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十一月大鯽魚登場,這些秘技隨便兩條就有好幾斤!

2020-12-03 百家號

在寒冷的冬季,儘管只能釣鯽魚,可只要個體偏大,然後配上小鉤細線,遛魚的那種感覺還是挺爽的,現在以釣鯽多年的經驗,就跟大家分享初冬時期,釣鯽魚必須注意的幾大方面,希望您能夠喜歡!

並非在任何季節都能釣到較大的鯽魚,即便可以釣到,數量也不會多。因此必須掌握:鯽魚每年的產卵孵化時期是在春季和秋季的後期,魚兒必須攝入較多的食物、積蓄較多的養分作為生兒育女之需,所以這個時期垂釣,容易有大鯽魚上鉤。而在進入嚴冬前的秋季中、後期;由於嚴冬不能攝食了,魚兒必須趁這個時期儘量多攝食,作為度過冬天的需要。

魚竿可選中長的手竿,軟竿硬竿都行。野塘中魚因為被釣的次數很少,警惕性沒那麼高,相對好釣,釣線用得粗一點也沒有關係。野塘中的魚吞鉤相對猛烈,可選適度大小的魚鉤就行,這樣能夠大小鯽魚兼釣。可綁雙鉤。主線可用1號的,長度比魚竿多20釐米上下即可,配0.8號的子線。浮漂的要求也沒那麼高,如果是常有釣者垂釣的水塘,魚吃餌比較小心,可選細尾長臺釣漂,靈敏度較高,更易抓魚訊。墜的話,選擇10克通心墜,或是卷鉛皮即可。釣靈釣鈍都是可以的。

冬季垂釣鯽魚,在釣餌的使用上,基本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有使用鮮活的紅蟲、細紅蚯蚓、蛆蟲等富含動物蛋白質的鮮活餌料為主,腥香型產品餌料為輔。我們不妨使用九元黃鯽+九元紅鯽+輕麩。味型腥香,刺激鯽魚開口,加入了輕麩,也就是說能夠減輕餌料比重的輕麩。不過用什麼餌料,冬天釣魚,記得味型要「濃」,狀態要「輕」即可!

在野生水域垂釣,大鯽魚比較難見,所以最好先做窩,做窩可以選用牛B鯽兌麯酒泡米和小麥,釣餌使用植物本香味的商品餌最好,不要用腥香、濃腥、香腥型餌料,不然容易導致小雜魚鬧窩,導致垂釣難度增加。具有濃鬱香味,並且泡好的小米略膨脹、變軟,很便於魚兒吞食。因此也是很不錯的誘餌窩料。

冬天氣候變冷之後,垂釣的釣點就從淺水處轉移到了較溫暖的深水處,不少釣友不再考慮淺水垂釣,其實在水草較為稠密的淺水區,這些布滿的水草能夠隔絕嚴寒氣流對淺水的影響,而確保必定的溫度,發現這種水域的時分無妨試釣一番。

合適的天氣對於垂釣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天氣,垂釣的地方也不盡相同。如果是晴天微南風的話,就最好去水域北邊施釣。秋天也是多雨的季節,而秋雨過後的第一天抑是大鯽魚咬鉤的絕好機會,不過這樣的機會並不是很好把握,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雨後的兩三天垂釣。

之前提到釣遠的時候就說過釣鯽魚要在深水水域,大鯽魚的生活區域基本都在深水,尤其是想要釣大板鯽,在早上是釣魚的最好時間這是釣魚人都知道的。

除了上面講的這些之外,釣鯽魚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比如提竿的時機,當魚線有被下拽的感覺時,要立即提竿,並且適時續窩,選好釣點之後可以多打幾個窩,進行輪番施釣。中魚之後,宜引魚出窩,遠離窩點遛魚,不讓魚的掙扎驚嚇到窩點中的其它魚。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焦點

