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uo聊歷史|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2020-12-06 yesuo聊歷史

百年yesuo,回看千年。

知識的搬運工、文化的傳輸帶、思想的播種器

【百年yesuo】是一個個人品牌公眾號,集中收錄了yesuo先生的【快餐讀史】、【聊歷史】、【品讀經典】、【散文隨筆】、【時評狂論】、【金曲點評】等專欄文章。

同時公眾號為大家轉載網絡精品文章共享。公眾號注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歡迎同好者關注。

1時政新聞、2歷史地理、3健康養生、4旅行攝影、5幽默娛樂、6音樂美術、7哲學思想、8文學藝術,八大門類共建【學習社區平臺】,【百年yesuo國學新文化運動】歡迎加盟。本公眾號接受會員投稿

yesuo:本名鬱松,海門市作家協會會員

非權威資深歷史研讀者非專業資深音樂愛好者

yesuo聊歷史||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作者||yesuo

昨天,好朋友姜新老師給我發了個圖片,「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說我取了個好名字。之前一位四川的同名鬱松的本家取的微信名就叫「澗底松」,當時我還疑惑為什麼取這個名。現在看到這句詩,一下子恍然大悟。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代表作《詠史》八首其中一首中的詩句,我之前居然沒有讀過。我只知道左思就是那個因寫《三都賦》而造成「洛陽紙貴」的傢伙。

找來左思的《詠史》一讀,不禁感慨萬千,其所詠之事不正是左思自己的真實寫照嗎?也不正是幾千年來中國舊社會的真實寫照嗎?情同此理,感同身受,忍不住一聲長嘆。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漢朝金日磾(mì dī)、張湯,七代做官】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漢朝馮唐】

和大家一起聊聊左思,聊聊西晉初年的那段亂世。

左思,西晉初年齊國臨淄人,《晉書》稱其「家世儒學」,但出身寒微。齊國臨淄就是今天的山東淄博,是孔孟之鄉,所以世代習儒,但家族中讀書並沒有出人頭地之人,直到他父親,憑著自己的努力,由官場小吏做到了殿中侍御史,一個七品芝麻官。

魏晉時期,門閥士族等級森嚴,官僚士大夫組成政治集團,把控朝政,讀書人要當官出人頭地,必須要有高官舉薦,名為「舉孝廉」,還不是官官相護,官二代、富二代,權貴當道,窮人難有出頭之日?

左思不但出身寒微,而且「貌醜口訥,不好交遊」,小時候吧還特笨,琴棋書畫學啥啥不會,以至於他父親對朋友說,我這個兒子還不如我小時候啊。

左思受了刺激於是發憤學習,老天善待每個認真的人,給了他寫文章的好文採,他花一年時間完成了《齊都賦》,他想再寫三都賦,哪三都?就是魏蜀吳三國之都。這次他準備十年磨一劍,終於創作出了《三都賦》。

文採斐然的《三都賦》出稿了,但時人並未重視,一個無名小輩之作有誰理睬呢?左思不甘心,於是前往拜訪皇甫謐,請他看看,皇甫謐說寫得好,並欣然為賦作序。

皇甫謐,西晉著名醫學家、史學家,被稱為「針灸鼻祖」,其著《針灸甲乙經》是中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其著《歷代帝王世紀》是研究上古史的重要典籍,上次聊歷史《瘟疫、戰爭、毒品,一部中華民族的血淚史》提到他因嗑藥而致殘。皇甫謐出身名門世家,東漢名將皇甫嵩的曾孫,在西晉影響力很大。

有了皇甫先生的推薦,又先後有張載劉逵為賦作注,此張載非北宋之張載,但也小有名氣,西晉文學家,其代表作七哀詩《北芒何壘壘》中有名句「昔日萬乘君,今為丘中土」。此劉逵也不是北宋的劉逵,晉惠帝侍中,他特別欣賞三都賦,除作注另作序曰:

