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先生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他表示,經前期系統測試和試驗評估表明,我們已經具備25米左右的定位服務精度。到明年底,系統基本建成後再提供正式運行服務,到那個時候服務精度會達到10米左右。
明年底北鬥服務精度達10米
今天上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先生表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並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併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
他表示,經前期系統測試和試驗評估表明,我們已經具備25米左右的定位服務精度。到明年底,系統基本建成後再提供正式運行服務,到那個時候服務精度會達到10米左右。
北鬥向全球提供免費服務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時,和美國的GPS等其他三大系統相比是一樣的,在用戶數量上沒有限制。
冉承其表示,目前用戶的數量也遠遠不止幾千臺,應該在十萬以上的量級。
關於收費問題,他強調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部分民企開始研發北鬥終端
冉承其表示,上個星期他到廣東去做調研,看到一個非常可喜的變化,廣東珠三角非常多的民營企業、電子企業早就在從事北鬥終端的研發,他已經看到了北鬥應用終端在路上開始進行路測和跑車試驗,性能都非常穩定。
他說:「用了北鬥以後,我想第一大家會多了一種選擇,第二是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我想這是大家用北鬥的主要考慮。」
港澳用戶使用北鬥非常容易
冉承其表示,在試運行服務之前我們現在衛星的信號已經都覆蓋了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亞太大部分地區,並且經過前期的系統測試,系統除了連續穩定運行以外,也具備很好的服務精度。
所以香港和澳門的用戶,大家使用北鬥已經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從大眾消費來講做哪些準備,我們在提供試運行服務時,國內相關的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從事北鬥應用終端的研發以及北鬥和GPS兼容終端的研發,也就意味著使用GPS終端的用戶可以單獨使用北鬥,也可以使用北鬥和GPS兼容使用的終端。
他表示,多一個北鬥肯定會有更多的幫助,會對系統的精度、可用性帶來更好的改善。
解讀1
通過兩點位置計算第三點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表示,在古代,獵人們根本沒有什麼知識,更沒有導航知識,他走到森林裡,他會做很多記號,這就是做導航,然後返程時通過記號回來。鄭和下西洋,他用的是羅盤,也就是指南針,航海要進行導航。
楊元喜院士表示,導航就這麼簡單。如果有兩個觀測者,他們兩個人的坐標是知道的,距離也是知道的,測一角度,可以把另外的位置點算下來。
原理簡單,但是科學構成極其複雜。比如衛星在大氣層之上,無線電信號是要通過大氣層的,不得不考慮大氣各種因素對信號的影響。
此外,還要考慮頻率問題、信號捕獲問題、時鐘精度和穩定性的問題,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科學工程。
全球四大導航系統比較
美國GPS
正經歷現代化,就是GPS-III。預計2025年完成,到現在為止已經打了62顆星了,在天上運行的有32顆。
俄羅斯GLONASS
正經歷復興計劃,預計2020年要把GLONASS-K 做完,俄羅斯由於它的特殊原因,打了110多顆衛星,而真正投入使用的,能夠成功組網的,滿足24顆衛星的,到現在還沒能全部完成。
歐洲伽利略(Galileo)
正在部署驗證系統,預計2018年部署完成。
中國北鬥
2012年要覆蓋我國及周邊地區區域,2020年要完成全球的部署。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面臨國外GPS、GLONASS和Galileo的激烈競爭,作為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衛星系統空間段面臨諸多挑戰。
●對比
部署進度比拼GPS遙遙領先
四大全球系統部署的時間進度是個重大考驗,捷足先登是成功的第一步。
GPS在這方面遙遙領先,GLONASS正在恢復建設中,Galileo因為歐盟資金的困境,到現在進度有所拖延。北鬥系統若要搶佔市場,在星座部署方面面臨挑戰。
導航衛星設計和研製水平決定著系統的性能,目前北鬥衛星設計已經達到國外同類導航衛星水平,在未來發展中要不斷自主創新,爭取在國際導航衛星研製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
此外,衛星導航系統需要持續發展建設,以滿足用戶更高的使用要求;需要國家持續的經費投入、人才培養、產業推廣,以確保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未來發展與國際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
解讀2
金融軍事等需中國自己保障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表示,北鬥已有的一些應用,比如說利用北鬥系統進行時間傳遞和時間同步的研究,已經在科學、金融、電力及通信中得到廣泛應用。
劉院士說,因為保證時間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比如金融的貿易都要有時間點,錯了時間點,可能原來是賺的,後來就虧了,所以金融的時間必須由我們國家自己掌握的時間系統來保障。
此外,如果在某場誰都不願看到的戰爭衝突中,美國終止GPS對中國區域的服務,中國的精確制導武器怎樣克服「盲區」?
