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個宏量子:信息、信息量與信息編碼以及信息同一性原理

2020-10-06 唯資訊理論


1唯資訊理論綱要
1.1信息和信息量與信息編碼

信息是個無量綱的純數,信息本身不可定義。

信息量(包含信息的多少)可以定義,信息量的本質是編碼長度,用最小的編碼長度,表達一個確定的狀態。

信息的起源必須是真隨機。

沒有真隨機,信息=0。

偽隨機信息=0。

作弊的遊戲,在構造信息系統層次的時候,會剔除偽隨機影響,真隨機部分仍然是遊戲。

信息表達的唯一方法,就是編碼。


1.2信息整體性、主觀性和相對性

信息編碼必須完整,也就是信息具有整體性和完備性(完整性)。

任何一個局部的編碼,本質上都是另一種狀態,而不是原始狀態。也就是說,信息編碼的局部,本質上是另一種信息,而不是原始信息,差一點都不行。

整體包含部分,對信息表達而言,本質上是無效的。

搞無損壓縮的人都明白這個整體性,信息的本體(除掉冗餘後的信息)差1bit都不行。

近似的由來,是由主觀產生的。

主觀選取一部分關心的信息,捨去一部分不關心的信息,產生了近似。

搞過有損壓縮的人都知道,有損壓縮的評價必須是主觀,沒有主觀標準,有損壓縮毫無疑義。

近似的概念,產生了整體包含局部的假象,產生了可比性,產生了序,產生了大小,產生了方向,時空的可比性和方向,和主觀密不可分。

不可盲目的把可比性、大小、序、方向,當成一種純客觀的存在。

一種假象,級數的收斂是完全客觀的實在。無理數最本質的表達,就是一個狀態,這個狀態的本質的編碼,是具有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的。

π≈3.1415926….,無論多長都不真實,π的編碼完全可以按反序的形式表達,…629514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劃分,是人為的,不是純客觀實在。

近似編碼,和體系有關(壓縮算法),長碼和短碼是相對的,採用不同的體制(壓縮算法),長碼和短碼可以互換,無理數和有理數,本質上是等同的,可以互換。


1.3信息同一性原理

無差別的信息,就是一個信息。

推論:世界只有一個電子。所謂多個電子,是環境不同,不是電子不同,電子只有一個。環境不同,根據信息的編碼的整體性和相對性,構造出多個電子。多個電子的概念,預設隱含單一個環境的概念,和單個電子,多個環境的概念,完全等價。

