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2.0?科學發現系外行星水蒸氣,獲取到支持生命的水和溫度

2020-12-01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作者:文/虞子期

在科學中,地外生命星球是我們一直探索的,而對於探測的方式,多數都是以水,氧氣,溫度等情況來進行衡量。如果人類發現了這些元素,那麼也就意味著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大,根據科學最新報告指出,人類首次發現了潛在可居住的「超級地球」上面存在水蒸氣,這可以說是一個科學界的重大突破,這也意味著這個「超級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這裡說可能,是因為科學報告還沒有明確指出有生命。存在水蒸氣不一定就存在生命,這兩個沒有絕對的關係,而發現存在水蒸氣的行星就是「K2-18b」,它也是現在唯一已知的天體中,繞太陽系外的恆星運行,並且獲得能夠支持生命的水和溫度的天體,這個發現是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的K2-18b大氣中有水蒸氣。根據《自然天文學》雜誌指出,這也是在「可居住區」軌道上,運行的系外行星上第一次(首次)成功的大氣探測。

不過雖然這是一個「超級地球」,並且具有能夠支持生命的水和溫度,但是K2-18b不是「地球2.0」,因他發現了具有不同的大氣成分,所以超級地球不等於地球2.0。該科學團隊已經從K2-18b獲取到了部分的數據,結果揭示了水蒸氣的分子特徵,並突出了行星大氣中氫和氦的存在。所以這也是一個「混合型」的大氣層,具體是否在這個超級地球上存在生命,還需要進一步來證明和觀察。

不過很遺憾的是,人類要進行研究的難度還是很大,K2-18b是圍繞一顆矮星運行,並距離地球約110光年,在獅子座星座附近,所以在距離上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問題,並且在它繞行的紅矮星非常的活躍,就如一個「大太陽」一樣,可能讓這顆「超級地球」完全暴露在大量的輻射之中,所以這將使K2-18b形成比地球更加惡劣的條件。初步報告指出,超級地球是地球質量的8倍,首次發現該天氣是在2015年,不過這次的水蒸氣才是首次發現的。

