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因為北極野火會從地面轉入地下,而在夏天的時候,這些「休眠」在北極圈地下的殭屍大火,會重新變成明火,回到地面,擴大火勢。北極擁有地球最多的泥炭地,世界上近一半的泥炭地儲存碳位於北極圈以北60°~70°之間。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北極擁有地球最多的泥炭地,世界上近一半的泥炭地儲存碳位於北極圈以北60°~70°之間。泥炭地是富含碳的土壤,是地球上碳密度最高的生態系統,一個典型的北方泥炭地所含的碳大約是北方森林的10倍。當泥炭燃燒時,其富含的碳會釋放到大氣中,增加了吸熱氣體,從而導致氣候變化。
-
北極火災釋放二氧化碳創新高
作者 |辛雨今年夏天,野火在沿著北極圈蔓延,焚燒了苔原,使整個西伯利亞都籠罩在煙霧中。到上個月末火災季結束時,大火已經釋放了創紀錄的244兆噸二氧化碳,比去年增加了35%。科學家表示,一個罪魁禍首可能是隨著世界之巔融化而燃燒的泥炭地。
-
北極火災呈現新趨勢,將嚴重影響全球氣候
《自然·地球科學》雜誌9月28日發表論文稱,「殭屍火」和耐火植物燃燒正在成為北極火災的新特徵,並將對全球氣候造成嚴重影響。2020年,北極野火季節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其範圍更是史無前例。前一生長季節未熄滅的火可以在富含碳的地下泥炭中悶燃一整個冬天,然後到春天天氣變暖時在地表重新點燃。「對於北極地區的『殭屍火』所導致的後果,我們知之甚少。」 Turetsky說,「唯一清楚的是,它代表了氣候系統的某種勢頭,也意味著前一年的大火為第二年夏天的火災奠定了基礎。」北極火災的第二個新特徵是耐火植被被新火點燃。
-
冰雪下的火焰:前所未見的北極野火燃燒了什麼?
野火釋放了創紀錄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原因是野火燃燒的是一直以來作為碳匯的古代泥炭地。今年夏天,野火肆虐北極圈,苔原燃燒起來,將西伯利亞的城市蒙上了一層煙塵,刷新了以往的火災季節紀錄。截至8月末火災季節退去之時,火災已釋放了2.44億噸二氧化碳,較去年同比增長35%,打破了之前的紀錄。科學家們說,罪魁禍首之一是隨著北極融化而燃燒的泥炭地。
-
北極圈「野火」燃燒,或會更兇險!
2020年的氣候異常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似乎今年的天氣尤為異常,冰雹和突然的強降雨侵襲了多個地區,在南方的降雨還引起了洪水,衝毀了多地的房屋。在北極圈內,科學家們也監測到了一場一次又一次的溫度突破,不僅讓科學家們擔憂不已,6月份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溫度就突破了38攝氏度,這已經超過了溫帶部分地區的溫度。
-
全球野火不斷,破紀錄大火燒焦北極,永久凍土或將開始融化
哥白尼大氣層的最新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今年北極的野火已經釋放出比去年更多的變暖二氧化碳,大火產生的煙塵覆蓋了加拿大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今年大火的排放打破了去年才創下的紀錄。CAMS(大氣監控系統)的資深科學家兼野火專家帕靈頓說:「近年來,北極圈的火災活動迅速增加。這讓每個人都感到驚訝。在很短的時間內增長如此之快。」
-
全球野火不斷,破紀錄大火燒焦北極,永久凍土或將開始融化!
