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哈勃望遠鏡在「超級地球」上發現水蒸氣

2020-12-04 快科技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根據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歷史上第一次,科學家們在「宜居帶」內的系外行星上發現了水蒸氣的存在。

克卜勒望遠鏡2015年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K2-18b,位於天蠍座方向,距離地球110光年,圍繞一顆不大的紅矮星運行。

如果觀測數據得到進一步確認,K2-18b將是在地球之外,人類已知第一顆在大氣層內含有水分,同時溫度也適合維持液態水的巖石行星。

由於位於宜居帶內,這些系外行星往往被成為「超級地球」,但事實上K2-18b卻並不太「宜居」。

它的主星紅矮星非常活躍,K2-18b面臨著相當高的輻射,同時其質量是地球的8倍,所以重力會明顯高得多。

研究團隊利用哈勃望遠鏡在2016-2017年的觀測數據,結合新開發的開源算法,分析K2-18b的大氣層,結果發現了水蒸氣的分子信號,同時還有氫氣、氦氣的存在。

相關焦點

  • 裡程碑事件:天文學家發現超級地球上可能存在水蒸氣
    兩個獨立的天文團隊已經在超級地球K2-18b發現了水蒸氣的跡象。18b系統的藝術構想圖:它包含了主恆星和一個伴星歐航局/哈勃望遠鏡/M.科爾曼 兩個不同的天文團隊,在超級地球K2-18b的大氣層表面都探測到了水蒸氣,這無疑是外星探索進程的裡程碑。
  • 首次在「超級地球」大氣層中發現水蒸氣
    天文學家終於在一顆「超級地球」系外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水蒸氣,該行星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內。這一重大發現意味著此巖石行星的表面可能不僅存在著液態水,甚至還有可能孕育了一片海洋。這一發現是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對系外類地行星大氣層中的水蒸氣進行首次探測時得到的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大氣層中含大量水蒸氣
    這個於2009年發現的類地行星被命名為「GJ 1214b」。它距離地球僅為4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6.5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二顆最小太陽系外行星。這顆有水行星被歸入「超級地 球」行列。超級地球是指一種繞行恆星公轉,因質量約為地球的二至十倍,被歸類在溫度較熱且較無冰層覆蓋的類海王星與體積大小近似地球之行星中間的星體。
  • 地球2.0?科學發現系外行星水蒸氣,獲取到支持生命的水和溫度
    如果人類發現了這些元素,那麼也就意味著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大,根據科學最新報告指出,人類首次發現了潛在可居住的「超級地球」上面存在水蒸氣,這可以說是一個科學界的重大突破,這也意味著這個「超級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的大。這裡說可能,是因為科學報告還沒有明確指出有生命。
  • 尋找「超級地球」大突破:110光年外行星存在水蒸氣
    這個「超級地球」距離我們的地球約110光年。據估計,該行星的體積是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8倍。K2-18b圍繞著獅子座中的紅矮星K2-18運行,與母恆星的距離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還要近,意味著它的一年更短,33天就能公轉一圈,而地球需要365天。2015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了這顆系外行星。目前的設備只能確定基本的特徵,如它與地球的距離,質量和表面溫度等。
  • 天文學家發現「超級地球」,目前已知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外行星
    這是第一次在其恆星的「適居帶」(溫度既不太熱也不太冷,液態水因此可以存在)發現一顆大氣中含有可維持生命物質的行星。這顆行星距離地球只有1400萬英裡,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六分之一,它每33天完成一次軌道運行,一年的運行速度相當於地球上一個月的運行速度。如今人類的技術依然不夠先進,無法拍攝如此遙遠星球的表面,也無法將探測器送到如此遙遠的地方。但是太空望遠鏡可以收集到一些關於外星行星大氣層的信息。
  • 科學家終於第一次在外星球上捕捉到水蒸氣!
    人類首次在地球兩倍大的外星大氣層中檢測到水蒸氣!這顆令人萬眾矚目的星球距離我們110光年,被稱為k2 - 18b,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潛在的宜居外星世界,大約是地球的兩倍大!這顆遙遠的行星是2015年由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這個外星世界的大小是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八倍。
  • 天文學家發現110光年外宜居行星上存在水,可能是宜居的大號地球
    這一發現表明,圍繞一顆距地球110光年的紅矮星運行的行星K2-18b的大氣層中含有水蒸氣。這是第一次發現行星位於我們所認為的宜居帶上。相關研究的兩篇論文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一篇上傳在arXiv網站上。
  • 哈勃望遠鏡在宇宙中發現了多少星系?
    這個長期困擾天文學界的問題,在1995年開始被哈勃望遠鏡逐步解決。1995年12月18日到28日,哈勃將鏡頭對準大熊座方向一小片天區,拍攝了342張獨立曝光影像,最後合成了哈勃第一張深空照片,「哈勃北部深空」在這張改變天文學的照片上,有3000多個亮點,它們不是星星,而是和銀河系一樣,擁有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而這3000多個星系,僅僅佔到了全天區面積的2400萬分之一。