當然除了這顆星球之外,其他很多天體同樣是可能存在同樣的情況,因為我們科學界懷疑的星球很多,大多數都存在水的可能性,只是沒有像K2-18b一樣,發現了實際性的水蒸氣,這次的突破也算是為地外生命尊定了基礎了,因為我們很多人都現象地外生命存在,而如今的發現更加的提升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所以也許我們離地外生命的發現也就越來越近了,關於「K2-18b」的研究,我也會持續跟進,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焦點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它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相信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撞擊後形成的。3、存在水蒸汽和雲層的系外行星:2019年9月,科學家首次報告發現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他們發現一顆名為K2-18 b的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和雲層,對於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科學家而言
  • 外星生命又多了可能性?天文學家首次在宜居系外行星上探測到水!
    到目前為止,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看起來似乎正處於發現我們是否在宇宙中孤立無援的邊緣。遺憾的是,對這些行星知之甚少,在大多數情況下,只知道它們的質量和半徑。了解一顆行星是否可以容納生命需要更多的信息。目前,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缺失是它們大氣的存在、組成和結構。大氣中的水、氧和甲烷的跡象都是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
  • 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原標題: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科技日報訊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在一個太陽系外的行星大氣中發現水蒸氣和氫氣,該行星比地球大4倍,位於天鵝座,離地球約124光年、幾乎729萬億英裡。對於了解太陽系外行星而言,這一發現標誌著科學家已經能夠確定最小行星大氣中的一些化學成分。該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25日的《自然》雜誌上。
  • 發現一顆「超級地球」?大氣中發現水蒸氣和甲烷,或許會存在生命
    隨著不斷對宇宙進行探索,也會不斷發現新的系外行星,有一些系外行星甚至可能適宜居住。因此在這些紅矮星系中,「宜居地帶」也離主恆星較近,甚至可能會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近。這時候,處於宜居地帶的系外行星面臨的問題,那就是會被潮汐力鎖定,有一面永遠朝向主恆星,這一面溫度會較高,另一面則永遠背向主恆星,溫度也會較低。除此之外,由於距離較近,所以紅矮星所釋放的高能帶電粒子可能也會把這些宜居地帶的系外行星大氣吹走。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尋找「超級地球」大突破:110光年外行星存在水蒸氣
    K2-18b圍繞著獅子座中的紅矮星K2-18運行,與母恆星的距離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還要近,意味著它的一年更短,33天就能公轉一圈,而地球需要365天。2015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了這顆系外行星。目前的設備只能確定基本的特徵,如它與地球的距離,質量和表面溫度等。
  • 發現不僅系外行星上有水,而且衛星上也有,生命或許不止於地球!
    幾年前行星科學家林奈·奎克開始懷疑,在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是否有任何一顆可能與木星和土星周圍一些含水衛星相似。雖然其中一些衛星沒有大氣層,並且被冰覆蓋,但它們仍然是美國宇航局(NASA)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的首要目標之一。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木衛二就是很好的例子,科學家們將其歸類為「海洋世界」。
  • 研究: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8月19日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在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科學家們表示,任何體積是地球2-4倍的「系外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成分——水,預示著它們可能存在地外生命。
  • 如何確定系外行星存在生命
    地球的大氣中,有約20%的氧氣,這些氧氣幾乎全部都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實際上,如果地球上的植物不能持續產生氧氣的話,大氣中這些氧氣很快就會消失殆盡,因為氧氣很容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科學家們由此推測,如果在系外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氧氣的話,就可以作為這顆行星上可能存在植物的證據,這種標誌著生命存在的證據被稱為「生物標記」。
  •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如果地球表面沒有液態水,有可能也無法誕生早期生命,無法成為一顆生命星球。而太陽系宜居帶除了地球之外,還有金星和火星。只不過,這兩顆行星表面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金星的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構成,溫室效應特別嚴重,所以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如此高的高溫自然不可能會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而火星由於處在宜居帶邊緣,溫度較低,大氣層非常稀薄,表面基本是一個荒漠。
  •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而外部條件主要是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非常適宜,也就是處在宜居帶。只有處在宜居帶的行星,表面才有可能大量液態水資源,而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地球表面沒有液態水,有可能也無法誕生早期生命,無法成為一顆生命星球。而太陽系宜居帶除了地球之外,還有金星和火星。只不過,這兩顆行星表面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金星的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構成,溫室效應特別嚴重,所以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
  • 美發現一顆被水蒸氣包裹系外行星 表面溫度可達232度
    經哈勃望遠鏡觀測證實GJ1214b是一個被厚厚的蒸汽大氣層包裹的「水世界」綜合國外媒體2月21日報導,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今日利用哈勃望遠鏡,證實太陽系外存在一顆被水蒸氣包圍的行星。利用哈勃望遠鏡的三號寬頻照相機,科學家對這顆名為GJ1214b行星的大氣層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GJ1214b是個被厚厚的蒸汽包裹的「水世界」。這顆行星上的水比地球豐富得多,巖石較少。該中心主要研究員扎卡裡·伯塔說:「它與我們已知的所有行星都不同,很大部分是由水構成的。」
  • 科學家首次在一顆系外行星上探測到了水
    兩者之間為尚未確認的系外行星候選者K2-18c。好消息:我們正駛出110光年以外!儘管可能還不太夠,但科學家們剛在尋找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上取得重大突破,一個天文組在一顆超級地球的大氣中探測到了水蒸氣。他說,:「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有適宜溫度能夠形成水的系外行星,含水的大氣層使它成為目前已知的可居住性最高的星球。」該編號為K2-18b的行星體積約為地球的2倍,質量約是其8倍。它繞K2-18紅矮星運行,其體積不足太陽的一半,位於地球110光年外的獅子座星系團中。
  • 這個行星有水!地球2.0?
    當地時間9月11日,一篇發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研究稱,科學家們首度在太陽系外一個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水蒸氣的存在,且該行星的溫度也與地球相似,具備支持生命存在的兩大條件。K2-18b 想像圖星球概況據報導,這個代號為K2-18b的系外行星於2015年被發現,是美國宇航局觀測到的「超級地球「行星之一。它距離地球約110光年,位於獅子座,質量是地球的8倍,體積為地球的兩倍。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大氣層中含大量水蒸氣
    結果顯示,它的大氣層富含水蒸 氣,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於它距離所環繞的恆星距離僅為200萬公裡,因此其地表的溫度有200攝氏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這個於2009年發現的類地行星被命名為「GJ 1214b」。它距離地球僅為4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6.5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二顆最小太陽系外行星。這顆有水行星被歸入「超級地 球」行列。
  • 系外行星:從科學猜想到大發現
    但這一設想直到二十多年前仍缺少實際觀測證據的支持,依然停留在科學猜想階段。行星本身不發光,它表面的反射光相對恆星而言是極為微弱的,因此行星常常被掩蓋在母恆星的光輝內,要從距離地球達數百光年以遠的恆星系統中發現行星是很困難的。
  • 放射性系外行星,超過宜居地帶,仍可支持區外的生命?
    《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母星可居住帶之外的多巖石、具有放射性的系外行星,在沒有星光的幫助下,可以支持「長期存在」的水海洋。
  • 首次在「超級地球」大氣層中發現水蒸氣
    天文學家終於在一顆「超級地球」系外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水蒸氣,該行星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內。這一重大發現意味著此巖石行星的表面可能不僅存在著液態水,甚至還有可能孕育了一片海洋。而且因為K2-18 b行星可能與地球的溫度相似,新發現的水蒸氣將使他成為下一代太空望遠鏡後續研究的最有希望的宜居行星候選者之一。「這是第一顆人類已知有水的系外行星,也是目前所知的宜居可能性最大的系外行星。」 倫敦大學學院的天文學家Angelos Tsiaras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道。
  • 天文學家首次在「類地球」系外行星上發現大氣層
    天文學家首次在「類地球」系外行星上發現大氣層 ,這是在通往發現外星生命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