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美的一首寫元宵的詞,梁啓超贊其「傷心人別有懷抱」

2021-01-18 老沙侃文化

古代文人寫元宵燈節的詩詞,不計其數,但我們能夠記住的,寥寥無幾。然而這其中有一首詞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登上了元宵詩詞的巔峰,自此再沒出現過可以撼動它地位的作品。這就是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的大意是: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隨風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東風夜放花千樹

這首詞作於公元1174年或1175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這日晚上稱元夕,亦稱元宵,元夜。自古留有元宵觀燈的風俗。這首寫元宵盛況的詞其實是一首別有寄託的詞作。詞人假借對一位厭惡熱鬧、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尋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高潔志向和情懷。梁啓超《藝蘅館胡詞選》云:「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就是對這首詞的感悟。

更吹落、星如雨

詞的上片,極力寫元夕燈火輝煌、歌舞繁盛的熱鬧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寫燈,後一句寫焰火。上元之夜,滿城燈火,就像一夜春風吹開了千樹萬樹的繁花,滿天的焰火明滅,又像是春風把滿天星鬥吹落。「花千樹」、「星如雨」,不僅寫出了燈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給人熱鬧非凡的感覺,渲染出了節日的熱烈氣氛。「寶馬雕車香滿路」,是寫遊人之盛。但這裡主要還是為了渲染氣氛,所以,作者並沒有對遊人作具體描繪,只是從整體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筆。然而,遊人如織、仕女如雲的景象卻已躍然紙上;最後三句描繪歌舞之樂。節日的夜晚,一片狂歡景象,到處是笙簫齊鳴,到處是彩燈飛舞,人們在忘情地歡樂著,「一夜魚龍舞」,寫出了人們徹夜狂歡的情景。

玉壺光轉

下片寫尋覓意中人的過程。「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觀燈看花」的婦女,頭上戴著「蛾兒」、「雪柳」、「黃金縷」等裝飾品,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穿得漂漂亮亮。她們一路歡笑,帶著幽香,從詞人眼前走過。一個「去」字傳達出詞人對意中人的尋覓。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中,他尋找著,辨認著。一個個少婦美女從他眼前過去了,然而,沒有一個人是他要尋找的。那麼他所要尋找的意中人在哪裡呢?

