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晚報導|網紅產品「防藍光眼鏡」真的能護眼嗎?專家這樣說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4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徐婭)隨著電子產品應用普遍流行,為了用眼健康,防藍光眼鏡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尤其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掀起的網課熱潮,更是帶火了防藍光眼鏡。商家宣稱,這種眼鏡可有效阻擋電子產品發出的短波藍光,保護視力改善疲勞。那麼,它真的管用嗎?
    
    市場上的一款防藍光眼鏡。
    防藍光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差距懸殊
    近日,深晚記者走訪了市場上幾家實體眼鏡店了解情況。在龍華購物中心的一家眼鏡店,記者看到店內專門設有防藍光眼鏡銷售專櫃,貨架上陳列著各種款式的兒童和成人眼鏡,價格300-600元不等,外觀新穎時尚,肉眼看來和普通近視眼鏡並無太大區別。
    店內銷售員介紹,防藍光眼鏡一直很受上班族和家長歡迎。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防藍光眼鏡片採用的是樹脂材質,價格差別主要體現於鏡片厚薄程度和品牌。該店的防藍光眼鏡多採用透明鏡片,藍光阻隔率18%-20%,可達到防藍光和防眩光的雙重防護。若要配置度數,需在現有一副眼鏡價格基礎上,另付200元左右的鏡片費用。
    隨後,銷售員向深晚記者模擬演示了防藍光鏡片的效果。在一臺簡易模擬盒中,左右分別放置了防藍光鏡片和普通鏡片,按下中間的按鈕,深晚記者看到藍光從後方照射後,防藍光鏡片的前方未出現藍光穿透的痕跡,而普通鏡片穿透的藍光則無明顯變化。
    在手機的多個購物平臺,深晚記者也以"防藍光眼鏡"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出現了上千種商品,讓人挑花眼。記者發現,大多數商品主頁均會顯示"防輻射、防藍光、抗疲勞"等字樣,有些還會明顯標註眼鏡的藍光阻隔率。價格方面,便宜的僅需幾元至幾十元不等,一些知名品牌售價也僅200元左右,銷量十分可觀。
    可過濾部分有害藍光但並非人人適用
    藍光到底是什麼,真的有那麼可怕嗎?記者了解到,藍光是可見光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沒有單獨的白光,藍光與綠光、紅光混合才呈現出白光。藍光大量存在於電腦顯示器、螢光燈、手機等光線中。藍光之所以要被"防",主要是因為光的能量與其波長成反比,波長越長的光能量越小,波長越短的光能量越大。短波長藍光波長為400-450納米,由於能量很高,被稱為"有害藍光",容易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的光化學損傷,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增多,導致黃斑病變。
    長時間接觸藍光確實有害,有害藍光也確實應該防。那麼,防藍光眼鏡真的能護眼抗疲勞嗎?"專用防藍光眼鏡能隔離紫外線與輻射,可過濾一部分有害藍光,減少角膜上皮和眼底黃斑損傷,適合長期集中使用電子產品的人群配戴。但消費者自身也需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深圳市眼科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鄧宏偉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與此同時,鄧宏偉告訴深晚記者,如果不是每天長時間(6小時以上)盯著手機或電腦看,並不一定要使用防藍光眼鏡。有黃斑部病變或動過眼底手術的病人,視網膜光保護機制可能已經受損,建議配戴防護效果較好的染色鏡片。兒童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晶體非常透明,容易更快更多吸收有色光尤其是藍光,所以最好不要讓兒童過多接觸電子產品,以免影響眼睛發育,更無需過早配戴防藍光眼鏡。
    藍光過濾並非越多越好應選購正規品牌
    對於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產品,深晚記者也在走訪中發現,大部分市民對於防藍光眼鏡的選購標準其實並不太清楚。鄧宏偉表示,一些防藍光眼鏡阻隔了80%-90%以上的藍光,反而會矯枉過正。購買時要選擇符合國家檢測標準的專業品牌,以國標檢測數據為準,不要聽信商家誇張的宣傳。
    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防藍光眼鏡主要分為三大類,即防藍光定配眼鏡、防藍光平光眼鏡、防藍光老視成鏡。其中,防藍光定配眼鏡的標準要求中並未規定防藍光性能的有關要求;防藍光平光眼鏡目前尚無產品標準,市面上銷售的這類眼鏡大多採用企業標準;防藍光老視成鏡標準要求中則對鏡片藍光防護功能進行了明確。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表示,市場上眼鏡產品的定價標準與企業的市場定位、品牌、眼鏡產品的材質、鏡片的打磨精細程度、鏡片的清晰度等各種因素有關。由於眼鏡產品的防藍光性能為光學性能,需通過專業的測量儀器來判定其是否合格。消費者雖無法通過肉眼判斷產品的防藍光性能,但應儘量選購專業正規品牌,並注意向商家索取憑證妥善保存,以便在產品出現質量爭議時作為維權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