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資訊理論綱要
1.1信息和信息量與信息編碼
信息是個無量綱的純數,信息本身不可定義。
信息量(包含信息的多少)可以定義,信息量的本質是編碼長度,用最小的編碼長度,表達一個確定的狀態。
信息的起源必須是真隨機。
沒有真隨機,信息=0。
偽隨機信息=0。
作弊的遊戲,在構造信息系統層次的時候,會剔除偽隨機影響,真隨機部分仍然是遊戲。
信息表達的唯一方法,就是編碼。
1.2信息整體性、主觀性和相對性
信息編碼必須完整,也就是信息具有整體性和完備性(完整性)。
任何一個局部的編碼,本質上都是另一種狀態,而不是原始狀態。也就是說,信息編碼的局部,本質上是另一種信息,而不是原始信息,差一點都不行。
整體包含部分,對信息表達而言,本質上是無效的。
搞無損壓縮的人都明白這個整體性,信息的本體(除掉冗餘後的信息)差1bit都不行。
近似的由來,是由主觀產生的。
主觀選取一部分關心的信息,捨去一部分不關心的信息,產生了近似。
搞過有損壓縮的人都知道,有損壓縮的評價必須是主觀,沒有主觀標準,有損壓縮毫無疑義。
近似的概念,產生了整體包含局部的假象,產生了可比性,產生了序,產生了大小,產生了方向,時空的可比性和方向,和主觀密不可分。
不可盲目的把可比性、大小、序、方向,當成一種純客觀的存在。
一種假象,級數的收斂是完全客觀的實在。無理數最本質的表達,就是一個狀態,這個狀態的本質的編碼,是具有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的。
π≈3.1415926….,無論多長都不真實,π的編碼完全可以按反序的形式表達,…629514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劃分,是人為的,不是純客觀實在。
近似編碼,和體系有關(壓縮算法),長碼和短碼是相對的,採用不同的體制(壓縮算法),長碼和短碼可以互換,無理數和有理數,本質上是等同的,可以互換。
1.3信息同一性原理
無差別的信息,就是一個信息。
推論:世界只有一個電子。所謂多個電子,是環境不同,不是電子不同,電子只有一個。環境不同,根據信息的編碼的整體性和相對性,構造出多個電子。多個電子的概念,預設隱含單一個環境的概念,和單個電子,多個環境的概念,完全等價。
1.4無限的構造與連續統
無限是被構造出來的,構造必須包含層次。
無限無邊界集合,可以和無限有邊界集合等價。
無邊界無限平鋪的集合,與有限有邊界無限層次集合(就是無限多個集合的集合)等價。
層次本身可以看作一個獨立的維度。
連續是被構造出來的,與離散無限層次等價。
無理數的構造,就是無限層次的連分數。
1.5信息系統的編碼等效性與信息系統的層次
採用有限有邊界無限層次集合的方法,對信息系統的分析是有效的。
事實上,這是唯一可行的數學方法,只不過是人們對數學的真實含義的理解有偏差,連續性模型,不可避免走向機械論。
對信息系統的認識,離不開主觀,主觀必須提供層次化的構造方法,也就是近似的體制。
從無限的構造的形成上看,純客觀的本源不可說,也不必說。一種學說和另外一種相反學說,是等價的,沒有誰更真實。
真正真實的不是學說本身,是等價方案,找到一種等價方案,這種等價的變換,是普遍有效的。
信息編碼的等效性是最根本的等效性。
電子未必真實,電子僅僅是一種編碼方案的一個表達,編碼方案的等效性才是普適的。
信息系統的層次構造,是以真隨機為標準。
一個現實的信息系統,必須建立在真隨機基礎上,由於真隨機的出現,這個信息系統運行與其載體是無關的。
有限真隨機系統,可以構造出無限層次的複雜系統。也就是說,宇宙的本源,可以是一個電子在亂蹦達。
靜態無限集合的層次構造,並不能反映真實的信息系統的層次結構,也就是說,信息系統的真正的層次,不是無理數的連分數。
導數是一種準層次,是對有邊界可數集合的近似構造。
導數可以構造可以構造一系列偽規律。
1.6不變量
根據同一性原理,信息系統局部是存在不變量的。
電子只有一個,只要還存在電子,電子就沒變,因為電子的局部時間不存在。
這裡先引入了局部時間概念,時間的起源以後再講。
電子是一個局部編碼,局部編碼的不變性,在任何一種編碼體制中都是必然的。
數學的本質,就是不變量分析,是一種化動為靜的方法,這是唯一的認知的方法。
數學的局限,就在於不能構造真隨機的本體,只能從相空間認識真隨機。
1.7真規律和偽規律
真隨機的本體是無規律的,有規律就麻煩大了,宇宙沒法存在。
真理存在了,宇宙沒法存在。
真隨機的相空間的規律,就是白噪聲的規律,功率譜密度為一個常數。
白噪聲的實函數不可表達。這是數學的極限。
偽隨機數學方法,最本質的方法是離散的編碼方法,所謂的目前的客觀規律都是偽隨機函數的體現,根本上全部都是偽規律,是對現實信息系統中,局部的不變量的分析。
現實世界中不變量的分析,是主客觀的混合體,是主觀根據主觀依附的信息系統,選取的一種編碼體制,對客觀的考察。
偽規律不存在極限概念,無限逼近一個客觀真理的近似真理的說法,是荒謬的。
任何一個說事兒的真理,都離不開時空的邊界,此時此刻此地,能複製麼?複製不了,就別說真理了。
信息編碼的整體性,也禁止出現這樣的極限,差之分毫,失之千裡,是絕對的。
螺旋式的尾隨,或者震蕩式的逼近,都不是在尾隨和逼近真理,而是在構造真理,尾隨和逼近的只是一個虛擬像,這個虛擬的像,是被人不斷地人為構造出來的。
虛擬的像不是本質的,本質規律只有等價變換的規律。
全部號稱是客觀的科學,從信息編碼的整體性上看,都是偽隨機的科學,就是偽科學。
真理只有一個,就是信息編碼體制等價變換的規律,這個規律是本質的,在各個信息系統層面,都將獨立表達。
信息系統的層次,是不可穿越的,沒有任何一個偽隨機規律,可以穿越真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