成立了經紀公司。我現在在北京體育大學的校友基金會工作,通過一個大的平臺更多的資源嫁接,能夠有一個匹配,謝謝。

王丹丹:我是做英語的,發現有很多福建人是做早教的,大家可以有比較多的交流。

陳鴻:我是流量源泉的創始人陳鴻,流量源泉就是給大家供給流量的。網際網路每年會公布一個TOP100的名單,裡面70%的公司曾經是我們的客戶。在座的現場這麼多人,我覺得每三個中國人,曾經有一個被我們的案例給算過。

陳遠河:大家在朋友圈看過的某一年的建軍節的軍裝照就是他們策劃的,這一年他的體重變化,我覺得他的公司做得不錯,這一點吃得不錯,生意應該不錯。

林瑋煜:我是羊駝先森的創始人,是一家做新媒體內容和傳播公司,旗下有在區塊鏈領域比較火的《羊駝區塊鏈》,以及新孵化的《羊駝財經》,我們在抖音、微博、公眾號、小程序、今日頭條等等平臺上,目前擁有將近1000萬的粉絲,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陳遠河:林瑋煜是廈門一個知明的90後創業者,原來在廈門挺鬱悶的,但是他聽能折騰的,來北京幾個月,在北京幾個圈混得相當厲害。連我吃飯,都沒有空,這幾個月生意做得非常好,每個月賺六七十萬,現在獲得了兩輪融資,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90後。在廈門是為數不多的90創業裡面,最能夠連結資源,最能夠折騰的。

林其鋒:我叫林其鋒,中康體驗網的創始人,我們是基於在線服務、解決用戶體驗遇到問題的平臺。目前覆蓋了全國50主要城市,有1000多家服務機構,主要是以三甲醫院為主,也是跟我們的健康相關的企業。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找我們服務。

吳建斌:我是高興的小鳥創始人,我來自龍巖。高興的小鳥是做教育的,我們做3至12歲高端的兒童俱樂部,解決兒童的教育問題和成長問題。如果在座有孩子,都可以到我們高興的小鳥來。

陳遠河:吳建斌也是90後創業者,現在做教育,也是非常不容易。下面就本次話題,各抒已見。這個問題,覺得有話說的,可以發言。

熊俊:我先問一下在座,有多少是在北京創業?在福建的舉個手。我不知道來北京創業的同學,知道為什麼來北京嗎?是因為人才作,或者北京機會多?因為剛剛在臺下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剛開始都覺得答案應該是特別明確的,因為福建它的劣勢就是高校數量少,福大、福師大、廈大。高校數量少的結果,就是每年的畢業生少。畢業生少,能夠支撐出來的企業必然是少的。但是大家來北京的時候,其實也要想清楚一點,在過去十傳統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開始是在解決有沒有問題。大家發現模式創業越來越難,是因為現在創業的深度,現在不是朝廣度做,而是看誰解決得好不好。就是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過程。到了好不好,你會發現創業最大的障礙已經不再是創始人夠不夠厲害,而是團隊能不能快速把一件事情做出來,並且要做得足夠深,解決得夠好。

前段時間我們在廈門幾家公司聚會的時候也聊了,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三流的團隊是做不了一流的事情。運氣好,可能能做二流項目,但是做不了一流的事情。如果你不聚合起一個一流團隊,接下來的創業會非常困難。所有的模式創業,現在都走多差不多了。在這種情形下,你必須快速找到一流團隊到底在哪裡。中觀中國現狀是北上廣深,但是從研發人才來講,北京、深圳會更好。其實跟你做的項目是高度相關的,就是你在做什麼項目,你做的項目最高級的人才或者最頂尖的人才到底聚合在哪裡,答案未必是北京或者福建,所以跟大家做的事情高度相關。

