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斑馬不能被馴養?這3個因素決定了斑馬不適合被馴養

2020-11-30 騰訊網

關於「斑馬為什麼不能成為戰馬」這個問題,其實非常有趣,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人是怎樣馴化動物的。

生物學家們總結了能夠被人類馴化的動物特點,一般來說只要滿足以下六點,就可以被人類馴化,我們就從這6點來分析,為什麼斑馬不能成為戰馬。

被馴化生物不能太挑食

如果一種生物對食物比較挑剔,那麼它們很難被人類馴化。比如:長頸鹿喜歡吃樹上的葉子,很少吃地上的草類植物。如果想要馴養長頸鹿,家裡至少需要有一片森林。除此之外駝鹿對食物的要求也比較高,它們一半的食物都是水生植物。

人類能夠馴養的動物大多是能夠食用纖維素豐富的秸稈類植物,這種食物是人類農業的副產品,廉價易得。牛、羊、豬等家畜都能適應這種方式,所以它們在幾千年前就被人類所馴化。

從食物的角度來看,斑馬滿足被馴化的要求,因為斑馬的食物比較複雜,除了草類植物之外,它們也吃灌木、樹葉甚至是樹皮,即使是低營養的環境,它們也能生存。

相對較短的成長期

公司在核算一個項目是否值得投資時,會考慮投入產出比,也就是說我投入這些錢,需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

如果一個項目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收回成本的速度比較慢,那麼這個項目就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因為投入該項目的資金,可以投入到別的項目中賺更多的錢。

馴化動物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動物的成長期比較長,那麼人類在飼養它時需要為它投入大量的食物、精力,而在這個時間裡該生物不會為人類帶來任何收益。

從投入產出比來看,馴化該生物投入的時間、精力過多,而回收成本速度較慢,非常不划算,所以這類生物不會被人類馴化。

比如:大象,大象需要10多年才能成年,相比於1-2年就能成年的生物而言,馴化大象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斑馬雖然不像大象一樣需要10多年才能成年,但是雌性的斑馬需要3歲才能繁殖後代,而雄性直到5-6歲才具有生殖能力,因此馴化斑馬也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性格溫順

除了動物園或者特定的需要除外,很少見到有人馴化大型食肉動物,這是因為這些生物性格暴躁,對人類有威脅性。

還有一些生物具有明顯的領地意識,比如:河馬。該生物雖然是食草動物,但它們的咬合力非常強,比鱷魚的咬合力更強。再加上它們有領地意識,一旦闖入河馬的領地,暴躁的河馬便會對人類發動攻擊。

在非洲,河馬被評為最危險的野生動物,每年河馬殺死的人類足足有1000多人,比老虎和獅子加起來都多。

從性格來講,斑馬看起來性格溫順,實際上非常桀驁不馴,一旦被逼急了連老虎和獅子都敢直面反抗。

膽子較大,不易恐慌

過於機警的生物不易被馴化,比如:鹿類動物,一旦有響聲便會四處逃竄。斑馬的膽子就比較小,曾經有人想要馴化斑馬代替馬用於騎乘以及拉扯,但斑馬在壓力下容易受到驚嚇而四處逃竄,增加不確定風險。

賀瑞斯.海斯船長曾經試圖馴化斑馬,並在《馬的特點》中總結了各種斑馬的特點,他發現斑馬的脖子很硬,當人類的韁繩套在斑馬脖子上時,很難通過韁繩控制斑馬的行走方向。

如果這種斑馬被應用成戰馬,或可導致在戰場上斑馬容易受到驚嚇而四處逃竄,再加上人類並不能通過韁繩很好地控制斑馬的方向,因此在行軍打仗時必定會潰敗。

能夠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殖後代

如果某種生物被馴化之後不能在人工環境下繁衍後代,這意味著當該生物死亡後,人類不得不再次從野外捕獲該生物的個體進行馴化。

和較長的成長期一樣,這樣馴化的生物投入產出比不高,人們即使曾經馴化過,也不會持續馴化該生物。

由於斑馬沒有被大規模訓練,所以這一塊的數據缺失。

喜歡群居

無論是狗還是綿羊,它們在野外生活時,就喜歡群居,並且存在等級觀念。原則上它們會有一個首領,而人類馴化該生物時,只需要對頭領針對性訓練,就可以馴化整個種群。

比如:牧人在放羊時,只需要控制頭羊前進的方向,其他羊會自動跟著頭羊移動。這種喜歡群居,並且具有等級觀念的生物無疑會提高人類馴化該生物的速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結

