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的行星真實存在!距離地球僅4光年,傾角與地球相似

2020-11-29 川陀太空

目前,隨著深空觀測的發展,人類已經找到並確認了4093顆的系外行星(目前還有4727顆系外行星候選者)。隨著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被發現,人類對這些系外行星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同時也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些系外行星是否真的會有生命的存在。根據天體物理學家的觀測,在半人馬座比鄰星附近可能有一個具有潛在可居住性的行星,但對於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天體物理學家還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在美國宇航局資助了喬治亞理工學院(GIT)的一項研究之後,他們發現在雙星系統中,其中一個恆星的可居住性會優於另一個恆星。

在宇宙中,很少有像太陽系一樣有多個行星系統的恆星,但像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這樣的雙星系統卻是很普遍的。它由半人馬座阿爾法A和半人馬座阿爾法B組成,阿爾法A是比太陽還大的G型黃色恆星,而阿爾法B是一個離太陽較近的K型橙色恆星。2012年時,天文學家誤以為找到了一個圍繞半人馬座阿爾法B運行的系外行星,但2015年的數據顯示,這個系外行星並不存在。雖然2013年時可能發生過行星過境,但因為距離過近,也並不具備存在生命的條件。

為了研究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周圍到底有沒有可居住的行星,天文學家用地球模型創建了一個雙星系統。這個模型包含了地球的傾斜度是如何隨著火星傾斜度的變化而變化,儘管傾斜度相差不大,分別為23.4°和25.19°。但是相對於地球傾斜度較穩定而言,火星傾斜度的大幅度變化導致了氣候的劇烈改變。地球傾斜度的改變會引發地球的冰川期和冰川間期,但它在41000年的時間裡,傾斜度從22.1°擴大到24.5°,這個改變的過程是相當緩慢的,所以所有生命形式都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它帶來的改變。而火星的傾斜度可以在200萬年內完成一次從10°到60°:當火星傾斜度為10°時,火星兩極的大氣遇冷凝結,水蒸氣、二氧化碳在固化後使冰膨脹;當火星傾斜度為60°時,赤道周圍會有冰帶的出現,防止溫度過高,在夏季的正午,其地表溫度可以高達35℃。

如果沒有月球的引力作用,那麼地球和水星、金星等行星之間的相互引力會使地球的傾斜度改變60°,這會讓地球有著和火星相似的氣候環境,並對大氣層造成損失。

在這個模型之中,A是代表半人馬座阿爾法A的軌道行星,B代表處於可居住帶的類地球行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但數據結果顯示,A的表現優於B,這也就是說半人馬座阿爾法B可能不具有可居住性。半人馬座阿爾法A和阿爾法B在軌道運行時的距離,就像是天王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非常相近。阿爾法A運行的軌道是高度橢圓軌道,這也就導致它在運行時會接近阿爾法B,並對它產生重力幹擾,使得阿爾法B具有很大的傾斜度變化。

而且來自月球的引力也無法對系外地球的行星產生好的影響。系外行星本身傾斜度的變化使得氣候具有不穩定性,而氣候的周期由軌道延伸程度所決定,和地球每十萬年經歷一次冰川期不同,它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比如說100萬年一次,並可以持續很久。在宇宙中,像太陽系這樣擁有多個行星系統的單星很少見,但雙星系統的數量大概佔據了一半。研究人員發現,近乎九成的類地球系外行星擁有和地球相似的傾斜度(23.4°)。而在雙星系統中,由於恆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所以第二個恆星受到的地球影響比較少,傾斜度的變化也是小的,這反而更有利於植物適應傾斜度的變化。

但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情況與這不同,所以,對於那些為了尋找生命的任務(突破攝星計劃)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壞消息。但慶幸的是,該研究顯示那些有著正確軌道力學的行星,可能真的會有生命的存在。行星軌道和自轉需要在雙星軌道周邊進行旋動,研究人員在其他具有恆星質量的雙星系統周圍也做了模擬測試,發現雙星系統還是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雖然研究人員已經可以確認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及比鄰星,都沒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在宇宙中,還有一半恆星可能會存在生命,這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在未來,人類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尋找外星生命。

