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寫了一篇講馴化非洲鬣狗的文章,之後就看到有些朋友在文章下面評論中說非洲的斑馬就不能被馴化,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非洲斑馬也是可以被馴化的,馴化之後的非洲斑馬,照樣可以用來騎行和拉車。
斑馬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動物,主要生活在非洲,身上有著黑白相間的條紋,因此凡是有這種條紋的圖案,名稱往往都跟斑馬有關係,比如人行橫道上的斑馬線,有黑白相間條紋的斑馬衫,還有類似條紋的斑馬魚等等。這也是由於斑馬的花紋非常顯眼,很容易引人注目,並不屬於環境保護色,因此斑馬也是很容易成為被獅子獵殺的大型動物。
由於一直生活在野性十足的非洲大草原上,斑馬也是野性十足,這傢伙個性非常暴躁,凡是它認為不友善的動物靠近它,就會奮起後蹄猛烈踢踹,其力道足以將獅子的頭骨踢碎,有時還會半立起身子用前蹄猛砸,而且也會張嘴猛咬,所以這傢伙並不好對付,通常單獨的母獅都不敢對成年斑馬實施獵殺行動。
斑馬如此野性,能被人類馴化嗎?人類表示毫無壓力。看看馬戲團中的獅子、老虎、豹子、黑熊等等,哪一種不比斑馬更兇猛?但是照樣被人類馴得服服帖帖,所以斑馬雖然野蠻,但人類要想馴化它也並非多難的事情。
實際上斑馬在歷史上也的確被馴化過,那就是歐洲人進行非洲殖民的時期,他們看到非洲的斑馬非常多,認為這種膘肥體壯的馬匹,不馴化用來騎馬或者拉車真的太可惜了,於是就有人進行了馴化斑馬的活動,很快就收到了成效,馴化者將被馴化的斑馬運到歐洲,一度成為歐洲皇室貴族爭相購買的牲畜,騎著被馴化的斑馬和乘坐有斑馬拉動的車輛也成為歐洲貴族們最喜歡趕的時髦。
在1900年前後,已經有大量的斑馬被馴化,史料記載在當時的英國,用斑馬拉車也不是稀罕的事,在非洲的醫生行醫都經常騎行斑馬去出診,而且非洲有不少被馴化的斑馬供出口,歐洲之外的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都曾經有馴化的斑馬進口。
所以斑馬也並非不可馴化,而是可以馴化的,也曾經被人馴化過,但是可能有朋友要問了,那麼為什麼和斑馬一起生活了數千年的非洲黑人沒有馴化斑馬呢?這應該和非洲人的生活條件十分落後,還用不著將斑馬騎行和拉車有關。
斑馬生存的地區主要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那裡的非洲黑人生產生活條件都比較落後,歐洲人進入那裡殖民時,非洲黑人絕大部分還都處於原始部落社會的階段,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生活,他們幾乎沒有農業,用不著使斑馬拉車,雖然有些原始的畜牧業,但大都是放養一些牛羊,而牛本身就是可以騎行和拉車的,所以基本上也就用不著去馴化斑馬了。如果斑馬生活在亞歐大陸上,那麼它們就應該和其他的馬匹品種一樣早就被人類馴化了。
那麼後來為什麼斑馬馴化活動沒有在全世界普及開來呢?這和汽車的興起有關,前面的介紹也能看出來當時使用馴化斑馬的國家主要是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但是在1900年之後,汽車開始大行於世,發達國家在交通工具方面很快經歷了由人力畜力向汽車等機械力量的轉變,有了汽車也就用不著馴化斑馬來騎行和拉車了。所以如果不是汽車對發明出來並大量出現的話,非洲的斑馬很有可能被大量馴化並風行全世界的。
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因為大都有本地的馬和牛,用來騎行和拉車,他們既用不著也買不起斑馬,因此也就不需要馴化的斑馬了,所以馴化斑馬的活動後來也就趨向於停止了,不過在如今的非洲中南部一帶,據說仍然有馴化的斑馬在使用,但是數量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