觀中古以來為賦者多矣,相如《子虛》擅名於前,班固《兩都》理勝其辭,張衡《二京》文過其意。至若此賦,擬議數家,傅辭會義,抑多精緻,非夫研核者不能練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統其異。世鹹貴遠而賤近,莫肯用心於明物。斯文吾有異焉,故聊以餘思為其引詁,亦猶胡廣之於《官箴》,蔡邕之於《典引》也。

後來官員衛權等也爭相吹捧,大官張華更是誇左思是班固、張衡一樣人物。張華何許人也?西晉名臣,張良之後,歷經曹魏政權、晉武帝、晉惠帝,被皇后賈南風委以朝政,著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

如此眾星拱月,你說《三都賦》要不火也難,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想當初西晉詩壇領袖陸機(東吳陸遜之孫)也想作《三都賦》,聽說左思已經在寫,給弟寫信嘲笑說,這裡一個粗鄙之人也寫三都賦,將來我要用它蓋酒罈。後來看到左思寫好的三都賦也是嘆為觀止。

還是劉逵說得好「世人都崇尚古代的作品,看不起當世之人的創作,沒有人肯花心思了解作品實質。」眾人跟風的習氣真是流傳千年直到現在,作為今人,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前人的經典名作。

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賦,是中國古代形如散文詩一樣的一種文體。中國最早的文學創作是《詩經》,其後屈原寫《離騷》,司馬遷就犯難了,這不倫不類不像詩歌的文體該怎麼命名?「辭」?「賦」?

西漢司馬相如的時候有了真正的漢賦作品,他的代表作《上林賦》、《子虛賦》,其後西漢楊雄《甘泉賦》,東漢班固《兩都賦》、張衡《兩京賦》,三國曹植《洛神賦》,唐朝杜牧《阿房宮賦》,北宋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等等。

成名之後的左思受到了各方關注,皇親國戚賈謐就把他拉入自己的朋友圈,讓他給自己講《漢書》。賈謐,醜後賈南風的親侄子,也是個文學青年,他拉了個朋友圈號稱「文章二十四友」,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風流才子。

天下第一美男子潘安,陸機、陸雲兄弟,張氏三兄弟之張載,西晉首富石崇(曾與晉武帝舅父王愷鬥富)及其外甥辯證唯物哲學家歐陽建,西晉著名譜學家摯虞等等。

西晉從晉武帝司馬炎立國就奢靡成風,王石鬥富,後來又傳位傻兒子晉惠帝司馬衷,醜皇后賈南風專政,再其後就是八王之亂。

左思本是一介寒門,偶因寫了篇文章爆紅,被拉進高富帥圈子裝門面,但他還算有自知自明,沒跟那幫公子哥湊得太近,所以後來賈謐他們出事的時候沒有牽連太深。

說賈謐是賈南風的親侄子,其實賈謐本姓韓,是賈南風妹妹賈午的兒子。

想當初賈南風的父親賈充本是西晉開國元勳,司馬炎為傻兒子司馬衷找媳婦的時候看中了賈家,本是娶賈家小妹賈午的,後因年齡小便宜了大姐賈南風。

賈南風又醜又悍,賈午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有個成語叫「竊玉偷香」,說的就是賈謐的老爸韓壽與賈午偷情的事。韓壽初為賈充幕僚,也是小帥哥一枚,被賈午盯上,兩人勾搭成奸後賈午盜老爸的西域奇香贈情郎,事情敗露,賈充借坡下驢為兩人完婚,後有了賈謐。

賈南風當政後,賈謐幫姨媽本也順理成章,如果賈南風不殺非親生的太子司馬遹,就不會有趙王司馬倫政變,司馬倫不政變賈謐也不會死,賈謐不死「二十四友」也不會解散。

二十四友中潘安、石崇等因被誣勾結其他幾王作亂而被殺,左思經此變故就退隱家中一門心思做學問了,後來齊王司馬冏招他做官不就,再後來還是在八王之亂中死於非命。

左思一生除了辭賦,還有詩歌,他的詩既有文筆清麗如《招隱》「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也有文筆鋒利如《詠史》「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詠史》8篇中的「鬱郁澗底松」這篇。

