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2020-07-29 趣味探索

地球是一個什麼樣的星球?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們一直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擁有著很多壯觀美景,波濤洶湧的大海,層山疊嶂的山峰,生機勃勃的自然界,然而因為人為因素,地球環境正在發生改變,變得讓人擔憂起來。

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曾有多名專家警告世人,環境正在變壞,地球正在告急,其中包括了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末日預言,如今的地球正在變化之中。

泥炭沼澤正在「復活」

在地球上,泥炭沼澤地約佔陸地總面積的3%,它比世界森林儲存的碳還要多,這是因為數米深的泥炭沼澤地有著寒冷,潮溼和酸性的條件,封存著大量古老植被,特別擅長鎖定碳。

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但現在隨著地球變暖的加劇,泥炭沼澤地正在「復活」中,不斷地向空氣釋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來自RNL生態系統科學家發現,在短短的三年內,所有變暖的沼澤地已經從碳蓄積者轉變成碳排放者,大量碳排放反過來促進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北極圈出現極度高溫

受全球逐步變暖影響,南極和北極冰川都出現了快速融化現象,氣象站記錄數據顯示,2020年6月,北極圈地區西伯利亞出現了30攝氏度,這是有史以來測量到的最高溫,而現在來自挪威氣象機構報導,挪威北極群島斯瓦爾巴特群島近日也出現了有史以來最高溫度。

斯瓦爾巴特群島位於挪威北部,是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島,距離北極點只有1000公裡,是世界最寒冷的地區之一,但是今天這一地區正在變熱。7月25日下午6時,斯瓦爾巴特群島出了21.7攝氏度高溫,打破了1979年的21.3攝氏度紀錄,製造了新紀錄。

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每年7月是北極地區最熱時期,斯瓦爾巴群島通常每年這個時候的氣溫通常在5至8攝氏度之間,但是一份科學報告指出,由於溫室氣體水平在增高,從1971年到2017年,年平均氣溫升高了5攝氏度左右,冬季上升幅度最大,預計在2070年至2100年之間平均溫度將升高7至10攝氏度。

值得一提的是,斯瓦爾巴群島上建有一個世界最大的「末日」種子庫,自2008年以來,種子庫一直在儲備大量糧食種子,已經有數十萬種之多,以用來應對全球糧食災難,但是如今「末日」種子庫也變得岌岌可危了,因為永久凍土在融化,存在冰水倒灌威脅。

海洋中的塑料廢料在成倍增長

曾有研究估計海洋中存在800萬噸塑料垃圾,但是現在一項新研究認為之前研究對海洋中塑料廢物數量的估計是錯誤的,應該是1100萬噸。

如果按目前趨勢繼續下去,到2040年,海洋中的塑料廢物可能會增加2900萬噸,成倍增長,每米長度海岸線塑料數量為50公斤。

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大家應該也聽說過了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已經危及到多種海洋物種,科學家已經在多個海洋動物胃內發現了塑料垃圾,不少動物因胃內存在大量無法消化塑料而被活生生餓死。

總而言之,地球環境正在變差,南北極冰川和北極永久凍土在融化,海平面在升高,如今泥炭沼澤也在排放溫室氣體。真不知道再這樣繼續下去,100年後的地球是個什麼樣子,天氣肯定比現在要熱得多,夏日高溫將變得更難以忍受。

