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非接觸傳感器監測呼吸

2021-01-16 MEMS

呼吸率是一個重要的生命體徵,通過它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總體健康狀況和睡眠質量。呼吸率和呼吸方式也被認為能很好地反應一個人的身體基礎狀況。雖然目前市場中的技術都承諾能夠精確可靠地實現監測,但大多數並不理想--要麼不夠精確,要求不斷地作出調整;要麼用起來不那麼舒服。


本文討論了用於測量和分析呼吸的各種成熟方法,以便理解它們在滿足日常健康護理和健身跟蹤要求的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克服這些挑戰並不容易,但超寬帶(UWB)脈衝雷達可以作為像Novelda公司的XeThru等傳感器的運用基礎,以幫助這些傳感器達到2.8米的有效範圍,並能夠「穿透」障礙物,比如衣服,而且成本低,容易使用。


用於健康護理的呼吸監測


呼吸率是一個人每分鐘呼吸的次數,最好是在人休息的時候進行測量。呼吸率可能由於發燒、生病或其它身體狀況而增加。測量呼吸率的最常用方法是藉助物理評估方法,即觀察人的胸部,計算一分鐘內呼吸的次數。呼吸深度可以用根據呼出吸入空氣體積測量肺功能的肺活量計來進行判斷。在最簡單的應用方式中,醫生用肺活量計來檢測像哮喘這樣的病理狀態。呼吸率本身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但呼吸方式(測量速率、幅度和其它特徵),則可以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然後再用於醫療診斷和睡眠質量的評估。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大多數呼吸監測技術是侵入式的,需要將待測人員與測量設備連接在一起。對於上面所述的肺活量計來說肯定是這樣的,但即使是簡單的機電式呼吸率測量通常也要求在被測人員胸部綁上一根有彈性的帶了。其它聲學技術要求將設備連接到被測人員的頸部,而電容技術要求在床上安裝一種專門的床墊或在被測人員的身體上安裝傳感部件。這些方法主要用於專業的護理情況,可以提供精確的呼吸方式數據。但根本性的挑戰仍然存在,即傳感器與身體的物理連接會給被測人員帶來壓力。任何相關的不適反過來又會影響被測人員的呼吸,從而可能使測試數據無效。


消費類呼吸監測技術


還在不久前,即使很簡單的呼吸測試也要去醫生辦公室做。比較擴展一些的監測方式是先在診所,或醫院做初步的生理診斷,只有確診的病人才去做呼吸測試。智慧型手機和類似高科技電子產品(包括心率和血糖等設備)的發明,加上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和幸福更加的關注和關心,使得人們增加了對醫療環境之外的檢測手段的期望值。也因此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健康護理和健身監測設備,它們可以幫助消費者跟蹤自己的身體活動,並管理他們的個人健康。這些產品使用與經過醫學認證的產品相似的技術,並對醫療設計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因此可以滿足通過監測睡眠質量和休息時的呼吸方式提供完整的健康評估這一趨勢要求。


考慮到當前解決方案的局限性,並且理解消費者期望健康與健身產品舒適、安全和容易使用,因此很明顯一款真正合適的呼吸/睡眠監測器需要滿足一些相當嚴格的設計要求。它應該能夠遠程離精確地測量和記錄呼吸,它的擺放位置不應該很嚴,只要被測人員在合理的檢測區域內即可(圖1)。在這個區域內人的朝向應該不重要,即使中間有正常的障礙物(如隔著羽絨被),監測器也應該能夠可靠地工作。



圖1:兒童呼吸記錄例子。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遠程監測需要能夠檢測只有幾個毫米的胸部運動


這種技術應該適合所有年齡和身材的人們使用,而且應該是非侵入式的,能夠保護被測人員的隱私,即通常要將用任何形式的視頻監控進行的監測排除在外。另外,還應該能夠同時監測多個人。在滿足這些目標的傳感器技術性能方面需要做的進一步思考有:安全使用、低成本、低功耗,以及最好容易集成進終端設備設計,並且體積要小,能提供數字接口。