古人已逝,遺風尚存,文章錦繡,留待後人。

作者簡介

非權威資深歷史研讀者、非專業資深音樂愛好者

相關焦點

  • 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阿里,西藏的西藏,不到阿里拿什麼聊西藏?
    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阿里,西藏的西藏,不到阿里拿什麼聊西藏?西藏是世界屋脊,而阿里是屋脊,位於世界最高的高原,被認為是西藏最難到達的地方。它人煙稀少,有雄偉的雪山、無數湖泊、無盡的廣闊草原、林地和神秘的古代王國。
  • yesuo快餐讀史|兩宋簡史
    百年yesuo,回看千年。知識的搬運工、文化的傳輸帶、思想的播種器【百年yesuo】是一個個人品牌公眾號,集中收錄了yesuo先生的【快餐讀史】、【聊歷史】、【品讀經典】、【散文隨筆】、【時評狂論】、【金曲點評】等專欄文章。
  • 中國最矮的一座山,坐標位於山東,離地面0.6米,卻無人敢攀登
    中國最矮的一座山,坐標位於山東,離地面0.6米,卻無人敢攀登說起中國最高的山,很多人都知道是喜馬拉雅山,這座山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更是高達八千多米,很多人都想徵服這座山,但是最終卻變得望而卻步,既然最高的山大家都知道,那麼最低的山大家知道是哪座山嗎?
  • 我們都錯了,珠穆朗瑪峰並不是離地心最遠的山
    珠穆朗瑪峰,是全人類公認的世界第一高峰,但是人們經過測量發現,珠穆朗瑪峰的峰頂並不是離地心最遠的地方,離地心最遠的地方是在南美洲的欽博拉索山的峰頂。世界最高峰的桂冠應屬欽博拉索山。真奇怪!這是怎麼回事?
  • 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離離」是什麼意思?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的詩作,平易近人。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這首詩不難理解,古原上的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 不離不棄的唯美句子大全
    璀璨一生一世不離不棄的誓言。5、纖塵不染,只是一種清純的牽掛,卻總是能夠直抵內心深處,不離不棄。6、陌上花開,我等你來,你在或者不在,我就在這裡,不離不棄。你來或者不來,情就在那裡,不增不減。7、塵世是一場修行,我們都是打馬而過的旅人,喜歡一種陪伴,細水長流卻不離不棄,默默的關心,淺淺的牽掛,就這樣一起走向歲月的深處。8、愛不是不爭不吵,是發生爭執後還能在一起;愛不是不打不鬧,是吵過鬧過後依然不離不棄。
  • 赤道很熱是因為離太陽近,山頂離太陽也很近,為什麼不熱?
    眾所周知,赤道是溫暖的甚至是炎熱的,因為它接受更多的陽光直射,也就是離太陽更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赤道是炎熱的,因為它離太陽更近,那麼為什麼山頂不是?從技術上講,它們也離太陽更近,但現實中它們很冷,而且被雪覆蓋著。這到底為什麼呢?
  • 離型紙、離型膜區別解析!
    離型膜和離型紙,一字之差,卻有著不小的區別。離型膜是將矽膠離型劑塗布於環保材質PET、PE、OPP薄膜的表層上,讓它對於各種不同的有機壓感膠可以表現出極輕且穩定的離型力。不同的有機感壓膠,例如:熱融膠、壓克力膠和橡膠系統的壓感膠等,所需的離型膜離型力有所不同,針需隔離產品膠的粘性不同,離型力相對應調整,使之在剝離時達到極輕且穩定的離型力。
  • 這座有世界奇觀的山,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離市區僅8公裡
    這座天門山曾被人們認為是離天最近的山,它的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認為是「神山」,並載入史冊之中。「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寫的膾炙人口詩篇《望天門山》,其中描繪了天門山巍然高聳的姿態以及天門山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
  • 七首初秋詩詞: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早秋曲江感懷》唐·白居易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 7歲女童成吉力馬札羅山最年輕的攀登者,她只為離父親更近一點
