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專家擔心非洲馬瘟從泰國擴散至東南亞,斑馬成罪魁禍首

2021-01-15 早起看世界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國」的泰國,還在經歷一場抗擊馬瘟疫情的戰鬥。

據美國《科學》雜誌4月16日報導,近一個月以來,泰國報告了數百匹馬死亡病例。為了防止蚊蟲傳播非洲馬瘟病毒(AHS),飼養者紛紛用紗網封住了馬廄。一些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從非洲進口的斑馬給泰國帶來了這場瘟疫。

馬廄四周圍上紗網防蚊蟲傳播病毒。

泰國2月底突發非洲馬瘟疫情 致300多匹馬死亡

非洲馬瘟的老家遠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稱亞撒哈拉地區,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儘管近幾年非洲沿海地區曾小規模暴發馬瘟,但這一疾病早在1990年就在非洲得到了控制。1961年以前,馬瘟大流行致中東和印度數十萬匹馬死亡。1961年至今,亞洲地區再沒有報告過這種病毒。

病毒能夠漂洋過海來到泰國,連泰國畜牧發展部官員都非常驚訝。

泰國的馬瘟疫情可能始於今年2月底,當時呵叻府巴衝縣曾報告一匹賽馬不明原因死亡。泰國畜牧發展部獸醫官帕瑪隆表示,3月底,或許是因為雨水導致蚊蟲激增,巴衝縣又有40多匹馬突然死亡。

泰國呵叻府巴衝縣,獸醫給馬做檢查。

泰國畜牧發展部立即下令進行馬瘟病毒檢測,並對所有馬類動物進行隔離。但一些感染病毒的馬已經離開了疫區。4月10日,泰國畜牧發展部稱,37個賽馬場、馬術場和休閒農場報告了192匹馬死亡。但一位與泰國畜牧發展部有密切合作的消息人士稱,截至4月14日,泰國官方已經收到302例死亡報告,而且死亡的馬匹數還在上升。

專家擔心馬瘟疫情從泰國蔓延至東南亞鄰國

這是30年來首次在非洲以外地區暴發非洲馬瘟,專家擔心這種病毒可能會擴散到其他東南亞國家。英國皮爾布萊特實驗室的昆蟲學家西蒙·卡彭特說:「馬瘟蔓延到其他國家,賽馬業和寵物業將遭受滅頂之災,以飼養馬、驢子和騾子為業的工人也將深受其害。」

如不加控制,馬瘟病毒甚至可由蚊蟲傳播到大洋的島國,最後進入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有100多萬匹賽馬、運動馬和野馬。澳大利亞首席獸醫官馬克·謝普說:「澳大利亞正在與其他國家合作,制定應對這場疫情的區域性應對措施」。

澳政府在積極準備應對非洲馬瘟疫情。

唯一疫苗性能不穩定,甚至會導致病毒「馬傳馬」

目前沒有治療該疾病的特效藥,獸醫多採用姑息治療(通過藥物等手段緩解疼痛)。因為非洲馬瘟會導致高燒、眼睛腫脹、呼吸困難、鼻孔起泡、內出血和猝死,患病動物要經受巨大折磨,所以一些獸醫主張為患此病的馬執行安樂死。

市面上只有一種非洲馬瘟疫苗,該疫苗是基於一種活性減弱的馬瘟病毒研製的。這種病毒有時會使馬匹產生輕微症狀,甚至可能導致「馬傳馬」。西蒙·卡彭特表示,由此病毒研製出的疫苗當年成功解除了疫情,雖然其性能並不理想,但總比沒有強。

泰國畜牧發展部獸醫官帕瑪隆說,泰國畜牧部門正在對疫情暴發地周圍50公裡的無症狀馬進行病毒測試並接種疫苗。由於該疫苗性能不穩定,甚至會製造疫情,所以每匹接種的馬都必須在蚊帳裡隔離。很多經營者為馬準備了蚊帳,因為蚊蟲只有一毫米長,所以蚊帳必須非常緊實,甚至連光線都無法穿過。