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要知道在太陽系內,能夠讓生命更好生存和繁衍的星球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地球,如今地球環境正在破壞之中,地球已經在告急了。如果我們還沒有警醒,那麼未來的地球可能真的會變成一個高溫星球,變成一個汙濁不堪的星球,最後人類也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2018年7月,一座巨大的冰山漂到了格陵蘭島西北部伊納蘇特島(Innaarsuit Island)邊上。
  • 北極圈永久凍區的泥炭地被野火點燃,將遠古的碳釋放出來
    罪魁禍首可能是古老的泥炭地,世界之巔北極圈正在融化縮小。泥炭地是富含碳的土壤,隨著浸水的植物緩慢腐爛而積累,有時長達數千年。它們是地球上碳密度最高的生態系統;典型的北部泥炭地的碳含量大約是北方森林的十倍。泥炭燃燒時,它會將其古老的碳釋放到大氣中,並增加了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
  • 北極圈內罕見38度高溫,科學家預測:冰層消失提前了60年
    近些年來,我們的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奇怪。而其中一個重要的點便是我們的氣候變得越來越暖,在北極地區,氣候變暖的情況甚至是比其他地區還嚴重。而最近北極圈內的一個小鎮溫度竟然已經達到了三十八攝氏度,氣溫可以說是非常高,它就是俄羅斯北邊邊遠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而三十八攝氏度乃是北極圈裡面的最高溫記錄,北極圈地區的氣溫在普遍升高,北極圈內的其他地區也紛紛出現了比往年氣溫都要高的現象。
  • 北極圈內罕見38度高溫,科學家預測:冰層消失提前了60年
    近些年來,我們的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奇怪。而其中一個重要的點便是我們的氣候變得越來越暖,在北極地區,氣候變暖的情況甚至是比其他地區還嚴重。而最近北極圈內的一個小鎮溫度竟然已經達到了三十八攝氏度,氣溫可以說是非常高,它就是俄羅斯北邊邊遠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 而三十八攝氏度乃是北極圈裡面的最高溫記錄,北極圈地區的氣溫在普遍升高,北極圈內的其他地區也紛紛出現了比往年氣溫都要高的現象。
  • 最古老海冰崩裂,千年不化凍土解凍……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 北極圈高溫創記錄,挪威北極圈群島測得21.7攝氏度高溫
    但是你知道麼,在北極圈正在經歷著高溫天氣,氣溫高達38攝氏度,創下了135年來史上最高溫。38℃這個數字令人觸目驚心,畢竟在大家的印象裡,北極圈是一個滿是冰天雪地的地方。誰能想到,這個「極寒之地」,竟然會在6月就達到38℃的高溫。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巴群島氣溫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21.7攝氏度,當地每年此時氣溫通常都在5至8攝氏度之間。更誇張的是,今年西伯利亞不少地區的溫度都飆升到了30℃以上,這樣持續的高溫可以說是非常罕見。
  • 成都生物所闡釋泥炭沼澤溼地研究的「前世今生」
    由於有機物大量積累,泥炭沼澤成為一類特殊的溼地生態系統,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團隊通過分析泥炭沼澤研究的專著和文獻,初步闡釋了泥炭沼澤溼地研究的歷史沿革及泥炭沼澤溼地若干問題。
  • 比北極圈32℃高溫更恐怖的,是北極熊「正在滅絕」
    眼下,高溫天氣正在席捲全球。丹麥西蘭島一處農田去年7月時還是遍地綠色,如今已焦黃一片。10餘起森林火災燒進北極圈。可比起能躲進空調房的人類,北極圈的生物們更難熬。據英國《衛報》報導,7月3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班納克氣溫高達32℃。極端天氣正在向人類發出警告。
  • 地球氣候或大變!7月再現30度高溫,「封印」病毒可能大規模釋放
    同時高溫現象還在導致更多的海冰出現融化,從而引發整個地球的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之中。如今的北極圈已經是什麼狀態?上面我們也說了,北極圈在6月創下了罕見的高溫天氣,號稱北極圈「最寒冷的村莊」,突然飆升出來一個38度的極端性高溫,創下了北極地區的歷史紀錄。
  • 泥炭地:地球的「固碳海綿」
