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2020-08-01 科學探索007

半個世紀前,隨著人類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對地外生命的探索成為了人類非常重要的一個研究探索項目。站在浩瀚宇宙的角度,理論上,不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外星生命的存在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只不過,在我們沒有真正發現外星生命之前,有關地外生命的各種問題只是是猜想。科學家為了將這個猜想變成現實,開始了大量的觀測研究,期望能夠發現第二顆生命星球。

由於我們對地外生命的了解基本是一無所知,所以,我們在探索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基本都是以地球為藍本,為參照物來進行尋找。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那說明地球必然有著各種天然優勢,有著生命誕生所需要的各種條件。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科學家將這些條件分為內部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就是地球本身所具備的完美生態系統,比如有厚厚的大氣層,有強大的磁場,表面有大量的液態水以及有各種豐富的礦物質元素等。而外部條件主要是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非常適宜,也就是處在宜居帶。

只有處在宜居帶的行星,表面才有可能大量液態水資源,而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地球表面沒有液態水,有可能也無法誕生早期生命,無法成為一顆生命星球。而太陽系宜居帶除了地球之外,還有金星和火星。只不過,這兩顆行星表面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

金星的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構成,溫室效應特別嚴重,所以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如此高的高溫自然不可能會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而火星由於處在宜居帶邊緣,溫度較低,大氣層非常稀薄,表面基本是一個荒漠。只有兩極存在一些少量的冰水,由此可見,金星和火星存在生命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而宜居帶之外的其它行星存在生命的概率就更低了,因此,科學家將探索生命的重點主要放在了太陽系之外。要知道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恆星系中的一員,而每一個恆星系都有一個宜居帶存在,都有可能存在數個類地行星。這些處在宜居帶內的類地行星,只要條件合適,表面存在液態水的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而有了水就有了生命誕生的可能。

通過近年來,科學家對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水在宇宙是一種普遍的物質。每一個恆星系都有可能存在大量的水,像太陽系存在水的星球是非常多的。只不過,宜居帶之外的星球表面只能以冰的形式存在。只有宜居帶的行星表面才有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

科學家尋找太陽系之外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的星球,第一目標就是在恆星的宜居帶尋找,而跟地球非常相似的一些類地行星,無疑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其中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讓人類看到了希望。這顆系外行星取名為K2-18b。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K2-18b距地球124光年,半徑和質量分別為地球的2.6倍和8.6倍,且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去年有科學團隊在 K2-18b大氣內檢測到水蒸氣,在天文學界引發轟動。但當時科學家並不知道K2-18b大氣層的厚度及行星的內部情況。

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是非常厚的,如果它的大氣層存在水蒸氣,那麼大概率表面也會有液態水資源。有科學家認為,K2-18b更像是一顆「迷你」海王星,它的大氣層可能擁有一層氫,如果氫層太厚,則其下面水層的表面溫度和壓力將會太大而導致生命無法生存。

當然,這只是科學家初步的探測研究結果,由於此系外行星距離我們比較遙遠,我們很難通過一些觀測數據真正了解其大氣結構,更無法準確了解其表面的情況。所以,我們對它的一些情況也只能是各種猜測,不管如何,它能夠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明顯區別於其它類地行星的風採,那麼這樣的星球都是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有科學家認為它類似於海王星,其實這種認知並不靠譜,要知道海王星可不是處在宜居帶,它只是太陽系邊緣的一顆行星。如果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海王星是處在宜居帶,那麼後來的命運將跟現在是完全不同的,有可能海王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

所以,125光年之外的這顆跟海王星有一些相似的行星,它的命運跟海王星有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太陽系的海王星是一個冰的世界,而這顆處在宜居帶內的「海王星」有可能是一個美麗的海洋世界。大概率來說,我們通過觀測的圖像可以確定這顆行星大氣層存在水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而大氣層有水蒸氣存在,基本也意味著有水循環的存在,表面存在大量液態水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K2-18b行星存在生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這對於科學家來說自然是一個好消息,要知道能夠在太陽系外發現生命星球跟太陽系內發現地外生命,那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義。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即使,未來我們能夠在太陽系發現地外生命,那最多也只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原始生命。因為,太陽系宜居帶只有地球這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而在太陽系之外,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能夠發現很多美麗的,明顯區別於其它灰色行星的類地行星。

