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3月23日訊(記者劉丁維)「開飯啦!」今日下午,武漢白暨豚館飼養員一聲呼喚,6隻江豚躍出水面,爭搶著新到的小鯽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導下,武漢白暨豚館對館內6隻江豚實行周密保護,確保江豚健康。但受交通管制的影響,江豚愛吃的小鯽魚出現存量不足的問題。這6隻江豚,每個月大約需要兩三千斤魚,主要是餐條魚、小鯽魚,以及麥穗魚、草魚苗。
得知這一情況後,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和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水產品保供對接專班迅速反應,通過荊楚水產採購網聯絡到鹹寧市鹹安區光明魚苗基地,以每斤3.5元的價格採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確定點對點運輸路線,保障江豚不斷糧。
今天下午,1500斤一兩以下的小鯽魚按時送到武漢白鰭豚館,通過檢驗後,成為6隻江豚的美食。
光明魚苗基地負責人金光明介紹,為了挑選這批活鯽魚,8名工人花了一個多小時。「既然是給國寶吃的,就來不得半點馬虎。」金光明說。今後,該基地將按標準飼料餵養魚苗,給江豚們最優質的口糧。
長江江豚是江豚屬中唯一的淡水亞種,也是長江僅剩的哺乳動物,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鄱陽湖等水域。從1991年到2012年,江豚數量從2700隻快速下降到1000隻左右。2012年後,這種快速下降趨勢得知初步遏制。由於數量稀少,它被歸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