陳遠河:我點名吧,林瑋煜在廈門混了小半輩子,來北京五六個月,談一下差異吧。

林瑋煜:我之所以來北京,我特別感謝兩個人。一個是今天的主辦方魚頭哥,他多次在電話裡、線下吃飯喝酒,非常頻繁勸我來北京。他給我描繪了一個伯拉圖式的北京,過來也確實發現兩地有非常大的不一樣。第二個感謝人就是三毛哥(音),2014年的11月左右來北京的吧,他走之前那個晚上,我還在三毛哥廈門公司一起吃了小龍蝦,我印象很深刻,也見證了無論是三毛哥也好,魚頭哥也好,他們從廈門到北京以後,公司在一定程度都有快速發展,比之前更好。

我圍繞三個點來講北京和廈門的差異。

第一,融資。眾所周知,一個企業為什麼會死掉,最大的死亡原因就是公司沒錢了。融資的話,從機構分布來看,北京機構肯定比福建和廈門非常多。從概率來看,你一年在廈門該人士的機構合伙人基本都認識了,他們也沒辦法給我投多少錢。所以很明顯,在福建拿的是個人投資人錢,比如陳放益(音),但是到了北京以後,我們拿的全部都是機構的錢,包括區塊鏈裡面最大的交易所之一火幣旗下的生態基金,像幣圈比較有名的創世資本。從概率上面來說,在北京獲取融資的概率會更大一些。如果項目很糟糕,不管在哪一個城市,都是沒有用的。

第二,人才。關於是否來北京,我問過一些人,他們給了我很多建議。總體來講,大家對北京的評價很高,無論是人才還是各方面,都是更適合創業。從人才角度來看,雖然北京的工資是廈門的兩倍甚至三倍,但在北京可以獲得的人才在福建比較難獲得,特別我們做媒體傳播。因為這邊視野比較好,在福建沒有那麼多的優質內容誕生,所以有非常多的頭部內容公司都是在北京。

第三,資源。北京的平臺比較多,比如福建大家聯想到了大公司,特別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像美圖,蔡文勝蔡總的一些公司。如果在北京的話,很容易找到微博的人、抖音的人,你想在平臺上面做內容,想做自媒體這些領域的創業,在福建是很難做起來的。因為創始人主要是三件事,找錢、找人、找資源。

這三件事我目前認為,北京的環境和創業氛圍,包括創始人的認知,要比廈門好。

廈門也有一些優勢,如果創始人不是一個特別擅長社交的,可能是一個善於傳播產品的創始人,他留在廈門相對沒那麼浮躁。

陳遠河:我希望大家踴躍發言,因為這個話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每個人控制在3分鐘以內,我發現午飯時間過了很久了。

林其鋒:我發表一下我對京閩兩地的創業環境看法。我是2006年想做健康管理,但不知道從哪個產品入手,當時做了一個平安健康網。在2012年我們健康管理基本上成熟,我做了的中康體驗網,做到現在來講,在全國也有一點自己的小地位。福建的資源和人才確實比北京要差很多,但是創業方向掌握好,可以來北京,因為在北京的資源確實比較多。我覺得健康的下一步也準備在北京建立運營總部,在節奏上這是沒問題的。

吳建斌:我是在廈門創業的,我沒有來過北京,我也不知道北京有多好。我說一下當初的想法,我當初做小鳥的時候,也有考慮是不是搬出來,但是還是沒有,還是選擇了廈門。像我們做線下服務的產品,在廈門去測試非常好。作為一名CEO想做大公司,廈門的格局會小一點,因為看的是一些省的事情。如果我們想做大,應該具備全國、全球的視野。過去的創業拼的是思維、電子和創意,現在創業拼的是格局和認知。我覺得如果準備好了,想做大,想來北京可能更適合一些。

如果只是剛開始有一些創業想法,所有東西還沒有準備,可以做一些準備。可以來北京加入一些公司,或者在其他城市先嘗試一下生意是什麼感覺,再來北京。

陳鴻:我是做企業服務的,一直都在北京,我感覺北京這邊的客戶機會更多。就像我的第一個客戶是經緯創投,在北京有很多投資公司像IDG都找我們做服務。但是像福建企業,好像少一點。包括曾經很久以前,我去過美柚,也沒有合作成。北京企業合作的流程非常快,錢會馬上到帳,所以我喜歡北京。