雖然斑馬符合馴化中的:對食物不挑食,性格溫順,喜歡群居的特點,但由於它們的成長期較長,以及過於機警,以至於人類無法馴化它們,更無法將它們作為戰馬使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馴養斑馬為我們所用?只因馴養它們太費勁了!
    審核-小文馬是古代常用的代步工具,戰馬的威風凜凜也讓馬成為一種象徵,但從古至今,人們馴養馬也是挑著種類的,並不是所有種類都適合成為代步的馬。就比如說斑馬就是如此,明明有著相似的體型和奔跑能力,卻受到了人類不一樣的待遇,這是為什麼呢?
  • 人為什麼不騎斑馬?
    地球上的動物那麼多,被人類馴服起來的卻只有極少數一部分,為啥老祖宗只選了那麼特定的幾種動物馴養呢?就比如說,人類騎馬的歷史已經很長很長了,但是斑馬也是馬,可為什麼卻從來沒見過有人騎呢?你還別笑,要說不騎斑馬理由,很多人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呢!
  • 為什麼非洲有那麼多的斑馬,卻沒有非洲人騎呢?斑馬:你想多了
    為什麼非洲有那麼多的斑馬,卻沒有非洲人騎呢?斑馬:你想多了前段時間,小編的朋友去了非洲,領略了非洲大草原的自然風光。來到非洲不得不提非洲的野生動物了,眾所周知在非洲草原上動物有著非常多的不同品種,那在非洲還有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它就是斑馬。
  • 為什麼不騎斑馬?斑馬好鬥不能馴服,還會咬人踢人
    同樣是馬,為什麼斑馬不能騎?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惑,馬和斑馬長得很像,除了條紋的色彩,外形上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同屬於馬科,為什麼兩者命運如此不同?一個好吃好喝伺候著,還要定期護理,而另一個雖然自由,但在野外生存也很艱難。
  • 為什麼同樣都是馬,而黑白相間的斑馬卻沒人騎?看完長見識了
    但是,有人會問,斑馬也是馬啊,那為什麼從來沒聽說過有人騎斑馬呢?難道是因為斑馬跑得不夠快,比不上馬?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和斑馬的暴脾氣有關。斑馬雖然是食草動物,但脾氣可以說是非常火爆。一旦有人或者動物靠近它,它就會用蹄子去踹人,還會去咬人。斑馬的這種脾氣和它的生存環境其實有著很大的關係。斑馬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這塊土地上有很多它們的天敵,比如獅子、鬣狗、獵豹等等。
  • 斑馬也是馬,為什麼非洲隨處可見的斑馬,沒有用來當坐騎呢?
    從體型上來看斑馬的基本條件完全可以用來當坐騎,比驢子強壯的多了,再不濟用來馱東西總是可以的吧!可是非洲草原上居住的人,一般都是用頭頂著東西也沒見過斑馬被當做畜力來使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斑馬沒有被馴服的原因。
  • 斑馬到底能不能騎?來自非洲的野馬沒被馴服,斑馬你為何這麼野?
    非洲野馬——斑馬斑馬是一種只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之上的一種馬類。斑馬(英文名稱:zebra):是現存的奇蹄目馬科馬屬3種獸類的通稱。斑馬的名稱也正是因為身體上奇特的黑白相間條紋而得名,每隻斑馬身上的條紋都是獨一無二的。
  • 非洲為什麼落後?如果非洲先民馴服斑馬和犀牛,後果會怎麼樣?
    這就很遙遠了,但是很少提及或者直接迴避一個話題,農耕和遊牧之前是什麼狀態?採集、打獵……從採集打獵向農耕或者遊牧過段過程中其實相當重要,這存在一個馴養牲畜為己所用的一個情況。你要耕地要有牛,成功馴養牛是前提條件。你要發展遊牧,必須成功馴養馬。如果沒有成功馴養牲畜難以步入農耕文明或者遊牧文明。
  • 解析斑馬為什麼沒有被人類馴化
    說到馬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古代沒有汽車的時代,交通工具主要就是騎馬,可以說馬是一種很好的代步工具,尤其是長途跋涉的時候想要快速的行進,騎馬也非常的方便,所以馬匹成為了古代非常重要的東西,可是在這其中非洲存在著一種斑馬,看起來好像跟馬差不多,而它卻並沒有被人類給馴服,到現在依舊只是隨意的奔跑在大草原上的野生動物
  • 我們騎馬騎驢騎駱駝,為什麼獨獨沒能騎斑馬?
    尤其是牛、馬這一類動物被馴化後,人類的農業生產有了新的動力,效率也大大提高。然而人們也在思考,為什麼當時沒有人馴化斑馬、角馬這一類更加健壯的動物呢?其一,人類馴化動物的前提是易於飼養。一方面,馴化動物需要便利的條件,如果某些物種本身十分依賴難以獲取的食物,人類同樣不會選擇馴養它們,比如長頸鹿喜歡食用樹頂的嫩葉,而大多數農民並沒有種植森林的條件。
  • 同樣都是馬,為什麼斑馬不能騎?看到斑馬習性:打擾了
