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顆直徑36米的小行星將造訪地球,NASA:鎖定9月8日
最近這段時間,地球的近地軌道十分「熱鬧」,小行星是一顆接一顆,而且有些體積非常巨大。NASA證實,一顆直徑162米的小行星在今天以40馬赫的速度快速飛過地球,這顆小行星剛走,又一顆太空巖石即將到來,美國宇航局正密切關注下周將掠過地球的小行星,那麼它會撞擊地球嗎?
-
一顆近地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約14.4萬公裡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近地小行星2020 FL2於北京時間2020年3月23日凌晨04時38分24秒在0.38地月距離(約14.4萬公裡)飛掠地球。2020 FL2的絕對星等為26.3等,大小約20米左右,是目前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尺寸最小的近地小行星。其與地球的軌道交會距離是0.00095AU(約14.25萬公裡),也是目前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與地球軌道距離最近的近地小行星。
-
紫臺「捉」到一顆近地小行星,下周飛掠地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聽說有顆小行星正奔著地球飛來?沒錯。11月1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一顆名為2020 VA1的近地小行星正在向地球靠近。據預測,這顆小行星將於11月20日飛掠地球,屆時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448萬公裡。
-
3月22日,兩個小行星將先後飛掠地球,最快速度12.92公裡每秒
根據科學家對兩顆小行星的追蹤情況,在2020年3月22日最先飛掠我們地球的小行星是「2020 DP4」。從名字來看,這顆小行星是2020年發現的,其直徑大約為25米至55米,大約相當於2個籃球場的大小。當前它的飛行速度達到8.1公裡每秒,這個速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可能是比較快,因為我們想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最低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每秒。
-
小行星2006 QV89將於9月9日飛掠地球 撞擊概率極低
美國宇航局和歐空局等航天機構每天都會跟蹤大量的近地天體,如果未來近地天體最終與地球發生碰撞,可能對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這些「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多數情況下會以安全距離飛掠地球。而將於今年9月9日飛掠地球的小行星也是如此。
-
美國航天局發現:一顆直徑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雖然地球運行穩定,處於相對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當中,但是時不時也會有一些小行星飛掠或靠近地球,給地球帶來未知的危險。據俄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某下屬機構網站發布消息稱,一顆直徑在約為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
直徑300米小行星攜帶衛星今晨近距離掠地
這個小天體編號為2004 BL86,於1月26日國際標準時間04:20(北京時間1月27日00:20)從地球附近飛過,最近時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相當於地-月距離的3.1倍(約120萬公裡)——在這樣的距離上是完全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的。
-
9月14日,又有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直徑120米
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的那一顆直徑10公裡的太空巖石終結了恐龍數億年的統治,雖然至今為止地球沒有再遭受如此巨大的撞擊,但是小行星的威脅始終提醒著人類,一定要密切關注地球近附近的不速之客,得益於先進的科技,人類可以很精確地追蹤潛在危險小行星,而且是提前數年,而現在,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專家正在密切關注一塊即將掠過地球的太空巖石
-
一顆近地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預計在20日飛掠地球
【一顆近地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預計在20日飛掠地球】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天文臺最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
我國又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與地球軌道距離最近
我國又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與地球軌道距離最近原標題:我國又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系2月下旬以來發現的第三顆新華社南京3月30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預警網和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又發布一顆由該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率先觀測到的近地小行星
-
美宇航局警告:一顆直徑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逼近地球
自從科學家發現,小行星撞擊是導致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元兇後,每一顆划過天際的小行星,就都充滿了危險。如果一顆直徑超過50米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的某個大城市,那將會造成毀天滅地的災難,況且宇宙中直徑幾百米上千米的小行星不計其數。
-
太近了!NASA警報拉響:1月23日,一顆直徑14米的巖石將擦肩而過
最近這段時間,地球的上空可謂十分「熱鬧」,近地小行星接踵而至。NASA透露,一顆小行星正以每小時4萬公裡的速度在太空中高速飛行,將在24小時內接近地球。這顆被美國宇航局命名為2020 BB1的小行星正以大約11.37公裡/秒的速度逼近地球,按照這個速度,小行星BB1將於格林尼治時間1月23日上午8點36分(北京時間16點36分)到達我們的地球附近,那麼我們對它了解多少呢?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將這顆小行星的到來稱為「地球近距離接觸」,小行星BB1是所謂的近地天體,意思是它圍繞太陽的軌道接近地球。
-
美宇航局警告:一顆直徑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逼近地球
自從科學家發現,小行星撞擊是導致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元兇後,每一顆划過天際的小行星,就都充滿了危險。
-
一顆近地小行星正快速接近地球,11月20日距離我們最近
該小行星為一個阿波羅型的近地小行星,目前正在接近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11月20日飛掠地球。這是該臺發現的第25顆近地小行星,同時也是我國發現的第30顆近地小行星。 這顆近地小行星於2020年11月6日20時57分03秒被捕獲到,它當時的視星等僅僅為19.9等,肉眼是完全無法看到的。
-
8月10日,直徑100米的小行星將掠過地球,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
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km的小行星徑直撞向了地球,造成的災難是統治了將近1億7000萬年的恐龍滅絕。恐龍雖體型巨大,但是智慧明顯不足,作為文明程度更高的人類,為了自身的安全,自然對地球附近的不明物體保持警惕。
-
我國又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預警網和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又發布一顆由該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率先觀測到的近地小行星:2020 FL2。這顆小行星於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4時38分24秒飛掠地球,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14.4萬公裡。這是2月下旬以來,我國發現的第三顆近地小行星。
-
時隔三年「骷髏頭」小行星將再次飛掠地球 這也太巧了吧
2015年,一顆命名為2015 TB145的小行星,在距離30萬英裡的地方飛掠地球,這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1.3倍。這顆小行星體積不小,直徑的在950到2100英尺之間,這個尺寸介於克萊斯勒大廈和上海中心大廈高度之間。
-
這些飛掠地球的小行星,究竟離我們有多近?
2020FL2:我國最先發現的最小、最近小行星北京時間2020年3月19日23時31分46秒,在2020 FL2小行星飛掠地球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最先監測到該目標,並將數據共享給國際小行星中心,尋求後隨觀測。這顆近地小行星的直徑大小約20米,是目前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尺寸最小的近地小行星。
-
4年前的今天,一顆頭骨狀死亡彗星近距離飛掠地球,直徑600米
【ALENG 自媒體】10月3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在所有這些奇特的禮物當中,4年前的那份萬聖節禮物,可能是最讓人感到驚喜的:2015年10月31日,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頭骨狀的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其最近時,距離地球僅有48萬公裡。
-
4月29日,一個直徑4公裡小行星將飛掠地球,時速30000公裡
【ALENG 自媒體】3月10日午間自媒體專稿,2020年開年就不平凡,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糟糕形勢下,天外來客對這個藍色星球也似乎發生了異常的興趣,根據天文學家的預測,一個直徑超過4公裡的「末日」小行星,即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近距離飛掠地球,其最近時,該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