呼吸監測


在目前市場中能夠測量呼吸率的許多產品中,大多數產品採用健身跟蹤器的形式,即需要使用到嵌入腕帶或胸帶的身體佩戴接觸式傳感器。然而,睡覺時戴著一個連著身體的監測設備是很不舒服的,而且電池供電的產品還要求定期充電。更先進的睡眠監測器採用非接觸傳感的方式避免這些問題,在提供睡眠質量監測的同時具有更好的舒適性。這些先進監測器使用的技術有在床墊下放傳感部件的電容檢測以及從床邊監測呼吸運動的連續波(CW)雷達解決方案。雖然這些解決方案不需要直接接觸身體,但電容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在身體附近工作,它們的可靠性受溫度和溼度變化的影響。連續波雷達可以工作在更遠距離,但不能區分是呼吸引起的運動還是其它身體運動。


雷達技術似乎是非侵入式系統的理想選擇,可以遠距離監測呼吸,特別是它的信號可以透過衣服或床褥等材料。即使這樣也存在局限性。雖然連續波都卜勒雷達對運動高度敏感,能夠很容易檢測到像呼吸這樣重複運動的頻率,但它只能提供相位信息,不能測量絕對距離。不能測量絕對距離意味著基於連續波的雷達系統不能分辨諸如手足等其它身體部分運動和胸部運動。因此,連續波系統在分辨真實的胸部運動方面能力較弱,而這是在整個夜晚提供可靠數據所必需的。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精確測量距離、足以區分淺呼吸和正常呼吸以及能根據胸部運動精確跟蹤人體呼吸方式的方法(圖2)。採用低功耗低成本解決方案實現這個目標極具挑戰性。



圖2:根據胸部運動可靠檢測呼吸要求雷達系統能夠測量絕對距離


在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中,Novelda公司得出的結論是:使用雷達原理的電磁傳感器應該能夠滿足所有這些技術要求,其它方面的問題也都可以克服。前面提到的連續波雷達不能測量絕對距離的局限性在使用超寬帶(UWB)脈衝雷達技術時就不存在了,因為後者可以產生和採樣信號脈衝,實現由發送和接收脈衝之間的時間差決定的高精度距離測量。


另外,通過使用本質上是一種擴展頻譜的方法並採用數位訊號處理(DSP)恢復返回的信號,超寬帶雷達可以工作在比傳統雷達低得多的功率電平。這樣就消除了潛在消費者不想在床邊放一個大功率雷達設備的擔憂,這種技術允許工作時的功率電平不到藍牙耳機功率的千分之一。超寬帶的擴頻特性還意味著它能與其它射頻系統共存,而不會造成幹擾或受到幹擾。舉例來說,連續波都卜勒雷達工作在高得多的功率電平,它會干擾WiFi和無線電信號。相反,雖然超寬帶雷達工作在很低的功率電平,但DSP技術可以從噪聲中可靠地提取出信號,這方面與ADSL在普通電話線上實現寬帶網際網路連接非常類似。


雷達被認為是一種複雜且昂貴的技術,一般運用於高端市場。這在過去當然是成立的,因為傳統系統是用分立元件搭建的,使用的是高成本的陶瓷基板。然而在目前大多數市場特別是消費市場中,集成電路技術的廣泛普及已經使得產品能夠大批量生產,價格已經可以普遍被大眾接受。今天的高集成度已經可以用來實現系統級晶片解決方案,使得系統在體積和功耗方面極大的受益(圖3)。



圖3:Novelda的超寬帶脈衝雷達晶片集成了完整的收發器電路和所有必要的時序與信號處理單元


因此最後……


不管你怎麼想,大多數人越來越關心保健、健身和健康,從今天市場上無處不在的電子產品可見一斑。許多健身跟蹤器和類似設備可以測量活動量,比如距離、速度和步數,但它們測量身體反應的能力通常限於心率。呼吸率特別是呼吸方式是更有用的性能指標,但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它們的測量更加複雜,也更具侵入性。


在調查研究可以代替以前只限於醫療應用的呼吸監測技術中,Novelda發現超寬帶脈衝雷達可以同時克服技術上和易用性上的挑戰,實現測量和分析呼吸率和呼吸方式的解決方案,整個系統無需與身體接觸,也不會被衣服或床褥等物體所阻礙。事實上,這種傳感檢測技術可以用來實現緊湊型呼吸監測設計,比如Novelda公司自己的XeThru傳感器模塊。