接完種的馬須用蚊帳隔離,防止傳染。

薩羅帕拉在巴衝縣經營著一家提供騎馬遊樂服務的公司,他表示,泰國政府為馬瘟病毒檢測和接種疫苗提供補貼,減輕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的經營者的負擔。截至目前,薩羅帕拉失去了17匹馬,上周他代表經營者加入了泰國畜牧發展部的工作組。

泰國當局曾表示,第一批約4000支疫苗計劃於4月6日運抵曼谷。不過,最新消息稱,疫苗將於本周交付。

斑馬易感馬瘟病毒、致死率低,或為傳染源

非洲馬瘟病毒通常是由生活在溫帶和熱帶的蚊蟲傳播的。但澳大利亞AusVet動物衛生服務公司的流行病學家埃文·薩金特表示,蚊蟲不會通過屍體、肉和毛皮傳播病毒,也沒有記錄顯示它可以通過空氣在陸地上傳播150公裡以上,或在在水面傳播700公裡以上的距離。

進口斑馬或許是此次疫情的傳染源。埃文·薩金特表示,馬、驢子和斑馬都易感染非洲馬瘟病毒,非洲馬瘟會引發嚴重的心肺疾病,70%感染此病毒的馬將死亡,但斑馬和大多數驢子能逃此一劫,成為該病毒的宿主。曾經困擾西班牙和葡萄牙長達三年的馬瘟疫情,就是由從非洲進口的斑馬引發的。

泰國的蚊蟲叮咬了進口的非洲斑馬。

那位提供騎馬遊樂服務的公司負責人薩羅帕拉表示,經營者希望政府調查馬瘟疫情暴發的原因。因為馬的進口檢疫流程和標準要高於斑馬,斑馬進口商可能利用了生物安檢的漏洞,輕鬆地將這些動物帶入泰國。「大家都知道泰國最近從非洲進口了斑馬,我要求泰國畜牧發展部提供官方數據,但他們一直在拖延。」

據了解,為了控制疫情,泰國畜牧發展部兩周前通過立法將斑馬置於其管轄範圍之內,但政府對斑馬進口記錄和檢測結果卻守口如瓶。

泰國已經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剝奪了「無非洲馬瘟」地位,必須停止所有馬類動物進出口,並且至少需要兩年後才能再次申請「無非洲馬瘟」地位。