王丹丹: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分享。在我上海創業三年裡面,魚頭無數次跟我說,你在上海不行,你要來北京。我特別同意熊總的觀點,你在哪裡其實本質是基於你對於自己項目的長短板和核心競爭力,需要CEO做的事情琢磨的。我們做在線教育類項目,大家會看在線教育的行業,北京跟上海還有一些項目可能在成都。如果是知識付費,是在廣州和深圳。整體的分布情況,大家會去觀察在線教育類項目,它的幾個核心點在哪裡。你的流量獲取能力重不重要,隊伍的能力建設重不重要。北京也好,上海也好,甚至廈門也好,本質上的區別是不高的。當你項目它投融資的時候,以它為起始點的時候,很多項目會發現,項目在廣州,甚至在上海第一輪的估值會普遍低於北京的項目。因為我自己跟兩個投資人有過交流,有一些項目在北京,好的工作背景或者好的團隊,對它的起始估值有幫助。但是在現在大環境來看,整體會回歸到商業本質上,就是項目如何更好優於競爭對手或者優於其他的商業模式,它的估值會更高。

歸根到底,你的商業模式能不能賺錢,能不能在資本寒冬環境裡有更好的現金流,可以跑得更遠。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個估值上的點,大家都會回歸到本質上。如果你能在廈門活得更長遠,我在福州工作的時候,我就認識中康網的林總了,一些項目過了一個平臺模式創新期之後,我覺得網際網路產業就是一個服務業。很大程度上,看你有沒有回歸商業本質去解決問題,為用戶創造問題,而不再是模式創新,從有到沒有的紅利期行業了。所以在哪裡,我覺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想清楚為用戶解決的是什麼。

張湘祥:我在北京20多年,我是運動員出身。創立體育公司也是二次創業,相當於轉型。運動員退役會面臨很多問題,就業和轉型有很大問題。目前國家的體育發展和國家戰略發展,其實我們找到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呢?是人才。

現在國家布局戰略都不覺得很好,但是唯一缺的就是人才。人才在哪裡,應該去哪裡?在北京我這麼多年的生活,也看著北京20多年的變化,一直到2008年申辦奧運會。申辦奧運會以後的變化,之前2008年以前的交通和頻繁度、壓力沒有那麼大。在這之後,所有的房價、所有的成本、所有的交通,所有的人變得非常忙。那時候我在想,他們想什麼。而且所有的成本很高,作為創業來講,我的公司屬於移動辦公型,不需要有過多的人員去成本。這些退役運動員分布在全國,在北京是聚集高端和頂尖的平臺。作為魚頭,創造這麼一個網際網路平臺,把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這是北京多種優勢。還有北京商會,還有各個協會,還有青聯,其實北京有很多機會。如果你想做得更大,到北京來,把你的品牌打開。北京是一個金字塔尖可以閃光的地方,當你的光閃開的時候,布局的點更多。如果你想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你可以來北京。但是一定要具備基礎,如果不具備基礎,可能在北京很快會把你消耗完,謝謝。