    經常看動物世界的小夥伴,一定知道斑馬這個物種,黑白相間,非常好看,比普通的馬好看多了。但是,為什麼斑馬不能騎乘呢?並且沒有人去馴化斑馬呢?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斑馬有幾個致命的缺陷,導致基本上沒什麼人去試圖馴化斑馬。其一是斑馬的脾氣非常暴躁,它和其它馬就不一樣,而且是年齡越大,越暴躁!尤其是受到驚嚇的時候。脾氣暴躁,並且倔強,這就導致斑馬難以被馴化,越是溫順的動物越好馴化。
  • 非洲斑馬那麼多,為什麼沒人願意騎?真相令人大開眼界
    說起馬大家一定不陌生,在我國古代馬可是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四肢健壯,容易馴服,忠誠度高,汗血寶馬也稱為好馬的代名詞。在非洲有那麼多斑馬,怎麼不見有人馴養呢?究其原因就是斑馬性情高冷傲嬌。因為斑馬的脾氣十分暴躁易怒,而且還有點神經質,在嗅到危險時一般都會把腿就跑。
  • 為何斑馬沒有廣泛用於乘騎或者畜牧業?斑馬能被馴化嗎?
    答案當然不是,歷史上,包括現在也的確有人嘗試馴服斑馬,但是也僅僅是少數的例子,遠遠並沒有形成規模。一些馴服斑馬的例子歷史上非洲人做過很多次斑馬的馴服嘗試,另外,當年英國人殖民到非洲這片土地的時候,也盯上了這裡的斑馬,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失敗告終,斑馬野性難馴,即便是成功了也只是個例,只是簡單的馴服而已,遠遠沒有達到馴化的程度。
  • 馬、驢和斑馬都是相同的祖先,為何進化得不一樣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馬、斑馬和驢在根源上是相同的,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馬類動物最早出現在5000萬年前,它們一開始還只是一種小體型哺乳動物,但經過了幾千萬年的演化之後逐漸變成了體型比人類還要大的動物
  • 為何看不到有人騎斑馬?古人不馴服斑馬,是看不上它們嗎?
    人類能馴服這個世界上很多其他的物種,這其中包括狗、雞、鴨、馬等等。甚至是一些危險動物也會被人類給馴服。在被馴服的物種之中,馬或許是對人類有著最有幫助(除了吃之外的幫助)的物種。人類能夠馴服許多個品種的馬,但是唯獨有一個品種的馬是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馴服的。那就是斑馬。
  • 斑驢 (已經滅絕的斑馬亞種)
    當時歐洲人看到如此美麗的動物都倍感興趣,一時間斑驢標本價格昂貴,這更促使了這些貪婪的歐洲人對斑驢大開殺戒。到了19世紀中期,非洲南部已經很少再能見到斑驢了。作為一種野生動物,斑驢的個性十分倔強,早年人們不得不用「桀驁不馴」和「寧死不屈」形容它的性格。1860年,一頭飼養在倫敦動物園的斑驢,因不能忍受長期的禁錮,奮然撞牆而死,舉世震驚。
  • 為什麼沒有人騎斑馬?
    為什麼沒有人騎斑馬?在浩瀚的非洲大陸裡,有一群「非黑即白」的傢伙,斑馬。斑馬有著很長的歷史,與人類有著多年的關係,但是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人為什麼能馴服這些斑馬呢?事實上沒有人馴服斑馬的主要原因是斑馬太難馴服了。
  • 解讀《小王子》:講述一個馴養與被馴養,愛與被愛的故事
    小王子和狐狸之間,講述了一個馴養和被馴養的故事。小狐狸說,所謂「馴養」,就是一種建立情感聯繫的過程。可是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男孩子,也有千千萬萬的狐狸。但是只要建立了一種感情聯繫,那建立情感聯繫的雙方就會是彼此的唯一。
  • 斑馬為什麼沒被馴服?來西瓜視頻看看,人類馴服斑馬的簡血淚史
    但是為什麼沒有馴服斑馬呢?經常看見有人騎馬,卻從沒有看見有人騎斑馬。在西瓜視頻創作人「基地邊緣」的視頻中看到了英國人曾經嘗試馴服斑馬,但是過去了一百多年也沒有成功。斑馬的性格非常的熱愛自由,熱愛音樂還非常歡脫,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曾經有人把兩匹斑馬套在一起拉車,如果這兩頭都是公的就會整天撕咬在一起無法工作。如果是一公一母就會整天像驢叫一樣的唱歌,也無法工作,所以把斑馬馴服好是一項多麼嚴峻的任務啊。
  • 斑馬不能被馴化?歐洲人曾以騎斑馬為時髦,為何非洲人沒馴化斑馬
    前些天寫了一篇講馴化非洲鬣狗的文章,之後就看到有些朋友在文章下面評論中說非洲的斑馬就不能被馴化,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非洲斑馬也是可以被馴化的,馴化之後的非洲斑馬,照樣可以用來騎行和拉車。由於一直生活在野性十足的非洲大草原上,斑馬也是野性十足,這傢伙個性非常暴躁,凡是它認為不友善的動物靠近它,就會奮起後蹄猛烈踢踹,其力道足以將獅子的頭骨踢碎,有時還會半立起身子用前蹄猛砸,而且也會張嘴猛咬,所以這傢伙並不好對付,通常單獨的母獅都不敢對成年斑馬實施獵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