相關焦點

  • 非接觸傳感器監測呼吸情況方案
    非接觸式傳感器監測呼吸方案圖1:兒童呼吸記錄例子。呼吸監測在目前市場中能夠測量呼吸率的許多產品中,大多數產品採用健身追蹤器的形式,即必須使用內建於腕帶或胸帶的可穿戴接觸式感測器。然而,睡覺時戴著一個連接身體的監測裝置並不舒服,而且以電池供電的產品還得定期充電。更先進的睡眠監測器採用非接觸式感測,因而避免了這些問題,可在提供優質睡眠監測的同時也具有更好的舒適性。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的具體應用
    導讀 任何物體都向外輻射紅外能量,輻射強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監測其溫度的時候不接觸被測物體,而是通說監測利用物體自身向外輻射的紅外能量,來實現對物體溫度的監測,這就是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
  • 如何使用洪水預警系統和工業物聯網傳感器監測水位
    工業物聯網傳感器能否幫助智慧城市建立有效的洪水預警系統?  幸運的是,現在的技術讓快速部署環境監測解決方案變得更加容易。在本文中,我們將關注物聯網設備如何監測洪水預警系統的水位。  物聯網水位傳感器如何工作?
  • 在呼吸的肺部表面3D列印柔性傳感器 隨時隨地監測患者器官
    在人體器官上直接列印柔性傳感器將有利於實時準確的監測患者的器官。但是在不斷活動的器官上列印柔性傳感器十分困難。 目前就面臨兩方面難題:一是列印過程中必須實時監測器官的運動,同時快速的調整噴頭位置和列印路徑;另一方面,列印的生物材料要求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拉伸性能、粘接能力和電學性能。
  • 潮科技 | 科學家研發非侵入式傳感器,可監測人體心肺健康狀況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來自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T)的科學家設計並構建了一種非侵入式傳感器晶片,其體積只相當於瓢蟲大小,可以記錄人體活動時心肺等器官發出的不同聲音。醫護人員通過分析這些聲音獲取患者的詳細信息。該晶片是一種結合了加速度計的高科技電子聽診器,被稱為「加速度計接觸式麥克風」。
  • 你安心睡覺,我悄悄監測呼吸 這款無線睡眠呼吸監測儀有「魔力」
    當你睡著的時候,他們就如魔法球和魔戒一樣開始工作,監測你的呼吸,監測你睡眠時的血氧飽和度和心率。這也是本次雙創周活動期間,「天天新物種」發布的最後一件新物種。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OSAHS)會導致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等慢性疾病風險,對OSAHS潛在人群應該進行早期篩查、早期預防、早期治療。
  • 非接觸式,無電池且可伸縮的生物可穿戴傳感器,連續記錄心動圖
    非接觸式,無電池且可伸縮生物可穿戴貼片傳感器,可連續記錄心動圖地震心動描記法(SCG)是一種測量胸部微尺度振動的技術,它與心臟的機械活動密切相關。迄今為止,只有很少的研究報告了使用可拉伸的壓電薄膜通過軟電子設備遠程測量SCG信號的技術解決方案。
  • 桃夭門大橋上的非接觸式斜拉索索力監測
    針對目前常規的接觸式斜拉索索力測試傳感器效率較低,需要人工輔助綜合推算基頻的情況,本文以桃夭門大橋為工程背景,採用基於雷達的斜拉索索力非接觸遙測技術,通過單臺雷達發射的扇面信號波遠距離,同時對多根斜拉索的中部振幅進行位移監測,以較高的效率和精度獲取索力,以掌握斜拉索索力的基準和變化趨勢,為制定養護策略提供依據。
  • 不一般,柔性傳感器+口罩=人體呼吸監測器!
    檢測到相應的電容信號變化,就可以監測到人體的呼吸頻率,甚至是咳嗽、哮喘、呼吸驟停等症狀。於是,廈門大學劉向陽團隊利用這個原理開啟了一項可以用於監測呼吸的智能可穿戴紡織品的相關研究。研究人員首先搭建了傳感器的模型,並結合現有紡紗工藝進行了工藝設計。
  • 如何利用近紅外傳感技術實現土壤監測?
    打開APP 如何利用近紅外傳感技術實現土壤監測?為此,農民需要能夠提供農場實時信息的監測工具,以便及時採取行動並作出調整。 Q:土壤感知如何幫助提高農業生產力? Scott Smyser:農民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產量,這其中很關鍵的措施就是了解土壤健康狀況,以便正確地平衡土壤養分。對於有能力支付土壤檢測的農場,他們需要將土壤樣本送到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這不僅費時費力、成本高昂,而且往往不能提供實時的結果。
  • 福祉科普|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測溫儀,你了解多少?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測溫儀成為市場上爭相搶購的"香餑餑",因其相較於傳統的水銀體溫計不需要接觸人體、使用安全、使用周期長、響應速度快能快速顯示測溫結果成為在疫情期間進行體溫監測的標配工具。
