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新型雷達傳感器可集成到傳感器中監測人體跌倒

2020-12-06 RFID世界網

  日前,富士通推出FWM7RAZ01,這是一款3通道,24GHz都卜勒雷達傳感器,具有較寬的速度檢測範圍和較高的幹擾容限。即使沒有高頻RF電子專業知識,該模塊和評估套件也有助於開發和評估各種非接觸式運動感應產品,還可以集成到傳感器中的應用包括人體生命體徵和跌倒監測,結構和機械運動檢測,機器維護等。


富士通最新推出的WM7RAZ01都卜勒雷達傳感器,資料圖

  據了解,FWM7RAZ01都卜勒雷達傳感器,可支持1Hz至1MHz的IF(I/Q)輸出信號,使其能夠無線檢測30米範圍內從每秒6mm到每秒6km的運動速度。

  據了解,都卜勒雷達傳感器包括一個24GHz收發器,TX和RX陣列天線,IF放大器,MCU,DAC,E2PROM和一個LDO穩壓器,它們都集成到一個緊湊的模塊中,尺寸為30mm x 44mm x 9.5mm。即使對於不熟悉高頻電路的設計人員,位於模塊背面的排針端子端子也可以簡化集成。

  FWM7RAZ01都卜勒雷達傳感器和評估套件的樣品將於2020年2月提供。

  關於雷達感知及雷達傳感器的小型化應用

  目前,傳統的雷達技術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如機載、艦載、基地雷達可以對運動目標進行檢測、成像;在氣象、航管、遙感等領域,我們可藉助雷達傳感器實現氣象預報、交通管制、資源勘查等。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雷達的尺寸、功耗和價格在不斷下降。另一方面,毫米波、超寬帶技術和多發多收的使用,結合創新的信號處理技術和計算能力不斷增強的晶片,雷達的感知功能日益強大。

  雷達感知是一種無線感知技術。通過分析接收到的目標回波特性,提取並發現目標的位置、形狀、運動特性和運動軌跡,並且可進一步推斷目標和環境的特徵。其作用類似於人類的眼睛和耳朵。與其它傳感器相比,雷達感知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例如,與視覺傳感器相比,雷達不受光線明暗的影響,具有穿透遮擋物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保護個人隱私;與超聲技術相比,雷達感知的距離更遠,而且不會對人和動物造成傷害。

  雷達感知可支持非常豐富的應用場景。比如,毫米波雷達就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汽車輔助駕駛領域,用以檢測行人和前車,實現防撞預警。此外,達在居家、智能大廈、自動駕駛以及可穿戴設備等領域也有很多潛在的應用。以智能家居場景為例,雷達傳感器可被用於開關控制、入侵檢測、智能開門器等方面,方便大眾生活。在音響系統中,雷達能探測到某一區域的人與音響之間的距離,從而調整音響在某個區域的聲音大小;在空調系統中,雷達可根據人的遠近,自動調節室內溫度;當雷達探測到吹風機離頭髮太近時,還可以自動調節吹風機的溫度。

  隨著新型低功耗、小型化雷達傳感器的誕生和產品化,雷達技術在各種智能設備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應用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雷達的優勢是對運動的檢測,因此,可利用目標回波的都卜勒效應來觀測和解讀目標的運動狀態,如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在使用多通道傳感器時,還可從不同的視角觀察目標的運動。通過從不同的視角採集目標的運動狀態,並結合瞬時信息和歷史信息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對複雜運動的分辨。比如,當人的手臂做不同運動時,不同動作產生了不同的微都卜勒模式,結合運動的能量特性等特徵,便可實現不同運動的分辨。因此,該技術檢測人和球類的運動狀態和運動軌跡。在居家環境下,還可以做人體摔倒檢測,用於預防老人摔倒。