    四川若爾蓋高原泥炭地泥炭地,即土壤剖面發育有泥炭層的沼澤,地表土壤經常過溼或有薄層積水,其上生長大量沼澤植物,其下則有泥炭形成和積累。泥炭地的形成需要適宜的水熱條件和漫長的時間泥炭地的形成發育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只有在一定水分和熱量的配合下,在長期穩定的地質地貌、土壤表層積水或者過溼的環境中,沼澤植物殘體的堆積量大於其分解量的厭氧環境中,泥炭地才能得以良好發育,形成由有機殘體、腐殖質和礦物質3部分組成的具有不同分解程度、性質穩定的鬆軟成層有機體堆積物。
  • 全球變暖和極地放大效應讓北極圈出現罕見高溫,瑞典最高峰融化!
    趣味探索訊 隨著今年仲夏的到來,滾滾熱浪席捲著整個北半球板塊,讓亞洲、歐洲、美洲等多個國家都出現了罕見的持續高溫。西班牙,德國,葡萄牙等國家都出現高溫紅色預警,甚至有的國家出現了罕見47℃高溫。就連北極圈溫度曾一度超過32攝氏度,位於北極圈瑞典的最高峰由於冰川融化過快,失去了最高峰的稱號。
  • 北極圈真正重塑,史前病毒正在釋放,人類將不一定能應付得了
    Kongiganak是阿拉斯加的一個小鎮,由於在北極圈內,這裡的居民已經無法埋葬死者了,因為他們的土地變成了沼澤,把墳墓吸進了曾經結冰的土地裡。,這種變化正在重塑北極圈。由於水的固體形態(也就是冰)比液體形態所佔的體積要大一點,所以當它融化的時候,地面上就會就會形成巨大的坑,或者變成沼澤。這種越來越坑坑窪窪的地貌,最直接的影響是生活在那裡的人,以及其他生物,而對全球的影響,雖然似乎不怎麼明顯,但是毀滅性的打擊已經是可預見性的存在。
  • 位於青藏高原的「若爾蓋沼澤」,是我國最大的泥炭沼澤分布區
    我國最大的泥炭沼澤分布區沼澤是溼地的一種類型,沼澤是指地表及地表下層土壤經常過度溼潤,地表生長著溼性植物和沼澤植物,有泥炭累積或雖無泥炭累積但有潛育層存在的土地。目前我國的沼澤溼地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區,今天我們要介紹的「若爾蓋沼澤」就是一個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沼澤溼地。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東北地理所在凍土區泥炭沼澤歷史時期碳庫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泥炭沼澤覆蓋全球陸地表面3-4%,其土壤碳庫中所儲存的碳佔全球陸地土壤碳庫的近30%。然而泥炭沼澤主要分布在氣候變化敏感區(如中高緯度地區,永久凍土區等),因此泥炭沼澤土壤碳庫極易受到全球變化的影響並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加劇全球氣候變化。土壤碳庫的穩定性是影響其在未來氣候變暖等環境擾動下維持穩定的關鍵因素。
  • 撲不滅的北極大火,正在打開地底封存的潘多拉魔盒
    文 | 張超隨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人類正在深刻體驗著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直接影響。6月下旬,歐空局衛星發現北緯73度(北極圈為北緯66.5度)都出現了火情,這是自2003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情況,堪稱地球「最北端的火災」。除了西伯利亞,格陵蘭、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等地都發生了火災。
  • 北極繼萬年一遇高溫後,又頻繁出現野火,是地球氣候要變先兆嗎?
    2020年出現了多個不愉快自然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洪災,野火,強降雨,極端高溫,颱風等,不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家園,搞得不少人都開始懷疑人生了,不僅聯想起物理學家霍金的世紀預言,俄羅斯火星男孩預言,還有盲眼神婆巴巴萬加的預言,難道說2020年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是地球氣候大變前先兆嗎
  • 北極圈內氣溫升高,遠古生物再次出現,科學家意圖將之復活?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光和熱都來自宇宙中的恆星太陽,因為地球自身存在著一定的傾斜角度,所以南北兩極便成為了比較特殊的區域。在南極圈和北極圈內,氣溫常年都保持在極低的水平,幾乎全年都被冰雪凍土覆蓋,並且還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的狀況。
  • 北極圈現37.8度高溫:後果不僅是「北極綠了」這麼簡單
    第一,隨著全球變暖,該地區的反射率(反射到太空的光量)正在發生變化。 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全球變化生態學家 Isla Myers-Smith 表示:「過去 30 年來,我們觀察到北極地區的夏季海冰正在急劇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