CAMS(大氣監控系統)的資深科學家兼野火專家帕靈頓說:「近年來,北極圈的火災活動迅速增加。這讓每個人都感到驚訝。在很短的時間內增長如此之快。」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伊莉莎白·霍伊說:「大火奪走了永凍土之上的絕緣土層,然後永久凍土開始融化。」 「當永久凍土開始融化時,您將向大氣中釋放更多的碳。大氣中更多的碳會導致更多的變暖和更多的火災。因此,我們稱這是一個積極的反饋周期。」
-
北極圈著火!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恐冰川融化遠古病毒復活
但是,一旦悶火將地面上的冰層融化,就會再次點燃地表的植被,引發火災。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部在北極圈內,常年以寒冷著稱,測得最冷的時候是-71.2℃,被稱為地球上的極寒之地。這種融化可能導致永凍層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這是預示氣候失控的標誌之一。永凍層下的悶火釋放了更多碳(圖源:哈佛大學)北半球近四分之一的陸地都被永凍層覆蓋著,這一大片凍土中還保存著大約有1.46萬億到1.6萬億公噸的甲烷。
-
北極圈著火!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恐冰川融化遠古病毒復活
事實上,當野火燃燒時,除了點燃地表的植被,還會沿著泥炭層向地下的泥炭層蔓延,在我們看不到的地面或冰層下面繼續燒著。但是,一旦悶火將地面上的冰層融化,就會再次點燃地表的植被,引發火災。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部在北極圈內,常年以寒冷著稱,測得最冷的時候是-71.2℃,被稱為地球上的極寒之地。
-
東北地理所在凍土區泥炭沼澤歷史時期碳庫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泥炭沼澤覆蓋全球陸地表面3-4%,其土壤碳庫中所儲存的碳佔全球陸地土壤碳庫的近30%。然而泥炭沼澤主要分布在氣候變化敏感區(如中高緯度地區,永久凍土區等),因此泥炭沼澤土壤碳庫極易受到全球變化的影響並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加劇全球氣候變化。土壤碳庫的穩定性是影響其在未來氣候變暖等環境擾動下維持穩定的關鍵因素。
-
北極消融:快速釋放永久凍土層遠古深層碳
北極地區湖泊可能釋放出掩埋在永久凍土層中的大量遠古碳物質,從而加速氣候變化。最新一項研究表明,伴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北極一些永久凍土層將融化、地面塌陷,最終將陸續形成一些湖泊。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北極大部分永久凍土層深度融化可能要到2100年才會發生。
-
北極圈內罕見38度高溫,科學家預測:冰層消失提前了60年
而最近北極圈內的一個小鎮溫度竟然已經達到了三十八攝氏度,氣溫可以說是非常高,它就是俄羅斯北邊邊遠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而三十八攝氏度乃是北極圈裡面的最高溫記錄,北極圈地區的氣溫在普遍升高,北極圈內的其他地區也紛紛出現了比往年氣溫都要高的現象。
-
北極圈內罕見38度高溫,科學家預測:冰層消失提前了60年
而最近北極圈內的一個小鎮溫度竟然已經達到了三十八攝氏度,氣溫可以說是非常高,它就是俄羅斯北邊邊遠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 而三十八攝氏度乃是北極圈裡面的最高溫記錄,北極圈地區的氣溫在普遍升高,北極圈內的其他地區也紛紛出現了比往年氣溫都要高的現象。
-
全球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北極圈再現極度高溫,地球告急了?
泥炭沼澤正在「復活」在地球上,泥炭沼澤地約佔陸地總面積的3%,它比世界森林儲存的碳還要多,這是因為數米深的泥炭沼澤地有著寒冷,潮溼和酸性的條件,封存著大量古老植被,特別擅長鎖定碳。但現在隨著地球變暖的加劇,泥炭沼澤地正在「復活」中,不斷地向空氣釋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來自RNL生態系統科學家發現,在短短的三年內,所有變暖的沼澤地已經從碳蓄積者轉變成碳排放者,大量碳排放反過來促進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
北極圈燃起奇怪之火,氣溫逼近38度,冰川若融化將復活遠古病毒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森林大火、沙塵暴、蝗災、洪水、地震、病毒等災難摧殘著世界人民,而最近,就連一向平靜的極地地區也出現了異常,甚至可能出現人類難以控制的遠古災難。西伯利亞北部處於北極圈內,最冷時溫度可達-71.2℃,堪稱極寒之地。
-
北極圈氣溫直逼38攝氏度,人類面臨空前威脅,專家:危險遠不止此
導語:北極圈忽起大火,氣溫直逼38攝氏度,比往年高出16度,背後隱藏的危險難以想像。究其原因,還是要從今年的第一場野火---位於北極圈西伯利亞地區說起,一直以來,西伯利亞常年以寒冷著稱,最低溫度可達-71.2攝氏度,有著「地球上的極寒之地」之稱。然而今年的情況與往日大不相同,西伯利亞出現了長時間的酷熱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