1.4無限的構造與連續統

無限是被構造出來的,構造必須包含層次。

無限無邊界集合,可以和無限有邊界集合等價。

無邊界無限平鋪的集合,與有限有邊界無限層次集合(就是無限多個集合的集合)等價。

層次本身可以看作一個獨立的維度。

連續是被構造出來的,與離散無限層次等價。

無理數的構造,就是無限層次的連分數。

1.5信息系統的編碼等效性與信息系統的層次

採用有限有邊界無限層次集合的方法,對信息系統的分析是有效的。

事實上,這是唯一可行的數學方法,只不過是人們對數學的真實含義的理解有偏差,連續性模型,不可避免走向機械論。

對信息系統的認識,離不開主觀,主觀必須提供層次化的構造方法,也就是近似的體制。

從無限的構造的形成上看,純客觀的本源不可說,也不必說。一種學說和另外一種相反學說,是等價的,沒有誰更真實。

真正真實的不是學說本身,是等價方案,找到一種等價方案,這種等價的變換,是普遍有效的。

信息編碼的等效性是最根本的等效性。

電子未必真實,電子僅僅是一種編碼方案的一個表達,編碼方案的等效性才是普適的。

信息系統的層次構造,是以真隨機為標準。

一個現實的信息系統,必須建立在真隨機基礎上,由於真隨機的出現,這個信息系統運行與其載體是無關的。

有限真隨機系統,可以構造出無限層次的複雜系統。也就是說,宇宙的本源,可以是一個電子在亂蹦達。

靜態無限集合的層次構造,並不能反映真實的信息系統的層次結構,也就是說,信息系統的真正的層次,不是無理數的連分數。

導數是一種準層次,是對有邊界可數集合的近似構造。

導數可以構造可以構造一系列偽規律。


1.6不變量

根據同一性原理,信息系統局部是存在不變量的。

電子只有一個,只要還存在電子,電子就沒變,因為電子的局部時間不存在。

這裡先引入了局部時間概念,時間的起源以後再講。

電子是一個局部編碼,局部編碼的不變性,在任何一種編碼體制中都是必然的。

數學的本質,就是不變量分析,是一種化動為靜的方法,這是唯一的認知的方法。

數學的局限,就在於不能構造真隨機的本體,只能從相空間認識真隨機。

1.7真規律和偽規律

真隨機的本體是無規律的,有規律就麻煩大了,宇宙沒法存在。

真理存在了,宇宙沒法存在。

真隨機的相空間的規律,就是白噪聲的規律,功率譜密度為一個常數。

白噪聲的實函數不可表達。這是數學的極限。

偽隨機數學方法,最本質的方法是離散的編碼方法,所謂的目前的客觀規律都是偽隨機函數的體現,根本上全部都是偽規律,是對現實信息系統中,局部的不變量的分析。

現實世界中不變量的分析,是主客觀的混合體,是主觀根據主觀依附的信息系統,選取的一種編碼體制,對客觀的考察。

偽規律不存在極限概念,無限逼近一個客觀真理的近似真理的說法,是荒謬的。

任何一個說事兒的真理,都離不開時空的邊界,此時此刻此地,能複製麼?複製不了,就別說真理了。

信息編碼的整體性,也禁止出現這樣的極限,差之分毫,失之千裡,是絕對的。

螺旋式的尾隨,或者震蕩式的逼近,都不是在尾隨和逼近真理,而是在構造真理,尾隨和逼近的只是一個虛擬像,這個虛擬的像,是被人不斷地人為構造出來的。

虛擬的像不是本質的,本質規律只有等價變換的規律。

全部號稱是客觀的科學,從信息編碼的整體性上看,都是偽隨機的科學,就是偽科學。

真理只有一個,就是信息編碼體制等價變換的規律,這個規律是本質的,在各個信息系統層面,都將獨立表達。

信息系統的層次,是不可穿越的,沒有任何一個偽隨機規律,可以穿越真隨機。

相關焦點

  • 宇宙是個宏量子:統一量綱和相對論
    信息比量子還基本的,量子是信息單位的基本表達。我是一堆細菌?我不是,我是個宏量子。量子化的現象,絕不是只有微觀才有,信息無論到哪兒,一旦明確的表達,不可能似是而非,不存在半個信息。編碼的體制可以轉換,長碼和短碼可以互換,我到底是什麼?很簡單,自我為中心,把把自己編碼成最短的碼,一個字,我,我是個宏量子,一堆細菌,根本不是我,我就是我。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於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IBM公司的計算機科學家蘭道爾通過對經典電子計算機理論的實驗研究,總結得出了蘭道爾原理:1經典比特的信息刪除需要耗散2.75×10^—21次方的焦耳能量!從而證明了經典電子計算機運算的上限速度受限於電子計算機的晶片散熱速度!這說明經典信息的麥克斯韋妖永動機不存在!任何經典信息的耗散都是以電子計算機或者經典物體能量的耗散為代價的。
  •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20多年來馬客思考2043一直試圖想搞清楚「信息本質、量子本質、運動本質、時空本質、物質本質、能量本質、生命本質、意識本質、靈魂本質、實體本質、現象本質、現實實在本質、虛擬實在本質、數字本質、科幻本質、超驗本質、技術本質和哲學科學本質」等基本範疇和「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識起源、黑洞信息悖論、量子糾纏現象和超光速現象」等基本問題。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開啟了第三次量子革命
    在某種條件下黑洞的物質基元、量子比特會衰變成我們目前未知的新物質成分從而使量子么正性從總機率和1化為0!也就是說量子比特不會是宇宙中最小的、最終極的量子信息單元。量子比特會毀滅,量子么正性會歸0,量子信息單元會化無,黑洞信息會照樣丟失,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也會照樣成立。
  • 量子信息的基礎
    概念:量子信息是以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為基礎,把量子系統「狀態」所帶有的物理信息,進行計算、編碼和信息傳輸的全新信息方式量子信息最常見的單位是為量子比特(qubit)——也就是一個只有兩個狀態的量子系統。然而不同於古典數字狀態(其為離散),一個二狀態量子系統實際上可以在任何時間為兩個狀態的疊加態,這兩狀態也可以是本徵態。分類:量子通信美國在2005年建成了DARPA量子網絡,連接美國BBN公司、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3個節點。中國在2008年研製了20km級的3方量子電話網絡。
  • 量子信息技術就是利用某種具有特定價值的量子信息完成量子通信
    量子信息技術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的交叉科學,可以說是一門未來將會非常重要的學科。核心是利用量子效應對自然和人類進行無限程度的量子通信和計算。簡單來說量子信息技術就是利用某種具有特定價值的量子信息完成量子通信,智能化,監控等一系列量子化服務。
  • 第三次量子革命:信息與能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的重要發現