——

《早起看世界》編輯部綜合美國《科學》雜誌報導

相關焦點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洲豬瘟還沒結束,非洲馬瘟又來襲了!
    2018年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大了養殖戶們搓手不急,直到今年3月份之後全國陸續的報導了13起非洲豬瘟疫情,12起涉及到家豬,總共撲殺了1313頭生豬,由此可見當前的豬瘟疫情是可控的,但還是要保持著高度警惕。但是今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嚴防非洲馬瘟的輸入究竟是怎麼回事?
  • 斑馬也是馬,為什麼非洲隨處可見的斑馬,沒有用來當坐騎呢?
    斑馬這種在非洲草原,隨處可見的動物存在,怎麼就沒有被馴服呢,就連鬣狗也已經成了非洲人民的寵物,難道斑馬不是嗎?除了斑馬身上的衣服看了讓人有點頭暈意外,外表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啊。從體型上來看斑馬的基本條件完全可以用來當坐騎,比驢子強壯的多了,再不濟用來馱東西總是可以的吧!可是非洲草原上居住的人,一般都是用頭頂著東西也沒見過斑馬被當做畜力來使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斑馬沒有被馴服的原因。
  • 兩部門:禁止從馬來西亞輸入馬屬動物,防止非洲馬瘟傳入我國
    海關總署網站9月12日消息,2020年9月2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公布馬來西亞登嘉樓州(Terengganu)發生1起非洲馬瘟。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公告如下:一、禁止直接或間接從馬來西亞輸入馬屬動物及其相關產品(源於馬屬動物未經加工或者雖經加工但仍有可能傳播疫病的產品)。二、禁止寄遞或攜帶來自馬來西亞的馬屬動物及其產品,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 動物園畫驢成斑馬 網友:指驢為馬?
    驢,怎麼變成「斑馬」?埃及的一家動物園,或許能給你答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導說,位於開羅的一家動物園,給驢塗上了黑白條紋的顏料,來假裝斑馬。然而,沒過多久,就露餡了。18歲的馬哈穆德薩罕是秘密的發現者。
  • 非洲斑馬也是馬,為何從沒人馴化它們當戰馬?答案就一個字
    比如當年蒙古人就是仗著自己的馬好,硬是闖出草原,橫掃了周邊多數國家,成就了鐵騎的美名。一般來說,草原馬品種優良,速度快耐力強,是培養戰馬的好苗子。但令人們不解的是,非洲草原上的斑馬,卻從未在軍隊中出現過,這是為什麼呢?斑馬也是馬科動物,從外形上來看,與我們常見的馬區別不大,理論上應該是可以騎乘的。但人類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將尋常馬馴為己用了,卻始終沒有收服斑馬。
  • 為什麼非洲有那麼多的斑馬,卻沒有非洲人騎呢?斑馬:你想多了
    為什麼非洲有那麼多的斑馬,卻沒有非洲人騎呢?斑馬:你想多了前段時間,小編的朋友去了非洲,領略了非洲大草原的自然風光。來到非洲不得不提非洲的野生動物了,眾所周知在非洲草原上動物有著非常多的不同品種,那在非洲還有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它就是斑馬。
  • 斑馬也是馬,為什麼沒有人騎它?
    雖然現在社會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具現代化,但是說到馬,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坐騎,聯想到最早的馬車,大家就能明白馬的作用。但是還有一種馬,斑馬,大家就表示非常的疑惑了,為什麼同樣是馬,然而卻沒有人去騎它呢?有考古記載,人們早在6000年前的時候就已經把馬馴化成了坐騎,而「自帶紋身」、非常炫酷的斑馬為什麼就沒有成為人們的主流坐騎呢?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的了解斑馬。其實斑馬的本性是非常兇殘的,因為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在那裡,大型食物動物遍地都是,數量極其的多,所以它們的性格也是特別的暴躁。
  • 為何非洲人從不馴服斑馬,建立鐵騎橫掃歐亞?斑馬:太難為人了!
    在草原上騎馬奔騰享受快意人生,這是一件令人十分嚮往的事情,馬匹是非常古老的交通工具,在古代馬還是軍人的好夥伴,被馴服之後組建成騎兵隊,上了戰場之後有騎兵的一方優勢更大。蒙古騎兵就曾締造傳奇,人馬合一所向披靡。而在非洲地區,斑馬在這片大陸上數量眾多,也都是帶「馬」的。