1

相關焦點

  • 空氣中的有毒氣體知多少?納米傳感器可監測了
    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1月6日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學院的Huanyu Cheng教授團隊近期在《分析化學趨勢》雜誌中發布了一篇關於氣體探測可伸縮傳感器的綜述論文。  Cheng等在文中表示:研究人員對納米材料和傳感器設計方法的新認識或將推動可伸縮氣體傳感器的開發,使其更好地用於健康指標和環境有毒氣體的監測。
  •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在跌倒檢測中的應用
    顯而易見的是跌倒本身可能對人體產生傷害;另外,如果跌倒後不能得到及時的救助,可能會使結果更加惡化。例如,許多老年人由於其身體比較虛弱,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下降,常常會發生意外跌倒,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助,這種跌倒可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有資料顯示,很多嚴重的後果並不是由於跌倒直接造成的,而是由於跌倒後,未得到及時的處理和救護。
  • 新型生物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器官晶片」中的含氧量!
    導讀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新型生物傳感器,在「器官晶片」系統中實時監測含氧量,使該系統能更加近似地模仿真實器官的功能。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新型生物傳感器,在「器官晶片」系統中實時監測含氧量,使該系統能更加近似地模仿真實器官的功能。如果晶片器官希望發揮它們在藥物與毒性實驗方面的潛能,這項研究將是不可或缺的。
  • 傳感器熱點:新型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血清素水平
    傳感新品 【新型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血清素水平】 本月,一個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創造了一種傳感器,具有 "在恐懼調節、社會互動和睡眠/清醒過渡期間檢測自由行為小鼠的血清素釋放 "的能力。
  •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體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類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對納米材料,傳感器設計和製造方法的新理解可以幫助開發可拉伸,可穿戴的氣體傳感器,以監測人體中的氣態生物標誌物和暴露環境中的有毒氣體。
  • Acconeer超低功耗PCR雷達傳感器開啟晶片化時代
    產品採用Aip封裝技術,在60GHz ISM頻段內,把包括天線在內的所有組件都集成在一顆面積僅29mm²的晶片內;產品由於把脈衝雷達低功耗的優勢與高準確度的相干雷達相結合,使得產品功耗低至0.2毫瓦,隨著新型低功耗、晶片化PCR雷達傳感器的誕生,PCR雷達傳感器技術在各種智能設備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應用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 Nature:使用柔性集成傳感器識別人體運動與情緒狀態
    Nature:使用柔性集成傳感器識別人體運動與情緒狀態【導讀】:柔性傳感器必須輕巧,與皮膚兼容,足夠靈敏並且易於集成,以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進行醫療保健監視期間提取各種人體生命體徵。這種簡單,靈活的傳感器不僅可以實時監控皮膚溫度的變化,而且還可以從人體大部分部位提取大部分脈搏波,包括靜脈波。設計了包含三個此類柔性傳感器的脈衝診斷手套,以模擬中藥中使用的脈衝診斷方法。還設計了可穿戴設備,其中將四個柔性傳感器固定到不同的身體部位(頸部,胸部,腋窩,和指尖)以同時監測體溫,頸動脈搏動,指尖動脈搏動和呼吸頻率。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此外,該機器還能夠應用到各種領域,比如讓家長通過觀察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判斷其對不同學習科目的喜好;監測司機大腦狀態,在其身體突然不適時切換成自動駕駛模式等。   3、微型聲學傳感器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主要用於監聽人體心跳和其他健康指標。
  • 2020年度最佳的11款傳感器
    精度與校準密切相關,並且這種新的旋轉位置傳感器比VR旋轉變壓器更容易校準。 與現有解決方案相比,這種獨特的電機應用旋轉位置傳感器具有許多用戶優勢,包括更低的成本,更小的尺寸,更高的性能,易於集成到設計中,更高的性能以及易於校準。