鍾景燕:剛剛講的非常對,我們在廈門做健身行業十幾年,在廈門做得非常好。真正想來北京,想把我們的一些夢想在北京發揚光大,讓中國更多的人知道我們,我們有好的模式,好的訓練方式,甚至可以到國外。我們在廈門做了十幾年,在福建很多認可我們。但是到了北京,真的沒有人認識你。所以從我剛開始創立工作室的時候,當時全中國是沒有什麼工作室的,包括北京也是沒有的。其實在健身行業,廈門還是走在健身行業比較頂尖的前面。當時2011年的時候,陳總帶著我做工作室往網際網路化走,我在廈門開了11家工作室,當時是全中國沒有的。我們當時設計了7天瘦身,21天塑形的課程,當時北京去的人,每天的人滿滿的。北京的官員、高管去我們那兒健身,陳總鼓勵我出來闖。當時我們的經驗不足,就錯過了那個機遇,現在行業工作室在全中國有兩三萬家,但是中國我們有11家店,2013年,北京才有工作室。我在這四五年沉澱當中,成功在去年通過11家工作室轉型成11家俱樂部,俱樂部有一個體系,現在陳總說,要出來走一走。在我們2011年創辦工作室經驗的基礎上,現在多了網際網路的信息。我們以前用機器手錶去監控,現在有智能設備,網際網路線上可以預約課程,現在都非常成熟。現在我們來北京就很簡單,在這些硬體、軟體支持配合情況下,我們有成熟的系,起碼有3000個案例。包括一年開20家,包括這些網際網路在北京我們可以做得很好,甚至很快在全中國,把好的服務理念複製出去。不然全國各地乃至全體華南找我們選擇,我們很用心,我們有很好的經驗。來北京最大的感受,其實我是三天在廈門四天在北京。包括我後面的自由發揮,北京的人員成本是2倍,房租成本是3倍。在廈門買一家店兩三百萬,半年會回本了。在北京開店,從開始找到場地到開始開業,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找到場地。在北京找到想要的場地基本上不可能,可能是天價。真正幫助的,還是比我們更早來北京的人,像陳總和魚頭。我們來的非常融洽,吃飯大家像兄弟一樣,有什麼事情講一下,沒場地的給我們介紹人,我們在北京通過在福建的老鄉幫忙,很快找到了資源。

一個做線上的人做線下,不了解行情,這是我們的突破口。我們線上不錯,因為背靠團隊。所以來北京做事情,其實不用擔心。如果東西足夠好,北京成本高也沒有關係,它的收益也很高。可能在北京做,比在廈門更好,賺的利潤比廈門還要多,謝謝大家。

熊俊:大家的答案最後都是一面倒,大家相信越大越成功的公司,對這個話題不討論。越大的公司,需要討論公司在哪嗎?其實最關心的狀況,還是回到你做的事情。比如你做的是生意,你關心生意怎麼做大就行了。如果你想做一個更大的事情,當然毋庸置疑應該選擇一個更大的平臺。因為臉盆是養不了大魚的,還有一件事情要想清楚,你絕對不可能既在福建,又在北京,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所以今天做好決定,要麼在福建生根,要麼在北京踏踏實實,不要想兩邊都照顧好,做不到的。

陳遠河:在阿諾分享使得時候,我想起幾個事情,現在一個做得很大的軟體,它軟體最大的創意是我的。因為我做過一個軟體跟一模一樣。當時我在廈門做,我就跟天津的包子一狗不理,沒人投。他在北京風聲水起,到底是我能力差,還是北京跟福建的差異,我不懂。但是這是一個案例。

我分享第二個案例,以前我在廈門,在2014年、2015年年初之前,我在別的地方也認識很多大佬,天天陪他們吃飯,我一分錢沒拿到。我在北京,吃一下飯交流充分很多老闆就會想投你。這可能就是北京的差別,如果你善於捕捉人脈一定要來北京。因為你在很多地方認識人,頂多請你喝酒,不會和你產生連結。這是真實存在的案例,我到北京唯一的感受,我認識到很多大佬,而且成為他們比較好的朋友。

像鍾景燕的融資,他人在廈門,我就已經幫他融完了。為什麼呢?這是這幾年跟這些大佬,他們對我們的信任,這是來北京不一樣的地方。本來今天的主持人趙峰,也沒有見過任何投資人的情況下,我已經幫他的融資做完了。他上來露了面,籤的字,就把融資做完。包括形館健身天使輪融資將近2000萬,這在今天的時機下是非常小的。所以我覺得這是北京跟福建對人的格局,是不一樣的,這是最重要的地方。如果你不善於折騰,你來北京也拿不到錢。會折騰的人,一定要有更大的平臺。