  • 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但疫情也讓平時需求量穩定的防疫物資熱電堆傳感器突然成了緊俏商品。熱電堆是一種熱釋紅外線傳感器,主要由熱電偶構成的一種器件。它主要應用在耳式體溫計、放射溫度計、電烤爐、微波爐、食品溫度檢測等領域中,作為溫度檢測器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下面英尚微電子介紹關於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 基於高速非製冷中波紅外成像傳感器的雷射焊接質量監測系統
    像雷射光斑的幾何形狀、表面清潔時的光和物質之間相互作用問題、材料質量與材料組成以及接觸面積,這些參數也都直接影響焊接質量。因此,需要更好的、改進的控制系統,該系統要統籌考慮動力(原因)和焊接區產生的熱動力學及空間分布(影響)問題。圖1.
  • 非接觸式心率監測有什麼好處?
    隨著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的通知》強調了智慧醫院建設中「智慧醫療、智慧服務和智慧管理」的三大領域,其中明確了物聯網醫療建設的重要性,「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 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 醫療機構、 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非接觸式心率監測有什麼好處?
  • 接觸式與非接觸式雷射測厚儀 板材厚度檢測
    雷射式測厚儀在適合的領域中能達到較高的測量精度,用於各種板材的厚度尺寸整體檢測,具有接觸式測厚儀與非接觸式測厚儀兩種選擇。非接觸式雷射測厚儀整體採用C型架結構,C型架上安裝上下兩個對射的雷射位移傳感器,可測量一個點的厚度尺寸。
  • 灰塵傳感器可實時監測集成電路生產過程中接觸到的汙染物
    打開APP 灰塵傳感器可實時監測集成電路生產過程中接觸到的汙染物 luftmy勒夫邁 發表於 2020-11-25 16:36:35
  • 如何使用CO2傳感器來監測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每天,我們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包括人的呼吸、一些工業生產等。我們都知道過多的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這就需要我們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進行監測了。那麼我們如何檢測二氧化碳的濃度呢?工採網認為可以使用 CO2傳感器來進行監測。 二氧化碳傳感器是一種氣體檢測元件,主要用於測量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可實現電動汽車電池超高精度監測的TMR傳感器解決方案
    電池監測功能可以準確測量剩餘電池容量,有助於精確估算行駛距離,隨著電動汽車耗電量的增加,未來將需要更精確的電池監測功能。而電流傳感器就是影響電動汽車電池監測性能的元件之一。x4wednc電池監測面臨的挑戰對於避免「電量耗盡」至關重要通常而言,當電池耗盡時,電動汽車就無法繼續行駛。
  • 【材料】利用磁性複合材料的非接觸摩擦納米發電機
    ,研製出非接觸摩擦發電機,並成功應用於綠色能源的收集。傳統能源如石化能源的巨大消耗,導致了日益嚴重的溫室氣體效應和其它環境汙染,如何收集綠色能源諸如太陽能、風能與環境機械能,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熱點。相比於傳統太陽能電池的複雜製備方式,基於摩擦生電原理而誕生的摩擦發電機具有製備簡單、高能源轉化率等優勢,能夠有效地將環境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 科學家利用多孔矽酮打造出能呼吸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
    可以戴在皮膚上的生物傳感器有望帶來一些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因為它有可能以一種非侵入性的方式監測佩戴者的日常健康乃至血糖或壓力水平。來自賓漢姆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突破性進展,他們使生物傳感器佩戴起來更舒適並產生更加清晰的信號,另外,它還採用了一種新型多孔矽酮,這種矽酮可以蒸發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