  • 高精度毫米波人體傳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運用
    微波、紅外是人體感應領域常見的兩種人體傳感器技術。PCR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是工作在60Ghz ISM免費頻段的毫米波雷達中的一種,採用脈衝相干雷達技術,可以看成是微波雷達的一次大升級,精度更高、體積更小、功耗更低、抗幹擾能力更強。
  • 松下推新型傳感器 可探測黑暗中、遠距離的小物體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松下公司(Panasonic Corp)研發了一種深度圖像傳感器(range image sensor),可在黑暗中拍攝250米遠,10釐米物體的圖像。
  • 基於人體介電譜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副研究員聶澤東團隊設計出基於高場約束的表面等離子體傳感器以實現無創血糖的監測。基於人體介電譜特性的射頻無創血糖傳感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和抗幹擾等優點,可方便集成在穿戴式設備上,實現連續的無創血糖監測。傳統的射頻血糖測量方法主要是基於貼片天線或採用有洩露波輻射的傳感器,該測量方法會導致輻射損耗;傳感器傳播的能量場未受到足夠限制,無法產生一個不受周圍電磁幹擾的高能束流,導致測量結果易受環境電磁幹擾,從而產生不確定性。
  • 如何利用非接觸傳感器監測呼吸
    克服這些挑戰並不容易,但超寬帶(UWB)脈衝雷達可以作為像Novelda公司的XeThru等傳感器的運用基礎,以幫助這些傳感器達到2.8米的有效範圍,並能夠「穿透」障礙物,比如衣服,而且成本低,容易使用。用於健康護理的呼吸監測呼吸率是一個人每分鐘呼吸的次數,最好是在人休息的時候進行測量。
  • 機器人應用中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就像人類的五官感覺一樣,通過將不同的傳感技術結合起來,可在將機器人系統部署到不斷變化、不受控制的環境中時取得最佳效果。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 毫米波(mmWave) 雷達傳感器是機器人感知方面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
  • Silicon Labs生物傳感器給可穿戴設備中的心率監測 增添更高級的心...
    新型Si117x傳感器模塊具有超低功耗、高靈敏度和出色的集成度,非常適合需要長電池壽命和更高心律精度要求的智能手錶、腕式、貼片型設備或其他可穿戴設備。為了簡化開發並縮短上市時間,Silicon Labs提供了完整的傳感解決方案,集成了Si117x傳感器模塊、心律算法、利用Bluetooth®連接的Wireless Gecko SoC,以及包含示例代碼、示例項目且易用的腕式開發工具包。
  • 科學家開發高性能植入式醫療傳感器 以監測人體健康狀況
    點擊查看 導言:在醫療過程中,對病人身體狀況進行監測是很重要的一環,而普通傳感器價格昂貴,在監測過程中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甚至產生危險。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高靈敏度的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植入體內,並且在不再需要時,安全地進行生物降解,成為可被人體吸收的組分。
  • 蘋果新AirPods或將集成環境光傳感器 增加健康監測
    來源:新浪數碼環境光傳感器集成到新的AirPods新浪數碼訊 5月26日早間消息,據外媒macrumors報導,蘋果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環境光傳感器集成到新的AirPods中,這項改進很可能將健康監測功能集成到AirPods設備中
  • 可實現電動汽車電池超高精度監測的TMR傳感器解決方案
    >電池監測解決方案可檢測高達1200 A的大電流,且誤差小於1%在用於電池監測的各類電流傳感器中*1,通常採用閉環電流傳感器進行測量。閉環電流傳感器有一個由線圈組成的大磁芯,可產生磁通量用於感測。但是,採用這種傳感器會影響電池監測設計的靈活性,並且無法減輕車輛重量。x4wedncTDK開發的新型閉環隧道磁阻效應(TMR)*2電流傳感器可解決這些問題,其中使用了無芯傳感器。
  • 壓電薄膜傳感器及其在心臟監測中的應用
    目前有一種採用新型高分子壓電材料聚偏氟乙烯研製的壓電傳感器,其結構簡單,靈敏度高,能準確測量微弱的人體信號。我們將其應用於對人體心音信號的採集,研製了兩通道的綜合微型記錄儀,分別動態記錄心音信號和心電信號。
  • 3D列印+納米技術,為可穿戴設備打造靈活又耐用橡膠石墨烯傳感器
    ,可用於從監測生命體徵到追蹤運動表現等一切情況。但是今天,隨著可穿戴技術領域的發展,精確、連續、實時監測生理信號成為可能。在可穿戴系統中集成生理監測通常需要巧妙的設計和新穎的傳感器定位。例如,Asada等人提出了一種用於測量血氧飽和度(SpO2)和心率的環形傳感器設計。環形傳感器是完全獨立的。戴在手指上像戒指一樣,它集成了減少運動偽影的技術,旨在提高測量精度。環形傳感器的應用範圍從高血壓的診斷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