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態系統的發展可以說少不了生物的影響,而隨著全球氣候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到瀕臨滅絕,根據《史密森學會雜誌》報告顯示,又一生物宣布瀕臨滅絕,這對我們生態系統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事情,因為生物瀕臨滅絕這也意味著全球氣候混亂的狀況。可能會變得嚴重,少了生物,整個「環境鏈」會隨之發生改變。
科學報告指出,本次宣布瀕臨滅絕的生物是長頸鹿九個亞種中最大的一個,名叫「馬賽長頸鹿」,數據顯示,在過去的30年之中,可能出現了50%的下降(減少)率,所以說是處於緊急狀態,「長頸鹿」滅絕的警鐘敲響,其實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將長頸鹿整體列為「弱勢群體」,在30多年來,長頸鹿遭受高達40%的下降後,地位瀕臨滅絕,從估計的157000隻下降到97500隻。
而如今下降率提升到了50%,這不得不說危機更大了一些,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在9個長頸鹿亞種中的兩個,分別是科爾多凡長頸鹿和努比亞長頸鹿面臨極度瀕危狀態,網紋長頸鹿面臨瀕臨,最近的新評估是馬賽亞種也被列為瀕危物種,但是數據還未更新,以前,馬賽亞種是最多的長頸鹿群,估計有71000隻。
馬賽長頸鹿長期以來擁有強大的野生種群。瀕臨滅絕的評估「令人大開眼界」,標誌著對長頸鹿保護的迫切需求,無論是多物種還是少物種,都是一個緊急狀態。長頸鹿的整體趨勢已經出現了下降的模式,再不保護可能真的就沒了,長頸鹿我們以前可以說很少聽到關於滅絕消息,如今以來就是從最多降低到最少的情況,波動情況確實有點大。
對於生物而言,這是我們地球已經改變的標誌,到底是人為原因導致它們的極具減少,還是因為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減少,其實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與我們人類少不了關係的,第一個是直接的捕獲野生物種,第二個就是間接的改變身體環境,讓這些物種不再適合它們的生存,例如全球升溫,高溫改變它們的棲息地狀態,能夠適應的就生存下來,不能生存的就只能面臨淘汰。
並且在5月份的時候,科學家們就發表了生物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影響,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將迅速加快。在人類已知的大約800萬個物種中,其中有100萬個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威脅,所以說,物種的滅絕速度可能是在成倍證據,不過,科學家們也表示,拯救生物多樣性,目前還為時不晚,如果持續下去,那真的就是玩了,生物沒了,地球也就洗白了,因為沒有維持生態系統的「基礎」了。