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漢語的遣詞達意有其獨特魅力
「漱皿,必須由一家之中精壯男子操持。古人相信,女主陰男主陽,廚房必須陰陽相成才能豐饒。」如果沒有參與當下流行的「舌尖體」造句狂歡 ,很少有人明白,這段文字是在描述「洗碗」。近日,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眾多觀眾和網友在欣賞各種美食之餘,對其華麗的解說詞也爭相模仿,使「舌尖體」在網上迅速躥紅,某論壇甚至發起了「舌尖體」造句大賽,網友們直呼「完全停不下來」。
網友集體模仿華麗「舌尖體」
「陽光以最明亮最透徹的方式,與鮮嫩的魚肉交流,這是達悟人與上天和大海的約定」,這句《舌尖上的中國2》中解說詞介紹的是普通的曬魚乾。而人們常說的雨後春筍,則被描述成「春雷喚醒土壤中的生命,高寶良敏銳地覺察到,這是大自然發出的信號」。面對這些文藝範兒十足的金句,眾多網友直呼:「這簡直就是高考滿分作文的節奏!」
一大批網絡語言愛好者迅速加入了這次「舌尖體」的造句熱潮中來。在他們的筆下,很多稀鬆平常的事情如吃泡麵、賣油條、打遊戲等,經過一番改造套進了「舌尖體」的模板之後,頓時變得很有喜感。
「太平洋吹來暖溼的季風,學霸正在瘋長,又到了大學生們最忙碌的季節——考試季。由早餐帶來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維持繁重的複習後身體所必需的蔗糖。」這是微博熱門短片《舌尖上的宿舍》開場的一段旁白,被網友評價為「深得舌尖精髓」!
而在湖北網友筆下,熱乾麵是最佳代表。「熱乾麵,是兩江三鎮人民千年來亙古不變的早點,是鹼面與芝麻醬的愛情結晶,經過滾燙麵湯的洗禮的半熟麵條,與芝麻醬通過筷子上下翻飛的攪拌而融合,讓這看似普通的一碗麵瞬間迸出無與倫比的香味與口感,這是這個城市及其歷史為即將辛苦勞作一天的人們準備的滿滿的正能量」。
湖北大學大三學生李玲參加了某網絡論壇的「舌尖體」大賽,她對記者說,「『舌尖體』造句看上去表達方式誇張幽默,其實也是我們這些喜歡上網的人的一種消遣方式,遣詞造句參與者都花了心思,絕不是隨意亂寫惡搞。
流行語也需注重語言美感
網友們對「舌尖體」的熱情不僅僅集中在描述美食,也被用於調侃瑣碎生活,追憶至真親情,或是普及歷史常識之中。作家吳鉤借「舌尖體」普及歷史小知識:「在中國飲食史上,兩宋是一個歷史轉折期。良種水稻的引進、農田的開發、精心的育種,以及深耕細作技術的推廣,讓人們從大自然獲得了更豐厚的饋贈,平民的飲食習慣從二餐制演變成三餐制。」
股民則用「舌尖上的股市」自我調侃,「收盤了,小劉合上電腦,用滾燙的開水泡製一碗騰著熱氣的老壇酸菜面。中國股民更偏愛拉上窗簾,在黑暗中享受這獨特美食。他們相信,用這種方式,能夠抹平買在頂部和賣在底部帶來的大部分憂傷。」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周光明副教授認為:「網絡傳播的主要特點就是要引起圍觀和網民的參與,一個新事物,只有被大家認可才會有生命力。」
古文字專家蕭聖中指出,相比「甄嬛體」、「咆哮體」、「馬上體」等網絡流行文體,「舌尖體」更具有語言規範性,很多表現手法在《詩經》裡實際上早就出現過,體現了一種語言的美感,能給人帶來文字的藝術享受。相比之下,網絡上曾經曇花一現的那些過分矯情和無病呻吟的語句,則會被淘汰掉。只要是美的東西,大家都會接受並爭相模仿,並逐漸流行開來,這也是漢語魅力生機勃勃的表現。湖北日報訊 記者 文俊 實習生 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