    今年,有一個女孩創造了歷史,打破了世界紀錄。Montannah Kenney,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來自德克薩斯州奧斯丁。Hollie本來打算的是,Montannah才七歲,她還可以有幾年的時間來為最後的非洲大冒險做準備,因為官方規定,攀登這座山的徒步者至少要到十歲。但是,後來她打聽到,官方會給年紀更小的徒步者特別允許,只要能夠符合相應的條件。而且已經有一個七歲的孩子成功登頂了吉力馬札羅山。
  •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作者||yesuo聽說老子已不知何年何月的事了,然真正開始關注老子並他的《道德經》源於那句「上善若水」。(36章)】,因此,老子的無為不爭絕不是怕事,而是他早已看清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讓大家要根據各自的優勢忍辱負重,不要強出頭。關於這點,一代宗師太極張三丰可謂悟得真經。老子的整篇《道德經》雖區區五千言可謂字字璣珠,其中不乏名言警句,如著名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6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由司馬紹辯太陽離地有多遠說起,趣談歷史上達人做法
    由於天高不可測,人們便想知道天空中的太陽離地有多遠。孔子不能回答「小兒辯日」問題,可是,有一個兒童卻敢於在大人的面前巧辯太陽離地有多遠。東晉明帝司馬紹,自小就聰明伶俐。三歲那年,有一次他正在父親晉元帝司馬睿議事的地方玩,剛好有一個長安的使者來了。等使者走了之後,司馬睿有心考司馬紹,便說:「你說是長安離我們遠呢,還是太陽離我們遠呢?」
  • 離龍類動物為何在白堊紀末大滅絕中倖存了下來?
    離龍類動物最早出現於中侏羅世(1.67億年前),至早中新世(2000萬—1750萬年前)消失,延續生存了1.47億—1.5億年,分布於勞亞大陸(即現在的北半球)的暖溫帶或亞熱帶。在恐龍滅絕的白堊紀末大滅絕中,離龍類動物中的一些種類倖存了下來,其中就包括體型較大的鱷龍屬和西莫多龍屬,但它們至古新世與始新世之交又消失不見了。整個離龍類動物至早中新世也全部消失了。
  • 地球離了誰就不轉了?
    這個「誰」如果單指個人,那答案是:到目前為止,地球離了誰都能轉,包括它的自轉和公轉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偉人,他們去世後,地球並沒有停轉。如果把這個「誰」引申推廣為人類及人類擁有的科學能力和科技水平,那答案是:到目前為止,人類的科學和科技水平也不能控制地球轉動,因此地球離了他們只會轉得更好核彈?
  • 地球離了誰就不轉了?
    這個「誰」如果單指個人,那答案是:到目前為止,地球離了誰都能轉,包括它的自轉和公轉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偉人,他們去世後,地球並沒有停轉。在科學領域,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公認的最偉大的人物,他們分別於公元1727年和1955年去世,那兩年地球的轉動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地球也沒出現大的自然災害。
  • 入佛界而不離魔界,出世間而不離世間,自利利人,超度眾生
    佛晚唐詩人杜牧《江南春》詩寫道: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佛入佛界而不離魔界,出世間而不離世間,自利利人,超度眾生。這就是菩薩行,是大乘佛教。
  • 地質地球所研究得出始新世新特提斯洋板片斷離模型
    青藏高原作為陸陸碰撞造山帶的代表,是研究陸陸碰撞造山過程的經典地區,長期以來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然而,該造山作用的一些重要過程還不甚明確,其中一個重要科學問題就是新特提斯洋板片的斷離時間。大洋板片斷離是造山帶演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大洋板片斷離後主導大洋俯衝-大陸會聚的重要動力(深部板片拖拽力)會消失,軟流圈會沿著斷離帶發生快速上湧加熱上覆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