這種類地行星如果處在宜居帶,那麼大概率都會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而生態星系存在生命的概率自然是非常高的。而且只有生態星球,才能夠讓原始生命不斷進化演化,最終進化為高級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

當然,我們要真正確定系外行星有生命存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要具備能夠走出太陽系的速度,而這種速度最少也要達到亞光速,而要實現這樣的速度,我們就需要能源的重大突破,或許只有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之後,我們才有能力初步走出太陽系,去附近的其它星系探索。

相關焦點

  • 一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再一次給人類帶來新希望,有可能誕生生命
    半個世紀前,隨著人類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對地外生命的探索成為了人類非常重要的一個研究探索項目。站在浩瀚宇宙的角度,理論上,不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 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 然而已經成為地獄
    自從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升空,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如今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已經不再是新聞。但是,人類對系外行星的認識其實不到30年,第一顆系外行星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不一般天文學常識告訴我們,太陽只是一顆十分普通的恆星,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光銀河系就有100億顆。
  • 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別急,還要再等等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ID:kepubolan)近日,哥倫比亞大學天文系的Teachey團隊通過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宣布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顆系外衛星,名叫克卜勒1625b-i。如果最終得到確認,這將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衛星。這一成果發表於10月3日的《科學·進展》雜誌[1]。
  • 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擁有厚厚大氣層,很有可能成為「新地球」!
    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給人類帶來希望,或能孕育新生命!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人類把所有的目光放在了發展科技上,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成功實現飛天夢,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地球是多麼渺小,重工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環境汙染、溫室效應加重等等。
  • 什麼樣的系外行星能孕育生命?假設地球是系外行星,它會是什麼樣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寄希望於能夠在遙遠的太空找到人類的下一個家園,或者宇宙中的同伴。我們看到什麼樣的系外行星,才可以寄予這樣的希望呢?最近,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角度,或許有助於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他們表示:我們有現成的星球可以研究,那就是地球。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將地球當作是一顆系外行星來研究,發現它的特徵,或許可以成為研究系外行星的重要參考。
  • 45顆系外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地球不再是生命唯一搖籃?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瑞典的一組研究團隊通過新的方法對人類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進行了重新調查;從中間篩選出來了45顆系外行星,它們不僅和地球的質量相差無幾,更重要的它們的大氣成分也和地球類似,而且絕對可以肯定的是,在它們上面可以維持液態水的存在。
  • 當我們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智慧生命時,外星人或許早已發現地球人類
    卡爾滕內格爾和利哈伊大學的物理學副教授喬舒亞·佩珀(Joshua Pepper),已經發現了1000多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這些恆星可能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它們的軌道距離這些恆星較遠,在這些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這個距離被天文學家稱為宜居帶。當我們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智慧生命時,外星人或許早已發現地球人類。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3、存在水蒸汽和雲層的系外行星:2019年9月,科學家首次報告發現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他們發現一顆名為K2-18 b的系外行星存在水蒸氣和雲層,對於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科學家而言當它接近主恆星,不僅會升溫,還會導致其膨脹得像一顆足球,因為恆星引力會將它撕成碎片。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這一原始觀測,但他們希望利用2021年發射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進一步研究這顆系外行星。
  • 新發現兩個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科學家剛剛宣布了關於系外行星的兩個振奮人心的更新。一個是一顆形狀大小和溫度都和地球類似的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不僅NASA和SETI研究院宣布了一顆可能是至今為止最有希望的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而且還可能有一顆更大的行星直接被拍到繞著離太陽最近的星星——比鄰星運行。最近的一些分析表明,如果這第二顆行星真的存在,它可能會有一個巨大的行星環系統。