陳遠河:最後一個問題,希望大家用一句話來說,如果給我們重新一次選擇機會,你會在哪裡開始自己的創業。

吳建斌:我創業比較早,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來北京。

林其鋒:如果再帶一次機會,答案基本上差不多,會奔著北京。因為大家有目共睹了整個環境,確實是差異化的,所以我還是選擇北京。

林瑋煜:剛才三毛哥說我創業大半杯子,這有點誇張,因為我是90後。但是我確實在廈門很久了,在我大三的時候也創業了,在中間也有五年時間。這五年時間,如果在北京的話,我應該會比現在更牛一點,謝謝。

陳遠河:你的大半輩子是創業生命的大半輩子,我兩年前帶一個1977的,他說,我不投比我老的。所以你的創業生命,已經過了大半輩子。

陳鴻:上海、北京、西安、廣州我都做了同樣的事情,但是北京的利潤率是最高的,我的選擇就是哪裡利潤率最高,我就選擇哪裡,我還是選擇北京。

王丹丹:我會選上海,還是有家庭要照顧,這是要平衡的。第二件事情,我對自己有比較好的認知,我不是特別擅長社交的人。每個人都要認清楚自己的長短地方,如果我們特別善於社交,應該找到一個比較平和的環境,好好做自己的產品思考。

陳遠河:其實我也不善於社交,我很少出現在各種場合。但是我覺得社交有一點,我講過連接人脈的十大要素。其實抓住幾個重點的人脈,你的事業會獲得很大的發展。比如困惑的時候,有人給你點撥,這點要有。他可能幾句話就是能把你的謎團揭開。或者你下沉的時候,有人幫你找錢。有個大佬說,人這一輩子要找十個最重要的人。這十個人,每一天要給他發信息,跟他交流一下。有些人可能認識一兩千個人,基本上每個人只是把他當做普通朋友而已,我覺得這種連接是無效的。

張湘祥:我沒得選,我在這兒生活了20多天,北京戶口。如果想做得更大更遠,這裡是一個很包容的城市,而且也很有格局。而且所有的信息量和尖端資訊都是最前沿的,所以在這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創業初期不妨多來北京走走,其實可以獲取更多信息。還有老鄉的團體平臺,更多的融入進去,這樣大家資源共享,我覺得這樣更有助於大家未來行業的發展。

鍾景燕:我是福清人,全世界都有我的親戚。他們跟我說,你想去哪裡,你說句話,去哪都有你的親戚家人。福清人在外面適應能力很強,無論在哪裡都沒問題。在北京,資源很快就打開了,其實我英文非常差,我不懂英文。我當時一個人去了倫敦待了兩個月,感覺倫敦混得很開。知道未來怎麼走,因為過來的健身行業根本不存在健身邏輯,只是看到中國人很有錢。國外健身房其實很小、很節約的,所以我看了之後,知道回來應該怎麼走。對於我們來說看我們內心,剛開始在廈門還是比較合適。我們的能力,在廈門是一個好的積累。我們找到一定程度,肯定還是要來北京,因為我們有很好的基礎,再加上北京可以對接很多人脈,也有資金的支持。

