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廣州塔隔江相望的珠江河畔,廣州發展(600098)的總部即坐落於此。這家廣州市最大的發電企業,正一刻不停地為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運轉提供經濟、清潔、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和服務。
近日,上交所聯合各地證監局組織的「誠實守信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價值引領投資 2020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走入廣州發展,廣州發展董事長伍竹林親身介紹企業的發展之路。
成立於1992年的廣州發展,最初以火力發電業務起家。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清潔能源領域的布局力度,逐步發展成為以火力發電、城市燃氣、能源物流和清潔能源業務為主的綜合能源供應商。
伍竹林表示,在傳統發電領域,公司從供應鏈到市場層面都積累了競爭優勢。近幾年,煤電受國家能源和環保政策影響,在某些區域控制新增煤電機組。為適應形勢,公司大力拓展新的能源服務形式。
以光伏為例,廣州發展2013年就開始布局分布式光伏發電業務。2015年,公司第一個風電項目投產,2016年第一個地面光伏項目投產。其中,惠東風電一期49.6兆瓦項目實現當年投產當年產生效益。
2017年,公司一批新能源項目密集投運,除了自建項目外,公司當年還首次嘗試通過併購獲得項目。到2018年底,公司清潔能源業務已逐步形成規模效應,已投產風電和光伏項目達到24個。
2019年,公司新能源發展進一步提速,特別是加大了收購兼併的力度,順利完成對四川省涼山黃茅埂150MW 風電項目80%股權收購工作,成功籤訂湖南100MW風電項目合作協議及河南70MW風電項目股權轉讓協議。同時公司加快項目開發建設,成功申報光伏競價上網、平價上網項目建設指標 510MW和550MW,容量分別位居全國第六、第七,且位居廣東省第一。
伍竹林認為,越來越多的傳統能源企業向新能源領域轉型,電價、補貼下調是必然趨勢,光伏指標越來越緊,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新能源項目開發難度將不斷加大。對此,廣州發展充分利用平臺優勢以及公司在光伏行業內的影響力,吸引了一批有實力的地方企業參與項目前期開發工作,搶佔土地和接入資源,成功申報了一批平價項目。
在2019年年報中,廣州發展對新能源領域的持續布局見到了明顯的成效。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完成發電量8.17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2%,經營業績保持幾何倍速增長,裝機規模達到86.45萬千瓦,同比增長281%,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2020年上半年,即便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公司新能源業務仍保持「高歌猛進」。公司上半年光伏項目完成發電量1.87億千瓦時,上網電量1.85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32.98%和131.72%,有力地支撐公司上半年業績的穩定增長。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通過自主建設、合作開發及併購等方式,風電、光伏項目併網裝機容量達到90.4萬千瓦,充電樁投產規模達到1.29萬千瓦,同時已鎖定多個優質風電、光伏資源項目,為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伍竹林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業務與多家高等院校等科研院所開展了深度合作,在智能運維、系統集成、技術創新、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領先經驗,在光伏農業和光伏漁業方面已自成特色,有效地提高光伏產業附加值。公司與多家行業翹楚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在項目開發和建設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未來的幾年中,廣州發展將持續加大清潔能源領域投資。我們的目標是,在『十四五』規劃末,公司的清潔能源佔比能夠在現有基礎上再翻一番。」談及未來發展目標,伍竹林的眼中滿是期待。
(文章來源: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