  • 【科普】九大最奇特系外行星
    這些系外行星的發現對於天文學家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國《大眾機械雜誌》列舉的最奇特的9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最熾熱的系外行星、質量最大和最小的系外行星等。    據悉,這支由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行星搜尋小組通過智利北部甚大望遠鏡的精準光譜儀探測到32顆新系外行星,此次他們探測到的新系外行星數量接近迄今已發現系外行星總數的10%。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
  • 人類找到「第二個地球」,或有生命誕生,為何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這就像是在一間巨大的黑屋裡,只有一個小孩,而人類曾經也有過無助的時候,我們已經拼盡了所有的技術去尋找另一個所謂的文明夥伴,希望在這個孤獨的宇宙中找到其它生命的跡象。克卜勒-452b是一顆太陽系外行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2015年發現並公布的。這顆行星按地球的相似度比較,它排名第六。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超級地球」:為離太陽第二近的系外行星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近期發現了一個「超級地球」,它距離我們的星球只有6光年遠,其繞著一顆離太陽最近的孤星運行。這顆依據其母星「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命名的系外行星命--巴納德星b(Barnard's Star b)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2倍,表面溫度達到了-170°C (-274°F),這意味著想要在上面尋找外星生命似乎是一個不大可能的任務。據悉,這項新發現背後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利用了7個安裝在全球各地望遠鏡上的尖端儀器收集到的大量數據確定了這顆系外行星的位置。
  • 以月球為「鏡」,去系外行星尋找外星生命,NASA的計劃太絕了
    據報導,在《物理天文學》期刊上刊登的一篇有關NASA的報導中,表示NASA目前正在研發新一代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將月球作為「鏡子」來回看地球的大氣層,這樣可以準確探測到地球上臭氧的存在,同時也可以幫助人類去系外行星上尋找地外生命。
  • 10顆可能有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歡迎留言評論或建議】外行星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歷史上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在太陽系以外存在著其它行星,然而它們的普遍程度和性質則是一個謎。直至1990年代人類才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過20個新發現的系外行星。
  •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發現水蒸汽,可能具備生命宜居條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新觀測一顆體積是地球兩倍多的系外行星,通常系外行星體積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為地外生命探索開啟了一扇大門。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K2-18b,K2-18b距離地球124光年,半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8.6倍,位於主恆星宜居地帶,表面溫度可維持液態水存在。
  • 「行星獵人」來捷報:發現66顆系外行星和近2000顆候選行星
    在過去的2年多時間裡,TESS的首輪探測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據報導,目前它一共發現了66顆新系外行星,同時也發現了近2000顆處於「候選」的系外行星。其實,尋找系外行星不僅僅是為了進行星際移民,畢竟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說,人類短時間內進行太陽系內的行星移民都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在系外行星的身上,卻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很多困惑多年的答案。
  • 帶來生命希望的行星GJ 357 d,是怎樣的一個系外世界?
    每一顆圍繞遙遠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被發現,都意味著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世界將呈現在我們眼前,甚至為我們帶回生命的信息。比如,由NASA的TESS(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所發現的「超級地球」GJ 357d,就位於其主星的「可居住區」外緣,並且,科學家們認為這個星球表面很可能有水的存在、能夠支持我們所知的生命存活。
  • 「天眼」發現,銀河系外一顆類似「眼球」的行星,或存在智慧生命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奇特的系外行星,這個從遠處看這個行星類似人類的眼球,所以科學家親切地稱之為「眼球」行星。這顆行星是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歷程中驚人發現,它位於銀河系之外的一個普通星系,這個星系的中心是一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紅矮星。
  • 「行星獵人」再發現66顆系外行星,這裡面會有「第二地球」嗎?
    據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獵人」——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再次有新的好消息傳來,它又發現了66顆全新的系外行星和近2100顆「候選」的系外行星。當人類對於太陽系有所了解的時候,一些天文學家就相信,太陽系之外也有行星的存在,不過卻始終都沒有發現。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人類才第一次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特別是自從人類進入到21世紀,太空探索領域科學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的發展,伴隨著探測儀器越來越先進,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也越來越多。我們都知道,行星本身是不發光的,那麼,天文學家們是如何鎖定系外行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