    同樣,今天的人們盛讚「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所發現的最最偉大的新守恆定律!這個評價一點也不過分,因為這個新的守恆定律為量子信息技術的突破性應用打開了「科學認知革命的觀念枷鎖」一一一「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更不是東西。」《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和信息量子熱力學》理論認為:宇宙中物質的「質量、能量和信息量」三者之間存在某種熱功當量關係及熱信當量關係。
  • 《上帝有時擲骰子:信息量子熱力學三定律的發現》
    《信息量子熱力學三定律》理論認為:新版熱力學第一定律是21世紀量子時代人類社會乃至宇宙中最最普適的第一定律。這時新版熱力學第一定律又叫信息量子熱力學第一定律或者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經典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升級為信息量子熱力學第二定律或者熵增熵減轉化互補定律。
  • 全息宇宙中的信息
    通過研究黑洞的神秘特性,物理學家已經推斷出空間區域或物質和能量的數量可以容納多少信息的絕對限制。相關結果表明,我們認為具有三個空間維度的宇宙可能會被寫在二維表面上,就像全息圖一樣。我們每天對世界的三維認知既可能是一種深刻的幻覺,也可能只是觀察現實的兩種替代方式之一。一粒沙子可能不會包含我們的世界,但平面屏幕可能會。
  • 物理學家如何開啟量子信息學?
    顧名思義,Information is that which informs(信息是被告知的東西)。 信息是訊息(message)的內容,是對我們在獲得該訊息之前對它的無知程度的度量,是對不確定性的降低。當我們對於某件事的不確定性越大,就需要越多的信息來消除這個不確定性。 信息的一個性質是,它可以編碼成各種形式。
  • 信息爆炸的時代,有限的大腦,基於第一性原理才能最有效學習
    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人類生存形勢的進一步惡化,以及每分每秒都在指數級增長的信息量,我們的分工體系,將繼續細分下去,形成一個緻密的分工合作社會。今天展露頭角的人工智慧,就是人類大腦算法體系的延伸,因此,要能較好的適應未來社會,或者說在未來保持較強的競爭力,那麼,就是基於大腦算法體系的打造。
  • 《自由毀滅和自由落體: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思想實驗的論證》
    如果基於這樣的判定,那麼牛頓力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便是目前人類公認的並經過千百萬次實踐檢驗了的最偉大的最成功的三大物理學科學理論!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認為21世紀中期一定會有新的物理學理論在舊的三大物理學理論的基礎上孕育出來!這就是「信息量子熱力學理論」。它既繼承包容了舊物理學理論,又批判創新了舊物理學理論。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信息量子的序動量與熱輻射的熵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嗎?》
    馬客思考2043說「世界最可理解的是世界有更多不可理解性,量子力學只是世界無窮多不可理解性中的無窮小量的冰山一角!不可理解性是世界的本質,可理解性反而是世界可忽略不計的有限特例而已!」!我們在深入研究黑洞信息悖論問題時發現:物體毀滅,物質不滅。信息丟失,熱熵增加。能量守恆,序動量減少,熵能量增加。
  • 為什麼量子糾纏無法傳遞信息
    信息的最小單位是比特,需要兩個系統狀態。傳輸信息必須傳輸明確定義的至少兩個狀態中的一個。所謂的糾纏中的兩個粒子是一個量子波函數,對一個量子波函數只能做一次測量,再測量是測量後坍縮的狀態,不是原來的狀態。所以你從糾纏態中只能得到一個狀態,雖然這個狀態本身可以有很多可能性。一個狀態沒有信息。本來就沒有信息,如何傳輸?
  • 信息維度與互動設計原理
    摘要:目的 探討信息通訊技術支持下,信息維度與互動設計的關係,研究通用性的互動設計原理與方法。方法 採用文獻調查法、大數據分析法和用戶參與式設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信息所構成的    11 個基本的信息維度,在全息的量子奇點中映射對應不同的互動設計類型與互動設計方法。
  • 信息價值最大化:香農《資訊理論》的生活意義
    信息量。你可以獲得的東西,一個對你來說新的東西。一段信息所包含的信息量不僅僅由信息的長短來決定,還決定於這信息克服了多少不確定性。克服的不確定性越大說明得到的信息越有價值。香農的《資訊理論》信息熵熵——物理上表示一個系統混亂的程度,物體越不穩定,熵越值大。
  • 信息傳遞的終極限制:「宇宙帶寬」在理論上可倍增
    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信息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是有極限的,就像宇宙中其他物體的移動速度有極限一樣。這是一條定律。然而,一個量子物理學家團隊找到了使這一極限倍增的方法。
  • 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被解決了,這是真的嗎
    這就是為什麼黑洞信息悖論是如此令人困惑的原因。如果您將充滿信息的東西放到黑洞中,則黑洞將獲得進入其中的所有質量、能量、電荷和角動量。但是信息怎麼辦? 原則上,它可以被拉伸並在黑洞的表面上進行編碼:我們可以定義黑洞的熵,以使其表面積為每個信息量駐留的位置。
  • 量子信息科學基礎量子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
    量子信息技術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相結合而開發的一門綜合應用學科。「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相結合的結果」這一理念是在90年代末才逐漸實現的。「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相結合的結果」,意味著量子信息技術始終秉承著發展量子力學的目標,以及擴展其它科學技術的重要使命。
  • 科普篇:一文看懂量子力學,量子信息,量子科技
    你打開一個電器,導電性是由量子力學解釋的,電源、晶片、存儲器、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基於量子力學的。走進一個房間,鋼鐵、水泥、玻璃、塑料、纖維、橡膠的性質是由量子力學決定的。登上飛機、輪船、汽車,燃料的燃燒過程是由量子力學決定的。研製新的化學工藝、新材料、新藥,都離不開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