  • 鯽魚生長緩慢,為何斤鯽、公斤鯽、甚至5斤以上的鯽魚越來越多?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一些地方,斤鯽、公斤鯽越來越多,甚至還會出現5斤以上巨大個體。那麼這些鯽魚真的是鯽魚嗎?可以明確地說,它們都叫鯽魚。但是咱們怎麼認為就是另外一個問題,因為有些釣友覺得大個體鯽魚都是選育的,只有麻將鯽才是野生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嚴謹。
  • 一條鯽魚可以長多大?漁民活捉一條「大鯽魚」,至少都有90斤!
    鯽魚可以說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都能吃到的一種魚類,不過我們經常在市場上看到的鯽魚,它們的體型都不算是很大。 估計有些小夥伴們就開始疑問了,如果給這些鯽魚一種成長環境的話,這些鯽魚能長到多大的體型?
  • 魚資源好是一種什麼體驗?釣友:釣魚不走空,二三十斤很正常
    魚資源好究竟是種什麼體驗?釣魚不走空?魚兒不挑食?如果我說一天釣二三十斤只是正常操作、新手亂釣也能上魚你信不?我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大概內容是一個釣魚人在介紹當地的野釣資源是如何如何好,大鯉大草經常咬鉤,運氣好一天能釣好幾十斤。
  • 湖南水庫現30斤「怪鯰魚」,吃光水庫鯽魚,清道夫和鯰魚雜交?
    近日,湖南衡陽一老鄉在自己養魚的水庫捕魚時,原本投放了大量的鯽魚幾乎捕不到,卻反而撈起一條30多斤的「大嘴怪鯰魚」...... 對水產養殖有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吃魚機器」對養殖魚危害巨大。 確實很可能是它,將水庫裡的鯽魚苗吃光了——可能還有許多其他的小型魚蝦,包括鯉魚、草魚的魚苗等等。
  • 比西湖大三倍,鯽魚就貴三倍?
    來源:漁源路142號 東錢湖說起來,正兒八經,浙江第一大天然淡水湖,但是斤把重的野生河鯽魚要賣到70-80一斤,這是不是合理?其實我問的這句,就是廢話。這價格,就是東錢湖菜場裡普遍的價格。
  • 山川河流冬釣,釣獲一條5斤野生鯉魚,還收穫紅尾魚和鯽魚
    山川河流冬釣,釣獲一條5斤野生鯉魚,還收穫紅尾魚和鯽魚。四至八度的氣溫,氣溫明顯偏低,只要不是寒潮,只要不颳大風下大雨,冷並不想代表一定釣不上魚,否則冬釣大板鯽魚和鯉魚豈不成了空穴來風和無稽之說?昨天雖然零零碎碎的下了些小雨,好在晩上雨勢沒有繼續的下雨,山川河流的路面還是挺乾燥的,氣溫也沒有想像的那麼低,跡象表明應該是個野外冬釣的好兆頭。山川河流你是否無恙?
  • 廣州市民珠江釣獲「鯽魚王」,重6斤,卻不能吃?
    鯽魚分布廣泛,全國各地水域都有不小的種群出沒,一般說釣魚人釣到鯽魚,都不足為奇。但近日廣州一位喜愛釣魚的市內周師傅,在珠江裡(流溪河)釣魚時,竟釣起一條6斤多重的「鯽魚王」,令人吃驚又羨慕!從魚頭到魚尾近半米長,鯽魚還能長這麼大?這條「超級鯽魚王」是這位釣魚人周師傅夜裡在珠江垂釣時釣起來的。
  • 天津津南有一野釣「新手村」,體驗紅蟲餌「收割機」,3月收穫大鯽魚
    第一次使用紅蟲子,一個鉤串一隻,等原來餌顏色變淡了,繼續往上加掛,魚口好極了,釣了一下午,到了傍晚,還看到洪泥河的美景,釣的魚種類挺雜的,有小翹嘴魚、小鯽魚、大嘴魚(嘴挺大,起名大嘴魚吧
  • 氣溫略有回落但淡水魚走量仍不大 江蘇鯽魚缺貨再漲價
    就說這鯽魚,今年價格非常好,收購價格差不多是去年的兩倍,開春後價格一直慢慢漲,好的時候報到了13塊一斤,有些養殖戶這個價格還不賣魚,想再高點,然後呢,來了連續幾天大暴雨,魚塘衝了,好幾萬斤的魚跑的一條不剩了。
  • 口袋妖怪:是否曾因秘技不能隨意更換而苦惱呢?選擇工具寵很關鍵
    給主力吧,佔技能格子,換起來又麻煩,隨便抓一隻吧,又不知道哪些寶可夢秘技學得多一些,所以這期我們就來聊一聊哪些寶可夢可以專門用來學習秘技,充當「工具寵」。在XY之前,秘技有大概十種,幾個版本裡最常見的有閃光、碎巖、攀瀑、衝浪、飛空術、居合斬、怪力、潛水等。
  • 鯽魚是什麼 這幾大做法美味至極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鯽魚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有許多人都喜歡吃它,那你知道鯽魚有哪些健康的做法嗎?吃鯽魚的好處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鯽魚是什麼鯽魚又名鮒魚,別稱喜頭,為鯉科動物,產於全國各地。
  • 冬季釣鯽魚,這些鮮為人知的4大技巧,熟練掌握,大鯽魚排隊上!