相關焦點

  •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隨著《流浪地球》的上映,劉慈欣為世人所熟知,他的宇宙世界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尤其是小說《三體》,使人們了解了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知道了三體世界是怎樣的。事實上,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外,真實的宇宙中還有三體世界。三體恆星距地球23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倍。
  • 距離僅22光年,「超級地球」格利澤677cc會是「三體」的星球嗎?
    它講述的是在地球未來的時候,遠在太陽系之外的「三體文明」由於自身的星系變得不再適合居住,在急需要尋找到下一個可以生存的星球的時候,碰巧一個絕望之下的人類科學家將太陽系的位置透露出去,由此引發的「三體文明」地球文明之間的一場關於文明之間生存的爭鬥。
  • 又一顆超級地球出現,科學家發現三體新家園,距離地球僅4光年
    綜上,我們不難知道,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間存在較大差距,人類還需持續努力約千年才可能追上。雖然三體人這一群體目前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它們並未出現在現實生活裡,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三體迷對它的濃厚興趣。根據故事設定,三體人的故鄉的半人馬座α星內,於是,許多三體迷便饒有興趣地開始在半人馬座α系統中找尋三體人的家園。
  • 僅6光年!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身就有「超級地球」
    我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將近4000顆系外行星,包括不少和地球類似的「超級地球」或者「第二地球」,但都在幾百幾千光年之外,很長的時間內都遙不可及。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4.2光年,是個三星系統,而再往外6光年處的「巴納德星」,則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以天文學家巴納德的名字命名。
  • 一光年能有多遠?可能適宜居住的行星距離地球僅4光年
    銀河系浩浩蕩蕩直徑16萬光年,我們的太陽系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存在,與太陽同等級的恆星至少有數千億顆。除了星系以外,宇宙中還充斥這大量的星雲,星際塵埃,類星體與黑洞,我們人類想要在其中遨遊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到底該如何下手,我們才能打開星際移民的第一步呢?
  • 距離地球8.6光年的天狼星系統中,有可能存在宜居行星嗎?
    非洲多貢人還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那就是它們來源於天狼星中的一個行星上,這無疑增加了天狼星的神秘色彩。那麼,天狼星這個恆星系統中到底有沒有可能存在宜居行星呢?宜居行星的基本條件隨著100多年來天文觀測和深空探測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對於太陽系內包括地外星系的探索領域也逐漸拓寬,很多距離地球較近的其它恆星系統逐漸映入了人們的眼帘,比如距離地球4.2光年的比鄰星、距離地球4.3光年的半人馬座南門二a星、距離地球6光年的巴納德星、距離地球8.6光年的天狼星等等,由於距離較近,科學家們應用天文望遠鏡比較容易能夠觀測到這些恆星系統中的天體基本運行情況
  • 天文學家發現了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類似地球的行星
    迄今為止,在發現並確認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巖石行星-而且大多數都在地球幾千光年以內。因此,宣布新的系外巖石行星總是令人興奮的。它屬於系外巖石行星的更小子集,它們與恆星的距離像地球一樣。距離我們大約24,722.65光年-這可能使其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銀河系系外行星。
  • 研究人員發現有水存在的星球 距離地球僅40光年
    西媒稱,西班牙研究人員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地方發現一個有水存在的星球。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三年前,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名為LHS 1140的小恆星的「宜居帶」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
  • 天文學家發現「三體」星系,就在銀河系內,距離地球22.5光年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內發現了一個存在三個太陽的行星系統,找到了傳說中的「三體」星系。LTT 1445Ab,一個比地球大一點的巖石星球,距離地球22.5光年的,它繞著一個三星系統中最大的恆星公轉。系統中的恆星都是紅矮星,比我們的太陽小,而且溫度也更低。這顆行星離它的恆星很近,拿太陽系來對比,二者距離只有太陽和水星距離的十分之一。
  •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這本科幻小說,人們了解到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知道三體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的宇宙中一樣存在三體世界,這個三體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更是地球的8倍,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呢?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的世界
    要知道太陽系只不過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恆星系中的一員,而不同的恆星系都會有行星的存在,其中就有可能存在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雖然我們不知道外星生命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需要什麼樣的星球環境,但是我們以地球為模板,凡是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所有,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搜尋系外行星的時候,重點還是那些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凍的世界
    科學家在對太陽系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不斷進步搜尋的同時,也將重點目標放在了太陽系之外更廣闊的星際空間中。要知道太陽系只不過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恆星系中的一員,而不同的恆星系都會有行星的存在,其中就有可能存在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
  • 距離地球600光年,這顆星球與地球相似,其上是否存在生命?
    不過,科學家們卻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與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並且推測它們上面或許存在著生命。舉個例子,距離地球600光年之外的「克卜勒-22b」,便是其中之一。2011年12月的時候,NASA方面公布了第一顆處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便是「克卜勒-22b」,它與地球一樣,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在進行運轉,也是科學家們所發現的54顆處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中 ,與地球最為相似的一顆。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這意味著生命,將可能在這裡孕育而出,該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小的紅矮星運行,系統內已發現的三顆行星,從內到外分別是TOI700b,地球大小,可能是巖石行星的TOI700c,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 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天文學家:4光年外的「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劉慈欣笑而不語
    如果你看過劉慈欣的《三體》,那麼你一定會知道書中有一個超級強大的智慧外星文明——三體人,他們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他們的恆星系統,由三顆恆星組成,雖然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但是它仍然是最接近太陽的恆星系。那麼,拋開小說裡的內容不談,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討論一下!
  • 科學家發現新超級類地行星 距離地球僅11光年
    據外媒報導,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他們在紅矮星Gliese 887附近發現了兩顆「超級地球」(超級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11光年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並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而新發現的兩個系外行星分別被命名為Gliese 887b和Gliese 887c。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桑德拉·薩弗斯(Sandra Saffers)表示,新發現的行星將會為研究系外生命提供更多幫助。
  • 現實中的「三體」世界被發現,還不止一個,三體人是否真實存在?
    三體是由三顆質量相近的恆星組成的星系,它們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小說中描述的外星人,三體系統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系統中。小說中的多星並行使三體人遭受了許多生存危機,經歷了許多次毀滅與重生。這和地球上一個太陽的穩定環境相比,算不了什麼。
  • 「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距地4光年,各項指標比太陽系還要好
    或者說,宇宙中誇張的距離尺度就像一條不可逾越的天然護城河,阻斷了文明之間的交流。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技術還無法克服如此誇張的距離。事實上,主流科學界確實認為距離是一切的障礙,例如,宇宙中離太陽系最近的行星,離我們大約4光年遠。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比鄰星和半人馬座α雙星共同組成了一個三星系統,這就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星的原型。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克卜勒452b據悉,克卜勒452b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發現的一顆行星,其直徑是地球的1.6倍,與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83(地球相似指數,既其他行星與地球的相似度,分為在0-1之間,數值越大,相似度越高)。據科學家表示,克卜勒452b與地球非常相似,它和地球一樣,圍繞著一顆恆星在轉動,而且其表面也可能存在著大氣層和流動的水,公轉周期為385天,僅比地球的公轉數多了20天左右。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克卜勒452b似乎都是人類除地球之外最好的選擇。但是,克卜勒452b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離地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