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俄羅斯衛星通信社爆出兩條消息:美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擅自駛入俄羅斯領海2公裡,進入俄太平洋艦隊基地的彼得大帝灣入口,俄海軍太平洋艦隊隨後出動"無畏"級驅逐艦"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對其進行驅逐,俄艦通過國際公用無線電信道警告美軍驅逐艦,要求其立即離開俄羅斯領海,否則將會以衝撞方式加以驅逐。在接到俄軍警告後,美軍驅逐艦隨即落荒而逃。
這些年來,美國肆意挑釁別國的行為屢見不鮮,不僅如此,美軍軍艦跟俄軍軍艦這樣的行為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儘管如此,美軍對於公然出現在他國海域的挑釁行為,樂此不疲,儘管每次都會遭到俄羅斯的驅趕。因此對於美俄之間的這種「你來我往」式較量,不知道作為事件主要對象的美俄是否已經將這種把戲玩膩,反正就外界其他國家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新意可言。
或許外界會好奇,為何雙方之間時不時較量,卻不曾大動幹戈?其實早在冷戰時期,美蘇雙方的軍艦就發生過多次衝撞事件,而且幾乎都是俄羅斯軍艦撞擊美國軍艦。1988年2月12日,美國海軍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倫"號以"無害通過"的名義,靠近當時蘇聯海軍重要的黑海基地塞瓦斯託波爾。蘇聯海軍則出動"忘我"號護衛艦和SKR-6輕型護衛艦對其進行驅逐.
聯合國曾經頒布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約規定各國有權在3~12海裡範圍內劃定自己的領海。但是美國不是"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而是以其國內立法的準則,堅持3海裡領海的規定,並堅持認為3海裡以外都是"公海",己方軍艦有無害通過權,並不承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12海裡領海範圍。所以,當美國人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出現在任何國家的領海邊時,能否維護自己的領海權益,就只有靠拳頭來說話了。
美國不僅公然挑釁他國領域,更是對此相當硬氣,還給自己的行為美其名曰表示「自由航行」。但是這都是美國的「自導自演」,除美國本身之外,沒有其他國家對「自由航行」表示認可,然而對於一向肆意妄為習慣的美國來說,其他國家的說法,並不會引起美國在意。所以時至今日,美國的肆意行為,仍在繼續上演,且絲毫不曾有放棄之意。對於此次美軍軍艦再次公然挑釁俄羅斯海防的行為,雖然意料之中受到俄羅斯的警告反擊,美軍軍艦也見勢駛離俄羅斯公海,對此外界也有網友表示:美國這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畢竟一旦跟俄軍硬碰硬,當年「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戲碼將會再次上演,而且俄羅斯向來說一不二,這點一直以來,美國也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