熊俊:讓我做跟原來一模一樣的事情,我會選擇去深圳。如果讓我重新做一件新的事情,我會去矽谷或者去印度。

陳遠河:今天的討論是不會出結果的討論,希望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給每位帶來一定的啟發。也希望福建老鄉,每一個創業者在接下來的寒冬裡面能夠挺過去。也希望今天魚頭的會,能夠給大家一些溫暖,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小紅書瞿芳出席蘋果圓桌論壇:始終把用戶放在在第一位
    2019年3月8日,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參加了在蘋果中國舉辦的女性圓桌論壇,以一位女性創業者的身份與蘋果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分享心路歷程。「瞿芳在論壇上表示。談到創業初的經歷時,她分享道,2013年小紅書剛剛起步時只有兩個人。有一天,他們收到一包哈爾濱紅腸,是一個身在上海的東北女大學生寄來的禮物。在手寫信裡,用戶寫道,非常感謝小紅書這款產品,讓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看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所以她決定畢業後出國留學,去看更大的世界。「那時候,我覺得我是一個幸福的人。我們的產品在影響著他人,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
  • 2020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 圓桌論壇分享四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11日,第十四屆「外灘金融 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 於上海順利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到了相關政府領導,股權投資領域專家,金融資本行業大咖,中小企業創始人等眾多嘉賓,除了嘉賓大咖的主旨演講外,現場還設立了主題多元,內容精彩的四場圓桌論壇,各位論壇嘉賓旁徵博引,揮斥方遒,資訊豐富,場面火爆。
  • 圓桌論壇: 北美雲計算趨勢
    拿雲時代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 檀林作為主持人,Cloudera聯合創始人兼CTO Amr Awadallah,Cloudera聯合創始人Dave Nielsen,Magor Communication副總裁 David Brown以及中加層雲基金創始合伙人Richard Reiner作為嘉賓,共同展開一場圓桌論壇,主題為北美雲計算趨勢探討。
  • 「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在浙江大學舉行
    4月26日下午,浙江大學學科會聚系列論壇之「雙腦計劃」——「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他表示,要提煉出本次論壇中專家所關切的若干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並以此次圓桌論壇為契機,更有針對性、創新性地開展論壇等形式的活動,推動學科交叉會聚。
  • 寧夏科技館館長劉玉傑應邀參加第30期文津圓桌論壇
    近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第三十期文津圓桌系列論壇在新華社新聞大廈召開,本期議題為科研經費使用與科學普及。寧夏科技館館長劉玉傑應邀參加了本次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原中國科技館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科普獎」獲得者李象益,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趙路,中國科協辦公廳主任、原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任福君,中國科學技術館黨委書記、副館長殷皓,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康友,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副司長包獻華,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副局長趙彥,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副部長錢巖,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人才與科普處處長王俊峰,國術科技(北京
  • 「精準醫療與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圓桌論壇在濟召開
    12月3日下午,由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具體承辦的「精準醫療與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圓桌論壇,作為「復旦·山東創新發展論壇」平行論壇之一,在山東大廈中華廳舉行。該圓桌論壇由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副主任李建華主持,並做了《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暨康養名城建設》的主題演講。
  • 【人人圓桌】第七期:小團隊如何面對大公司的抄襲
    圓桌開始後,幾隻大個兒的產品汪展示出了健碩的肌肉,這都是他們十年磨一劍辛勤勞作的成果,大家認為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對抄襲公司的產品進行競品分析,對方雖然是抄襲,但一定也會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先要了解對手的想法和態度,才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產品上線一年多,擁有百萬用戶,十萬月活,一定是解決了用戶某一痛點。
  • 北航舉辦第十四屆北京安全文化論壇
    11月25日,以「安全科普體驗活起來 讓首都人民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第十四屆北京安全文化論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北京市應急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8家單位聯合主辦,邀請業內專家及領導齊聚一堂。