  • 哈勃30周年:發現宇宙終極真相,哈勃望遠鏡是怎麼做到的?
    哈勃望遠鏡大家都知道是仍然運行在近地軌道上的空間望遠鏡,但最早這個想法卻出自1946年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的想法,1965年斯皮策被任命為建造空間望遠鏡的主任委員,1968年NASA正式確定了建造3米反射望遠鏡的計劃!
  • 哈勃望遠鏡竟然發現了這些!
    哈勃望遠鏡竟然發現了這些!哈勃望遠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我們藉由哈勃望遠鏡探索到了很多天文奇觀和新的發現,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重要發現都有哪些吧?人馬座恆星雲碰撞飛濺殘骸形成的渦流2009年7月中旬,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在自家後花園觀測發現木星南極附近出現一個暗色斑點。
  • 哈勃望遠鏡的驚人發現
    哈勃望遠鏡的驚人發現哈勃望遠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我們藉由哈勃望遠鏡探索到了很多的天文奇觀和新的發現。那麼,其中都有那些驚人發現呢?蟹狀星雲超新星殘骸蟹狀星雲是超新星殘骸。氣體總質量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直徑六光年,現正以每秒一千公裡速度膨漲。
  • 哈勃空間望遠鏡三十年,宇宙科學機器的發展之路
    難以置信的是,如果沒有哈勃空間望遠鏡,將近一半的人從來都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航天飛船載著昂貴的設備從甘迺迪空間中心發射,第二天,航天飛船上的五名太空人將哈勃這架校車大小的天文臺部署在低地軌道上。自此之後的30年,哈勃幫助我們重新定義宇宙,解決了困擾天文學家數十年的難題,並且發現了沒人想像過的新奧秘。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從20年前哈勃空間望遠鏡被放入「發現」號太空梭的貨倉準備發射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宇宙將向世人呈獻出迥然不同的一面。地面上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只能看到整個宇宙的一半。但是,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給了「哈勃」巨大的優勢。它的視力始終要比地面上的望遠鏡銳利10倍。誠然,能夠改正大氣擾動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已經縮小了這個差距,但「哈勃」的清晰圖像是遍布整個視場的。此外,由於沒有了天空背景,「哈勃」還具有了以高對比度觀測遙遠天體的非凡能力。
  • 科學家在地球上模擬製造熱木星大氣層!還意外發現水蒸氣的存在!
    最新消息,來自的美國宇航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地球上模擬製造熱木星大氣!熱木星是一種氣態巨行星,它一般是指其公轉軌道極為接近其宿主恆星的類木行星,這類行星在其他的星系可以找到。它們的大小可以比木星大,而軌道可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更近,可達0.05天文單位。
  • 哈勃望遠鏡發現克卜勒星下「雪」了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熾熱的木星外行星,那裡覆蓋著二氧化鈦「雪」,這是防曬霜中的活性成分。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是這個被稱為「冷阱」的外行星上「積雪」過程的第一次探測。這顆名為克卜勒-13ab的巨型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1730光年,比木星大6倍。
  • 哈勃望遠鏡的新發現揭開了「棉花糖」行星之謎
    「超級泡芙」聽起來像一種新的早餐麥片。但這實際上是具有棉花糖密度的獨特而罕見的年輕系外行星的綽號。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沒有像它們這樣的東西。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新數據為克卜勒51系統中的兩個超浮腫行星的化學性質提供了第一個線索。
  • 哈勃望遠鏡指向宇宙深處,發現未見畫面,冰藍巨星上形成最強風暴
    ,這是一個超級風暴,大到可以裝下幾個地球,甚至一臺小型望遠鏡即可看到這個天文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大紅斑!,地球上也是,一般風暴形成至少要距離赤道大約5度(5°~20°,尤其是在10°~20°佔到了總數的65%)的位置,赤道上是無法形成颱風的。
  • 哈勃望遠鏡捕捉到木星爆發超級風暴,大到足以吞噬整個地球
    (圖片來源:NASA, ESA, STScI)上個月,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張距離地球4.06億英裡的木星的新特寫照片。圖片顯示:除了標誌性的大紅斑區域,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場新的風暴正在醞釀——而且是一場超級風暴。NASA稱,沿著木星中北部緯度延伸的是一場明亮的白色風暴,以每小時350英裡的速度沿著木星表面移動。該風暴於8月18日爆發,在同一緯度,另外兩股羽流緊隨其後。風暴現在從頭到尾跨度約9800英裡,大到足以吞噬整個地球。
  • 哈勃望遠鏡,絕美的30年
    的哈勃任務負責人湯姆·布朗說:「哈勃望遠鏡發射的時候,還沒人了解我們太陽系之外的任何行星。」其實哈勃望遠鏡最初發射時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計算錯誤,第一批照片極其模糊,於是三年後,太空人上了太空給它裝上了一臺光學矯正儀器,使其能夠準確集中光線(詳見文後背景知識補充)。從那時起,我們就進入了一個宇宙探索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