以上這些,都需要我國有自己的導航系統來保障。
冉承其說,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中國建設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對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衛星導航的需求越來越大,如果沒有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安全缺少可靠的保障。
第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航天的高科技工程,它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可以顯著地增強國家的科技、經濟和工業實力,是一個國家大國地位和綜合國力的標誌。
●經典案例汶川地震北鬥「小試身手」
中國的老百姓真正開始認識北鬥應該是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開始的。隨著天崩地裂的震動,基礎設施和通訊設施全部被破壞,地震災區瞬間成為了信息孤島。
在常規通訊手段失靈的情況下,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為救援部隊緊急配備了一千多臺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終端機。
救援隊利用北鬥終端機的短報文功能實現了各點位之間以及點位與指揮部之間的信息聯絡。
●新聞背景
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我國就結合國情,科學、合理地提出並制訂自主研製實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三步走」規劃:
北鬥「三步走」
第一步是試驗階段
即用少量衛星利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來完成試驗任務,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積累技術經驗、培養人才,研製一些地面應用基礎設施設備等
第二步是到2012年
計劃發射10多顆衛星,建成覆蓋亞太區域的「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即「北鬥二號」區域系統)
第三步是到2020年
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
lt;BR>=================PageBreak=================
本報訊(記者郭媛丹實習生王婷婷)從今天開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提供試運行服務。預計明年底提供正式運行服務。
今天上午,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目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了10顆,建成了基本系統。從今天開始,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冉承其鄭重承諾。他說,穩定、安全、可靠是北鬥的特點。根據介紹,北鬥系統目前國內用戶應該在十萬以上的量級。
「經前期系統測試和試驗評估表明,我們已經具備25米左右的定位服務精度。到明年底,系統基本建成後再提供正式運行服務,到那個時候服務精度會達到10米左右。」冉承其說。
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國防
北鬥在國防上的應用,能使作戰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戰費效比提高10-50倍,大大提高國防能力和減少國防經濟的負擔。
智能交通
在陸地交通中用途就更多了,北鬥將在智能交通、路況信息管理、道路堵塞治理、車輛監控和車輛自主導航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配上接收機的話,可以準確地知道他的位置,並告訴公安系統包括監護者,從而實現實時監控。
校園學生安全監控網,能夠保護中小學生。一旦學生戴的校徽裡面加了晶片,任何時候都能知道他在哪裡,而且這個信息可以通報給家長、公安局和教育局。
北鬥系統在汶川、舟曲的救災過程中「小試身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北鬥有定位和特有的短報文通信功能,可以及時把位置報給救災指揮部。
在發生災害後,作為生命線的通信設施已經完全破壞了,唯一能用的就是北鬥系統,所以北鬥的短報文通信功能在救災過程中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汶川和舟曲。
北鬥的實時精密定位將應用於土地和農田的整理和管理,北鬥終端裝在拖拉機和收割機等農業機械上能夠以0.1米的定位精度實現對農田的精密耕作。我們現在耕種面積是以畝為單位的,大概是660平方米,將來是以0.1×0.1平方米的精度水平進行工作。
樓體監控
高樓搭建時鋼架結構穩定不穩定?兩個鋼架在一點交會的時候,那個地方變形會很大,可以達到十幾個毫米,超過一定的變形就會垮,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進行嚴密監測。
針對不同種類的魚群隨著洋流定期洄遊的特點,利用北鬥系統的定位來尋找將要到某個點的魚群,漁船和魚群交會就可以捕到大量的魚。
明年計劃
2012年,按照北鬥系統組網發射計劃,還要發射6顆組網衛星,進一步擴大系統服務區域和提高服務性能,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
監控高鐵運行
我國高鐵可以運用北鬥系統進行道路的建設、路基沉降的監測,利用北鬥進行運行管理和運行安全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