蛾兒雪柳黃金縷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千百次的尋覓,終於在燈火蕭疏的地方發現了她。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之中,唯有她遠離喧囂;獨自站在「燈火闌珊處」,充分顯示了「那人」的與眾不同和孤高自傲。「眾裡尋她千百度」,極寫尋覓之苦,而「驀然」二字則寫出了發現意中人後的驚喜之情。作者以含蓄的語言,表現了人物內心的活動。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後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孤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的不同流俗。全詞就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反襯出了一個自甘寂寞、獨立不移、性格孤傲的女性形象。作者寫這樣—個不肯隨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託的。辛棄疾力主抗戰,屢受排擠,但他矢志不移,寧可過寂寞的閒居生活,也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汙,這首詞是他這種思想的藝術反映。「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歷來為人傳誦。全詞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宋詞三百首》最獨特的一首詞,把一種蟲子寫的如泣如訴!
    這其中有一種蟲兒卻是「文化底蘊」及其深厚,它便是蟋蟀!蟋蟀在古代也叫促織、蛐蛐,據傳在唐代的時候,民間便已有鬥蟋蟀的習俗,即便達官貴人也不能免俗。到宋代時鬥蟋蟀甚至成為皇宮中的娛樂項目。傳至清代,每日裡鬥雞走馬的八旗子弟自然更加熱衷此事!從清代蒲松齡的小說《促織》便可看出當時鬥蟋蟀風俗之盛,以至於有人因一隻好蟋蟀而得到皇帝嘉獎,雞犬升天!
  • 「最美江蘇詩詞大會」點讚通道開啟,參與就有機會贏iPhone7大獎
    一首詩詞,一座城。在數不盡的鳳城詠嘆中,你最偏愛哪一首?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見習記者 毛曉華 記者 尹有文  十首詩詞  哪首能代表  「最美泰州」?  「致我親愛的家鄉——最美江蘇詩詞大會」大型全媒體活動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主辦、現代快報承辦,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特別支持。
  • 古代最絕情的一首分手詞,翻譯過來就是:我不會想你,你也別想我
    古代許多文人在和情人分手時,都會寫下或深情,或婉轉,或纏綿的詩作。 但是南宋卻有個詞人,在和相好的歌妓分別時,寫下一首相當絕情的分手詞
  •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4日每日一題的題目難住了不少朋友,現在我們常聽說只羨鴛鴦不羨仙,總覺得是用來形容情侶的,古代鴛鴦一詞是什麼含義呢?這就來了解下吧。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他編選的《宋六十一家詞選》中有句話:「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他的這句話中提到了兩位北宋著名詞人:「淮海」指的是秦觀,人們將他稱為淮海先生;「小山」指的是晏幾道,晏幾道號小山。馮煦將秦觀與晏幾道相提並論,並認為他們的詞作都很傷感。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為什麼說這首詞是一首「雲雨詞」,讀起來讓人臉紅呢,很顯然在詞的上半闕蘇軾先是誇獎自己的妻子就像是姑射山上的仙女,甚至要比仙女還美,而且妻子的美並不是源自華麗的衣服,即使身穿樸素也是一種生活美。
  • 人物| 曾經不懂陳奕迅,聽懂已是傷心人……
    他在韓國某盛典上,作為中國的特別嘉賓以一首《浮誇》震撼全場!沒有舞美,沒有伴舞,只用高歌動人心。  成千上萬個門口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她和我分手,說不甘心這輩子只和一個平庸男人一起。我黯然去別城打拼,十年後事業有成,依然愛她。
  • 李清照失傳800多年的詞,近年才被發現,才情和膽識都值得點讚
    李清照失傳800多年的詞,近年才被發現,才情和膽識都值得點讚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抒情的民族,「一切景語皆情語」,古人們特別注重以寫意的方式來抒發人的感情。它不同於西方民族以寫實的手法來表現宏大史詩般的敘事,它短小精悍,內容豐富,同時又富於美感,熔於情感,便於記憶、背誦。
  • 梁啓超讀書多厲害?胡適說古詩裡沒人寫過豬,他馬上舉出一反例
    說起梁啓超,多數人第一個會想到的肯定是維新變法。歷史上師從康有為之後,梁啓超在百日維新期間名氣也很大,一度被人稱為康梁。可是先生一生的成就並不僅此而已,除此之外,梁啓超還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教育家。蔡鍔、蔣百裡、徐志摩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是他的學生。能有這樣的學生,沒有過硬的實力是不行的。而在讀書學識方面,在那個時代,梁啓超也是十分的厲害。
  • 董元奔‖梁啓超、王國維和魯迅「初識」拜倫時分別看到了什麼
    隨著西學東漸文化活動的漸趨深入,拜倫和他的作品於二十世紀初被介紹給中國讀者。1902年,旅居日本橫濱的梁啓超(1873-1929)在其創辦的《新小說》上首次介紹了拜倫,並漢譯了拜倫的兩節詩作,還撰寫了一篇以拜倫為主人公之一的「小說」《新中國未來記》。梁啓超有關拜倫的這些著述後來引起了王國維(1877-1927)、魯迅(1881-1936)等人的關注。
  • 蘇東坡這首詞的最後9個字,堪稱戀人間最美的情話
    如果你再讀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你會更加深有感觸。今天我們再來讀一首蘇軾的詞,跟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念奴嬌》等詞比起來,這首詞可以說很冷門,甚至很多人不曾讀過。但這首詞有一個非常風雅的名字「『風月平分』詞」。我們且邊讀邊體會其中的美。《點絳唇·閒倚胡床》宋·蘇軾閒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
  • 時代少年團集體讀後感——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很優秀!
    時代少年團集體讀後感——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很優秀!時代少年團在準備一周年演唱會的同時,也不忘"讀書",集體小作文來了,配文:梁啓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一書中,他寫下了對少年中國與中國少年的殷切期望,字裡行間展露出那個時代無可匹敵的思想與文學光彩,即使是今天也依然在教導著我們要持少年之抱負,擔少年與國同生之擔當。
  • 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螞蟻莊園12月4日答案
    螞蟻莊園12月4日的問題是: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每天的問題我們如果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可能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本次題目的正確答案,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螞蟻莊園12月4日小課堂的正確答案吧。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可以說是古代最有才情的一位詩人、詞作家、書法家、畫家,他在各個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應當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其詩語言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除了詩,白居易也有著不少經典的詞作,如《憶江南》、《浪淘沙》、《楊柳枝》等。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詞,便是白居易的其中一首經典詞作《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這首詞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的詞作。主要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表現了一位思婦的閨情。
  • 晏幾道的一首冷門「豔詞」,被北宋最有名的道學家稱讚為「鬼語」
    不過在朝的文人多填雅詞,而在野的騷客多寫俗詞豔詞。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填雅詞者如宰相晏殊,流連市井填豔詞者如才子柳永。彼時,雖有「詞為豔科」的說法,但作雅詞的官宦文人往往對寫戀情相思的「豔詞」很是鄙夷。據說柳永曾攜自創的「曲子詞」拜謁晏殊,晏殊閱其詞集,讀到「針線閒拈伴伊坐」一句,直斥為淫詞豔曲。可見當時雅俗涇渭之分。
  • 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
    古代讀書人,大多都有一腔壯志想要實現,當然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處揮灑的情況也並不鮮見。就像杜甫一生都想要在唐朝由盛轉衰之際做點什麼,但是最終卻是一生的漂泊,發出「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慨嘆。而在宋朝也有陸遊一生致力於收復中原,至死還告誡後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柳永水平很高的一首洞房詞,因為最後一句,古代名家硬是不願點評
    或許還有人會說,這樣的詞秦觀、晏殊也能寫,那本期咱們就看一首唯有柳永敢寫的詞作,感受一下柳三變的調皮和大膽。此詞名叫《鬥百花》,是柳永水平很高的一首洞房詞,它為何能流傳下來很多人都想不通,讓我們來讀一讀:《鬥百花》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
  • 納蘭容若獨特的一首詠雪詞,全詞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我們總能在雪景中尋找最美的詩意,描寫雪的詩詞不止在唐宋,到了清朝,大才子納蘭容若的詠雪詞更是出色。公元1678年,他代表康熙出使西域,去安撫邊疆的少數民族,當他來到塞外恰巧趕上一場大雪,獨特的邊塞風光,讓他感受頗深,從而寫下一首景象闊大,氣韻沉厚,意境深邃的詠雪詞。《採桑子·塞上詠雪花》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