  • 斑馬到底能不能騎?來自非洲的野馬沒被馴服,斑馬你為何這麼野?
    馬在古代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在馴馬手的眼中沒有他馴服不了的野馬,越是野的馬它的能力就越是優秀。但是世界上有著這麼一種龐大的野馬群體,但卻非常鮮聞有此馬被馴服的案例發生。這些野馬就是來自非洲大草原的——斑馬。
  • 為什麼斑馬沒有成為人類的坐騎?專家:史上最噁心的「馬」類
    為什麼斑馬沒有成為人類的坐騎?專家:史上最噁心的「馬」類馬自從被人類馴化以來,就是人類非常好的朋友,在沒有交通工具的時代它充當著人類的坐騎。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縱馬馳騁、創下豐功偉業,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馬」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同樣身為馬的斑馬為何沒有成為人類的坐騎?專家:史上最噁心的「馬」類。據了解斑馬不僅野性難馴並且脾氣非常暴躁,長期生活在草原的斑馬經常會成為大型動物的捕獵對象,這也就練就了它們暴躁的性格,而且他們相較於人們已經馴化的馬來說。
  • 「超級瘧疾」在東南亞蔓延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李雯)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 斑馬也是馬,為什麼不能當戰馬,5000年前就有答案了
    例如當初蒙古人便是仗著自身的馬好,就是闖出大草原,狂掃了附近大部分我國,造就了騎兵的盛名。一般來說,草原馬種類優質,速度更快體力強,是塑造戰馬的好幼苗。但令大家疑惑的是,非洲草原上的斑馬,卻從沒在部隊中出現過,這是為什麼呢?斑馬也是馬科小動物,從外觀設計上看來,與大家普遍的馬差別並不大,理論上應該是能夠乘騎的。
  • 非洲珍稀斑馬數量開始恢復
    新華網奈洛比9月8日電(記者劉穎)非洲珍稀的細紋斑馬一度因去年的炭疽疫情而瀕臨滅絕,但在肯亞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介入後,它們的數量現已開始恢復。     該管理局物種管理部門負責人派屈克·奧蒙迪日前對媒體說,當得知細紋斑馬瀕臨滅絕的消息後,他們採取了緊急行動,為細紋斑馬接種炭疽疫苗。
  • 當遊客是傻子埃及動物園給驢畫黑白條紋冒充斑馬!網友:指驢為馬
    埃及開羅的一家動物園將一頭驢塗上黑白相間的條紋,冒充斑馬欺騙遊客遭炮轟。一名來參觀的學生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了這張「斑馬」的照片,許多獸醫專家鑑定:這是一頭驢。但該動物園負責人卻否認拿驢冒充斑馬。@1591不定耳朵出賣了它的真身。
  • 「超級瘧疾」在東南亞蔓延 主流療法對其失效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李雯)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 斑馬不能被馴化?歐洲人曾以騎斑馬為時髦,為何非洲人沒馴化斑馬
    前些天寫了一篇講馴化非洲鬣狗的文章,之後就看到有些朋友在文章下面評論中說非洲的斑馬就不能被馴化,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非洲斑馬也是可以被馴化的,馴化之後的非洲斑馬,照樣可以用來騎行和拉車。實際上斑馬在歷史上也的確被馴化過,那就是歐洲人進行非洲殖民的時期,他們看到非洲的斑馬非常多,認為這種膘肥體壯的馬匹,不馴化用來騎馬或者拉車真的太可惜了,於是就有人進行了馴化斑馬的活動,很快就收到了成效,馴化者將被馴化的斑馬運到歐洲,一度成為歐洲皇室貴族爭相購買的牲畜,騎著被馴化的斑馬和乘坐有斑馬拉動的車輛也成為歐洲貴族們最喜歡趕的時髦
  • 一匹馬與斑馬混血後是什麼樣的?看到相片,瞬間被震撼了!
    動物界的「混血」,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騾子,這是由驢和馬交配出來的種類。但是很顯然 ,混血出來的騾子並不是具有特徵的美。今天懶貓看到了一組照片,簡直刷亮了我的雙眼,美到驚豔。你根本無法想像一匹馬和一匹斑馬「混血」後,將會是長什麼樣的?我們正常在平時的動物園裡,所看到的只有馬,或者斑馬,對於它們的長相,已經習以為常。
  • 斑馬寶寶只有四肢帶有條紋,奇特的外貌令科學家驚奇!
    因為後代都是不可育的,因此也不用擔心不同物種之間發生基因交流。一般來說不同物種之間的雜交在野外是不可能發生的,大部分案例都是有人的幹預。但最近報導動物保護學者在非洲肯亞發現了一種雜交生物,它的四肢和斑馬一樣都帶有斑紋,但是身體上的毛是純黃色的,沒有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