    但是晴天的晝夜溫差大,魚上午開口會晚一些,下午停口也會早一些。陰天或者霧天,晝夜溫差小,魚進食的時間會變長,所以相對于晴天,陰天更適合釣魚,尤其是氣溫越低越是應該釣陰天。冬季也會有部分釣友選擇夜釣,冬季野釣的好天氣就是持續的陰天,這樣的天氣水溫變化小,鯽魚才有可能在晚上進食。
  • 男子生吃鯽魚36年:一頓5斤 不刮鱗
    國內媒體報導稱,生活在東北的48歲男子王毅已經生吃了36年活鯽魚,並且樂此不疲。據了解,王毅從小體質弱,生吃鯽魚是爺爺找來的一則偏方。本來以為生魚難以下咽,但王毅在12歲第一次嘗試生吃鯽魚時便被鮮美的魚肉所折服,愛上了這口。王毅生吃鯽魚的方式也很特別,只將魚拿到水下衝洗後便直接塞到嘴裡嚼,既不用佐料也不刮鱗。
  • 湖南水庫,村民捕獲30斤怪鯰魚,有人稱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體
    近日,湖南衡陽一老鄉在自己養魚的水庫捕魚時,原本投放了大量的鯽魚幾乎捕不到,卻反而撈起一條30多斤的「大嘴怪鯰魚」......對水產養殖有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吃魚機器」對養殖魚危害巨大。確實很可能是它,將水庫裡的鯽魚苗吃光了——可能還有許多其他的小型魚蝦,包括鯉魚、草魚的魚苗等等。
  • 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等常規淡水魚養殖品種行情預測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水產品價格行情很難精準預測。  對於2015年的市場總體需求,從大層面看,主要受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其次就是豬魚比價,也就是替代消費的問題。  從國家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來看,雖然最近兩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前幾年有所減緩,但整體形勢仍在發展。
  • 冬季釣鯽魚,這些黑坑中被「禁用」的餌料,用來野釣鯽魚有奇效!
    因為很多餌料在黑坑中是被禁止使用的,但是這些餌料完全可以用於野釣。一、活餌黑坑中幾乎都是禁止使用活餌的,活餌主要是紅蟲、蚯蚓、白蟲三大類。在冬季使用活餌釣鯽魚,效果非常好,氣溫越低活餌的效果就越好。因為氣溫低的時候鯽魚身體僵硬,感官受阻,蠕動的餌料更容易被鯽魚發現。
  • 山東石島漁民:捕獲兩條百公斤劍旗魚
    幾個小時後,其中一條大魚被運到了市區新威路某烤肉店。記者在這家烤肉店門前看到,這條魚體長2.9米、胸圍直徑0.5米、重206斤,魚嘴很尖,上顎向前延伸出近半米長的「肉槍」。前來送貨的滕師傅說,這個大傢伙是昨天凌晨3點多鐘,石島漁民在石島海區拖網作業時相繼捕到的。當時是兩條魚,一條是206斤,一條是202斤。現在他已經把這兩條大傢伙,分別賣給了威海兩家酒店。
  • 情人節幽會鯽妹妹,魚卻不領情,好在鯽魚湯營養好,做法更講究!
    今年春節因為疫情影響,宅在家裡已經半月有餘,這樣的生活難免會「發福」,後電子秤上一站,果然長了三斤。閒來無事,整理以前的照片時才發現,去年的情人節竟然是在和魚約會。去年的情人節也正值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喝酒聊天,我其實很煩這樣的生活,正好一位釣友來電說石澗水庫可以釣到鯽魚。
  • 為什麼這些鯽魚通體金黃?有人說是野生魚,有人說品種不一樣
    、通體發黃的鯽魚,常常被認為是野生土鯽魚、好魚!這種說法相對靠譜一些,因為我查了百科,結果顯示土鯽魚的正常體色多為青灰色, 也有的呈金黃色不過也並不完全正確,比如說我去過一些比較大的魚塘、河道,裡面都是養殖魚,老闆餵顆粒飼料長大,釣起來也是黃色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魚的體色發黃呢?
  • 1500斤小鯽魚安排上了!疫情期間也要確保江豚飲食健康
    今日下午,武漢白暨豚館飼養員一聲呼喚,6隻江豚躍出水面,爭搶著新到的小鯽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導下,武漢白暨豚館對館內6隻江豚實行周密保護,確保江豚健康。但受交通管制的影響,江豚愛吃的小鯽魚出現存量不足的問題。這6隻江豚,每個月大約需要兩三千斤魚,主要是餐條魚、小鯽魚,以及麥穗魚、草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