  • 南開大學第三屆兩岸關係發展圓桌論壇成功舉辦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幹易茜 攝影 陳婉薇)2016年4月29日晚,由南開大學兩岸交流協會、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南開大學第三屆兩岸關係發展圓桌論壇於八裡臺校區學生活動中心305室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就兩岸關係發展的時局、法治、經濟、社會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 【智慧民革】全省參政議政研討會暨"同舟.經濟圓桌論壇"召開
    【智慧民革】全省參政議政研討會暨"同舟.經濟圓桌論壇"召開 2019-11-30 0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分論壇一圓桌討論:奮力戰「疫」 提升引導服務能力
    分論壇一圓桌討論:奮力戰「疫」 提升引導服務能力(人民網記者馬天翼 攝) 人民網深圳12月24日電 (記者燕帥 宋心蕊)全國黨媒網站高峰論壇暨全國黨媒網站總編輯看鹽田活動於12月23日至24日在深圳鹽田舉辦。
  • 2019 GSMA 北京創新論壇將於11月12日在京舉行|技術有限公司|...
    網易科技訊 11月7日消息,GSMA今日宣布2019北京創新論壇將於
  • 「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系列活動結束 投資百人戰...
    2020年11月24日,「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在上海召開。黃浦江論壇是一年一度中國天使投資人最大的相聚盛會,從2014年首屆黃浦江論壇至今已舉辦了七屆,這七年,也是中國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七年。
  • 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
    圖為論壇嘉賓合影。資料圖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陳琛) 11月28日,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和香港清華同學會協辦的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學院高端項目招生說明會在香港隆重舉行。
  • 「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圓桌論壇成功召開
    陽光訊(於蓮 記者 鄭亞雷 ) 「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圓桌論壇(「中國抗疫精神暨醫學人文課程思政建設與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升「都是一個戰壕的戰友,病魔才是咱們共同面對的一方」,「你把命都交給我了,我所做的絕不只是還給你一張處方」,「你若安好,就會有明天,我和你同悲呼吸共喜相互所依」,動人的歌詞、激昂的旋律讓同學們聽到了醫患之間心心相印的吶喊。
  • 產康行業高峰專家論壇與資本眼中的產康行業圓桌對話會在重慶成功...
    2019年11月11日上午,由重慶新驕陽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產康網承辦,江蘇省家庭服務行業協會、孕產行業觀察、產康人學院、重慶市幫幫糖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產康行業觀察高峰專家論壇與資本眼中的產康行業圓桌對話會在重慶隆重召開。
  • 【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丨圓桌論壇: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企業責任
    以下為論壇現場實錄:程豔青:大家好!很高興能夠主持這場非常有意義的論壇。大家也看到了我們的陣容非常強大,將要探討的問題也是別有一番滋味。我在聽了整場財經年會後,總結了一下我們這場圓桌論壇的定位。早上有很多老師講到了經濟發展「速度」的問題;還有很多企業介紹了自己的AI科技,它體現了是一個企業「氣度」的問題。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舉行
    本次論壇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6位海內外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探討天文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共話天文科學傳播的力量。  論壇由主論壇、專題論壇組成。主論壇環節,中科院院士汪景琇、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卡洛斯·弗倫克、知名華裔天文學家林潮、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桑德拉·費伯進行主旨演講及圓桌討論。汪景琇以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太陽為開篇,從古論今,講述了人類認識太陽的歷史與新徵程。
  • 科創未來資本論壇解鎖答案
    9月9日上午,由長沙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科創未來資本論壇匯聚創投界、金融界、產業界大咖,共同解鎖答案。 論壇緊密圍繞當下資本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展開。遠望資本合伙人程浩、深交所市場推广部華中區域副主任蔣鏗鏘分別帶來深度行業思考;極客相泰創投合伙人王秋虎等圓桌嘉賓共同探討《科技創新:穿越下行周期》;慧聯智能等6個代表湖南科技創新水平的項目面向數百位投資人進行了路演;長沙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主任龔石洋現場推介「我要投資」2020麓谷創投大會活動。
  • 守恆拓遠 第四屆「藝術市場·北京論壇」在京召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7日訊 5月25日,由首都師範大學主辦,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的「守恆拓遠:第四屆藝術市場·北京論壇」在北京召開。守恆拓遠:第四屆藝術市場·北京論壇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本屆論壇開幕式由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常建勇主持,首都師範大學紀委書記李中奇、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趙榆、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拍賣行業協會會長、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副主任甘學軍、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韓振剛分别致辭,對論壇的學術意義與實踐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